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饰面暗门安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高档场所的室内设计中,经常采用带有复杂繁琐、凹凸有致装饰的
墙面来突出整体的美,考虑复杂饰墙面的整体效果,往往会将不经常开启的门设计成与墙
面统一的暗门,通常的做法是用固定的转轴或活页固定门扇,这种做法的主要缺点是:为了
保证门扇的正常开启,必须在门扇的四周预留的门缝,使得暗门与墙面之间衔接不紧密,严
重破坏整体的装饰效果,反而达不到暗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体现墙面整体
装饰效果的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结构,门扇闭合状态下,其外表面与饰面墙的外表面齐
平且密切贴合,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若干个直角悬臂,直角悬臂包括与闭合状态下的门扇平
行的平行臂以及垂直臂,平行臂的墙面端与垂直饰面墙的墙体转轴连接,垂直臂的门扇端
转轴连接在门扇的背面;若干个直角悬臂上下间隔的对应设置;门扇开启过程中,门扇与门
扇端相对转动、墙面端与墙体相对转动,门扇以墙面端为中心水平向外转动至平行臂贴合
墙体,门洞完全露出。
所述墙面端为竖直的第一中空管,所述门扇端为竖直的第二中空管,所述墙体上
适配若干个所述第一中空管设有若干个第一支座转轴芯,第一支座转轴芯包括第一底座和
竖直朝上的第一转轴芯,第一转轴芯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第一中空管可转动地套设在对应
的第一转轴芯外;门扇的背面适配若干个所述第二中空管设有若干个第二支座转轴芯;第
二支座转轴芯包括第二底座和竖直朝下的第二转轴芯,第二转轴芯设置在第二底座上;第
二中空管可转动地套设对应的第二转轴芯外。
所述第一中空管、第二中空管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直角悬臂的本体。
第一底座水平的设置,第一底座的一端设有固定在墙体上的第一竖板;第二底座
水平的设置,第二底座的一端设有固定在门扇背面的第二竖板。
所述第一底座、第一转轴芯、第一竖板一体制成,第二底座、第二转轴芯、第二竖板
一体制成。
所述第一竖板朝下的设置;所述第二竖板朝下的设置。
第一竖板上开有若干个螺栓孔,膨胀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孔将第一支座转轴芯固定
在墙体合适的位置处;第二竖板上开有若干个螺丝孔,自攻螺丝通过所述螺丝孔将第二支
座转轴芯固定在门扇背面合适的位置处。
所述直角悬臂的平行臂、垂直臂位于同一平面。
门扇和与门扇闭合状态下左右两侧相对的饰面墙之间分别配合的设有确保门扇
的外表面与饰面墙的外表面平齐的限位组件。
所述平行臂的长度大于门扇宽度的一半,平行臂与垂直臂的长度之和等于门扇的
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结构,门扇与饰面墙之间没有
合页、转轴等连接部件,使得门扇闭合状态下,可以紧密的贴合饰面墙,不影响整体饰面墙
的美观统一。进一步的,门扇与墙体之间通过直角悬臂转轴连接,结构巧妙、简单,施工方
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
图1是实施例复杂饰面暗门正视示意图
图2是门扇闭合状态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复杂饰面暗门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门扇闭合状态图1中B-B剖视图
图5是门扇打开过程中图1中B-B剖视图
图6是门扇完全打开状态图1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结构,饰面墙80具有一定的厚度,门扇10
闭合状态下,门扇10的外表面与饰面墙80的外表面平齐且密切贴合;复杂饰面暗门的安装
结构包括若干个直角悬臂20,直角悬臂20包括在门扇10闭合状态下与门扇10平行的平行臂
21以及垂直臂22,平行臂21的墙面端23与垂直饰面墙80的墙体90转轴连接,垂直臂22的门
扇端24转轴连接在门扇10的背面,平行臂21的长度大于墙面端23到相应的饰面墙80外表面
的距离;若干个直角悬臂20上下间隔的对应设置。在人手向外拉动门扇10向外开启的过程
中,门扇10与门扇端24相对转动、墙面端23与墙体90相对转动,使得门扇10以墙面端23为中
心,水平向外转动,直到所述平行臂21贴合所述墙体90,门洞完全露出。所述门扇10与饰面
墙80之间没有合页、转轴等连接部件,贴合性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墙面端23为竖直的第一中空管,所述门扇端24为竖
直的第二中空管,优选地,第一中空管、第二中空管的上下两端均超出直角悬臂20本体,墙
体90上适配若干个第一中空管设有若干个第一支座转轴芯91,第一支座转轴芯91包括第一
底座911以及竖直朝上的第一转轴芯912,第一转轴芯912设置在第一底座911上,第一中空
管可转动地套设在对应的第一转轴芯912外;门扇10的背面适配若干个第二中空管设有若
干个第二支座转轴芯11,第二支座转轴芯11包括第二底座111以及竖直朝下的第二转轴芯
112,第二转轴芯112固定在第二底座111上;第二中空管可转动地套设对应的第二转轴芯
112外。若干个第二支座转轴芯11、第一支座转轴芯91和直角悬臂20共同承担门扇10的重
量,若干个第二支座转轴芯11共同限定门扇10稳固连接在直角悬臂20上,且门扇10整体保
持竖直,门扇10的上端面、下端面保持水平,使门扇10易于开合。所述墙面端23与第一支座
转轴芯91、门扇端24与第二支座转轴芯11的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的方
式,只要使得门扇10相对门扇端24以及墙面端23相对墙体90均能水平的相对转动,且门扇
10整体保持竖直,门扇10的上端面、下端面保持水平。
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911水平的设置,第一底座911的一端设有竖直的第一竖板
913,第一竖板913固定所述墙体90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板913朝下的设置,对第一底座
911、第一转轴芯912起到更好的支撑固定作用;第二底座111水平的设置,第二底座111的一
端设有竖直的第二竖板113,第二竖板113固定在门扇10的背面,优选地,所述第二竖板113
朝下的设置,对第二底座111、第二转轴芯112起到更好的支撑固定作用。
优选地,第一底座911、第一转轴芯912、第一竖板913一体设置,第二底座111、第二
转轴芯112、第二竖板113一体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竖板913上开有若干个螺栓孔,膨胀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孔,将第
一支座转轴芯91固定在墙体90合适的位置处;第二竖板113上开有若干个螺丝孔,自攻螺丝
通过所述螺丝孔,将第二支座转轴芯11固定在门扇10背面合适的位置处。第一支座转轴芯
91与墙体90的固定、第二支座转轴芯11与门扇10背面的固定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合适
方式。
优选地,所述直角悬臂20的平行臂21、垂直臂22位于同一平面。
为了方便门扇10轻松开合及其打开后占用较小的空间,所述平行臂21的长度大于
门扇10宽度的一半,平行臂21与垂直臂22的长度和等于门扇10的宽度。
优选地,门扇10和与门扇10闭合状态下左右两侧相对的饰面墙80之间分别设有配
合的限位组件(图中未视出),使得门扇10闭合状态不能向内或向外转动,确保门扇10的外
表面与饰面墙80的外表面平齐。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为双程按压式开关。
图4-图6为人力开启门扇10的过程演示图。
图4为门扇10闭合状态下,双程按压式开关为锁定状态,门扇10的外表面与饰面墙
80严密贴合,整体一致,美观大方,平行臂21与墙体90垂直,垂直臂22与门扇10垂直。
按压门扇10两侧的双程按压式开关,使两侧的双程按压式开关均为解锁状态。
图5为门扇10开启过程中,平行臂21转过一定角度时的状态,门扇10与垂直臂22相
对转动形成角度α,平行臂21与墙体90相对转动成角度β,使得门扇10以直角悬臂20的墙面
端23为中心,以直角悬臂20的虚拟斜边为半径水平的转动,门扇10离开门洞,但仍有部分遮
挡门洞。
图6为门扇10完全打开的状态,平行臂21与墙体90贴合,垂直臂22与门扇10平行,
门洞完全露出。
显然地,门扇10闭合的过程与开启过程相反,直到将门扇10卡入门洞中,门扇10两
侧的双程按压式开关均至锁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