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基站抱杆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站抱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式基站
抱杆。
背景技术
随着三家运营商4G牌照的发放,4G新建需求规模逐步扩
大,具体涉及天线抱杆的建设需求增大,尤其是市区、县城,
而在市区和县城,多以楼面居多,且60%以上为居民楼面,天
线抱杆的建设即在楼面之上。
但是,现有的配重抱杆安装周期长,需要多次到楼顶作业,
并且,尤其现有配重块重量较大,传统施工是在楼面进行现场
制作配重块,这样,耗时费力,施工多余的物料还需要进行清
理,并且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施工受
到天气和季节的影响较大,在冬季或夏季雷雨天气无法施工,
并且,现有抱杆大部分只能悬挂一副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将多块配
重块进行组合,设计出一种组合式基站抱杆。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1)一种组合式基站抱杆,其中,所述基站抱杆由多个抱
杆子系统1组成,其中,所述抱杆子系统1从下而上依次包括配
重块11、预埋锚板12、法兰盘13和抱杆14,在所述配重块上设
置有预埋锚栓111,所述预埋锚栓分别穿过预埋锚板12和法兰盘
13;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所述基站抱
杆由五个抱杆子系统1组成,其中,以四个抱杆子系统为顶点围
成方形2,另一个抱杆子系统设置于方形的中心点上;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位于中心点
上的抱杆子系统与位于顶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倾斜设置
的支撑杆一3和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二4进行连接,位于顶点上的
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三5进行连接,其中,
所述支撑杆一3与方形2的对角线共面,和/或
所述支撑杆二4与方形2的对角线平行且共面,和/或
所述支撑杆三5与方形2的边长平行且共面;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
所述支撑杆一3与位于顶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U型
卡子6进行连接,和/或
所述支撑杆一3与位于中心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节
点板7进行连接,和/或
所述支撑杆二4与所有抱杆子系统之间均通过节点板7进行
连接,和/或
所述支撑杆三5与位于顶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节点
板7进行连接;
(5)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
所述配重块11为同等大小、同等重量的方形块,和/或
所述配重块11的边长为500~600mm,和/或
所述配重块11的厚度为200~400mm;
(6)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
在所述预埋锚板12上开设有锚栓孔,以与预埋锚栓111配合
穿插,和/或
所述预埋锚板12呈方形,所述预埋锚板12的边长为
300~400mm;
(7)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
在法兰盘1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孔型凹槽,以固定抱杆14,
和/或
在所述法兰盘13上开设有锚栓孔,以与预埋锚栓111配合穿
插,和/或
所述法兰盘13呈圆形,所述法兰盘13的半径为
300~400mm;
(8)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
在抱杆14的上方设置有圆钢15,所述圆钢15与抱杆14通过焊接
连接;
(9)根据上述(8)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所述圆钢15
为针尖形,所述圆钢15的底部直径为20~30mm;
(10)根据上述(1)至(4)之一所述的基站抱杆,其中,
在所述配重块(11)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为方形,
其中,
所述橡胶垫的边长等于或大于所述配重块的半径,和/或
所述橡胶垫的边长为500~700mm,厚度为8~12mm。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抱杆子系统
的分布图;
图2示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
图3示出图1中B-B面的剖面图;
图4示出图3中C-C面的剖面图;
图5示出U型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1中D-D面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抱杆子系统
11-配重块
111-预埋锚栓
112-双螺母
12-预埋锚板
13-法兰盘
14-抱杆
15-圆钢
2-方形
3-支撑杆一
4-支撑杆二
5-支撑杆三
6-U型卡子
61-U型端
62-末端
7-节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通
过这些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
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
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
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基站抱杆,所述基站抱
杆由多个抱杆子系统1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抱杆子系统1从下
而上依次包括配重块11、预埋锚板12、法兰盘13和抱杆14,其
中,在所述配重块11上设置有预埋锚栓111,所述预埋锚栓111
分别穿过预埋锚板12和法兰盘13,从而将其连接为一个整体,
在预埋锚栓111的上端设置双螺母112进行固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基站抱杆由五
个抱杆子系统1组成。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以四个抱杆子系统为顶点围
成方形2,另一个抱杆子系统设置于方形2的中心点上。
其中,位于中心点上的抱杆子系统的抱杆(中心抱杆)高
于其它四个抱杆子系统的抱杆(四周抱杆),且中心抱杆为四周
抱杆的两倍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位于中心点上的抱
杆子系统与位于顶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支撑
杆一3和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二4进行连接,如图3、图4所示,位
于顶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杆三5进行连
接。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心抱杆与四周
抱杆之间分别通过支撑杆一3和支撑杆二4连接,如图3、图4所
示,四周抱杆之间通过支撑杆三5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一3为八根,所述支
撑杆一3与方形2的对角线共面。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心抱杆的上端
和四周抱杆的上端通过四根倾斜的支撑杆一3进行连接,中心抱
杆的下端和四周抱杆的上端通过四根倾斜的支撑杆一3进行连
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二4为四根,所述
支撑杆二4与方形2的对角线平行且共面。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中心抱杆的
中端与四周抱杆的上端通过四根水平的支撑杆二4连接。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四
周抱杆的上端之间通过四根支撑杆三5连接,所述支撑杆三5与
方形2的边长平行且共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一3与位于顶点上的
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U型卡子6连接,即所述支撑杆一3与四周
抱杆之间通过U型卡子6连接。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卡子6,如图5所示,
为呈U型的吊环,包括U型端61和末端62。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四周抱杆的上端焊接有
带有孔洞的钢板,所述U型端61穿过孔洞与四周抱杆连接,所
述末端62与支撑杆一3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一3与
位于中心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节点板7连接,即所述支撑
杆一与中心抱杆之间通过节点板7连接。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一3与中心抱杆的
上端和下端通过节点板7连接。
其中,支撑杆一3与中心抱杆之间具有一定空隙,不能直接
连接,需要借助外物将这段空隙补上,从而使两者连接,在本
实用新型中,采用节点板补充这段空隙,然后通过焊接将节点
板焊接于支撑杆一3与中心抱杆之间。其中,所述节点板为在刚
性节点骨架中,把交汇的节点处的各杆件联结在一起的钢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二4与所有抱杆子系
统之间均通过节点板7连接,即所述支撑杆二4与中心抱杆和四
周抱杆均通过节点板7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支撑杆
三5与位于顶点上的抱杆子系统之间通过节点板7连接,即所述
支撑杆三与四周抱杆之间通过节点板7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配重块11为同
等大小、同等重量的方形块。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块11的边长为
500~600mm,所述配重块11的厚度为200~400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预埋锚板12上开设有锚
栓孔,以与预埋锚栓111配合穿插。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锚板12呈方形。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锚板12的边长为
300~400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法兰盘1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
圆孔型凹槽,以固定抱杆14。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法兰盘13上开设有锚
栓孔,以与预埋锚栓111配合穿插。
其中,法兰盘13上的锚栓孔与预埋锚板12上的锚栓孔配合,
共同用于预埋锚栓111的穿插,即预埋锚栓111依次穿过预埋锚
板12和法兰盘13,将预埋锚板12与法兰盘13进行连接固定。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法兰盘13呈圆形,所述
法兰盘13的半径为300~400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抱杆14的上方设置有圆钢15,
所述圆钢15与抱杆14通过焊接连接。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钢15为针尖形,所述
圆钢15的底部直径为20~30mm。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钢15为镀锌圆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配重块11的下方设置有
橡胶垫。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站抱杆安装于楼板屋顶上,
而橡胶垫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基站抱杆破坏屋顶的防水层,起缓
冲作用。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垫的边长等于或大
于所述配重块的半径。
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垫的边长为
500~700mm,厚度为8~12m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中,焊缝采用
E4300-E4313焊条,均为满焊,焊缝等级为三级。
其中,由于所述配重块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防止其破坏
楼板,应将其放置在天面柱、梁或承重墙的正上面。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所述组合式基站抱杆的基座采用多个抱杆子系统组合
而成,方便运输;
(2)所述组合式基站抱杆不需在楼面施工,只需在楼面进
行安装即可,这样,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不会对附近
的居民造成困扰;
(3)所述组合式基站抱杆可在冬季施工,解决了冬季不能
施工的困难;
(4)所述组合式基站抱杆可悬挂多幅天线;
(5)所述组合式基站抱杆结构简单,可拆卸;
(6)所述组合式基站抱杆可反复利用,具有环保、节能减
排和节约成本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
外,术语“一”、“二”、“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
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不
过这些实施方式仅是范例性的,仅起到说明性的作用。在此基
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替换和改进,这些均落入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