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97457.5
2004.11.25
CN1622476A
2005.06.01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B 1/16申请日:20041125授权公告日:20080625终止日期:201411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4B1/16; H04B7/08; H04N5/44
夏普株式会社;
大岩浩二
日本大阪府
2003.11.25 JP 2003-393668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火惠颖
比较电路13x比较来自解调电路11a和11b的信号,藉此比较天线1a和1b的接收条件。与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天线相对应的调谐电路选择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而与另一天线相对应的调谐电路选择要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
1. 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天线,通过所述各天线接收包括视频信号在内的广播信号;多个分别连接至所述各天线的调谐器;和比较器,根据由各单个调谐器选择得到的信号对各单个天线的接收条件进行比较,其中,可以将所述多个天线用于在分集接收的原则下执行接收操作,和当接收多条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以在多个屏幕上单个地再现不同信道的图象时,比较器识别出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并且将该天线和与其连接的调谐器设定成特定天线和特定调谐器,这样就可以通过特定天线和特定调谐器接收在多个屏幕中的主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接收两个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来分别在两个屏幕上单个地再现该两信道的图象时,比较器保持核查多个天线的接收条件,将比较器识别为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该天线相连的调谐器设定为第一天线和第一调谐器,将比较器识别为产生第二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该天线相连的调谐器设定为第二天线和第二调谐器,及在两个屏幕中的第一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是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一调谐器接收的,而在两个屏幕中的第二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是通过第二天线和第二调谐器接收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接收两个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分别在两个屏幕上再现信道的图象时,首先,比较器识别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该天线相连的调谐器,识别产生第二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该天线相连的调谐器,然后停止给如此识别出的两个调谐器之外的各调谐器供电,比较器保持核查与仍运行的两个调谐器相连的两个天线的接收条件,将比较器识别为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该天线相连的调谐器设定成第一天线和第一调谐器,将比较器识别为产生第二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该天线相连的调谐器设定成第二天线和第二调谐器,和在两个屏幕中的第一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是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一调谐器接收的,而在两个屏幕中的第二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是通过第二天线和第二调谐器接收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天线等分成第一和第二天线组,和当接收两个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来分别在两个屏幕上再现各单个信道的图象时,对第一和第二天线组的每一组,比较器保持核查多个天线的接收条件,比较器从第一天线组的多个天线中选择识别为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其相连的调谐器,并从第二天线组的多个天线中选择识别为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和与其相连的调谐器,以及比较器随后比较从第一天线组选择的天线和从第二天线组选择的天线的接收条件,以使在两个屏幕中的第一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是通过产生最佳接收条件所选择的天线之一和与其相连的调谐器接收的,而在两个屏幕中的第二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是通过另一选择的天线接收的。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组各包括两个天线,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组中两个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或第二天线组中两个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在四个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中是最大。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由调谐器选择后解调的信号馈送至比较器,以及比较器比较信号的噪声或误码率,并藉此比较天线的接收条件。
接收装置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包括多个天线的分集系统的接收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再现图象的接收装置。 (2)背景技术 传统的接收装置设置有调谐电路10,该电路包括:BPF(带通滤波器)2,用于从通过天线1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选择那些在希望的频带内的信号;RF放大器3,用于放大通过BPF2的射频信号;BPF(带通滤波器)4,用于从由RF放大器3放大的射频信号中选择那些在希望的频带内的信号;混频器5,用于从通过了BPF4的射频信号中选择具有希望信道频率的广播信号;VCO(压控振荡器)6,用于将本机振荡信号馈送到混频器5;PLL(锁相回路)7,用于将调谐电压馈送到BPF2、4和VCO6。 然后,这样按以上配置的由调谐电路10选择的希望的信道的广播信号就作为中频信号(IF信号)输入到解调电路11解调。然后解码电路12将经解调的信号解码成视频和音频信号,根据该信号在显示器和从扩音器再现图象和声音。当将图8所示的接收装置用于诸如车载或便携式电视机或便携式电话之类在移动时进行通信的设备时,由于这类装置只有一个天线,接收条件根据天线1的位置和方向有很大不同。当接收条件差时,不可能正确地再现图象和声音。 可以通过采用已知的分集系统(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10-84297)来处理这种天线的接收条件的变化。图9中示出采用分集系统的接收装置的配置。图9所示的接收设备配备了:天线1a和1b;配置成如图8的调谐电路10那样的调谐电路10a和10b;分别解调从调谐电路10a和10b馈送的IF信号的解调电路11a和11b;比较电路13,用于比较经解调电路11a和11b解调的信号以确定天线1a和1b中的哪一个产生更好的接收条件;以及解码电路12。 在此配置中,解调电路11a和11b将由相同信道的广播信号产生的但是分别由调谐器10a和10b选择的IF信号解调,然后将其馈送至比较电路13。比较电路13对从解调电路11a和11b馈送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进行比较,从而核查天线1a和1b中哪一个产生更好的接收条件。因此,选择由比较电路13从经解调的信号中找到的产生更好的接收条件的那一个,并将其馈送到解码电路12。这样,就可以一直从当时产生最好接收条件的广播信号再现图象和声音。 如上所述,在配置成如图9所示的接收设备中,调谐电路10a和10b各选择同一信道的广播信号并产生单独的IF信号;另外,解调电路11a和11b解调相同的IF信号。用此配置,当然可能选择和输出由当时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接收到的广播信号;然而,不可能同时接收和再现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 按照惯例,为了同时接收和再现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必须提供与同时再现广播信号的信道同样的如图9所示配置的接收装置。因此,再现n个信道的广播信号需要n×2个调谐器。 (3)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传统技术中的不便,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接收装置,它能接收和再现多个信道的广播信号并允许减小在其中设置的调谐电路的电路尺寸。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设置有:多个天线,通过该天线接收包括视频信号在内的广播信号;分别与天线相连的多个调谐器;及比较器,根据由各单个调谐器选择得到的信号对单个天线的接收条件进行比较。这里,可以将多个天线用于在分集接收的原则下执行接收操作。另外,当接收多条不同信道的广播信号以在多个屏幕上单个地再现不同信道的图象时,比较器识别出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并且将该天线和与其连接地调谐器设定成特定天线和特定调谐器,这样就可以通过特定天线和特定调谐器接收在多个屏幕中的主屏幕上再现图象的信道的广播信号。 根据本发明,可以接收多个信道,并一直通过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接收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这使得可以在主屏幕上显示稳定的图象。另外,可以停止给不执行接收操作的调谐器供电,从而减少功耗。另外,可以将天线分成天线组,用于接收不同信道并在分集接收的原则下通过操作各天线组执行接收操作。这便于优化用于接收各信道的广播信号的天线的接收条件,从而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稳定的图象。 (4)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 图2示出如何在显示器上显示两个屏幕的例子; 图3为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为达到多屏幕显示而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 图5示出如何在显示器上显示四个屏幕的例子; 图6为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接收装置中为达到多屏幕显示而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 图8为示出传统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 图9为示出传统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示出该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在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中的这些部件也可以在图9中发现并以共同的标号标识。 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配置了天线1a和1b;调谐电路10a和10b;解调电路11a和11b;比较电路13x;在来自解调电路11a和11b的信号之间进行切换的信号切换电路14;将从信号切换电路14馈送的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电路12a和12b;及将经解码电路12a和12b解码的信号合成在一起的合成电路15;这里,调谐电路10a和10b各包括:(如图8中的调谐电路10那样)BPF2、RF放大器3、BPF4、混频器5、VCO6和PLL7。 调谐电路10a和10b通过BPF2的动作,分别从通过天线1a和1b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中选择那些在包含希望信道频率的频带的信号,其中滤波系数是由来自PLL7的调谐电压设定的。然后RF放大器3将由BPF2选择的射频信号放大,并由BPF4从这些射频信号中选择那些在包含希望信道频率的更窄频带的信号,BPF4的滤波系数是由来自PLL7的调谐电压设定的。将通过BPF4的射频信号馈送到混频器5,该混频器从VCO6接收一个具有由来自PLL7的调谐电压设定的本机振荡频率的本机振荡信号。接着,混频器5选择希望信道的射频信号并将其转换成IF信号后输出。 分集接收操作 在以上所述的接收装置中,当分集接收如图9中所示的接收装置中那样执行时,调谐电路10a和10b接收同一信道频率的广播信号。即,在调谐电路10a和10b之间,BPF2和4的滤波系数是相等的,且来自PLL7的调谐电压(用于确定来自VCO6的本机振荡信号的本机振荡频率)是相等的。比较电路13x核查经解调电路11a和11b解调的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 这里,比较电路13x用以下方式控制信号切换电路14:将比较器电路13x识别为输出具有较小噪声和具有较低误码率的信号的解调电路发出的信号馈送至译码器电路12a。具体来说,如果从解调电路11a发出的信号具有较小的噪音或较低的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具有较小的噪音和较低的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 如上所述操作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来切换在解调电路11a和11b与解码电路12a之间的互连,使得一直将由产生较好接收条件的天线1a和1b接收到的信号(即,具有较小的噪音或较低的误码率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然后解码电路12a将馈送给它的信号解码,以检索通过合成电路15馈送至显示器和扬声器(未示出)的视频和音频信号,从而再现并输出图象和声音。在这期间,解码电路12b的操作保持暂停。 多屏幕显示接收操作 讨论的接收装置具有多屏幕显示功能。当运行该功能时,显示器的屏幕50中显示用于显示另一屏幕的窗口,这样就能在主屏幕(即,显示器的整个屏幕50)和子屏幕(即,在屏幕50内显示的窗口51)上再现和显示不同信道的图象。当采用多屏幕显示功能时,将从由译码器12a解码的视频信号再现的图象显示在主屏幕上,并将从译码器12b解码的视频信号再现的图象显示在子屏幕上。另外,仅再现从由解码电路12a解码的音频信号再现的声音。现在,将参照图3中的流程图描述在用户启动多屏幕显示功能时执行的操作。 当请求开始多屏幕显示时,比较电路13x核查来自解调电路11a和11b的信号的噪声和误码率,以查出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的信号,从而查出天线1a和1b中哪一个产生更好的接收条件(步骤1)。然后,信号切换电路14将从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天线获取信号的解调电路输出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从另一天线获取信号的解调电路输出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步骤2)。这里,将由连接至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天线的调谐电路选择的信道频率设定成希望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并将由连接至产生另一天线的调谐电路选择的信道频率设定成希望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 应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将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广播信号通过的天线称为“主天线”,将要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广播信号通过的天线称为“副天线”,将对通过主天线接收到的广播信号进行处理的调谐电路和解调电路称为“主调谐电路”和“主解调电路”,并将对通过副天线接收到的广播信号进行处理的调谐电路和解调电路称为“副调谐电路”和“副解调电路”。 具体来说,如果在步骤1中,发现天线1a产生较佳的接收条件,则在步骤2中,解调电路11a连接至解码电路12a且解调电路11b连接至解码电路12b。这里,将调谐电路10a的信道频率设定成希望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并将调谐电路10b的信道频率设定成希望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相反,如果在步骤1中发现天线1b产生较佳的接收条件,则在步骤2中将解调电路11b连接至解码电路12a,并将解调电路11a连接至解码电路12b。这里,将调谐电路10b的信道频率设定成希望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并将调谐电路10a的信道频率设定成希望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 通过上述信号切换电路14的切换操作,将通过解码电路12a译码获取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及通过解码电路12b译码获取的视频和音频信号馈送至合成电路15。然后,合成电路15用以下方式合成视频信号:在主屏幕上显示由来自解码电路12a的视频信号表示的图象,在子屏幕上显示由来自解码电路12b的视频信号表示的图象,并以只输出来自解码电路12a的音频信号表示的声音的方式合成音频信号。 接着,核查是否请求了结束多屏幕显示(步骤3)。如果没有请求结束多屏幕显示(否),则比较电路13x核查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的噪声或误码率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步骤4)。即,在步骤4中,核查主天线是否产生比预定接收条件更好的接收条件。因此,当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以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时,在步骤4中,核查来自解码电路11a的噪声或误码率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从而查出天线1a的接收条件是否已变差。另一方面,当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以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时,在步骤4中核查来自解调电路11b的噪声或误码率是否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从而查出天线1b的接收条件是否已变差。 如果在步骤4中,发现来自主解调电路的噪声或误码率大于预定值(否),则核查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是否等于或小于来自副解调电路的信号的噪声或误码率(步骤5)。即,在步骤5中,核查主天线是否产生比副天线更好的接收条件。因此,当将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以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时,在步骤5中核查来自解调电路11a的噪声或误码率是否等于或小于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从而查出天线1a的接收条件是否变得比天线1b的接收条件差。另一方面,当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到译码12a以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时,在步骤5中核查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是否等于或小于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从而查出天线1b的接收条件是否变得比天线1a的接收条件差。 如果在步骤5中,发现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大于来自副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否),则信号切换电路14切换解调电路11a和11b与解码电路12a和12b之间的互连(步骤6)。因此,当将信号从解调电路11a馈送至解码电路12a以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时,在步骤6中信号切换电路14以如下方式执行切换操作:现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并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另一方面,当将信号从解调电路11b馈送至解码电路12a以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时,在步骤6中信号切换电路14以如下方式执行切换操作:即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 如果在步骤4中,发现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等于或小于预定值,从而发现主天线产生好的接收条件(是),或如果在步骤5中,发现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等于或小于来自副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或误码率,从而发现主天线产生比副天线更好的接收条件,或当在步骤6中,信号切换电路14执行切换操作,而后操作流程进到步骤3。 如果请求了结束多屏幕显示(是),则核查是否请求了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步骤7)。如果没有请求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否),则关闭显示子屏幕的窗口51从而只显示在主屏幕上的图象(步骤8)。即,现在,在解码电路12b的操作停止的情况下,上述分集接收操作是通过使用天线1a和1b、调谐电路10a和10b、及解调电路11a和11b来执行的。因此,只再现和输出通过解码电路12a解码获取的图象和声音。如果在步骤7中,请求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是),则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步骤9)。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一直选择由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天线接收的信号作为要在主屏幕上再现的信号。这样就可以一直在好的条件下再现在主屏幕上显示的图象。 在本实施例涉及的例子中提供了两个天线、两个调谐电路、两个解调电路和两个解码电路。不必说,可以提供两个以上的这种电路。在这一情况下,可以显示两个以上的屏幕。通过如图3所示的操作流程,将从由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获取的信号解码的视频信号再现在用作主屏幕的屏幕上。主和各子屏幕都可以通过分割单个显示器的屏幕来实现。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4为示出此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在如图4所示的接收装置中,与图1同样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标识。 如图4中所示的接收装置设置有:天线1a-1d;分别与1a-1d相连的天线调谐电路10a-10d;分别从调谐电路10a-10d接收信号的解调电路11a-11d;比较电路13y,用于比较来自解调电路11a-11d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在来自解调电路11a-11d的信号之间切换的信号切换电路14;对来自信号切换电路14的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电路12a-12d;以及将由解码电路12a-12d解码的信号合成在一起的合成电路15。这里,如图8中的调谐电路10所示,调谐电路10a-10d各包括:BPF2、RF放大器3、BPF4、混频器5、VCO6、及PLL7。 分集接收操作 在上述配置的接收装置中,如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在执行分集接收时,调谐电路10a-10d接收同一信道频率的广播信号。一直关闭解码电路12b-12d。比较电路13y核查由解调电路11a-11d解调的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比较电路13y以如下方式控制信号切换电路14:将比较电路13识别为输出具有最低噪声和最小误码率的信号的解调电路输出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 具体来说,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具有最低的噪声或最小的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具有最低的噪声或最小的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c的信号具有最低的噪声或最小的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c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和,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d的信号具有最低的噪声或最小的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d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由于上述比较电路13y和用于在解调电路11a-11d与解码电路12a之间切换互连的信号切换电路14,可一直将由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1a-1d接收到的信号(即,具有最低噪声或最小误码率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 多屏幕显示接收操作 1.四屏幕显示 以下将对四屏幕显示功能进行描述。用此功能可以产生三个子屏幕51a-51c,从而在包括屏幕50在内的四个屏幕上再现不同信道的图象。为了实现此功能,首先,比较电路13y根据来自解调电路11a-11d的信号核查天线1a-1d的接收条件,而信号切换电路14将从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处获取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另外,信号切换电路14将从其它三个天线(即,哪些产生第二好、第三好及最差接收条件的天线)获取的信号分别馈送到解码电路12b、12c和12d。 接着,合成电路15将从解码电路12a-12d馈送的视频信号合成在一起,并选择从解码电路12a馈送的音频信号。将产生的音频和视频信号馈送到显示器和扬声器(未示出),从而在主屏幕和三个子屏幕上显示图象并输出声音。这里,在调谐电路10a-10d中与通过接收要馈送至解码电路12a的信号的天线相连的那一个调谐电路对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其它三个调谐电路对分配给解码电路12b-12d(它们接收那些调谐电路分别馈送的信号)的要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 当执行这些操作时,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比较电路13y核查接收馈送到解码电路12a的信号的天线(主天线)的接收条件是否变得比预定值差。即,核查来自对通过主天线接收到的广播信号进行处理的解调电路(主解调电路)的信号中的噪声和误码率是否增加。这里,如果发现主天线的接收条件比预定值差,则比较电路13y根据从解调电路11a-11d馈送的信号中的噪声和误码率识别天线1a-1d中哪一个正在是否产生最佳接收条件。 既然,识别出当前主天线之外的另一天线产生最佳接收条件,则将由当前连接至主天线的调谐电路(主调谐电路)选择的信道频率切换至由连接到新识别的天线的调谐电路选择的信道频率。而且,将由连接至当前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的调谐电路选择的信道频率切换到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道频率,从而将此调谐电路设置成新的主调谐电路。另外,信号切换电路14将输出由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解调电路连接到解码电路12a,从而将该解调电路设置成新的主解调电路,并将至今与该解调电路相连的解码电路连接到原来的主解调电路。 具体来说,现假设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到解码电路12a,从而在主屏幕上再现由调谐电路10a选择的信道Ca的图象,并将来自解调电路11b-11d的信号分别馈送至解码电路12b-12d,从而分别在三个子屏幕上再现由调谐电路10b-10d选择的信道Cb-Cd的图象。当天线1a的接收条件恶化,而天线1b的接收条件变成最佳时,调谐电路10a和10b以如下方式切换信道频率:调谐电路10a选择信道Cb的广播信号而调谐电路10b选择信道Ca的广播信号。另外,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到解调电路12b。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采用天线1a-1d中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那个天线和与该天线相应的调谐器选择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图象的信道。这样就可以一直根据在好的接收条件下从广播信号中获取的视频信号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从而获取稳定的图象。 双屏幕显示器的第一个例子 以下将给出一个双屏幕显示功能的例子。如第一实施例,可以用这一功能将图象显示在两个屏幕上,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是主屏幕(即,显示器的整个屏幕50)和子屏幕(在屏幕50中的窗口51)。在此例子中,将调谐电路10a-10d中与产生最差和第二差接收条件的天线相连的那些调谐电路关闭,并将解调电路11a-11d中与产生最差和第二差接收条件的天线相连的那些解调电路关闭。具体来说,当天线1a和1c产生好的接收条件,1a产生最佳接收条件时,关闭调谐电路10b、10d和解调电路11b、11d。而且,还关闭解码电路12c和12d。 然后信号切换电路14将从与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1a相连的调谐电路10a和解调电路11a获取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从与天线1c相连的调谐电路10c和解调电路11c获取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这里,调谐电路10a选择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号,而调谐电路10c选择要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的信号。 当用在调谐电路10a-10d中选择的两个调谐电路和在解调电路11a-11d中选择的两个解调电路执行双屏幕显示时,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根据如图3所示的流程图来执行必需的操作。具体来说,当天线1a和1c产生象上述例子中那样的好的接收条件时,调谐电路10a和10c和解调电路11a和11c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调谐电路10a、10b和解调电路11a、11b一样的方式操作。因此,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是由与产生好的接收条件的那个天线相连的调谐电路选择的,可以一直根据在好的接收条件下从广播信号获取的视频信号在主屏幕上再现要在主屏幕上显示图象,从而获取稳定的图象。 双屏幕显示的第二个例子 以下将给出一个双屏幕显示功能的例子。也可以用这一功能将图象显示在两个屏幕上,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是主屏幕(即,显示器的整个屏幕50)和子屏幕(在屏幕50中的窗口51)。在此例子中,与上述第一个例子相反,所有的调谐电路10a-10d都维持运行,且所有的解调电路11a-11d维持运行;将从与四个天线1a-1d中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相连的调谐电路和解调电路获取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从与产生第二好的接收条件的天线相连的调谐电路和解调电路获取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解码电路12c和12d关闭。 现在,将参照图6中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在本例中执行的操作。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与图3相同的操作以相同的标号标识,不再重复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当请求开始多屏幕显示时,比较电路13y比较天线1a-1d的接收条件(步骤1)。然后,将从与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主天线)相连的调谐电路(主调谐电路)和解调电路(主解调电路)获取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从与产生第二好的接收条件的天线(副天线)相连的调谐电路(副调谐电路)和解调电路(副解调电路)获取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步骤2)。 因此,如果天线1a产生最佳接收条件而天线1c产生第二佳接收条件,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而来自解调电路11c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这里,除了主和副调谐电路的之外两个调谐电路对与主调谐电路相同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另外,调谐电路10a为主屏幕选择信道的广播信号,而调谐电路10c为子屏幕选择信道的广播信号。随后,核查是否请求结束双屏幕显示(步骤3)。 如果没有请求结束双屏幕显示(否),则核查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是否具有的噪声或误码率与预定值相等或更小(步骤4)。即,核查主天线是否产生好的接收条件。这里,如果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具有的噪声或误码率超过预定值(否),则比较电路13y核查除了主解调电路之外的三个解调电路中任何一个是否输出一个具有比来自主解调电路的信号更小的噪声或误码率(步骤105)的信号。即,核查除了主天线之外的三个天线中的任一个是否产生比主天线更好的接收条件。 如果发现其它天线产生更好的接收条件(是),将其中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设定成主天线(步骤106)。这里,将连接至新设定为主天线的天线的调谐电路设定成主调谐电路以对主屏幕的信道执行调谐操作,并且信号切换电路14将与新设定的主调谐电路相连的解调电路连接至解码电路12a。另一方面,切换之前为主调谐电路的调谐电路对在切换之前由现在为主调谐电路的调谐电路接收到的信道执行调谐操作,并且将切换之前为主解调电路的解调电路现在连接至在切换之前连接至现在为主解调电路的解调电路的解码电路。 因此,在上述例子中,天线1a为主天线而天线1c为子副天线,如果在步骤4中,识别出天线1a的接收条件恶化,则在步骤105中,将天线1a的接收条件与天线1b-1d的接收条件相比较。如果天线1b的接收条件是天线1a-1d中最好的,则现将天线1b设定成主天线而将解调电路11b连接至解码电路12a。这里,因为调谐电路10a和10b对同一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不切换由调谐电路10a和10b选择的信道频率。 相反,如果天线1c的接收条件是天线1a-1d中最好的,则将天线1c现在设定成主天线而将解调电路11c连接至解码电路12a,并将解调电路11a连至解码电路12b。这里,因为调谐电路10a和10c对不同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所以切换由调谐电路10a和10c选择的信道频率。因此,将天线1a现在设定成副天线。 在这些操作过程中,如果在步骤4中,发现主天线产生好的接收条件(是),或如果在步骤105中,没有发现其它天线产生比主天线更好的接收条件(否),或当在步骤106中执行切换,则核查来自副解调电路的信号是否具有与预定值相等或更小的噪声或误码率(步骤107)。即,核查副天线是否产生好的接收条件。这里,如果来自副解调电路的信号具有的噪声或误码率超过预定值(否),则比较电路13y核查除了主和副解调电路之外的两个解调电路中任一个是否输出了具有比来自副解调电路的信号更小噪声或误码率的信号(步骤108)。 如果发现任何其它天线产生比副天线更好的接收条件(是),将其中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设定成副天线(步骤109)。这里,将连接至新设定为副天线的天线的调谐电路设定成副调谐电路以对该子屏幕的信道执行调谐操作,并且信号切换电路14将与新设定的副调谐电路相连的解调电路连接至解码电路12b。另一方面,切换之前为副调谐电路的调谐电路现在对与主调谐电路相同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 因此,在上述例子中,天线1a为主天线而天线1c为子副天线,如果在步骤107中,识别出天线1c的接收条件恶化,则在步骤108中,将天线1c的接收条件与天线1b和1d的接收条件相比较。如果天线1b的接收条件是天线1b-1d中最好的,则现将天线1b设定成副天线而将解调电路11b连接至解码电路12b。这里,切换由调谐电路10b和10c选择的信道频率。 在这些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在步骤107中发现副天线产生好的接收条件(是),或如果在步骤108中没有发现其它天线产生比副天线更好的接收条件(否),或当在步骤S109中,执行切换,则操作流程进到步骤3。在步骤3中,如果请求结束双屏幕显示(是),则核查是否请求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步骤7)。如果没有请求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否),则核查是否请求开始四屏幕显示(步骤110);如果请求了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是),则结束接收装置的操作(步骤9)。 如果在步骤110中,请求了开始四屏幕显示(是),打开解码电路12c和12d,并执行上述四屏幕显示(步骤111)。相反,如果在步骤110中,没有请求开始四屏幕显示(否),则关闭显示子屏幕的窗口51从而只显示在主屏幕上的图象(步骤8)。即,当前在停止解码电路12b的操作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天线1a-1d、调谐电路10a-10d及解调电路11a-11d来执行上述分集接收操作。 如上所述,通过第二个例子的操作流程,可以在主屏幕上再现从四个天线中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获取的视频信号。这样就可以一直在主屏幕上良好地再现图象。另一方面,通过第一个例子的操作流程,可以关闭两个调谐电路和两个解调电路,从而减少功耗。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涉及的例子中提供了两个或四个天线、两个或四个调谐电路、两个或四个解调电路及两个或四个解码电路。不必说,可以设置除两个或四个以外数目的这种电路。在这些情况下,可以显示两个或四个以外数目的屏幕。通过如图3所示的操作流程,通过与图3或图6所示相似的操作流程,可以在用作主屏幕的屏幕上再现由从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获取的信号解码的视频信号。 第三实施例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进行描述。图7为示出此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内部配置的方框图。在图7中所示的接收装置中与图1和4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标识。 图7中所示的接收装置配置了:天线1a-1d;调谐电路10a-10d;解调电路11a-11d;比较电路13a,用于比较来自解调电路11a和11b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比较电路13b,用于比较来自解调电路11c和11d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开关SW1,用于从来自比较电路13a和解调电路11a和11c的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开关SW2,用于从来自比较电路13b和解调电路11b和11d的信号中选择一个信号;比较电路13x,用于比较来自开关SW1和开关SW2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在来自开关SW1和开关SW2的信号之间切换的信号切换电路14;对来自信号切换电路14的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电路12a和12b;以及将由解码电路12a和12b解码的信号合成在一起的合成电路15。这里,如图8中的调谐电路10一样,调谐电路10a-10d各包括:BPF2、RF放大器3、BPF4、混频器5、VCO6、及PLL7。 在上述配置的接收装置中,天线1a和1b、调谐电路10a和10b、解调电路11a和11b及比较电路13a一起形成一配对调谐电路20a,通过用两个天线1a和1b执行分集接收;天线1c和1d、调谐电路10c和10d、解调电路11c和11d及比较电路13b一起形成一配对调谐电路20b,通过用两个天线1c和1d来执行分集接收。在此配置中,天线1a和1b之间的空间距离及天线1c和1d之间的空间距离都大于天线1a-1d之间的其它空间距离。即,天线1a和1b之间的空间距离或天线1c和1d之间的空间距离都是天线1a-1d之间所有的空间距离中最大。 图5中所示的接收装置能通过使用四个天线1a-1d根据分集接收的原则执行接收操作。另外,此接收装置配置了多屏幕显示功能,从而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可以在两个屏幕(例如:如图2所示,主屏幕(显示器的整个屏幕)和子屏幕(在屏幕50中的窗口))上显示图象。另外,当采用此多屏幕显示功能时,可以通过使用所有的天线1a-1d或通过使用天线1a-1d中仅两个天线来进行多屏幕显示。 分集接收操作 在上述配置的接收装置中,当如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中那样,进行分集接收时,调谐电路10a-10d接收同一信道频率的广播信号。这里,开关SW1将比较电路13a连接到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而开关SW2将比较电路13b连接到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然后,比较电路13a核查经解调电路11a和11b解调的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而比较电路13b核查经解调电路11c和11d解调的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 这里,将从由比较电路13a和13b识别为输入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的信号的解调电路输出的信号分别馈送至SW1和SW2。具体来说,对于比较电路13a,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a的信号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比较电路13a将此信号馈送至开关SW1;相反,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b的信号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比较电路13a将此信号馈送至开关SW1。另一方面,对于比较电路13b,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c的信号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比较电路13b将此信号馈送至开关SW2;相反,如果来自解调电路11d的信号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比较电路13b将此信号馈送至开关SW2。 然后,通过开关SW1和SW2将由比较电路13a和13b选择的信号馈送至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然后,比较电路13x核查由比较电路13a和13b选择的各信号的S/N比和误码率。这里,比较电路13x以如下方式控制切换电路14:将由比较电路13x识别为输出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的信号的那个比较电路发出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具体来说,如果来自比较电路13a的信号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比较电路13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如果来自比较电路13b的信号具有较少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信号切换电路14将来自比较电路13b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 由于操作比较电路13a、13b和13x及信号切换电路14来切换上述解调电路11a-11d与解码电路12a之间的互连,一直将由天线1a-1d中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即,具有最低噪声或最少误码率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然后,解码电路12a将馈送给它的信号解码以检索视频和音频信号,然后通过合成电路15将这些信号馈送至显示器和扬声器(未示出)以再现和输出图象和声音。解码电路12b的操作一直保持停止。 多屏幕显示接收操作 当使用多屏幕显示功能时,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由解码电路12a解码的视频信号再现的图象显示在主屏幕上,而将由解码电路12b解码的视频信号再现的图象显示在子屏幕上。另外,只再现由解码电路12a解码的音频信号再现的声音。这里的操作可以在配对调谐电路(pair tuner circuit)20a和20b都保持运行的分集模式和只有配对调谐电路20a和20b其中之一保持运行而另一电路关闭的节电模式之间选择。 分集模式中的操作 在此模式中,开关SW1将比较电路13a连接至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而开关SW2将比较电路13b连接至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配对调谐电路20a输出来自解调电路11a和11b的具有小噪声或低误码率的信号,而配对调谐电路20b输出来自解调电路11c和11d的具有小噪声或低误码率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从配对调谐电路20a和20b输出的信号通过SW1和SW2一个一个地馈送至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 因此,首先比较电路13x比较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a和20b的信号的噪声和误码率。然后,设定要选择的信道频率,以使得在输出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的信号的配对调谐器中的两个调谐电路选择用于主屏幕的信道,而在输出具有较多噪声或较高误码率的信号的配对调谐器中的两个调谐电路选择用于子屏幕的信道。在以下说明中,选择用于主屏幕的信道的配对调谐电路称为“主配对调谐电路”,而选择用于子屏幕的信道的配对调谐电路称为“副配对调谐电路”。 具体来说,如果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a的信号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将配对调谐电路20a设定成主配对调谐电路,其输出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配对调谐电路20b设定成副配对调谐电路,其输出馈送至解码电路12b。这里,在配对调谐电路20a中的调谐电路10a和10b对主屏幕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而在配对调谐电路20b中的调谐电路10c和10d对子屏幕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 相反,如果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b的信号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将配对调谐电路20b设定成主配对调谐电路,其输出馈送至解码电路12a,并将配对调谐电路20a设定成副配对调谐电路,其输出馈送至解码电路12b。这里,在配对调谐电路20b中的调谐电路10c和10d对主屏幕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而在配对调谐电路20a中的调谐电路10a和10b对子屏幕的信道频率执行调谐操作。 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相似的方式操作,以使输出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的信号的配对调谐电路保持与解码电路12a相连,并使输出具有较高噪声或较大误码率的信号的配对调谐电路保持与解码电路12b相连。即,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执行与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类似的操作。 因此,当配对调谐电路20a为主配对调谐电路时,如果比较电路13x将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b的信号识别为达到比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a更小的噪声或更低的误码率,则将配对调谐电路20a设定成副配对调谐电路而将配对调谐电路20b设定为主配对调谐电路。现在,切换信道频率,使调谐电路10a和10b对子屏幕的信道执行调谐操作,并使调谐电路10c和10d对主屏幕的信道执行调谐操作。另外,信号切换电路14将开关SW1连接到解码电路12b并将开关SW2连接至解码电路12a以使得现在将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a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b并将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b的信号馈送至解码电路12a。 在这些操作期间,配对调谐电路20a和20b通过使用两个天线在分集接收的原则下各自执行接收操作。具体来说,配对调谐电路20a选择从解调电路11a和11b馈送的信号中具有较低噪声或较小误码率的信号,并将其馈送至开关SW1。同样,配对调谐电路20b选择从解调电路11c和11d馈送的信号中具有较低噪声或较小误码率的信号,并将其馈送至开关SW2。因此,配对调谐电路20a输出通过天线1a和1b中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那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而配对调谐电路20b输出通过天线1c和1d中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那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 节电模式中的操作 在此模式中,如果比较电路13x将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a的信号识别成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开关SW1将解调电路11a连接至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而开关SW2将解调电路11b连接到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并且,关闭配对调谐电路20b。相反,如果比较电路13x将来自配对调谐电路20b的信号识别成具有较小噪声或较低误码率,则开关SW1将解调电路11c连接至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而开关SW2将解调电路11d连接到比较电路13x和信号切换电路14。并且,关闭配对调谐电路20a。 通过这些操作,当配对调谐电路20b关闭时,天线1a和1b、解调电路11a和11b、比较电路13x、信号切换电路14、解码电路12a和12b及合成电路15一起形成一个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相似的接收装置。另一方面,当配对调谐电路20a关闭时,天线1c和1d、解调电路11c和11d、比较电路13x、信号切换电路14、解码电路12a和12b及合成电路15一起形成一个与第一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相似的接收装置。因此,在两种情况下,根据图3的流程图执行与那些在第一实施例中执行的相类似的操作。这样就可以始终在好的条件下将图象再现在主屏幕上了。 在此实施例中,当接收装置按分集模式操作时,可以在主屏幕上再现从产生最佳接收条件的那个天线获取的视频信号。因此,可以一直在好的条件下在主屏幕上再现图象。另外,这可以通过比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更简单的操作流程来达到。另一方面,在节电模式中,可以使配对调谐电路其中之一关闭,从而节省耗电。 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在解调电路之后各级中的电路可以用微型计算机来实现,从而在软件的基础上选择第二或第三实施例的操作。这样可以更灵活地操作,从而有助于实现适合于安装了接收装置的实际环境的最佳接收操作。 在所有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比较电路根据来自解调电路的信号核查单个天线的接收条件。然而,还可以通过核查来自调谐电路的信号的电源来核查单个天线的接收条件。在此情况下,信号切换电路首先选择分别与调谐电路相对应的解调电路,然后将来自调谐电路的信号馈送至选择成与其相对应的解调电路。 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接收装置应用于如便携式广播接收装置和车载广播接收装置这样的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接收装置,例如:在四处移动时(这期间,天线的方向持续变化)进行通信的电视广播和便携式电话装置。
《接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收装置.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比较电路13x比较来自解调电路11a和11b的信号,藉此比较天线1a和1b的接收条件。与产生较佳接收条件的天线相对应的调谐电路选择要在主屏幕上显示的信道,而与另一天线相对应的调谐电路选择要在子屏幕上显示的信道。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