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608186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04952.7

申请日:

2016.04.13

公开号:

CN205475745U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64

主分类号:

E04B1/64

申请人:

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邵航; 马冬香; 曹志祥

地址: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1599号五楼(507-513室、515室、51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由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防水卷材、表面混凝土层、先浇混凝土与钢板网组成的;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设置在两侧的先浇混凝土之间,由混凝土中的钢筋连成整体,下表面平整一致,上表面低于先浇混凝土上表面50~150mm,在先浇混凝土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处设置钢板网;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半条半圆柱凸起;在半圆柱凸起间与先浇混凝土间的间隙段填充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相邻半圆柱凸起间填充有高度低于先浇混凝土表面10~30mm的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搁置于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表面;防水卷材设置在附加卷材上,防水卷材与先浇混凝土粘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由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防水卷材、表面混凝土层、先浇混凝土与钢板网组成的;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设置在两侧的先浇混凝土之间,由混凝土中的钢筋连成整体,下表面平整一致,上表面低于先浇混凝土上表面50~150mm,在先浇混凝土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处设置钢板网;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半条半圆柱凸起,相邻两个半圆柱凸起间的间隔控制在50~100mm,每个半圆柱凸起均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一体成型而且半圆柱凸起的顶端高度高出先交混凝土层20~50mm;在半圆柱凸起间与先浇混凝土间的间隙段填充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相邻半圆柱凸起间填充有高度低于先浇混凝土表面10~30mm的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搁置于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表面,附加卷材两边延伸到先浇混凝土区域200~300mm;防水卷材设置在附加卷材上,防水卷材与先浇混凝土粘接;表面混凝土层在防水卷材的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半圆柱凸起设置3~5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加卷材是与防水卷材同规格的防水卷材。

说明书

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后浇带不需要设置防水卷材,节点构造简单,但是清水混凝土后浇带则不同,万一清水混凝土后浇带节点处发生渗漏,则会导致该处混凝土颜色发生改变,而影响清水混凝土的观感质量。为此,中国专利CN204385925U公开了一种楼面清水混凝土后浇带防水节点由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防水卷材、表面混凝土层、先浇混凝土、钢板网组成;后浇微膨胀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之间应密实无缝隙,后浇微膨胀混凝土施工完后,在后浇带处设置一附加卷材,再在其上铺设防水卷材,再铺设表面混凝土层即可;该实用新型的防水节点结构简单,防水可靠,可以避免因后浇带渗漏而导致清水混凝土变色;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实用新型附加卷材与防水卷材在铺设过程中对于微小面积的节点防水能够很好适应,但是对于中等及以上面积的节点防水施工时,由于附加卷材与防水卷材缺少定位的措施,在施工时容易出现层叠或起陇的现象,严重影响节点的防水效果,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由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防水卷材、表面混凝土层、先浇混凝土与钢板网组成的;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设置在在两侧的先浇混凝土之间,由混凝土中的钢筋连成整体,下表面平整一致,上表面低于先浇混凝土上表面50~150mm,在先浇混凝土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处设置钢板网;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半条半圆柱凸起,相邻两个半圆柱凸起间的间隔控制在50~100mm,每个半圆柱凸起均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一体成型而且半圆柱凸起的顶端高度高出先交混凝土层20~50mm;在半圆柱凸起间与先浇混凝土间的间隙段填充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相邻半圆柱凸起间填充有高度低于先浇混凝土表面10~30mm的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搁置于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表面,附加卷材两边延伸到先浇混凝土区域200~300mm;防水卷材设置在附加卷材上,防水卷材与先浇混凝土粘接;表面混凝土层在防水卷材的上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半圆柱凸起设置3~5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附加卷材是与防水卷材同规格的防水卷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不但消除了防水卷材在防水节点铺设时出现的层叠和起陇现象,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整个防水节点的结构及连接强度,使得防水的效果更好,更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先浇混凝土,2-钢板网,3-浇微膨胀混凝土,4-半圆柱凸起,5-附加卷材,6-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7-间隙段,8-防水卷材,9-表面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由后浇微膨胀混凝土3、附加卷材5、防水卷材8、表面混凝土层9、先浇混凝土1与钢板网2组成的;后浇微膨胀混凝土3设置在在两侧的先浇混凝土1之间,由混凝土中的钢筋连成整体,下表面平整一致,上表面低于先浇混凝土1上表面50~150mm,在先浇混凝土1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3连接处设置钢板网2;后浇微膨胀混凝土3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半条半圆柱凸起4,相邻两个半圆柱凸起4间的间隔控制在50~100mm,每个半圆柱凸起4均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3一体成型而且半圆柱凸起4的顶端高度高出先交混凝土层20~50mm;在半圆柱凸起4间与先浇混凝土1间的间隙段7填充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6,相邻半圆柱凸起4间填充有高度低于先浇混凝土1表面10~30mm的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6;

附加卷材5搁置于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表面,不与第二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粘接,附加卷材5两边延伸到先浇混凝土1区域200-300mm;防水卷材8设置在附加卷材5上,防水卷材8与先浇混凝土1粘接;钢板网2是在留置后浇带时设置的,浇筑后浇微膨胀混凝土3时,将钢板网2浇筑到混凝土中;表面混凝土层9在防水卷材8的上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半圆柱凸起设置3~5组。

所述的附加卷材5是与防水卷材8同规格的防水卷材,在混凝土板的含水率小于9%时铺设,防水卷材8与混凝土板粘贴牢固。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不但消除了防水卷材在防水节点铺设时出现的层叠和起陇现象,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整个防水节点的结构及连接强度,使得防水的效果更好,更耐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凸型楼面混凝土防水节点,由后浇微膨胀混凝土、附加卷材、防水卷材、表面混凝土层、先浇混凝土与钢板网组成的;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设置在两侧的先浇混凝土之间,由混凝土中的钢筋连成整体,下表面平整一致,上表面低于先浇混凝土上表面50150mm,在先浇混凝土与后浇微膨胀混凝土连接处设置钢板网;后浇微膨胀混凝土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半条半圆柱凸起;在半圆柱凸起间与先浇混凝土间的间隙段填充第二后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