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房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房,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房,属于移动式建
筑物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作业、活动的临时移动住所通常包括帐篷、活动板房、房车
等设备。帐篷具有携带方便、重量较轻等优点,但是其搭建操作比较麻烦,
搭建过程长,由于帐篷多采用纤维织物制造,所以搭建成的帐篷不够牢固,
在防风、防雨、抗冲击等方面比较欠缺,有些帐篷还容易出现损坏、引燃
导致重大事故等问题。活动板房通常应用在建筑工地等户外作业场所,搭
建活动板房需要运送、搬卸大块的金属或钢筋水泥材料,拼装需要借助吊
车等大型设备,运输、存储、搭建都不方便。房车是理想的移动式户外居
所,其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良,但是房车的价格偏高,其维护成本
也比较高,在目前的国内消费水平条件下较难得到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房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折叠板结构,折叠后
体积小,使用、运输方便,解决了现有户外临时移动住所运输、使用不方
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房包括主体折叠墙板、前折叠墙板和后折
叠墙板,主体折叠墙板包括可拆卸并列连接的若干主体折叠墙板单元,主
体折叠墙板单元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右折叠墙板单元、顶折叠墙板单元和
左折叠墙板单元,右折叠墙板单元、顶折叠墙板单元和左折叠墙板单元可
折叠形成截面是“∏”形的半封闭结构,右折叠墙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
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顶折叠墙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
元,左折叠墙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前折叠墙板包
括门板单元,门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前折叠墙板
设在上述截面是“∏”形的半封闭结构的一端开口处形成前墙,后折叠墙
板包括可拆卸并列连接的若干后折叠墙板单元,后折叠墙板单元包括若干
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后折叠墙板设在上述截面是“∏”形的半封
闭结构的另一端开口处形成后墙。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房采用折叠板结构,可自由折叠,随意组合,
无限延展,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运输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房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主体折叠墙板单元一种实施例展开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主体折叠墙板单元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主体折叠墙板单元折叠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5是前折叠墙板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前折叠墙板的右视示意图。
其中,110是右折叠墙板单元,120是顶折叠墙板单元,130是左折叠
墙板单元,210是门板单元,220是前折叠墙板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房示意图。便携式折叠房包括主
体折叠墙板、前折叠墙板和后折叠墙板。主体折叠墙板包括可拆卸并列连
接的若干主体折叠墙板单元,根据房屋容积的选择可以自由调整并列连接
的主体折叠墙板单元的数目,即通过并列连接更多的主体折叠墙板单元来
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上述的并列连接可以采用铰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
榫头插接的方式。如图2~4所示,主体折叠墙板单元包括依次铰接连接
的右折叠墙板单元、顶折叠墙板单元和左折叠墙板单元,右折叠墙板单元、
顶折叠墙板单元和左折叠墙板单元可折叠形成截面是“∏”形的半封闭结
构,如图4所示,“∏”形的半封闭结构构成了房屋的主体框架,只需要
将前后封堵即可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右折叠墙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
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减墙板单元的数目来调节房
屋一侧的高度。顶折叠墙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可
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减墙板单元的数目来调节房顶的宽度。左折叠墙板
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减墙
板单元的数目来调节房屋另一侧的高度。前折叠墙板包括门板单元,门板
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前折叠墙板设在上述截面是
“∏”形的半封闭结构的一端开口处形成前墙,可以根据上述“∏”形的
半封闭结构的实际形状选择构成门板单元的墙板单元的数目来适应门洞
的大小。后折叠墙板包括可拆卸并列连接的若干后折叠墙板单元,后折叠
墙板单元包括若干块依次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后折叠墙板设在上述截面
是“∏”形的半封闭结构的另一端开口处形成后墙,后折叠墙板可以选择
与前折叠墙板大小一致的铰接组合板结构。
本方案还公开了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例,如图1所示,即主体折叠墙
板包括可拆卸并列连接的2个主体折叠墙板单元,右折叠墙板单元包括2
块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顶折叠墙板单元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
左折叠墙板单元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如图5、6所示,前折叠
墙板还包括前折叠墙板单元,前折叠墙板单元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墙板单
元,门板单元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门板单元的上部墙板单元与
前折叠墙板单元的对应的墙板单元铰接形成可开合的门墙结构,后折叠墙
板包括可拆卸并列连接的2个后折叠墙板单元,后折叠墙板单元包括2块
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上述优选例采用正方体的方案,在结构的稳定和适
用性方面性能突出。为了进一步增强搭建好的折叠房屋的稳定性,本方案
在房屋与地面间增设了连接部件,即右折叠墙板单元、左折叠墙板单元、
前折叠墙板单元、后折叠墙板单元的接地端设有若干直角角铁,直角角铁
上设有螺孔,搭建起来的折叠房通过直角角铁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增强了
房屋的防风、防震性能。为了方便折叠房屋的搭建,使得搭建好的折叠房
屋具备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本方案的右折叠墙板单元、顶折叠墙板单元、
左折叠墙板单元、前折叠墙板和后折叠墙板的铰接连接采用弹簧铰链合页
形成弹性铰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方案还针对折叠房进行了人性化改进,以满
足人员实际使用需要。为了便于房屋内人员观察屋外的情况,改善屋内的
空气流通状况,本方案可以在组成主体折叠墙板、前折叠墙板和后折叠墙
板的任一块墙板单元上开设有墙板窗口,墙板窗口封设有窗体结构,窗体
结构可以采用透明或透亮材料,还可以采用通风过滤材料。为了方便开关
门,并且满足不在墙板上设置凸起结构,方便折叠运输的要求,本方案门
板单元的墙板单元上设有隐形拉手,使用者通过所述隐形拉手开关门板单
元。为了使得扩展了室内使用面积的折叠房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本方案
还可以在室内加设支撑立柱结构,即主体折叠墙板的可拆卸并列连接的相
邻主体折叠墙板单元的顶折叠墙板单元的相邻铰接连接的墙板单元交界
拼接处设有支撑杆部件,支撑杆部件包括托架、支撑杆和底盘,托架托起
墙板单元交界拼接处,托架通过支撑杆与底盘连接,底盘与地面固定连接,
以上结构即在相邻的4块墙板单元的中心交界处设置支撑结构,从而提高
了房屋的稳固性。为了在阴雨天气条件下保证室内人员的正常工作,本方
案还在墙板单元交接的缝隙处设置了防水透气部件,即组成主体折叠墙板、
前折叠墙板和后折叠墙板的墙板单元的连接缝隙处固定盖设有弹性透气
防水层,弹性透气防水层防止外部水分侵入便携式折叠房内。
考虑到折叠房的便携性和使用强度性能,兼顾折叠房在折叠状态下的
便携性和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强度,本方案的墙板单元可以是木质、塑料、
金属或碳纤维材料板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木质板的厚度是1cm~2cm,以
兼顾重量和强度。进一步,为了使得折叠后的折叠房可以通过汽车后备箱
运输,本方案的便携式折叠房优选展开后形成长×宽×高是180cm×180cm
×180cm的正方体结构。
本方案的便携式折叠房收缩后可放置于汽车后备箱,而展开后就是一
座简易小屋,关节处以弹簧合页连接,展开快速,安装简便,可自由折叠、
随意组合、无限延展,能防一定程度的风雨。可以采用不同型号和款式的
合页连接,关键接口用弹簧铰链连接,展开更迅捷,底座为直角角铁,方
便使用L型铁钩在草地上固定。墙板单元的木板厚度为1CM,故6块木板
折叠后大致在6.5CM左右,实体房也可用1.5-2CM厚的木板,以增加牢固
度,还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来缩减板材的厚度。基于以上特点,本方案的便
携式折叠房可应用于家庭野外郊游临时居住,剧团外场临时化妆室、更衣
室,野外考察临时住所,部队行军临时指挥所、治疗所、士兵居住所等,
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本方案的便携式折叠房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运
输方便等特点,相比现有的移动临时房屋方案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方案的便携式折叠房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内容,实施例
中出现的技术方案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相互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
本方案结合公知常识作出的简单替换方案也属于本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