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板固定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61039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91870.5

申请日:

2016.06.17

公开号:

CN205907909U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D3/365

主分类号:

E04D3/365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波; 李庆; 刘新佳; 刘仑; 董莹琦; 龚雯; 潘国华; 郭盛; 陈强; 方显; 陶勇; 王轶然; 郑植

地址: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程殿军;张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板系统,提供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檩条的连接板以及用于夹紧屋面板其中一端部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的上端沿垂直于屋面板的方向夹紧固定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其下端竖直立于所述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中,通过锁紧组件以及连接板可将屋面板固定安装于对应的檩条上,同时锁紧组件采用夹紧的方式对屋面板进行固定,且夹紧方向垂直于屋面板,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比较高,进而可以保证屋面板的抗风揭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定连接檩条的转换件以及用于夹紧屋
面板其中一端部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的上端沿垂直于屋面板的方向夹紧固定所述屋
面板的端部,其下端竖直立于所述转换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
接板具有供所述檩条穿过的U形夹槽,所述U形夹槽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且其敞口竖
直向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还包括至少两颗螺
钉,所述U形夹槽的同一侧通过至少一颗螺钉水平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穿过所述U形夹槽的所
述檩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还包括至少一根长螺
栓,所述U形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开设有对应设置的连接孔,每一所述长螺栓通过对应
的两个所述连接孔固定所述连接板与穿过所述U形夹槽的所述檩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竖立于所述连
接板上的支座龙骨以及与所述支座龙骨连接以夹紧所述屋面板端部的压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龙骨与所述压盖之间通
过间隔设置的若干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支座龙骨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槽,各
所述螺栓的头部均依次间隔卡设于所述连接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压盖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盖
帽,各所述螺栓均罩盖于所述防水盖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压盖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
两条卡槽,各所述螺栓位于两条所述卡槽之间,且所述卡槽的开 口均为水平朝向,所述防
水盖帽具有两排卡扣,每一卡扣分别卡设于其中一所述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支座龙骨与所述压盖之间
夹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屋面板端部的若干弹簧卡件,各所述弹簧卡件沿所述压盖的长度方向
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弹簧卡件上开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弹簧卡件与所述压盖之
间夹设有橡胶条。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龙骨的下端部竖直延
伸至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两者之间一体成型。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
支撑架的下端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其上端支撑固定所述支座龙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
撑板以及可与所述支座龙骨固定连接的连接头,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
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
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有底板,所
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至少一根螺栓连接固定。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
至少一组连接座,每一所述连接座均具有水平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于所述连接座的上
表面处具有开口,至少一个连接螺栓部分卡设于所述 通孔内且其螺杆部均由所述开口伸
出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为水平凸出所述支
撑板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卡齿,所述支座龙骨的底部设置有与各所述卡齿
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卡脚,每一所述卡脚卡合于对应的所述卡齿内,且所述卡齿沿竖直方
向上的截面呈梯形。

说明书

屋面板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压型金属屋面系统因其轻质、高强、美观、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机场、体育场馆、会展
中心、工业厂房、仓储、铁路站台雨棚、铁路站房屋面等大型工程中大量运用。但因抗风揭能
力不够,金属屋面被风揭落的现象频有发生,金属屋面渗水的现象也频有发生。

目前金属屋面系统主要有单层屋面板和双层屋面板两种形式,单层屋面板或双层
屋面板系统的上层板的固定方式主要有搭接式、咬合式、直立锁边等形式。

对于搭接型屋面板,板与板的搭接处是其薄弱部位所在,这种搭接形式是靠自攻
螺钉将板搭接处与屋面龙骨或支架固定,螺钉与板之间靠橡胶垫圈及耐候密封胶进行密封
防水。两层板搭接处及自攻螺钉钉眼处都容易造成渗漏,漏水会引起自攻螺钉及自攻螺钉
孔洞位置钢材的锈蚀,自攻螺钉的紧固作用会大打折扣甚至丧失其连接作用。

咬合式及直立锁边式连接无需用螺钉穿透屋面板,杜绝了屋面漏水及渗水现象的
出现,但是由于支架及自攻螺钉全部隐藏在屋面板下,施工质量往往无法保证,造成屋面板
局部区域缺失支架或固定支架的自攻钉数量不足,屋面板与支架的咬合能力不足,抗风揭
能力较低,强风地区不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旨在用于解决屋面板抗 风揭
能力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檩条的转换件以及
用于夹紧屋面板其中一端部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的上端沿垂直于屋面板的方向夹紧
固定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其下端竖直立于所述转换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具有供所述檩条穿过的U形夹槽,
所述U形夹槽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且其敞口竖直向下。

具体地,所述转换件还包括至少两颗螺钉,所述U形夹槽的同一侧通过至少一颗螺
钉水平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穿过所述U形夹槽的所述檩条。

具体地,所述转换件还包括至少一根长螺栓,所述U形夹槽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开
设有对应设置的连接孔,每一所述长螺栓通过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孔固定所述连接板与穿
过所述U形夹槽的所述檩条。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竖立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支座龙骨以及与所述支座龙
骨连接以夹紧所述屋面板端部的压盖。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龙骨与所述压盖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螺栓连接固定,所
述支座龙骨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槽,各所述螺栓的头部均依次间隔卡设于所
述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于所述压盖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盖帽,各所述螺栓均罩盖于所述防水盖
帽内。

进一步地,于所述压盖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两条卡槽,各所述螺栓位于两条所述
卡槽之间,且所述卡槽的开口均为水平朝向,所述防水盖帽具有两排卡扣,每一卡扣分别卡
设于其中一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于所述支座龙骨与所述压盖之间夹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屋面板端 部的
若干弹簧卡件,各所述弹簧卡件沿所述压盖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弹簧卡件
上开设有供对应的所述螺栓穿过的开孔。

进一步地,于所述弹簧卡件与所述压盖之间夹设有橡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龙骨的下端部竖直延伸至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两者之间一
体成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板
上,其上端支撑固定所述支座龙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以及可与所述支座龙骨固定连接的
连接头,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至少一根螺栓
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座,每一所述连接座均具
有水平设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于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处具有开口,至少一个连接螺栓部
分卡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螺杆部均由所述开口伸出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为水平凸出所述支撑板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开设有至少一
条卡齿,所述支座龙骨的底部设置有与各所述卡齿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卡脚,每一所述卡
脚卡合于对应的所述卡齿内,且所述卡齿沿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梯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中,通过锁紧组件以及转换件可将屋面板固定安装于对应
的檩条上,同时锁紧组件采用夹紧的方式对屋面板进行固定,且夹紧方 向垂直于屋面板,
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比较高,进而可以保证屋面板的抗风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屋面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屋面板固定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屋面板系统沿檩条长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屋面板固定装置将屋面板安装于檩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用于将屋面板2安装
固定于对应的檩条1上,包括有转换件4以及锁紧组件3,转换件4可与对应的檩条1固定连
接,而锁紧组件3则主要适用于沿垂直于屋面板的方向夹紧屋面板2的其中一端部,具体为
锁紧组件3的上端夹紧屋面板2,而其下端则 竖直立于转换件4上,转换件4包括有一连接板
41,连接板41具有敞口竖直向下的U形夹槽411,檩条1部分穿过且卡设于U形夹槽411内,两
者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件412进行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中,U形夹槽411倒置,檩条1穿
过U形夹槽411后,其外表面与U形夹槽411的内壁贴合,连接板41倒扣于檩条1上,通过檩条1
可以形成对锁紧组件3以及屋面板2的支承作用,同时U形夹槽411与檩条1之间通过连接件
412进行连接固定,连接件412水平设置,可以承受竖直方向上的作用力,且不会轻易由连接
板41上脱落,可以提高连接板41与檩条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也能够保证屋面板2系统
的抗风揭能力。对于连接件412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其中一种连接件412为若干自攻螺钉,
在U形夹槽411的两侧均水平攻入螺钉,螺钉水平连接连接板41的对应侧与檩条1,一般在U
形夹槽411的每一侧均攻入两颗螺钉,且相互间隔设置,连接板41与檩条1之间的安装比较
方便;而在另一种方式中,连接件412为至少一根长螺栓,在檩条1与U形夹槽411的两侧上均
开设有连接孔,将连接板41倒扣于檩条1上后,每一根长螺栓依次穿过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连
接孔,然后采用螺母锁紧固定该长螺栓,一般地,在这种结构中长螺栓也为两根,两者也采
用间隔的方式固定连接板41与檩条1。优化U形夹槽411与檩条1之间的连接方式,转换件4还
包括一塑胶垫片413,塑胶垫片413贴合于U形夹槽411的内壁上,当将檩条1穿设于U形夹槽
411内时,塑胶垫片413夹设于U形夹槽411内壁与檩条1的外表面之间,从而可以将连接板41
与檩条1两种不同的金属材质分隔开来,进而可以避免两者之间产生电化学腐蚀。

参见图3以及图4,优化上述结构,在连接板4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座
42,通过连接座42可将连接板41与锁紧组件3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41开设有倒置
的U形夹槽411,其内壁需要与檩条1的外表面贴合, 对此本实施例在连接板41的上表面设
置有连接座42,制作时连接座42与连接板41一体成型,锁紧组件3通过与连接座42安装固定
来实现与檩条1的连接,可以有效避免锁紧组件3与转换件4之间的连接结构干涉连接板41
与檩条1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连接座42,其上开设有水平设置的通孔421,该通孔421在连
接座42的上表面处具有开口,在该通孔42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螺栓422,各连接螺栓422
的头部卡设于对应的通孔421,而其螺杆部则可由对应的开口伸出,且与位于其上方的锁紧
组件3采用螺母锁紧固定。在安装时,可将连接螺栓422由对应通孔421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
滑至安装位置,比较方便,且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42上开口的宽度尺寸应小于通孔421的
宽度尺寸,即当将连接螺栓422的头部卡设于通孔421内时,连接螺栓422不会由其开口滑
出,而且连接座42与锁紧组件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结构稳定性非常高,而且采用这种
形式,连接螺栓422只限制了锁紧组件3竖直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上的自由度,当屋面板2系统
热胀冷缩时,连接螺栓422可以沿通孔421的长度方向自由滑动,进而可以带动屋面板2以及
锁紧组件3自由滑动伸缩,不产生温度应力,以保证屋面板2各项性能的可靠性。另外在每一
通孔421的两相对侧壁上还均开设有槽道,两槽道均沿通孔4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均位于同
一平面内,当将连接螺栓422卡设于对应的通孔421内时,螺杆部上套设的垫片刚好部分卡
设于两槽道内,垫片难以由对应的连接座42内脱落,可以加强连接螺栓422螺纹连接的稳定
性。

优选地,连接板41上设置有两组连接座42,两组连接座42平行间隔设置,且通常分
别位于连接板41上表面的两个相对边沿处,对于通孔421的方向,则应与檩条1的安设方向
相同,且垂直于锁紧组件3的长度方向,在每一通孔421内均卡设有两根连接螺栓422,两连
接螺栓422均沿通孔4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 隔设置,对此每一锁紧组件3与其中对应的一根
檩条1之间具有四个连接部位,在各部位处均采用连接螺栓422固定后,锁紧组件3在转换件
4的作用下可以稳定安装于对应的檩条1上。优化连接座42与锁紧组件3之间的连接结构,每
一连接座42的上表面均为位于对应开口两侧的平面,即连接座42的上表面为水平面,当采
用连接螺栓422固定转换件4与锁紧组件3时,锁紧组件3的下端与每一连接座42的上表面贴
合,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参见图2以及图5,进一步地,细化锁紧组件3的结构,其包括有支座龙骨31以及位
于支座龙骨31上的压盖32,每一连接部的上端均卡设于对应的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之间。
本实施例中,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配合形成压紧结构,连接部的上端部分伸入支座龙骨31
与压盖32之间,且在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锁紧后,两者竖向夹紧屋面板2的端部,具体为屋
面板2的端部部分结构伸入压盖32与支座龙骨31围设的空间内,同时部分结构位于压盖32
与支座龙骨31之间,当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锁紧后,两者竖向压紧位于两者之间的屋面板2
端部,从而实现屋面板2与锁紧组件3之间的稳定连接,且在压紧状态下,屋面板2的位于空
间内的部分结构难以在克服变形做功的情况下由压盖32与支座龙骨31之间围设的空间内
脱出,即采用这种压紧固定屋面板2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屋面板2的抗风揭性能。

参见图3以及图6,优化上述实施例,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若
干压紧螺栓33连接固定,而在支座龙骨31上则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接槽311,各压
紧螺栓33的头部均卡设于连接槽311内,其螺杆部则由该连接槽311伸出与位于其上方的压
盖32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各压紧螺栓33沿连接槽31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具体为
可间隔300mm左右设置 一根压紧螺栓33,在其与压盖32连接固定后,压盖32与支座龙骨31
锁紧,进而两者竖直压紧屋面板2的端部,且由于压盖32与支座龙骨31之间为螺栓连接。连
接安全可靠,可将屋面板2通过锁紧组件3牢牢固定于檩条1上,抗风揭能力强。连接槽311的
长度与支座龙骨31的长度方向相同,即为屋面板2的宽度方向,对此压紧螺栓33只限制了屋
面板2竖直方向以及板宽方向的自由度,而并没有限制屋面板2板长方向的自由度,从而可
以使得屋面板2系统也可以适应热胀冷缩性能,屋面板2在进行温度变化时,不产生温度应
力,可进一步保证屋面板2各项性能的可靠性。

继续优化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之间的配合结构,在压盖32的内表面上具有竖直向
下设置的两条形压板321,两条形压板321均沿压盖32的长度方向延伸,即为屋面板2的宽度
方向,两者之间围设形成一定的空间,屋面板2的端部部分结构伸入该围设空间内,同时在
采用压紧螺栓33锁紧压盖32与支座龙骨31时,条形压板321竖直压紧对应的屋面板2端部结
构。

在采用压盖32压紧支座龙骨31时,压盖3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大于支座龙骨31的
竖直投影,即压盖32罩盖支座龙骨31,而且压盖32的边沿处还具有向外侧斜向下延伸的挡
边322,其可以一定程度有效避免外界雨水经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之间的压紧部位渗入屋
面板2的下侧。而在另一方面,在压盖3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盖帽34,当压紧螺栓33与压盖
32连接时,各压紧螺栓33均由压盖32上开设的连接孔伸出,而防水盖帽34则可将各压紧螺
栓33伸出压盖32的上方均罩盖其内,从而可以避免压紧螺栓33伸出的部分外露,进而不但
可以防止其受到雨水腐蚀,同时可以防止雨水由压盖32上的连接孔渗入支座龙骨31内,即
采用防水盖帽34可以大大提高屋面板2系统的防水性能,同保证锁紧组件3的使用寿命。对
于压盖32与防水盖帽34之间为拆卸连接,防水 盖帽34可由压盖32上打开,具体为在压盖32
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出其表面的两条卡槽323,两卡槽323并排设置,开口均水平朝向且方向
相互背离,各压紧螺栓33伸出部分均位于两条卡槽323之间,对应地防水盖帽34具有两排卡
扣341,每一卡扣341分别卡设于与其对应的卡槽323内。在上述实施例中,防水盖帽34与压
盖32之间为卡接,不但拆装都非常方便,而且能够形成较好的密封性能,外界雨水难以由两
者之间的卡接位置渗入防水盖帽34内。

参见图2以及图6,进一步地,在支座龙骨31与压盖32之间还夹设有若干弹簧卡件
35,各弹簧卡件35分别沿支座龙骨3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安设位置与压紧螺栓33
相仿,间隔300mm左右,在每一弹簧卡件35上均设置有开孔,压紧螺栓33可由对应的弹簧卡
件35的开孔穿过。本实施例中,弹簧卡件35为以压紧螺栓33为轴线的对称弯折结构,其每一
半的弯折方式与扣接头的水平段以及上斜段相似,且其位于压盖32与扣接头之间,在压盖
32与支座龙骨31锁紧后,其部分结构贴合于扣接头的回折段上,通过弹簧卡件35可以进一
步提高屋面板2扣接头在压盖32与支座龙骨31之间的压紧效果,屋面板2系统的抗风揭性能
更好。进一步地,在弹簧卡件35与压盖32之间还夹设有橡胶条36,由于每一弹簧卡件35与压
盖32之间对应有两个压紧位置,对此橡胶条36为两根,每一根橡胶条36均沿支座龙骨31的
长度方向设置,一般弹簧卡件35也为金属材料制成,其与压盖32之间的金属材料性质不同,
通过橡胶条36隔开,可以避免压盖32与弹簧卡件35之间产生电化学腐蚀,同时还能够起到
良好的防水效果。

对于支座龙骨31可以直接竖立于转换件4上,即支座龙骨31的底部与转换件4之间
通过连接螺栓422连接,当然在支座龙骨31上还可以形成有拐角结构,而一般地屋面板2的
端部具有弯折段,其与支座龙骨31的拐角结构对应, 弯折段具有部分部分结构抵顶至拐角
结构内,以加强屋面板2的抗风揭性能,当然还可以使得转换件4不包括有连接座42结构,支
座龙骨31的底部与连接板4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即两者为一整体,从而省略了两者之间的
连接结构。

再次参见图2以及图5,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紧组件3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撑
架37结构,支座龙骨31与转换件4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架37进行连接,支撑架37的下端与
转换件4安装固定,而其上端则支撑固定支座龙骨31,当支撑架37为一个时,则其为通长结
构,其沿支座龙骨3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而当支撑架37为多个时,则单一支撑架37的尺寸
较小,各支撑架37沿支座龙骨3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对于支撑架37与转换件4之间,
也可以采用两种结构形式,支撑架37与转换件4之间为一体结构,支撑架37的下端与连接板
41的上表面为一体成型,两者为一个整体,之间无需通过连接座42进行连接固定。而另一种
方式则为,支撑架37与连接板41为两个部件,两者之间通过连接座42连接固定,在这种结构
中,支撑架37包括有座板371,座板371位于转换件4的两个连接座42上,座板371与每一连接
座42之间采用两个连接螺栓422连接固定,同时形成对支撑架37的支承效果。

参见图2、图5以及图6,继续细化支撑架37的结构,其还包括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板
372以及位于支撑板372上端的连接头373,支撑板372竖立于座板371上,通过支撑板372连
接座42板与连接头373,而连接头373则是用于支承固定支座龙骨31,连接头373、支撑板372
以及座板371三者为一体成型,且连接头373水平凸出支撑板372,对此连接头373与支撑板
372之间形成朝向下方设置的拐角结构,屋面板2弯折段的第一弧面板刚好可以抵顶至该拐
角内,且与支撑板372以及连接头373的底面均相切,同时第二弧面板绕连接头373水平方向
的一端部绕设。连接头373与支座龙骨31之间通常采用卡接的方式进 行安装固定,即将支
座龙骨31的底端卡紧固定于连接头373上,具体为连接头373为水平凸出的平台,平台上开
设有内陷的至少一条卡齿374,卡齿374沿支座龙骨31的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平台,对应地在
支座龙骨3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卡脚312,卡脚312与卡齿374一一对应,在将支座龙骨31
与支撑架37进行安装时,每一卡脚312沿对应的卡齿374端部伸入该卡齿374内,且卡脚312
卡合于卡齿374内。对于卡齿374与卡脚312的形状,其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均呈梯形,且右下
至上渐缩,对此将卡脚312卡合于对应卡齿374内时,卡脚312不会轻易由对应的卡齿374内
脱出,稳定性比较高,同时由于卡齿374只限制了支座龙骨31沿竖直方向以及垂直其长度方
向的自由度,而没有限制其长度方向的自由度,对此在屋面板2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下,支
座龙骨31也可以产生沿其长度方向的滑动,难以产生温度应力,也可进一步保证屋面板2各
项性能的可靠性。另外对于平台,其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比较小,屋面板2的弯折段由
两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弧面板以及第二弧面板,两者之间平滑连接,且第一弧面板抵顶至
拐角内,第二弧面板部分环绕平台的外侧,对此在采用第二弧面板部分环绕平台时,第二弧
面板可以采用较小的弯曲角度即可环绕平台端部处沿竖直方向上的距离,第二弧面板部分
结构包裹于平台的下表面,部分结构包裹平台上表面,既保证了结构外观需求,同时能够进
一步提高屋面板2抗风揭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屋面板固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屋面板固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屋面板固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屋面板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板固定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板系统,提供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包括可固定连接檩条的连接板以及用于夹紧屋面板其中一端部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的上端沿垂直于屋面板的方向夹紧固定所述屋面板的端部,其下端竖直立于所述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中,通过锁紧组件以及连接板可将屋面板固定安装于对应的檩条上,同时锁紧组件采用夹紧的方式对屋面板进行固定,且夹紧方向垂直于屋面板,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比较高,进而可以保证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