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蓄水模块.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60594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0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30233.7

申请日:

2016.06.03

公开号:

CN205894155U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B3/02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聂众志; 陶钶

地址: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洲路龙江段联塑工业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禹小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中板(3)、支撑件(4)和侧板(5),其中所述中板(3)至少有一层,所述顶板(1)、底板(2)、中板(3)和侧板(5)均为镂空件;所述中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支撑件(4)支撑在中板(3)、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侧板(5)围绕在顶板(1)、底板(2)和中板(3)四周并与顶板(1)、底板(2)和中板(3)构成蓄水空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中板(3)、支撑件(4)和侧板
(5),其中所述中板(3)至少有一层,所述顶板(1)、底板(2)、中板(3)和侧板(5)均为镂空件;
所述中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支撑件(4)支撑在中板(3)、顶板(1)和底板
(2)之间;所述侧板(5)围绕在顶板(1)、底板(2)和中板(3)四周并与顶板(1)、底板(2)和中
板(3)构成蓄水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包括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上下设置并相互
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
撑管II (42)均呈圆台形,其中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的圆台顶部分别设
有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
别为凹槽(411)和凸起(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
撑管II (42)的圆台顶部设有相对应的贯通孔(40)。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下侧、底
板(2)的上侧和中板(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内设有卡扣(12),
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43),所述环形凸台
(43)与连接头(11)相适配并通过卡扣(12)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四周一
侧均设有多个凹口(13),所述中板(3)的四周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凹口(13),所述凹口(13)
的竖向平面上设有插销孔(131);所述侧板(5)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多个凸口(21),所述凸
口(21)与凹口(13)相对应,且凸口(21)上设有与插销孔(131)相卡合的插销(211)。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板(2)
和中板(3)的结构相同,且所述顶板(1)、底板(2)和中板(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头(11),
所述连接头(11)内设有卡扣(12),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上分别设
有环形凸台(43),所述环形凸台(43)与连接头(11)相适配并通过卡扣(12)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板(2)和中板(3)
的四周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凹口(13),所述凹口(13)的竖向平面上设有插销孔(131);所述
侧板(5)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多个凸口(21),所述凸口(21)与凹口(13)相对应,且凸口(21)
上设有与插销孔(131)相卡合的插销(211)。

说明书

一种雨水蓄水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雨水蓄水模块。

背景技术

近几年出现的塑料模块组合蓄水池,主要是以塑料模块组装为蓄水池骨架,再配
合使用不同的包覆材料,就可以形成各种类型的蓄水池。该种形式组装的蓄水池具备拼装
施工方便、便捷,可拆分异地重装,以及回收利用塑料模块、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优点,因此塑料模块组合蓄水池的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目前市面上生产企业众多,生产的
塑料蓄水模块的结构多样,但都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蓄水模块的结构松散,牢固性差,不耐
用;有些结构负载、安装使用不方便,而且生产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牢固性强、安装
更便捷的蓄水模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雨水蓄水
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水蓄水模块,包括顶板、底板、中板、支撑件和侧板,其中所述中板至少有一
层,所述顶板、底板、中板和侧板均为镂空件;所述中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支撑件支
撑在中板、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侧板围绕在顶板、底板和中板四周并与顶板、底板和中板
构成蓄水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承力支撑管I 和承力支撑管II ,所述承力支撑管I 和
承力支撑管II 上下设置并相互卡合。

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支撑管I 和承力支撑管II 均呈圆台形,其中承力支撑管I 和
承力支撑管II 的圆台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
接件相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为凹槽和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支撑管I 和承力支撑管II 的圆台顶部设有相对应的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下侧、底板的上侧和中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头,所述连
接头内设有卡扣,所述承力支撑管I和承力支撑管II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
连接头相适配并通过卡扣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四周一侧均设有多个凹口,所述中板的四周上下两
侧均设有多个凹口,所述凹口的竖向平面上设有插销孔;所述侧板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多
个凸口,所述凸口与凹口相对应,且凸口上设有与插销孔相卡合的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板和中板的结构相同,且所述顶板、底板和中板的上下两
侧均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设有卡扣,所述承力支撑管I和承力支撑管II上分别设有环
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连接头相适配并通过卡扣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板和中板的四周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凹口,所述凹口的竖
向平面上设有插销孔;所述侧板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多个凸口,所述凸口与凹口相对应,且
凸口上设有与插销孔相卡合的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可分开注塑,安装使用时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组装的蓄
水承力柱数量,灵活便捷;(2)承力支撑管与蓄水顶板和底板卡扣连接安装便捷牢固,且可
以拆取,便于再利用;(3)运输时承力支撑管与底板、顶板可单独包装运输,避免了整体注塑
体积大,运输成本、生产成本高的问题;(4)承力支撑管I、承力支撑管II上下组装成承力支
撑柱均布在蓄水模块内部,承力更均匀,强度更好。(5)侧板与主板插销固定后凹凸拼接,结
构稳固且安装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蓄水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蓄水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承力支撑管I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承力支撑管II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顶板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
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
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雨水蓄水模块,包括顶板1、底板2、中板3、支撑件4和侧板5,
其中所述中板3有一层(也可以是多层),所述顶板1、底板2、中板3和侧板5均为镂空件;所述
中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支撑件4支撑在中板3、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侧板5围
绕在顶板1、底板2和中板3四周并与顶板1、底板2和中板3构成蓄水空间。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件4包括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均呈圆台形,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上下设置并相
互卡合,其中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的圆台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接件和第二
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相卡接。所述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分别为凹槽
411和凸起421;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的圆台顶部设有相对应的贯通孔
40。在使用过程中,水可从贯通孔40通过。

如图5所示,顶板1的下侧、底板2的上侧和中板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头11,所述
连接头11内设有卡扣12,所述承力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43,
所述环形凸台43与连接头11相适配并通过卡扣12卡接。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四周一侧均设有多个凹口13,所
述中板3的四周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凹口13,所述凹口13的竖向平面上设有插销孔131;如
图9所示,所述侧板5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多个凸口21,所述凸口21与凹口13相对应,且凸口
21上设有与插销孔131相卡合的插销211。

安装使用时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分别将数个承力支撑管I 41、承力支撑管II 42与
顶板1、底板2上的连接头11卡扣连接,中板3两面也分别安装上承力支撑管I 41、承力支撑
管II 42;然后将连接好的底板2、中板3和顶板1从下至上相对连接,使相同位置上承力支撑
管I 41、承力支撑管II 42的凹、凸槽对接成数个支撑件4;最后再依次将侧板5的两个拼接
凸口对齐顶板1、底板2和中板3的拼接凹口,先插销固定后拼接,完成侧板及整个蓄水模块
的组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类似于实施例1,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底板2和中板3的结构相同,且所述
顶板1、底板2和中板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内设有卡扣12,所述承力
支撑管I 41和承力支撑管II 42上分别设有环形凸台43,所述环形凸台43与连接头11相适
配并通过卡扣12卡接;所述顶板1、底板2和中板3的四周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凹口13,所述
凹口13的竖向平面上设有插销孔131;所述侧板5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多个凸口21,所述凸
口21与凹口13相对应,且凸口21上设有与插销孔131相卡合的插销211。

其安装过程类似于实施例1,进一步的,在原始安装过程中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可
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在顶板的上方或底板的下方进一步加装一层或多层蓄水模块。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雨水蓄水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雨水蓄水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雨水蓄水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雨水蓄水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雨水蓄水模块.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雨水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底板(2)、中板(3)、支撑件(4)和侧板(5),其中所述中板(3)至少有一层,所述顶板(1)、底板(2)、中板(3)和侧板(5)均为镂空件;所述中板(3)位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支撑件(4)支撑在中板(3)、顶板(1)和底板(2)之间;所述侧板(5)围绕在顶板(1)、底板(2)和中板(3)四周并与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