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60588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09086.6

申请日:

2016.02.03

公开号:

CN205502672U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H 6/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成都龙鸟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四川龙鸟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蜀都大道北一段1941号变更后: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蜀都大道北一段1941号|||授权

IPC分类号:

E04H6/18; E04H6/42

主分类号:

E04H6/18

申请人:

成都龙鸟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泽春; 陈利; 张宇; 周文健; 张云; 杜均; 汪富强; 贾一冰; 刘小兵; 姚清江; 苏峰; 车弘芳; 任洪涛

地址:

611700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蜀都大道北一段19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徐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包括提升盘,所述提升盘为环形,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设有与提升盘转动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均匀布置在提升盘内侧圆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滚轮作为提升盘的旋转支撑,避免了一根跨越整个停车平台的长距离低速轴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高速轴上的轴来保证两端的同步性和受力均匀性,使得整个循环停车库的重量较小,且加工、安装、维护的难度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盘,所述提升盘为环形,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设有与提升盘转动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均匀布置在提升盘内侧圆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还设有内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外圆周设有矩形槽,所述提升盘内侧设有与所述矩形槽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提升盘通过环形凸起和滚轮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链轮组,所述驱动链轮组包括一个链轮和一个齿轮,所述链轮和齿轮同轴,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固定轴、轮缘,所述轮缘与固定轴一端转动支承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呈锥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压力角为30°。

说明书

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停车设施的短缺、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道路资源一天比一天紧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在静态交通中,传统停车场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停车需要。基于停车难的现实问题,让静态交通在道路上停车,对于本来就拥挤的动态交通和一寸土一寸金的城市空地上,无疑会让已经拥挤的道路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面临的停车难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机械式智能立体车库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世界各国停车难的问题,近年来,开始出现8个车位以上的中大型立体循环停车库,在这种机械式结构中,为了实现循环取车的功能,驱动结构承受很大的负荷,在机械车库的两端都设置有提升盘,两个提升盘之间依靠一根很长的轴实现两端的上升相位一致,由于提升盘中间的这一根轴扭矩较大,所述会出现这跟轴长度和直径都很大,造成加工困难,产品的重量居高不下,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将提升盘对应的低速轴取消,采用滚轮作为提升盘的旋转支撑,以解决现有的循环停车库的低速轴加工困难且导致停车库整体的重量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盘,所述提升盘为环形,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设有与提升盘转动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均匀布置在提升盘内侧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还设有内齿圈。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外圆周设有矩形槽,所述提升盘内侧设有与所述矩形槽对应的环形凸起,所述提升盘通过环形凸起和滚轮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滚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链轮组,所述驱动链轮组包括一个链轮和一个齿轮,所述链轮和齿轮同轴,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固定轴、轮缘,所述轮缘与固定轴一端转动支承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呈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的压力角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滚轮作为提升盘的旋转支撑,避免了一根跨越整个停车平台的长距离低速轴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高速轴上的轴来保证两端的同步性和受力均匀性,使得整个循环停车库的重量较小,且加工、安装、维护的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提升盘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包括提升盘1,提升盘1为环形,提升盘1的内侧设有与提升盘1转动配合的滚轮2,滚轮2均匀布置在提升盘1内侧圆周上;提升盘1的外缘侧上均匀布置有弧形槽6,其作用是驱动立体循环停车库的循环部件。

进一步地,提升盘1的内侧还设有内齿圈5,即在提升盘1的内缘处是内齿圈5,内齿圈5的旋转轴心与提升盘1的轴心重合。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滚轮2外圆周设有矩形槽9,提升盘1内侧设有与矩形槽9对应的环形凸起7,提升盘1通过环形凸起7和滚轮2配合。即提升盘1的内缘在沿轴线的这段距离上,除了设置有内齿圈5以外,还设有一个环形的凸起7,这个环形的凸起7的轴心与提升盘1和内齿圈5的轴心都重合,在内齿圈5与环形凸起7之间有环形的间隙隔开。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机架13,滚轮2转动设置在机架13上;具体的,滚轮2包括了固定轴12、轮缘8,矩形槽9开设在轮缘8上,轮缘8与短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支承连接;轴承通过端部的压紧片10和轴肩11定位;短轴12与机架13连接的一端设为锥形,即方便与机架13装配,也使二者的连接可靠紧固;滚轮2上的矩形槽9与环形凸起7相卡合,即起到支撑作用,也能相对转动,省去了直径较大的提升盘轴承座以及两边提升盘之间的低速传动轴。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链轮组,驱动链轮组包括一个链轮3和一个齿轮4,链轮3和齿轮4同轴,齿轮4与内齿圈5啮合;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力从链轮3传入,齿轮4与链轮3同轴,且齿轮4的直径远小于链轮3的直径,起到减速增矩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4的压力角为30°,之所以不采用标准压力角,是因为考虑到齿轮4的强度问题,在我们国家的标准压力角最大的25°,经过核算,在立体循环停车库中,采用25°的压力角时,齿根的强度仍然不够理想,为了获得足够的齿根宽度,我们采用非标压力角30°,解决该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循环停车库的驱动结构,涉及智能交通设备领域,包括提升盘,所述提升盘为环形,所述提升盘的内侧设有与提升盘转动配合的滚轮,所述滚轮均匀布置在提升盘内侧圆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滚轮作为提升盘的旋转支撑,避免了一根跨越整个停车平台的长距离低速轴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高速轴上的轴来保证两端的同步性和受力均匀性,使得整个循环停车库的重量较小,且加工、安装、维护的难度大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