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环保排污管.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611048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694085.2

申请日:

2016.06.25

公开号:

CN205712413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3F 3/0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刘琴兰变更后:邓东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F 3/02登记生效日:2017072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刘琴兰变更后权利人:广东荣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62805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下炉村黄山郑143号变更后权利人: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石塘村桃北工业园2号(住所申报)|||授权

IPC分类号:

E03F3/02; E03F3/04

主分类号:

E03F3/02

申请人:

刘琴兰

发明人:

刘琴兰

地址:

362805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下炉村黄山郑14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外侧面环绕管身一圈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头,连接头内壁设置内螺纹;上下连接头之间通过一金属软管连接导通,第一管道的下端面开口,第二管道的上端面开口;第一管道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二管道上端面设置一个第二法兰盘,第一管道下端开口端设置一个集料盒。本实用新型使用环保,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采用金属软管连接的方式,有效避免固体颗粒被排入到管道内部,通过金属软管实现两根管道之间的角度调节,在安装时灵活性更高,而且连接处不易破裂,拆装维修方便,且带有一个应急排放功能,使用功能大大增加,设计更加新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7),第一管道
(3)与第二管道(7)上外侧面环绕管身一圈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头(2),连接头(2)内壁
设置内螺纹;
上下连接头之间通过一金属软管(4)连接导通,第一管道(3)内的水通过金属软管(4)
排入到第二管道(7)内,第一管道(3)的下端面开口,第二管道(7)的上端面开口;
第一管道(3)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1),第二管道(7)上端面设置一个第二法兰盘
(12),第一管道(3)下端开口端设置一个集料盒(10),第一管道(3)下端面开口端设置有一
个台阶面,该台阶面下端面设置有磁铁层;
第二管道(7)上端面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褶皱管(8),褶皱管(8)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连接
件(6),连接件(6)的上端面及集料盒(10)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11)下端设
置一根以上的金属连接杆(13),金属连接杆(13)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正对金属连接杆(13)
的第二法兰盘(12)上设置有连接螺孔,金属连接杆(13)穿过该连接螺孔至第二法兰盘(12)
的下端位置并通过一个螺母(9)锁紧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杆(13)采用柔
性金属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盒(10)上设置有一
个液位观察窗(5),液位观察窗(5)呈透明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内均设置一
个过滤网(1)。

说明书

下水道环保排污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管,具体涉及一种下水道环保排污管。

背景技术

下水道排水时,往往会将水槽内带有固体物的废水排入到下水道内,比如饭粒、菜
渣等,为了防止堵塞下水道,人们一般在水槽中设置一个过滤塞,防止固体物流入下水道中
堵塞下水道,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每次清洁过滤塞,非常麻烦。

再者,由于管道与管道之间有接口,传统方式连接完成后,两根管道之间不能调节
位置,导致两管道之间的连接灵活性差,在安装时如果位置不够,便不能实现调整位置而解
决安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时灵活性更高,而且连接处不易
破裂,拆装维修方便,且带有一个应急排放功能,使用功能大大增加,设计更加新颖的下水
道环保排污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包括第一管
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外侧面环绕管身一圈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头,
连接头内壁设置内螺纹;

上下连接头之间通过一金属软管连接导通,第一管道内的水通过金属软管排入到
第二管道内,第一管道的下端面开口,第二管道的上端面开口;

第一管道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二管道上端面设置一个第二法兰盘,第一
管道下端开口端设置一个集料盒,第一管道下端面开口端设置有一个台阶面,该台阶面下
端面设置有磁铁层;

第二管道上端面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褶皱管,褶皱管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连接件,连
接件的上端面及集料盒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法兰盘下端设置一根以上的金属连接杆,金属连接杆外壁设
置有外螺纹,正对金属连接杆的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有连接螺孔,金属连接杆穿过该连接螺
孔至第二法兰盘的下端位置并通过一个螺母锁紧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连接杆采用柔性金属连接杆。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盒上设置有一个液位观察窗,液位观察窗呈透明色。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头内均设置一个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环保,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采用金属
软管连接的方式,有效避免固体颗粒被排入到管道内部,通过金属软管实现两根管道之间
的角度调节,在安装时灵活性更高,而且连接处不易破裂,拆装维修方便,且带有一个应急
排放功能,使用功能大大增加,设计更加新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急使用状态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过滤网,2为连接头,3为第一管道,4为金属软管,5为液位
观察窗,6为连接件,7为第二管道,8为褶皱管,9为螺母,10为集料盒,11为第一法兰盘,12为
第二法兰盘,13为金属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包括第一管道3和第二管道7,第一管道3与第二
管道7上外侧面环绕管身一圈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头2,连接头2内壁设置内螺纹;

上下连接头2之间通过一金属软管4连接导通,第一管道3内的水通过金属软管4排
入到第二管道7内,第一管道3的下端面开口,第二管道7的上端面开口;

第一管道3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法兰盘11,第二管道7上端面设置一个第二法兰盘
12,第一管道3下端开口端设置一个集料盒10,第一管道下端面开口端设置有一个台阶面,
该台阶面下端面设置有磁铁层;

第二管道7上端面开口端设置有一个褶皱管8,褶皱管8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连接件
6,连接件6的上端面及集料盒10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一层金属层。

本实施例中,第一法兰盘11下端设置一根以上的金属连接杆13,金属连接杆13外
壁设置有外螺纹,正对金属连接杆13的第二法兰盘12上设置有连接螺孔,金属连接杆13穿
过该连接螺孔至第二法兰盘的下端位置并通过一个螺母9锁紧限位,金属连接杆13采用柔
性金属连接杆。

设置金属连接杆13主要是用于连接上下管道,解决两根管道不能连接固定的问
题,且设置柔性金属连接杆,因此上下两根连接管道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而且又采用金属软
管排水方式,角度调节更加的灵活,上下管道之间高度可调,可通过旋转螺母的位置来进行
调节,非常方便,给安装时带来更多的方便之处,使用寿命也更久。

本实施例中,集料盒10上设置有一个液位观察窗5,液位观察窗5呈透明色,通过液
位观察窗观察集料盒内食物残渣的搜集情况,当食物残渣过多时,可拉出集料盒进行倾倒,
不用每次都清洁。

而集料盒10与第一管道3之间的连接则采用磁性连接方式,只要将集料盒10上端
插入到第一管道下端的台阶处即可完成吸合装配,非常方便。

为了防止食物残渣通过金属软管排出,因此在连接头内均设置一个过滤网1,起到
过滤的作用。

如图2所示,当上下管道间的排水量不够时,可拿出集料盒10,将第二管道7上端的
连接件装入到第一管道下端的台阶面上,可实现金属软管及皱褶管的同时排水,使用非常
灵活,磁铁采用强力磁铁,因此不会因为排水量大而出现掉落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环保,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采用金属
软管连接的方式,有效避免固体颗粒被排入到管道内部,通过金属软管实现两根管道之间
的角度调节,在安装时灵活性更高,而且连接处不易破裂,拆装维修方便,且带有一个应急
排放功能,使用功能大大增加,设计更加新颖。

下水道环保排污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下水道环保排污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下水道环保排污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水道环保排污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水道环保排污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水道环保排污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外侧面环绕管身一圈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头,连接头内壁设置内螺纹;上下连接头之间通过一金属软管连接导通,第一管道的下端面开口,第二管道的上端面开口;第一管道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法兰盘,第二管道上端面设置一个第二法兰盘,第一管道下端开口端设置一个集料盒。本实用新型使用环保,在两根管道的连接处采用金属软管连接的方式,有效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