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滚石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滚石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在加快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居住建
筑、办公楼、铁路和公路等,部分露天山体剥离爆破逐渐走向居民聚集地的城镇及村庄的边
缘,爆破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因山体爆破产生的滚石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这在高边坡山体的爆破过程中尤其突出。
公开号为CN204001985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一种阻挡爆破滚石的防护装置,
其主要结构为将刚性支柱安装固定在边坡岩体的坡面上;滚石防护网采用钢丝固定于钢性
支柱上,滚石防护网位于钢性支柱的上坡方向一侧;固定锚索的一端与钢性支柱连接,固定
锚索的另一端采用短锚杆固定于边坡岩体中,固定锚索为拉紧状,防止滚石冲击破坏钢性
支柱的稳定性。上述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滚石对人们的安全威胁,但是随着防护
网上滚石的数量越来越多,防护网将因无法承受滚石的巨大压力而被破坏,会导致大量滚
石掉落,对人们的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边坡滚石防护装置,以解决滚石对人们造成安全威胁的
问题。
本方案中的边坡滚石防护装置,所述边坡滚石防护装置呈漏斗形,由筒状体和滚
石通道组成,所述筒状体包括刚性支柱和防护网,刚性支柱呈筒形分布在边坡上,刚性支柱
上靠近坡顶的一侧固定有钢板,刚性支柱远离坡面的一侧固定有防护网,所述滚石通道与
筒状体底部的刚性支柱固定连接,且滚石通道与筒状体连通,滚石通道位于刚性支柱靠近
坡底的一侧。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筒状体用于防护和收集滚石,滚石通道用于排出滚石。刚性
支柱作为整个装置的主要支撑件,支撑钢板、防护网以及掉落的滚石,钢板提供滚石的收集
平台,防护网对滚石起收集和缓冲作用,刚性支柱呈筒形分布,钢板和防护网均固定在刚性
支柱上,从而形成筒状体,筒状体与其他结构的滚石收集装置相比,收集滚石的范围更广。
滚石通道用于排出筒状体收集的滚石,避免筒状体内收集的滚石过多,造成筒状体因无法
承受滚石巨大的压力而被破坏,最终造成筒状体内收集的滚石大量掉落,造成更大的威胁。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本方案采用筒状体收集滚石,避免了滚石从坡顶掉
落,对坡底的人们造成安全威胁的问题;同时,滚石通道排出了筒状体收集的滚石,避免了
筒状体因无法承受滚石巨大的压力而损坏,最后导致滚石大量掉落的问题。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所述刚性支柱与钢板焊接。钢板与刚性支柱焊接,即能达到阻挡滚动
所需要的强度,又便于安装。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防护网是柔性钢丝网。柔性钢丝网具有高强
度、耐腐蚀的特点,并具有缓冲作用,利于防护网的长期使用。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柔性钢丝网的网孔形状为菱形,且菱形的边长
为40cm。网孔为边长40cm的菱形网孔,使柔性钢丝网可以对长度和宽度均大于40cm的大块
滚石起缓冲作用,避免滚石掉落时的动能损坏钢板和刚性支柱,从而提高筒状体收集滚石
的能力。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坡底挖有收集槽,滚石通道与收集槽连通。收
集用于存放滚石,便于对滚石进行运输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坡滚石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坡滚石防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待破山体1、筒状体2、刚性支柱201、钢板202、柔
性钢丝网203、滚石通道3、收集槽4。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边坡滚石防护装置,包括筒状体2和滚石通道3、筒状体2
包括刚性支柱201、钢板202和柔性钢丝网203,刚性支柱201筒形分布在山腰,钢板202固定
在刚性支柱201上,钢板202与刚性支柱201采用焊接,柔性钢丝网203与刚性支柱201固定连
接,并分布在钢板202上,柔性钢丝网203的网孔为菱形网孔,且菱形的边长为40cm。滚石通
道3的一端与筒状体2的刚性支柱201固定连接,并且与柔性钢丝网203连通,滚石通道3的另
一端与位于坡底的收集槽4连通。
本方案的筒状体2用于收集滚石,滚石通道3排出筒状体2内的滚石,收集槽4收集
滚石,形成了完备的滚石防护处理系统。对待破山体1进行爆破作业时,滚石从待破山体1上
掉落,在山腰被柔性钢丝网203拦截,小块的滚石通过柔性钢丝网203,直接达到钢板202上,
由于钢板202有刚性支柱201支撑,所以滚石会沿着钢板202滚向滚石通道3,大块的滚石经
柔性钢丝网203缓冲后,滚向滚石通道3,最后在收集槽4集中,由货车运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