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砌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砌筑保温墙体的保温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砌筑墙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砌筑砂浆将空心粘土砖或者混凝土模块粘接砌筑
而成,由于空心粘土砖和混凝土模块密度很大,为了方便施工其尺寸都较小,这即严重影响
施工速度,又浪费砌筑砂浆还增大建筑结构承重压力,且其较大的导热系数导致这种墙体保
温性能差,这些缺陷将造成建造综合成本的较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各种保温砌块通过砌
筑砂浆粘接砌筑而成,这种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但其使用的砌筑砂浆与保温砌块之间
存在导热系数差异会产生热桥,而且这种使用砌筑砂浆粘接的方式增加了砌筑砂浆和人工成
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型的保温砌块,兼具保温效果好以及施工效率高等
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采用现有砌块砌筑的墙体保温性能差,施工效率低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施工,并且能起到较好保温效果的保温砌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保温砌块,包括用加气混凝土制成的
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凸条,所述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
凸条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条截面为梯形,其中较长的底边与砌块本体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条和凹槽均沿砌块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砌块本体的中部设有贯穿砌块本体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砌
块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孔内设有与之相匹配并可装卸的连接栓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
砌块,所述连接栓也采用加气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通孔和连接栓的截面均为矩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栓的长度与砌块本体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加气混凝土制成的砌块,导热系数低,质量轻,并且具
有较高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再加上采用凸条与凹槽的配合安装,以及连接栓与通孔的连接,
减少了砌筑砂浆的使用,提高了砌筑效率,同时结构更加稳定,保温效果也更好,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个保温砌块的侧视图。
图2是两个保温砌块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砌块本体,2-凸条,3-凹槽,4-通孔,5-连接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加气混凝土制成的砌块本体1,所述砌块本体1的上表
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凸条2,所述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凸条2相匹配的凹槽3。砌筑
时先在一块砌块本体1上表面以及凸条2表面涂上一层粘接剂,然后将另一个砌块放置到前
一砌块的上面,使该砌块下表面的凹槽3对准前一砌块的凸条2,再用力压紧两块砌块便完
成了砌块的砌筑。设置凸条2和凹槽3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更快速的定位,加快砌筑效率,同
时可增加相邻两砌块的接触面积,相互卡合,使砌筑的墙体结构更加稳定。采用粘接剂可减
少混凝土的使用,减轻墙体的重量,并且可减少热桥的产生,保温效果更好。
为了能更快速的定位砌块,提高砌筑效率,所述凸条2的优选结构是其截面为梯形,其
中较长的底边与砌块本体1相连,即凸条2为上小下大的结构,凹槽3形状与之相对应,在
砌筑砌块时可在凸条2与凹槽3的斜面结构作用下实现快速定位。另外在制作凹槽3时应使
其体积略大于凸条2,两者产生的缝隙用于容纳粘接剂。
砌块本体1上下表面的凸条2和凹槽3的位置可以随意设置,只要相对应即可,但由于
砌筑砌块时最难把握的方向是砌块的长度方向,为了使上下两砌块在其长度方向上能很好的
对齐,所述凸条2和凹槽3最好沿砌块本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
上下两砌块的位置可在凸条2和凹槽3的配合下对齐,但左右两砌块的位置也需要对齐,
由于砌块的各侧面面积都较小,不方便再作成凸条和凹槽的配合形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
术方案是:在所述砌块本体1的中部设有贯穿砌块本体1的通孔4,所述通孔4的长度方向
与砌块本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孔3内设有与之相匹配并可装卸的连接栓5用于连接
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所述连接栓5也采用加气混凝土制成。如图2所示,砌筑时,粗略定
位好左右两个砌块的位置后,再将涂抹了粘接剂的连接栓5插入到两砌块的通孔内,使左右
两砌块连成一体,既保证了定位准确也使得墙体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为了防止左右两砌块之间出现相对转动,所述通孔4和连接栓5的截面均为矩形,矩形
方便加工,生产成本低。
连接栓5的长度最好与砌块本体1的长度相同,连接时一半位于左边砌块的通孔内,另
一半位于右边砌块的通孔内,并且可保证相连两砌块的通孔都被填充满,不会出现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