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担及输电塔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变电设备,具体是一种横担及输电塔。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输电塔起到支撑导线的作用,具体是通过固定在输电塔的杆
体上的横担支撑导线,其具体连接方式是将导线挂接在输电塔的横担的自由端。目前多采
用复合横担作为支撑输电线路运行的结构,由于其自身绝缘特性,取消了悬垂绝缘子串,输
电塔受风载荷影响减小,能够显著降低呼高,缩小走廊宽度,减轻整塔重量,基础作用力也
相应减小,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时具有耐腐蚀、环境适应性强、免维护等优点。
当输电塔上沿其纵向延伸方向设置多个横担挂接多相导线时,受输电线路设计规
范的限制,上下导线之间需偏差一定的距离,因而在满足电气性能的条件下,中相横担的长
度较长。而复合横担由于其弹性模量较小,长度越长受力后变形也就越大,影响横担的长期
使用,此外,过长的复合横担也增加了生产难度,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横担,无需制造较长的
复合横担就可满足上下导线之间的电气性能要求,并且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横担,用于输电塔,该
输电塔包括塔身,上述横担包括用于与上述塔身连接的金属支架和一端与该金属支架连接
的复合横担段,该复合横担段另一端用于连接导线。
上述横担,由于设置了连接在塔身上的金属支架,复合横担段连接在金属支架上,
无需增加复合横担段的长度就可满足上下导线之间的电气性能要求,生产方便,制造成本
低。
优选地,上述金属支架为格构式支架。这样使得金属支架自重轻,风的通过性好,
能够较好地承受横向载荷。
优选地,上述金属支架呈长方体状并自上述塔身垂直向外延伸。这样便于制造安
装。
优选地,上述金属支架在上述横担延伸方向的竖直截面内呈梯形,其上底远离上
述塔身,其斜边位于上侧。这样金属支架上的斜边可以分散横担上的受力,力学性能好。
优选地,上述复合横担段包括两个支柱绝缘子和两个斜拉绝缘子,两个支柱绝缘
子的一端与两个斜拉绝缘子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上述金属支架远离上述塔身的四个顶点上,
两个支柱绝缘子的另一端与两个斜拉绝缘子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用于连接上述导线。
优选地,上述金属支架上沿上述斜拉绝缘子轴线方向设置斜拉件。这样可以通过
斜拉件与斜拉绝缘子共同承受斜向拉力,改善斜拉绝缘子与金属支架连接点处的受力情
况。
优选地,上述复合横担段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上述金属支架上,上述连接机构包
括与上述金属支架连接的连接件和将上述复合横担段紧固到上述连接件上的紧固件。这样
可以方便地将复合横担段连接到金属支架上。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输电塔,该输电塔包括
塔身,该塔身上连接有上述的横担。该输电塔由于采用上述横担,可满足上下导线之间的电
气间隙要求,且无需增加复合横担的长度,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输电塔100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输电塔100上复合横担段130中一侧的一个支柱绝缘
子131和一个斜拉绝缘子132连接在金属支架120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输电塔200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输电塔3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
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
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
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
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输电塔100包括塔身101,塔身101上连接有横
担110,横担110包括用于与塔身101连接的金属支架120和一端与金属支架120连接的复合
横担段130,复合横担段13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导线140。
具体地,输电塔100为格构式输电塔,图1中为输电塔100的局部立体示意图。金属
支架120为格构式支架,能够较好地承受横向载荷。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支架120呈长方体
状,采用角钢等金属制成,沿塔身101垂直向外延伸,金属支架120包括作为框架的柱肢121
和用于与柱肢121组成桁架结构的缀条122。柱肢121共八根,包括水平设置的六根和竖直设
置的两根,与塔身101连接在一起形成长方体状,缀条122共四根,每两根作为一组交叉斜向
连接在金属支架120与复合横担段130延伸方向相同的柱肢121组成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使得金属支架120对承受横向剪力有较大的刚度。在本实施例中,柱肢121和缀条122通过焊
接形成金属支架120,金属支架120直接焊接在塔身上。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柱
肢121和缀条122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其他方式形成金属支架120;沿复合横担段130延伸
方向水平设置的柱肢121也可以与塔身101设置为一体。
参见图1,复合横担段130包括两个支柱绝缘子131和两个斜拉绝缘子132,两个支
柱绝缘子131的一端与两个斜拉绝缘子13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金属支架120远离塔身101的
四个顶点上,两个支柱绝缘子131的另一端与两个斜拉绝缘子132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用于
连接导线140。
参见图2,图2中仅示意性地示出了复合横担段130中一侧的一个支柱绝缘子131和
一个斜拉绝缘子132连接在金属支架120(缀条122未示出)上。复合横担段130通过连接机构
连接在金属支架120上,连接机构包括与金属支架120连接的连接件150和将复合横担段130
紧固到连接件150上的紧固件151。具体地,连接件150为片状连接板,直接焊接在金属支架
120上,连接件150与斜拉绝缘子132连接的部分设置连接孔(未示出),该连接孔与斜拉绝缘
子132端部的连接金具133相配合后采用紧固件151紧固即可将斜拉绝缘子132固定连接在
金属支架120上。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51是用螺栓和螺母配合而成。支柱绝缘子131端部
设有连接法兰134,连接法兰134上设置若干法兰孔(未示出),金属支架120上设置若干个与
法兰孔相配合的通孔(未示出),同样采用紧固件(未示出)进行紧固即可将支柱绝缘子131
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120上。
参见图2,支柱绝缘子131未与金属支架120连接的另一端的连接法兰134外侧设置
连接板135,连接板135上设置连接孔(未示出)用于与斜拉绝缘子132端部的连接金具133相
配合后采用紧固件151紧固即可将支柱绝缘子131的另一端与斜拉绝缘子132的另一端连接
起来。结合图1,复合横担段130中另一侧的另一个支柱绝缘子131和另一个斜拉绝缘子132
也采用同样的连接方式与金属支架120相连接,在此不再赘述。将两个支柱绝缘子131远离
金属支架120一端的连接法兰134用连接金具(未示出)连接起来即可用于挂接导线140。
参见图1,横担110下方的塔身101上直接连接复合横担段130用于挂接导线140。这
样即可使得上下导线之间需偏差一定的距离,满足上下导线之间的电气性能要求,对于横
担110而言,无需制造过长的复合横担段130,生产方便,制造成本低。
实施例二: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输电塔200的平面示意图,实施例二的输电塔
200与实施例一中的输电塔100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金属支架220在横担210延伸方向的
竖直截面内呈梯形,其上底远离塔身201,其斜边位于上侧。
具体地,远离塔身201方向的柱肢221的长度小于金属支架210连接塔身201部分的
长度,即该柱肢221为梯形的上底。金属支架210位于上方的柱肢221作为梯形的斜边。这样,
作为斜边的柱肢221可以分散横担210上的受力,使得横担210以及输电塔200的力学性能
好。作为斜边的柱肢221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调节作为上底的柱肢221的长度来控制,具体
根据横担210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控制作为斜边的柱肢221的倾斜角度。
实施例三: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输电塔300与实施例一中的输电塔100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金属支架320上沿斜拉绝缘子332轴线方向设置斜拉件336。这样可以通过斜拉
件336与斜拉绝缘子332共同承受斜向拉力,改善斜拉绝缘子332与金属支架320连接点处的
受力情况。
具体地,斜拉件336采用角钢等金属材料制成,一端连接在金属支架320上用于连
接斜拉绝缘子332的顶点上,另一端连接在塔身301上。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斜拉件336,分
别对应于两个斜拉绝缘子332。斜拉件336通过焊接与塔身301和金属支架320连接。当然,也
可以设置更多个斜拉件336,改善受力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
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
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