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梁角度调节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602132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112864.9

申请日:

2015.12.28

公开号:

CN205330205U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4G 27/00申请日:20151228授权公告日:20160622放弃生效日:20180518|||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7/00; E04F11/02

主分类号:

E04G27/00

申请人:

武汉沿程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天武; 夏争辉; 潘军; 易湘贺; 齐波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关山大道以东雄楚大道以南洪山区长航蓝景国际第7号楼主楼13层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马辉;安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嵌合在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壳体、嵌合在第二连接座上的第二连接壳体及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之间设置的齿轮,齿轮顶部端面与第一连接壳体底部端面牙嵌式啮合,齿轮外圈与第二连接壳体内齿圈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座或第二连接座,即可调整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角度,而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是与梯梁端部连接的,即可达到相互对接的两段梯梁角度调整的目的,以满足需要不同角度的楼梯平台进行施工的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
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嵌合在所述第一连接座(1)上的第
一连接壳体(3)、嵌合在所述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二连接壳体(4)
及所述第一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之间设置的齿轮(5),
所述齿轮(5)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3)底部端面牙嵌式啮合,
所述齿轮(5)外圈与所述第二连接壳体(4)内齿圈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内侧面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
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外圆周面均对应嵌合在所述弧形槽
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连接座(1)包括第一安装座(1.1)和第一扣装座(1.2),所述第
一安装座(1.1)顶面设置有呈L型的第一止口(1.3),所述第一扣装
座(1.2)通过轴向设置的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止口(1.3)上,所述第
一连接壳体(3)设置在所述第一扣装座(1.2)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扣装
座(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座(2)包括第二安装座(2.1)
和第二扣装座(2.2),所述第二安装座(2.1)底面设置有呈L型的第
二止口(2.3),所述第二扣装座(2.2)通过轴向设置的螺栓安装在所述
第二止口(2.3)上,所述第二连接壳体(4)设置在所述第二扣装座(2.2)
内侧并与所述第二扣装座(2.2)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沿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梯梁连接
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通过螺栓安装
在所述梯梁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外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插
入梯梁端面的撑板(10),所述撑板(10)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
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撑板(10)内侧为斜面,所述撑板(10)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滑槽(10.1);
所述滑块(11)包括位于两侧的楔形滑板(11.1)及将两侧楔形滑板(11.1)
连接的连接部(11.3),所述楔形滑板(11.1)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滑
槽(10.1)配合的定位滑块(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部(11.3)设置有螺栓孔(11.4),所述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
安装座(2.1)对应所述螺栓孔(11.4)处设置有通孔。
8.根据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内圆周面端通过若干个呈
闪状分布的辐条(6)分别对应与位于中心轴位置的中心座(7)连接。

说明书

梯梁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或通过构造物,具体地指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楼梯平台除常用砼浇筑之外,还有钢结构和其它材质,其应用范围有操作、参观、保养检修、跨越设备管线通道及跨桥楼梯平台,以及港口码头、室内外为满足或变更建筑物使用功能增设的楼梯平台。

楼梯平台的建造方式有非现场制作现场安装、现场制作和安装、半成品或成品组装等。通常在制作安装前要现场测量,并按不同构造(特别是不同坡度)绘制图纸,然后制作安装。现场测绘工作量大且难已保证测量准确性,有些体积大的预制部件、构件也给起重、运输、拼装、安装、防腐和饰面油漆等施工带来困难。

另外,由于冬天雨季和夏天强阳光等气候因素影响,不便于室外现场制作,重要场所、防火防爆及有毒要地,生产、生活、商业区域、公共场所等制作与安装同时进行时现场需做必要的防护隔离,以符合安全要求,如占用场地时间长,给公共交通、人员过往造成很大不便,并且提高作业成本、降低作业效率、延长施工周期。

目前,组装式楼梯平台都是固定坡度,而针对不同坡度分别专门制作连接件。在工业生产线物料输送设备及工业流程设备等保养检修楼梯平台中,同一设备以及不同设备连接间,坡度差别较大,固定坡度的楼梯平台无法满足施工需要,专门制作连接件会造成零件品种过多、制作周期长且无法实现互换,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使梯梁角度具有可调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以满足需要不同角度的楼梯平台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嵌合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壳体、嵌合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的第二连接壳体及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之间设置的齿轮,所述齿轮顶部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底部端面牙嵌式啮合,所述齿轮外圈与所述第二连接壳体内齿圈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内侧面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外圆周面均对应嵌合在所述弧形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一扣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顶面设置有呈L型的第一止口,所述第一扣装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止口上,所述第一连接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扣装座内侧并与所述第一扣装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安装座和第二扣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底面设置有呈L型的第二止口,所述第二扣装座通过轴向设置的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止口上,所述第二连接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扣装座内侧并与所述第二扣装座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梯梁连接的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梯梁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外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插入梯梁端面的撑板,所述撑板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撑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撑板内侧为斜面,所述撑板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滑槽;所述撑块包括位于两侧的楔形滑板及将两侧楔形滑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楔形滑板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滑槽配合的定位滑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对应所述螺栓孔处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内圆周面端通过若干个呈闪状分布的辐条分别对应与位于中心轴位置的中心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座或第二连接座,即可调整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角度,而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是与梯梁端部连接的,即可达到相互对接的两段梯梁角度调整的目的,以满足需要不同角度的楼梯平台进行施工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撑板和滑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它安装在用于支撑平台13的楼梯中,该楼梯包括两个并排并间隔布置的梯梁,该梯梁由至少两个梯梁节段12组成,本实施例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相邻梯梁节段12之间。

参考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并分别与梯梁节段端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在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的内侧面对应嵌合有第一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在第一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之间设置有齿轮5,本实施例的齿轮5顶部端面与第一连接壳体3底部端面牙嵌式啮合,齿轮5外圈与第二连接壳体4内齿圈啮合。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壳体3或第二连接壳体4,第一连接壳体3或第二连接壳体4以及齿轮5互相作轴向转动,分别调整齿轮5与第二连接壳体4内齿圈啮合位置以及齿轮5顶部端面与第一连接壳体3底部端面牙嵌式啮合位置,实现相互对接的两个梯梁间夹角调节的目的,以满足需要不同角度的楼梯平台的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壳体3和齿轮5转动一个牙嵌位置啮合,齿轮5与第二连接壳体4再转动一个齿数位置啮合,实现角度调整的二级分度,使角度调整梯度很小,接近无级调整,本实施例在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外表面标记有刻度,能直观地读出调整的角度,调整更加准确方便。

本实施例采用牙嵌和齿圈啮合约束,相比传统摩擦约束,更加可靠。

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内侧面均设置有弧形槽,第一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外圆周面均对应嵌合在弧形槽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座1包括第一安装座1.1和第一扣装座1.2,第一安装座1.1顶面设置有呈L型的第一止口1.3,第一扣装座1.2通过轴向设置的螺栓安装在第一止口1.3上,第一连接壳体3设置在第一扣装座1.2内侧并与第一扣装座1.2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座2包括第二安装座2.1和第二扣装座2.2,第二安装座2.1底面设置有呈L型的第二止口2.3,第二扣装座2.2通过轴向设置的螺栓安装在第二止口2.3上,第二连接壳体4设置在第二扣装座2.2内侧并与第二扣装座2.2为一体式结构。将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便于拆装和进行维护。

本实施例在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沿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梯梁连接的螺栓孔,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通过螺栓安装在梯梁端面上。

参考图4,本实施例在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外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插入梯梁端面的撑板10,撑板10内侧为斜面,在撑板10内侧面设置有定位滑槽10.1,撑板10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并能使其向外涨紧的撑块11,撑块11包括位于两侧的楔形滑板11.1及将两侧楔形滑板11.1连接的连接部11.3,楔形滑板11.1外侧设置有与定位滑槽10.1配合的定位滑块11.2,连接部11.3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螺栓孔11.4,第一安装座1.1和第二安装座2.1对应螺栓孔11.4处设置有通过。

在将本实施例的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需要对接的两个梯梁之间前,需在梯梁端面设置安装槽,安装槽的宽度与撑板10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先将撑块11装入撑板10之间,然后将撑板10插入该安装槽中,将撑块11推入,将撑板10涨开,紧紧地撑在梯梁端面安装槽内孔壁上,保证了梯梁角度调节装置与梯梁端面的定位,使其安装稳定,同时产生的预紧张力又能承担部分剪切力,提高梯梁与梯梁角度调节装置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定位滑块11.2在定位滑槽10.1内滑动,使撑块11只能沿定位滑槽10.1的设置方向滑动,并由于楔形滑板11.1为楔形,不仅使楔形滑板11.1滑动顺畅,还可以使楔形滑板11.1与撑板10内壁为面接触,保证撑块11对撑板10的张力。

本实施例在第一连接壳体3和第二连接壳体4内圆周面端通过若干个呈闪状分布的辐条6分别对应与位于中心轴位置的中心座7连接,以对结构进行加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以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梯梁角度调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梯梁角度调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梯梁角度调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梯梁角度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梁角度调节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梁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嵌合在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壳体、嵌合在第二连接座上的第二连接壳体及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之间设置的齿轮,齿轮顶部端面与第一连接壳体底部端面牙嵌式啮合,齿轮外圈与第二连接壳体内齿圈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连接座或第二连接座,即可调整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角度,而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是与梯梁端部连接的,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