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公园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
制肥装置。
背景技术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现有的
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净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湿
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湿地水质净化装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净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
化制肥装置,包括主机外壳、传动电机、红外感应装置、驱动电机和水藻清理转轴,所述主机
外壳的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装置,所述传动电机安装在主机外壳的内部,且传动电机的上
方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右侧设置有固定装置,且传动轮的左侧设置有海藻过滤网,
所述主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制肥箱,所述制肥箱上设置有箱门,且制肥箱的底部设置有加
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
杆的下方设置有漂浮装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漂浮装置的内部,且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水
面驱动轮,所述水藻清理转轴安装在漂浮装置上,所述传动电机、红外感应装置、驱动电机
和加热装置均与无线收发装置电性 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面驱动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水面驱动轮均匀安装在漂浮装置
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与传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收发装置与远程控制设备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至少设置有十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
水质净化制肥装置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红外感应装置方便主机定位,使得主机避
开水面较大障碍物,无线收发装置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同时提高主机的
载重量,便于主机清理更大面积的水藻,通过制肥箱可以直接将收集的水藻进行制肥,既可
以提高水质,又可以对湿地树木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主机外壳、2-固定装置、3-传动电机、4-红外感应装置、5-水面驱动轮、6-
驱动电机、7-支撑杆、8-水藻清理转轴、9-传动轮、10-无线收发装置、11-海藻过滤网、12-制
肥箱、13-箱门、14-加热装置、15-漂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技术
方案:一种用于湿地建设用的水质净化制肥装置,包括主机外壳1、传动电机3、红外感应装
置4、驱动电机6和水藻清理转轴8,主机外壳1的上方设置有无线收发装置10,传动电机3安
装在主机外壳1的内部,且传动电机3的上方设置有传动轮9,传动轮9的右侧设置有固定装
置2,且传动轮9的左侧设置有海藻过滤网11,主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制肥箱12,制肥箱12
上设置有箱门13,且制肥箱12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4,加热装置1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
7,红外感应装置4安装在支撑杆7上,支撑杆7的下方设置有漂浮装置15,驱动电机6安装在
漂浮装置15的内部,且驱动电机6上设置有水面驱动轮5,水藻清理转轴8安装在漂浮装置15
上,传动电机3、红外感应装置4、驱动电机6和加热装置14均与无线收发装置10电性连接。
水面驱动轮5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水面驱动轮5均匀安装在漂浮装置15上。传动
轮9与传动电机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无线收发装置10与远程控制设备无线连接。加热装置
14至少设置有十个。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主机放于水面,通过无线控制端启动主机信
号,无线收发装置10接收到信号后,启动主机,传动电机3启动带动传动轮9运作,从而带动
海藻过滤网11运转,将湖面的水藻进行清理,并收集进入到制肥箱12中,加热装置14对海藻
进行加热,当制肥完成后驱动电机6带动水面驱动轮5驶回岸边,打开箱门13将肥料取出,完
成水面清理制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