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钉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61708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1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80040815.6

申请日:

2006.12.18

公开号:

CN101300107A

公开日:

2008.1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5C7/00

主分类号:

B25C7/00

申请人:

美克司株式会社

发明人:

塚田隆夫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5.12.21 JP 368023/200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田军锋;王爱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打钉机,包括:工具主体,具有打击机构;和接触机头,能够在钉打入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设在上述工具主体的前端。接触机头的前端具有前面和后面,前面和后面所成的角度在90度以下。在接触机头的内部形成供给由打击机构打入的钉的出射口,出射口向上述前面和后面的边界部开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打钉机,其包括:
工具主体,具有打击机构;和
接触机头,能够在钉打入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设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前端;
所述接触机头的前端具有前面和后面;
所述前面和后面所成的角度在90度以下;
在所述接触机头的内部形成供给由所述打击机构打入的钉的出射口;
所述出射口向所述前面和后面的边界部开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钉机,其中,在所述前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凹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钉机,其中,所述接触机头始终向所述钉打入方向受到施力;
只要所述接触机头不向与所述钉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打击机构就不能打出钉。

说明书

说明书打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嵌接作业中使用的打钉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地板施工中,多数情况下通过嵌接对多个地板材料进行施工。在嵌接过程中,在衬底材料上放置一张地板材料,从自地板材料端面突出的榫舌基部的角部向衬底材料倾斜地打入卡钉等特殊的钉,从而将地板材料固定在衬底材料上。使该榫舌与形成于邻接的地板材料端面的收容槽接合,从在邻接地板材料的与形成有收容槽的端面相反一侧的端面上形成的榫舌基部的角部以相同方式倾斜地打入钉。重复进行该作业。
在这种地板施工过程中,需要以45度的角度将钉打入由榫舌和地板材料端面形成的角部。但是,榫舌和其基部的地板材料端面之间的角部狭窄。因此,打入时打钉机的前端容易脱离角部。钉的打入位置偏离时,会产生下述问题:产生榫舌裂纹、地板材料的表面鼓起,或钉头从地板材料的表面突出而与下一个地板材料的收容槽嵌合不良。
为了消除这种不良情况,提出了将射出钉的前端部分设成楔形的地板施工用打钉机(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531313号公报)。由于前端部分变细,因而前端部分达到榫舌基部的角部,前端部分与角部接触而变得稳定,容易从地板材料的角部将钉对准打入。
但是,这种地板施工用打钉机,虽然在引导打入位置、打入姿势的方面优良,但钉射出口的前端部分和直接与地板材料接触的楔形前端部分之间产生了间隙。即,在钉射出口和地板材料的角部之间产生了空间。由于在该空间钉得不到支撑,因而钉的姿势的保持不充分。因此,在向无垢材料等较硬的地板材料打钉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钉在不能充分保持钉的空间发生弯曲,因而产生压曲。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钉机,能够将从射出口打出的钉充分稳定地保持在地板材料的榫舌基部的角部上进行打入动作,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钉的压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钉机,其包括:工具主体,具有打击机构;和接触机头,能够在钉打入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设在上述工具主体的前端。在接触机头的前端具有前面和后面,前面和后面所成的角度在90度以下。在接触机头的内部形成供给由打击机构打入的钉的出射口,出射口向上述前面和后面的边界部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接触机头的前端能够可靠地与地板材料的榫舌基部的角部接触,并且在射出口的开口部和角部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因此,由于能够十分稳定地保持从射出口打出的钉,直至从射出口完全射出,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钉的压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钉机的一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打钉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接触机头的前端部的透视图。
图5是在地板材料打入钉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接触机头的主要部分的正面侧的透视图。
图7是接触机头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2工具主体
4接触机头
6射出口
17前端面
19顶部
20地板材料
21榫舌
22角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打钉机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打钉机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在图中,标号1表示打钉机。打钉机1包括:具有打击机构的工具主体2、从工具主体2向后方配置的手柄3、从工具主体2的前端突出地设置的接触机头4和向形成在接触机头4内部的射出口6供给连接钉(卡钉)的长方形的钉匣5。
打击机构包括:滑动自如地收容在射出口6上的钉入器7、与钉入器7的上端一体结合的打击活塞8、滑动自如地收容打击活塞8的打击气缸9、对工具主体2内的储存压缩空气的空气室10和打击气缸9的上端进行开闭控制的主阀11以及通过扳机12的操作来控制主阀11的开闭的扳机阀13。钉入器7打出从钉匣5的钉供给通路供给到射出口6的先头卡钉。
接触机头4设置成能够在钉打入方向上往复移动,接触机头4的前端4a从工具主体2突出。如图3所示,接触机头4的另一端4b,能够与设在扳机12的接触杆15上的弹簧16卡合,并始终被弹簧向从工具主体2突出的方向(钉打入方向)施力。打入钉时,通过将接触机头4压在地板材料等被打入件上而使其相对工具主体2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地向上方相对移动,通过接触机头4的端部4b使接触杆15转动。在该状态下对扳机12进行拉动操作时,首先有效地将阀杆18压入,扳机阀13动作。通过扳机阀13的动作使主阀11进行打开动作,打击活塞8利用空气室10内的压缩空气进行打入驱动。即,只要接触机头4不向与钉打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就不能通过打击机构打出卡钉。这样一来,接触机头4具有打出钉的射出功能和作为打击机构的安全装置的功能。
接触机头4的前端面17的前面17a和后面17b夹着射出口6并形成90度以下的角度。如图4所示,射出口6向前端面17的前面17a和后面17b的边界部即顶部19开口。优选的是,前面17a相对于射出口6倾斜40度左右(参照图3和图5)。
接着,通过打钉机将地板材料用钉固定到衬底材料上时,如图5所示,首先使接触机头4的前端面17的顶部19贴靠在地板材料20的榫舌21的基部的角部22上。由于前端面17的前面17a和后面17b所成的角度在90度以下,因而能够使顶部19可靠地抵靠到角部22上。并且,将接触机头4的前端面17的顶部19压在地板材料20上。由此,虽然打钉机的工具主体2向下方移动,但接触机头4相对工具主体2相对地向上方移动,变成扳机12有效地动作的状态。通过拉动扳机12而使打击机构动作,能够以大约45度的角度打出前头的卡钉23。
接触机头4的前端面17的前面17a和后面17b所成的角度形成得与地板材料20的榫舌21的基部的角部22的角度相同或比其小,射出口6向前端面17的顶部19开口。因此,在射出口6的前端和角部22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因此,由于从射出口6打出的卡钉23的前端在从射出口6的开口端打出的瞬间打入到角部22,因而卡钉23的前端不会摇晃。在卡钉23刚从射出口6打出后直至一定程度地打入到地板材料20中的期间,卡钉23的姿势不稳定,因而随着打入的进行变得稳定。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射出口6的开口部和地板材料20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因而在卡钉23从射出口6打出后直至一定程度地打入到地板材料20中的期间,卡钉23的姿势也会持续保持在射出口6内,因而能够充分稳定地持续保持,直到将卡钉23完全打出为止。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打入时卡钉23压曲。
另外,如图5所示,接触机头4的前端面17的前面17a和后面17b的长度与榫舌21的突出长度相等或在其以上即可。
并且,一定程度地确保接触机头4的前端面17的宽度,能够使打钉机不易向横向倾斜。但是,前端面17的宽度过宽时,难以知道从何处打出卡钉,因而存在难以使用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打钉机的前端面17的前面17a左右分离地形成,中央部分17c(凹部)较低。卡钉23在前端面17的宽度方向上从中央部分17c的位置打出。因此,中央部分17成为打入位置的目标,因而可知从何处打出卡钉23。
虽然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修改。
本申请将2005年12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05-368023)作为基础,在此参照并引用其内容。
工业实用性
在地板施工用打钉机等打钉机中,能够将从射出口打出的钉充分稳定地保持在地板材料的榫舌基部的角部上进行打入动作。

打钉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打钉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打钉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钉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钉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打钉机,包括:工具主体,具有打击机构;和接触机头,能够在钉打入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设在上述工具主体的前端。接触机头的前端具有前面和后面,前面和后面所成的角度在90度以下。在接触机头的内部形成供给由打击机构打入的钉的出射口,出射口向上述前面和后面的边界部开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