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供水系统.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60335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0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84666.6

申请日:

2016.04.29

公开号:

CN205712331U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B11/16; E03B7/07

主分类号:

E03B11/16

申请人:

湖南智康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巍巍; 杨智鑫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德思勤A7栋1106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6

代理人:

朱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压供水系统。所述恒压供水系统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周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将蝶阀和止回阀结合为一体结构,结合蝶阀和止回阀兼具控制流体流动及防止流体逆流的双重功能,其无须增加一衔接管路,装配上更简易与更节省时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恒压供水系统,用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其
特征在于:包括变频器、水泵及调节阀,所述水泵包括异步电机,所述
异步电机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水泵和所述供水网
管,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
回阀,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流体入口且收容所述蝶阀的第一收容空间
和靠近所述流体出口且收容所述止回阀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和所
述止回阀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
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
管外壁面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
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
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
阀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螺入所述阀门,将所述密封垫和所述阀门螺固
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一止漏垫圈和第二止漏垫圈,所述流体入口套设所述第一止漏垫圈并与
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流体出口套设所述第二止漏垫圈并与所述供水网管
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
二压力传感器数据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流
体出口,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供水网管的出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器与所述变频器数据信号连接。

说明书

恒压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压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
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供水的数量、质量、稳定性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是个水资源和电能短缺的国家,长期
以来在市政供水、小区供水,尤其县城、乡镇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
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而其中的老水厂自动控制系统配置相对落后,
机组的控制主要依赖值班人员的手工操作。控制过程繁琐,而且手动
控制无法对供水网管的压力和水位变化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在用水
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

现有的小区供水方式有:恒速泵加压供水、水塔高位水箱供水、
气压罐供水、液力藕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单片机
变频调速供水系统等方式,其主要缺点如下:

1、恒速泵加压供水方式无法对供水网管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
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
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
较少时,网管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
产生水锤效应,破坏性大,目前较少采用。

2、水塔高位水箱供水具有控制方式简单、运行经济合理、短时
间维修或停电可不停水等优点,但存在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维
护不方便,水泵电机为硬起动,启动电流大等缺点,频繁起动易损坏
联轴器,目前仅限用于高层建筑。

3、气压罐供水具有体积小、技术简单、不受高度限制等特点,
但此方式调节量小、水泵电机为硬起动且起动频繁,对电器设备要求
较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为减少水泵起动次数,停泵压力往往
比较高,致使水泵在低效段工作,而出水压力无谓的增高,也使浪费
加大,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4、液力涡合器和电池滑差离合器调速的供水方式易漏油,发热
需冷却,效率低,改造麻烦,只能是一对一驱动,需经常检修。

5、单片机变频调速供水系统也能做到变频调速,自动化程度要
优于上面四种供水方式,但是系统开发周期比较长,对操作员的素质
要求比较高,可靠性比较低,维修不方便,且不适用于恶劣的工业环
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构设计科学合理,设备投
资小,维护容易,节能效果好的恒压供水系统。

所述恒压供水系用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包括变频
器、水泵及调节阀,所述水泵包括异步电机,所述异步电机与所述变
频器连接,所述调节阀连通所述水泵和所述供水网管,所述调节阀包
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流道
包括靠近所述流体入口且收容所述蝶阀的第一收容空间和靠近所述
流体出口且收容所述止回阀的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和所述止回阀
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蝶阀包括把
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壁面并固接所
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
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止回阀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螺入所述阀门,将所
述密封垫和所述阀门螺固成一体。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止漏垫圈和第二止漏垫圈,所述流体入口套
设所述第一止漏垫圈并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流体出口套设所述第二
止漏垫圈并与所述供水网管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及分别与所述
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数据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所述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流体出口,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供
水网管的出口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变频器数据信号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将蝶阀和止回阀结合为一体结构,结合蝶阀和
止回阀兼具控制流体流动及防止流体逆流的双重功能,其无须增加一
衔接管路,装配上更简易与更节省时间。

二、蝶阀及止回阀结合成一体,总体体积大幅缩小、重量减轻并
有效节省材料成本;无须增加阀件与管路衔接位置,有效降低流体泄
漏的风险。

三、采用恒压供水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便于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节能
性,使用效果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压供水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恒压供水系统调节阀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压供水系统
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恒压供水系统调节阀的剖面图。所述恒压
供水系统1用于将供水网管2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其包括变频器
13、水泵12、调节阀11、第一止漏垫圈14、第二止漏垫圈15、第一
压力传感器16、第二压力传感器17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
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7数据信号连接的控制器18,所述水泵12
包括异步电机121,所述控制器18与所述变频器13数据信号连接,
且所述控制器18控制所述变频器13的输出频率以调节异步电机121
转速,所述调节阀11连通所述水泵12和所述供水网管2。

所述调节阀11包括具流体入口1111、流体出口1113、流道1115
的流道管111、蝶阀113及止回阀115,所述流道1115包括靠近所述
流体入口1111且收容所述蝶阀113的第一收容空间11151和靠近所
述流体出口1113且收容所述止回阀115的第二收容空间11153,所
述蝶阀113和所述止回阀115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1151和
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153。

所述蝶阀113包括把手1131、中轴1133及蝶板1135,所述中轴
1133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111外壁面并固接所述蝶板1135,另
一端固接所述把手1131。

所述止回阀115包括螺栓1151、阀门1153及密封垫1155,所述
阀门1153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1153内壁面,另一端固设
所述密封垫1155;所述螺栓1151螺入所述阀门1153,将所述密封垫
1155和所述阀门1153螺固成一体。

当推动所述把手1131带动所述中轴1133及所述蝶板1135同步
旋转,使所述流体入口1111和所述流道1115相互连通时,所述流体
依序流经所述流体入口1111、所述蝶阀113、并推开所述止回阀115
往所述流体出口1113输出,当流体由所述流体出口1113逆向流动时,
流体将会推动所述止回阀115使所述密封垫1155密合于所述流道
1115的内壁,阻绝流体往所述流体入口1111流动,达到控制流体流
动及阻绝流体逆流的双重功效。

所述流体入口1111套设所述第一止漏垫圈14并与所述水泵12
连通;所述流体出口1113套设所述第二止漏垫圈15并与所述供水网
管2连通;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设于所述流体出口1113,所述第
二压力传感器17设于所述供水网管2的出口端。

所述控制器18用来比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6和所述第二压力
传感器17反馈参数与给定值之间的大小,将其差值经过计算转换成
所述变频器13当前应该输出的频率并发送至所述变频器13,所述变
频器13通过所述输出频率调节异步电机121的转速;所述水泵12由
异步电机121驱动旋转来供水,所述异步电机121的转速由变频器
13输出频率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可应用于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气
压罐供水等方式,具体的,将气压罐或水塔高位水箱的出口管与所述
水泵12进口管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将蝶阀和止回阀结合为一体结构,结合蝶阀和
止回阀兼具控制流体流动及防止流体逆流的双重功能,其无须增加一
衔接管路,装配上更简易与更节省时间。

二、蝶阀及止回阀结合成一体,总体体积大幅缩小、重量减轻并
有效节省材料成本;无须增加阀件与管路衔接位置,有效降低流体泄
漏的风险。

三、采用恒压供水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便于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节能
性,使用效果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
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
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恒压供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恒压供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恒压供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恒压供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压供水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压供水系统。所述恒压供水系统于将供水网管的水压维持在恒定值,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具流体入口、流体出口、流道的流道管、蝶阀及止回阀,所述蝶阀包括把手、中轴及蝶板,所述中轴一端径向穿套所述流道管外周并固接所述蝶板,另一端固接所述把手;所述止回阀包括阀门及密封垫,所述阀门一端枢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壁面,另一端固设所述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将蝶阀和止回阀结合为一体结构,结合蝶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