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燃气体探测及报警的应急安全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的智能可燃气体探测及报警应急安全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使用的可燃气体大部分为天燃气,天燃气气体本身无味,泄漏不易被发现。近些年来因为燃气泄漏发生的灾难事故也一直是增长趋势。另外,在现代家庭生活结构中,空巢老人家庭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常有老人记性不太好,做饭或使用燃气时忘记关掉燃气等情况,或者出差家中无人,再者因管道老化发生燃气泄漏,都能引起中毒或发生爆炸,都会给家庭经济损失及事故灾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报警安全门,将这种安全门应用在室内,能够有效监测可燃气体是否泄漏,并同时进行反馈和报警,安全门上同时配备应急逃生器材,能够及时应对可燃气体泄漏后的突发状况并辅助逃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可燃气体探测及报警的应急安全门,包括门框和安装在门框内的门,门的上部开有检测槽,检测槽内固定有可燃气体探测器,若监测到可燃气体泄漏,可燃气体探测器能够及时报警。门的下部固定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应急抽屉,应急抽屉内装有应急包,应急包内储放有应对厨房发生火灾时的辅助逃生工具。
可燃气体探测器内设有主控制器和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进行信号传输,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进行信号传输,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信号传输。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检测到可燃气体泄漏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报警并联动提前设定好的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方便第一时间监测到可燃气体的泄漏,保证可燃气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应急包内装有灭火毯、气溶胶灭火器、逃生面罩和医疗包,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应急包中储放其他应急器材,当应急情况发生时,这些应急器材能够辅助灭火及逃生。
其中,作为优选地,移动终端为手机,也可为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可燃气体探测器上还设有蜂鸣器,能够发出“嗡嗡”的报警信号,及时提醒家中的人进行检测和处理。
其中,根据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大小,检测槽的长度为80mm,高度为120mm,槽深为30mm。
其中,根据应急包的大小,应急抽屉的长度为600mm,宽度为120mm,高度为15mm。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厨房,如果厨房中的可燃气体泄漏,可燃气体探测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报警并发出蜂鸣声,并向预先设置的电话拨打报警电话进行提醒,避免发生事故。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门上配备的应急工具能够辅助灭火和逃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信号原理图。
图中,1为门框,2为门,3为检测槽,4为可燃气体探测器,5为应急抽屉,6为应急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可燃气体探测及报警的应急安全门,包括门框1和安装在门框1内的门2,门2的上部开有检测槽3,检测槽3内固定有可燃气体探测器4,若监测到可燃气体泄漏,可燃气体探测器4能够及时报警。门2的下部固定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应急抽屉5,应急抽屉5内装有应急包6,应急包6内储放有应对厨房发生火灾时的辅助逃生工具。
如图2所示,可燃气体探测器4内设有主控制器和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进行信号传输,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进行信号传输,主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进行信号传输。可燃气体探测器4在检测到可燃气体泄漏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报警并联动提前设定好的移动终端进行报警,方便第一时间监测可燃气体的泄漏,保证可燃气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应急包6内装有灭火毯、气溶胶灭火器、逃生面罩和医疗包,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应急包6中储放其他应急器材,当应急情况发生时,这些应急器材能够辅助灭火及逃生。
其中,作为优选地,移动终端为手机,也可为其他电子设备。
其中,可燃气体探测器4上还设有蜂鸣器,能够发出“嗡嗡”的报警信号,及时提醒家中的人进行检测和处理。
其中,根据可燃气体探测器4的大小,检测槽3的长度为80mm,高度为120mm,槽深为30mm。
其中,根据应急包6的大小,应急抽屉5的长度为600mm,宽度为120mm,高度为15mm。
可燃气体探测器4通过电池供电。
应急抽屉5距离地面的高度为45公分处。
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厨房,如果厨房中的可燃气体泄漏,可燃气体探测器4能够及时检测到,报警并发出蜂鸣声,并向预先设置的电话拨打报警电话进行提醒,避免发生事故。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门2上配备的应急工具能够辅助灭火和逃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