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61768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25495.6

申请日:

2016.08.02

公开号:

CN205907901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C3/34

主分类号:

E04C3/34

申请人:

浙江高盛钢结构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飞彪; 赵红运; 翟浩远; 黎洪

地址:

317106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永丰塘(工业集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代理人:

郭建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所述钢管前后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穿孔,每列穿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钢管左右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通孔,每列通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穿孔与通孔位置上下错开,穿孔与通孔的位置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穿孔、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通孔内皆穿插有钢筋,钢筋贯穿钢管;所述钢筋两端通过焊接分别与其相应的穿孔、通孔相固定,并通过焊接将穿孔、通孔密封,使钢管内部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钢筋位于密闭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无需焊接栓钉便能保证钢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使钢管混凝土柱的使用范围不会由于栓钉焊接的问题受到限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前后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
干列互为对称的穿孔,每列穿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钢管左右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
为对称的通孔,每列通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穿孔与通孔位置上下错开,穿孔与通孔的位置
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穿孔、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通孔内
皆穿插有钢筋,钢筋贯穿钢管;所述钢筋两端通过焊接分别与与其相应的穿孔、通孔相固
定,并通过焊接将穿孔、通孔密封,使钢管内部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钢筋位于密闭空间内;
所述密闭空间内灌注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于穿孔内的钢
筋与穿插于通孔内的钢筋之间由下至上排列形成一柱状网,柱状网位于混凝土中。

说明书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便开始了广泛的使用,在钢结构装配
式建筑中,由于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高,安装及施工方便快捷,因此成为了钢结构装配式建
筑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柱结构,而钢管混凝土柱则是一种将混凝土灌注入钢管内形成的柱结
构,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硬化后的混凝土更会与钢管间产生缝隙,影响钢管
内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计钢管混凝土柱时,都要在钢管内壁上焊接
钢栓钉,通过栓钉与混凝土进行拉结,从而达到了钢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问题,但由于钢
管混凝土柱承载能力高时,钢管设计的截面较小,内部空间极小,焊接设备不能伸入到钢管
内,栓钉的焊接无法进行,一旦栓钉无法焊接,钢管内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便会受到影响,钢
管混凝土柱便无法进行使用,因此受栓钉焊接的影响,钢管混凝土柱的使用范围受到了很
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它无需焊接栓钉便
能保证钢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使钢管混凝土柱的使用范围不会由于栓钉焊接的问题受
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前后两
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穿孔,每列穿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钢管左右两侧由下
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通孔,每列通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穿孔与通孔位置上下错开,
穿孔与通孔的位置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穿孔、钢管前后两侧
互为对称的通孔内皆穿插有钢筋,钢筋贯穿钢管;所述钢筋两端通过焊接分别与与其相应
的穿孔、通孔相固定,并通过焊接将穿孔、通孔密封,使钢管内部形成一密闭空间;所述钢筋
位于密闭空间内;所述密闭空间内灌注有混凝土。

所述穿插于穿孔内的钢筋与穿插于通孔内的钢筋之间由下至上排列形成一柱状
网,柱状网位于混凝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通过钢筋替代
栓钉与混凝土进行拉结,不仅能够保证钢管与混凝土的协同受力,且钢筋的安装方式十分
简单,不受钢管内部空间大小的影响,只需从侧面的穿孔、通孔穿过便能完成安装,而钢筋
与穿孔、通孔之间的焊接工作无需将焊接设备伸入到钢管进行,只需在钢管的外表面便能
完成钢筋与穿孔、通孔之间的焊接工作,即使钢管截面较小、内部空间较小,工作人员也能
轻松完成钢筋的安装和焊接工作,解决了小截面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拉结技术问题,使钢
管混凝土柱的使用范围不再由于栓钉焊接的问题受到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的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1,所述钢管1
前后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穿孔2,每列穿孔2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钢管1左右
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通孔3,每列通孔3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穿孔2与通孔3
位置上下错开,穿孔2与通孔3的位置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穿
孔2、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通孔3内皆穿插有钢筋4,钢筋4贯穿钢管1;所述钢筋4两端通
过焊接分别与与其相应的穿孔2、通孔3相固定,并通过焊接将穿孔2、通孔3密封,使钢管1内
部形成一密闭空间5;所述钢筋4位于密闭空间5内;所述密闭空间5内灌注有混凝土6。

所述穿插于穿孔2内的钢筋与穿插于通孔3内的钢筋之间由下至上排列形成一柱
状网,柱状网位于混凝土6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往钢管1内部灌注混凝土6前,先将钢筋4分别插入相应的穿孔2、通孔3内,令所
有钢筋4都贯穿钢管1,钢筋4穿插完成后,通过焊接设备将钢筋4分别紧紧的焊接于穿孔2、
通孔3内,使钢筋4紧紧的固定在钢管1上,令钢筋4与钢管1变成一个整体,而穿孔2和通孔3
则会在焊接过程中被封闭起来,使钢管1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5,此时便可将混凝土6灌注
入密闭空间5内,当密闭空间5充满混凝土6时,钢筋4便会夹杂在混凝土6内,使钢筋4与混凝
土6变成一个整体,而在钢筋4的中介作用下,混凝土6便会与钢管1变成一个整体,使得钢管
1与混凝土6协同受力,令钢管混凝土柱的整体受力性能更加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1通过钢筋4替代栓钉与混凝土进行拉结,不仅能够保证钢管1
与混凝土6的协同受力,且钢筋4的安装方式十分简单,不受钢管1内部空间大小的影响,只
需从侧面的穿孔2、通孔3穿过便能完成安装,而钢筋4与穿孔2、通孔3之间的焊接工作无需
将焊接设备伸入到钢管1便能进行,只需在钢管1的外表面便能完成钢筋4与穿孔2、通孔3之
间的焊接工作,即使钢管1截面较小、内部空间较小,工作人员也能轻松完成钢筋4的安装和
焊接工作,解决了小截面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拉结技术问题,使钢管混凝土柱的使用范围
不再由于栓钉焊接的问题受到限制,且穿插于穿孔2内的钢筋与穿插于通孔3内的钢筋之间
由下至上排列形成柱状网,柱状网的存在使钢管1与混凝土6之间能够最大程度连接在一
起,令钢管混凝土柱的整体受力性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完善。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所述钢管前后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穿孔,每列穿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钢管左右两侧由下至上设有若干列互为对称的通孔,每列通孔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穿孔与通孔位置上下错开,穿孔与通孔的位置不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穿孔、钢管前后两侧互为对称的通孔内皆穿插有钢筋,钢筋贯穿钢管;所述钢筋两端通过焊接分别与其相应的穿孔、通孔相固定,并通过焊接将穿孔、通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