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属于公共基础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共厕所是常见公用设施,现有公厕中使用的便器无法选择出水量,不能合
理节约用水,同时,便器下口处设计不合理,冲水时,容易有水花溅起,影响
使用的舒适性。公厕基数众多,其清洁程度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修养,所
以有必要设计一款符合流体结构,可以合理冲水的公厕便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包括:水箱、基座、
便槽、进水管、冲水管、三联动开关、进水闸阀、防滑层、水箱固定支座、出
水孔、污水腔、虹吸管、排水口,在所述的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上设有
一个便槽,所述的便槽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便槽内壁上缘设有出水孔,所述
的出水孔连接在冲水管上,所述的冲水管的上端设有一个水箱,在所述的水箱
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闸阀,在所述的水箱上设有三联动
开关,在所述的便槽末端设有一个污水腔,所述的污水腔下部连接有一根虹吸
管,所述的虹吸管末端设有一个排水口,在污水腔上方的地面上设有防滑层,
在所述的水箱下部设有水箱固定支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三联动开关设在水箱上,水箱内分为三层,
第一层设有上阀,上阀上连接有一个上出水活塞,第二层设有中阀,中阀上连
接有一个中出水活塞,第三层设有下阀,下阀上连接有一个下出水活塞,在上
阀与中阀之间通过第一联动软索相连,在中阀与下阀之间通过第二联动软索相
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污水腔全部覆盖在地面以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虹吸管连接在污水腔末端,虹吸管的管径
在5-12c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通过改进便槽、污水腔和虹吸管间的连接结构,对便器进行流
体优化,可防止水流在冲洗便槽时溅出,优化使用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水箱上设有三联动开关,让使用者选择需要冲洗的水量,
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的水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水箱(1)、基座(2)、便槽(3)、进水管(11)、冲水管(12)、
三联动开关(13)、进水闸阀(14)、防滑层(21)、水箱固定支座(22)、出水
孔(31)、污水腔(32)、虹吸管(33)、排水口(34)、上阀(41)、中阀(42)、
下阀(43)、上出水活塞(51)、中出水活塞(52)、下出水活塞(53)、第一联
动软索(61)、第二联动软索(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包括:水箱(1)、基座(2)、
便槽(3)、进水管(11)、冲水管(12)、三联动开关(13)、进水闸阀(14)、
防滑层(21)、水箱固定支座(22)、出水孔(31)、污水腔(32)、虹吸管(33)、
排水口(34),在所述的流体优化式清洁型公厕便器上设有一个便槽(3),所述
的便槽(3)安装在基座(2)上,所述的便槽(3)内壁上缘设有出水孔(31),
所述的出水孔(31)连接在冲水管(12)上,所述的冲水管(12)的上端设有
一个水箱(1),在所述的水箱(1)顶部设有进水管(11),所述的进水管(11)
上设有进水闸阀(14),在所述的水箱(1)上设有三联动开关(13),在所述的
便槽(3)末端设有一个污水腔(32),所述的污水腔(32)下部连接有一根虹
吸管(33),所述的虹吸管(33)末端设有一个排水口(34),在污水腔(32)
上方的地面上设有防滑层(21),在所述的水箱(1)下部设有水箱固定支座(22)。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三联动开关(13)设在水箱(1)上,水箱(1)内分为
三层,第一层设有上阀(41),上阀(41)上连接有一个上出水活塞(51),第
二层设有中阀(42),中阀(42)上连接有一个中出水活塞(52),第三层设有
下阀(43),下阀(43)上连接有一个下出水活塞(53),在上阀(41)与中阀
(42)之间通过第一联动软索(61)相连,在中阀(42)与下阀(43)之间通
过第二联动软索(62)相连。
如图1所示,所述的污水腔(32)全部覆盖在地面以下。
如图1所示,所述的虹吸管(33)连接在污水腔(32)末端,虹吸管(33)
的管径在5-12cm之间。
在使用时,根据需水量拉下相应的阀门,拉动中阀(42)时,第一联动软索
(62)被拉直,带动上阀(41),上出水活塞(51)和中出水活塞(52)打开,
水箱(1)上部两层出水,水流冲洗便槽(3),污水通过污水腔(32)进入虹吸
管(33),在虹吸作用下,污水被抽尽,完成冲水过程,拉下其他阀门时,冲水
原理相同。
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