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渣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61615 上传时间:2018-01-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6651.0

申请日:

2003.10.16

公开号:

CN1607044A

公开日:

2005.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09B3/00

主分类号:

B09B3/00

申请人:

石鸿颖;

发明人:

石鸿颖

地址:

300151天津市河东区华庆里14-4-6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张宏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渣处理方法。本方法是,将酸渣加热至可流动状态,停止加热后,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至pH=7时停加氨水,反应剧烈且迅速,反应后即停止分层,界限分明,上层为油,下层为硫铵水溶液,实际生产中反应的下部管道应加透明窥镜,将油和硫铵溶液分别放入各自的贮。本方法产生出的新物质都是可用的,不浪费物质也不产生新的污染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酸渣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酸渣加热至可流动状态,停止加热后,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至PH=7时停加氨水,反应剧烈且迅速,反应后即停止分层,界限分明,上层为油,下层为硫铵水溶液,实际生产中反应的下部管道应加透明窥镜,将油和硫铵溶液分别放入各自的贮。

说明书

酸渣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废料的处理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化工精制工业中的酸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J49-126701专利中的酸渣处理是:酸渣中加以适量的废油或轻油,大部分H2SO4溶于水,油中少量的剩余硫酸用石灰中和后,可做重油或经催化为轻油。此法用石灰中和,必有沉淀成为废渣。
日本J76-002919专利中的酸渣处理,将酸渣中的H2SO4的浓度调整最好65-90%,边搅拌边加热到150-190℃,使有机物脱氢和碳化,过滤可得碳化聚合物和硫酸溶液,碳化聚合物可用做活性碳吸附剂,此法在处理酸渣时还要加硫酸,在加热至150-190℃有酸性气体与水蒸气一起逸出造成环境污染,最后的硫酸溶液腐蚀也较为严重,防腐要求高。
日本J53-144875处理含硫酸废渣方法是:加入Mg(OH)2浆液,加燃料燃烧,并用悬浮水溶液吸收燃烧产生的SO2生成的MgSO4的水溶液排放至江河,此方法消耗大量的燃料和Mg(OH)2,并不产生有用物质,而且最后还生成MgSO4排放江河,于环保仍然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使处理后的酸渣全部便为可利用的物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将酸渣加热至可流动状态,停止加热后,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至PH=7时停加氨水,反应剧烈且迅速,反应后即停止分层,界限分明,上层为油,下层为硫铵水溶液,实际生产中反应的下部管道应加透明窥镜,将油和硫铵溶液分别放入各自地贮。
本发明与上述几种方法相比,不产生MgSO4水溶液排放物,不需要加燃料进行燃烧。
不产生石灰之类沉淀,分解出来的油可马上使用,不用催化分解。
不存在再使用硫酸浓度调节问题,不用过滤工艺,不存在沉淀物,只是简单的油水分离过程。
本方法产生出的新物质都是可用的,不浪费物质也不产生新的污染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将酸渣加热至可流动状态,停止加热后,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至PH=7时停加氨水,反应剧烈且迅速,反应后即停止分层,界限分明,上层为油,下层为硫铵水溶液,实际生产中反应的下部管道应加透明窥镜,将油和硫铵溶液分别放入各自的贮。

酸渣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酸渣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酸渣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渣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渣处理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渣处理方法。本方法是,将酸渣加热至可流动状态,停止加热后,加入氨水,边加边搅拌,至pH7时停加氨水,反应剧烈且迅速,反应后即停止分层,界限分明,上层为油,下层为硫铵水溶液,实际生产中反应的下部管道应加透明窥镜,将油和硫铵溶液分别放入各自的贮。本方法产生出的新物质都是可用的,不浪费物质也不产生新的污染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固体废物的处理;被污染土壤的再生〔3,6〕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