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RC构件及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GRC构件及其安装
结构。
背景技术
GRC(Glass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构件,即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构件,全称
为GRC建筑细部装饰构件。依据建设部颁布的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10-2001,GRC建筑细部装饰构件属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细部工程中的一个分
项花饰中的一种建筑部品。
建筑细部是建筑整体的一部分,建筑细部设计就是研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完美
的建筑一定具有完美的建筑细部,它对强化特定的建筑设计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建筑细部比较经典的诠释是:建筑细部是建筑的一个局部,从远处看、从整体上看
它并没有很强的个性。而人们逐渐贴近它们,观察它们,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
局部就是细部。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为一种以耐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体材料的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好的抗拉和抗折强度,以及较好的韧性。这种材
料尤其适合制作装饰造型和用来表现强烈的质感。
然而,传统的GRC构件由于自重较大,在安装过程中及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
的安全隐患,同时与墙面的交接位置容易成为墙面的渗水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RC构件及其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由于自重大而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容易渗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GRC构件,其包括构件本体,构件本
体的横截面为U型;
U型构件本体上设置有纵向的支架容纳槽;
构件本体在U型的一个末端设置有安装面;
U型构件本体内部埋设有支撑骨架;
支撑骨架设置有安装部,支撑骨架的安装部伸出构件本体的安装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与支架容纳槽相垂直,所述构件本体内沿纵向并排设置有
多个所述支撑骨架。
进一步,所述构件本体内设置有沿纵向设置的连接骨架,所述连接骨架依次将多
个所述支撑骨架串联。
进一步,所述支架容纳槽在安装面一侧的口沿处设置有沉台,该沉台的台面为所
述的安装面;所述支撑骨架的安装部设置在沉台内;安装部的高度不大于沉台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GRC构件上设置有支架容纳槽,安装后,用于将GRC
构件固定在墙体上的安装件被罩在该支架容纳槽内,外观上更加美观大方和整洁;同时,
GRC构件的结构接近于槽钢,刚性更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自身重量,从而降低了对墙体强
度要求,更方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上述GRC构件的安装结构,其包括受力支架和所述GRC构件;
受力支架包括连墙架和横向架;
所述连墙架贴靠在墙体上,并与墙体固定连接;
横向架固定在所述连墙架上;
所述横向架与墙体的墙面垂直设置;
所述GRC构件扣装在所述连墙架和所述横向架上;
所述连墙架和所述横向架设置在GRC构件的支架容纳槽内;
所述横向架抵靠在支架容纳槽的上方内侧面,进而托住所述GRC构件;
所述GRC构件的支撑骨架的安装部与连墙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横向架的一端与所述连墙架固定连接,横向架的另一端向远离墙体
的方向伸出。
进一步,所述受力支架还包括纵向架,所述受力支架包括两根以上并排设置的所
述横向架,所述纵向架固定设置在横向架远离墙体的一端,并将多个横向架串联。
进一步,所述纵向架抵靠在所述支架容纳槽的上方内侧面,进而托住所述GRC构
件。
进一步,所述横向架与所述支架容纳槽的上方内侧面之间通过粘结胶水连接。
进一步,所述纵向架与所述支架容纳槽的上方内侧面之间通过粘结胶水连接。
进一步,所述粘接胶水为硅酮胶或者云石胶。
进一步,所述连墙架为连接板,连接板紧贴墙体设置,连接板的厚度不大于所述支
架容纳槽口沿处沉台的高度,连接板与安装部连接后,U型构件本体的上下表面完全遮盖住
所述连接板和安装部。
通过在支架容纳槽的口沿处设置沉台,支撑骨架的安装部完全设置该沉台内,即
安装部的末端未伸出沉台口沿,安装部与受力支架固定连接后,作为受力支架的连接板同
样设置在该沉台内,构件本体的U型末端的端面紧贴墙面,由此,将所有的固定和安装结构
藏入支架容纳槽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同时更加美观。
进一步,所述GRC构件的上侧面与墙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水泥基防水层;所
述GRC构件的底面与墙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抗裂砂浆层。
进一步,所述水泥基防水层和抗裂砂浆层内埋设有玻纤耐碱网格布。
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为U型。
进一步,所述支撑骨架为U型钢筋,钢筋的直径为Ф5-10mm;所述横向架和所述纵
向架由型钢制成;优选地,横向架和纵向架由角铁制成,角铁的规格为L50*50*5。
GRC构件是一种以耐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体材料的纤维水泥复
合材料,主要成分为水泥砂浆,密度、重量较大,在外墙安装过程中若无可靠有效的连接,会
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通过连墙架、横向架和纵向架依次固定连接,进而形成一
个稳固的整体性支撑框架,并在GRC构件的生产过程中设置一道U型钢筋,将GRC构件与连墙
架通过焊接可靠连接,由此安装结构更加牢固。同时对GRC构件与外墙的上下接缝处进行防
水处理,基本消除该部位的渗水隐患。
一种上述GRC构件的安装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膨胀螺栓将连墙架固定在墙面上;
步骤二:将横向架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连墙架上;
步骤三:将纵向架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横向架远离墙体的一端;纵向架将所
有的横向架连接在一起;
步骤四:将所述GRC构件扣装在横向架和纵向架上,横向架和纵向架托住GRC构件;
GRC构件的安装部与连墙架固定连接;
步骤五:GRC构件与墙面的上部接缝处刮涂水泥基防水层、下部接缝处刮涂抗裂砂
浆,水泥基防水层和抗裂砂浆内铺设耐碱网格布。
进一步,所述横向架、纵向架与所述支架容纳槽的上方内侧面之间填充粘结胶水,
所述粘接胶水为硅酮胶或者云石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GRC构件及其安装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减小了
GRC构件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GRC构件与外墙交界部位的渗
水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因为传统的GRC构件安装体系为直接将构件与外墙面采用膨胀螺栓
连接,GRC构件属于脆性材料,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大;本实用新型选用型钢支
架作为安装体系,并且支架与GRC构件采用焊接连接,提高了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
对上下口的交界部位进行防水处理,降低了渗水隐患。另外,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安全可
靠性强,适用于高层外墙GRC构件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GRC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GRC构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视图;
图5为图2中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
1-GRC构件; 2-墙体; 3-膨胀螺栓;
4-抗裂砂浆层; 5-玻纤耐碱网格布; 6-水泥基防水层;
10-构件本体; 11-支架容纳槽; 12-安装面;
13-沉台; 20-支撑骨架; 21-安装部;
31-连墙架; 32-横向架; 33-纵向架;
34-粘结胶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RC构件1,其包括构件本体10,构件本体10的横
截面为U型;
U型的构件本体10上设置有纵向的支架容纳槽11;
构件本体10在U型的上方末端设置有安装面12;
构件本体10内部埋设有支撑骨架20;
支撑骨架20与支架容纳槽11相垂直,支撑骨架20的两个末端设置有安装部21,支
撑骨架的安装部21伸出构件本体的安装面12。
其中,构件本体10内沿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支撑骨架20。支撑骨架20由U型钢筋制
成。
为了增强构件本体10纵向的连接强度,构件本体10设置有沿纵向设置的连接骨架
(未示出),连接骨架依次将多个支撑骨架20串联。
支架容纳槽11的口沿处设置有沉台13,该沉台13的台面即为安装面12;支撑骨架
20的安装部21设置在沉台13内;安装部21的末端未伸出沉台13的左侧口沿。
其中,支撑骨架优选地为U型钢筋,钢筋的直径为Ф8mm;横向架和所述纵向架由型
钢制成;优选地,横向架和纵向架由角铁制成,角铁的规格优选为L50*5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GRC构件上设置有支架容纳槽,安装后,用于将GRC
构件固定在墙体上的安装件被罩在该支架容纳槽内,外观上更加美观大方和整洁;同时,
GRC构件的结构接近于槽钢,刚性更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自身重量,从而降低了对墙体强
度要求,更方便于推广应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RC构件的安装结构,其包括连墙架31、横向架32
以及GRC构件1;
连墙架31贴靠在墙体2上,并通过膨胀螺栓3与墙体2固定连接;
横向架3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连墙架31上;
横向架32与墙体2的墙面垂直设置;
GRC构件1扣装在连墙架31和横向架32上;
连墙架31和横向架32设置在GRC构件1的支架容纳槽11内;横向架32抵靠在支架容
纳槽11的上方内侧面,进而托住GRC构件1;
GRC构件1的支撑骨架20的安装部21与连墙架3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GRC构件1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纵向架33,纵向架3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在横向架
32远离墙体2的一端,并将并排设置的多个横向架32串联。
纵向架33抵靠在支架容纳槽11的上方内侧面,进而与横向架32一起托住GRC构件
1。
横向架32、纵向架33与支架容纳槽11的上方内侧面之间通过粘结胶水34连接。该
粘接胶水优选为硅酮胶或者云石胶。
通过在支架容纳槽的口沿处设置沉台,支撑骨架的安装部完全设置该沉台内,即
安装部的末端未伸出沉台口沿,安装部与受力支架固定连接后,受力支架的安装部均设置
在该沉台内,构件本体的U型末端的端面紧贴墙面,由此,将所有的固定和安装结构藏入支
架容纳槽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同时更加美观。
如图3所示,GRC构件1的顶面与墙体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水泥基防水层6;在
涂抹水泥基防水层6之前,通常需要采用GRC构件1的顶面与墙体2连接角处填充抗裂砂浆层
4,然后铺设玻纤耐碱网格布5,最后再涂抹水泥基防水层6,由此,密封效果更好,同时长时
间不会开裂。
如图4所示,GRC构件1的底面与墙体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抗裂砂浆层4,抗裂
砂浆层4内埋设有玻纤耐碱网格布5。
如图5所示,横向架32、纵向架33以及连墙架31均采用角钢等型材制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GRC构件的安装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膨胀螺栓将连墙架固定在墙面上;
步骤二:将横向架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连墙架上;
步骤三:将纵向架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横向架远离墙体的一端;纵向架将所
有的横向架连接在一起;
步骤四:将所述GRC构件扣装在横向架和纵向架上,横向架和纵向架托住GRC构件;
GRC构件的安装部与连墙架固定连接;
步骤五:GRC构件与墙面的上部接缝处刮涂水泥基防水层、下部接缝处刮涂抗裂砂
浆,水泥基防水层和抗裂砂浆内铺设耐碱网格布。
其中,横向架与所述支架容纳槽的上方内侧面之间填充粘结胶水,优选地粘接胶
水为硅酮胶。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GRC构件及其安装结构和安装工艺进行了改良和创新,采用型
钢组合支架作为构件的受力支架替代传统的紧靠膨胀螺栓固定GRC构件的单点支撑方法,
提高了构件安装的稳定性、耐久性,大幅度降低了GRC构件坠落的风险,同时通过GRC构件、
型钢组合支架的加工厂预制,实现了装配化、工厂化生产、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
1)构件的受力体系改良为型钢组合支架,强度、稳定性大幅提高;
2)构件由原直接与墙体点焊连接,改为GRC构件以螺栓连接、辅以粘接方式与型钢
组合龙骨进行连接,降低了安装工艺难度、保证了连接的强度;
3)受力形式由“点支撑”改良为“线支撑-均布受荷”,能保证在构件本身破损后不
出现大面积脱落的现象;
4)根据施工图装饰线条形式进行材料、型钢组合龙骨选型,工厂化生产、现场装
配,工艺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5)由于受力体系为组合龙骨支撑形式,可根据建筑不同部位受荷大小进行型钢组
合龙骨选型,从而可以安装在易遭踩踏部位,保障其牢固性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步骤一之前,应确保外墙面垂直度、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连墙架均需进行防锈处理;膨胀螺栓在墙体中的锚固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水泥基防水层、
抗裂砂浆层应抹成圆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