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小型鹌鹑养殖立体低碳循环共生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鹌鹑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小型鹌鹑养殖立体低碳循环共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农业通常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等,然而,这种生产环节划分过于单纯的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所以在资源匮乏的农耕地区,传统的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限制。且传统耕作和养殖需要用到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产品,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现在人们渴望一种低碳循环技术来解决现实中的生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农业生产模式过于单一、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弊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小型鹌鹑养殖立体低碳循环共生装置,该装置分层设置了鱼类养殖区域、鹌鹑养殖区域、蔬果花卉种植区域,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三个养殖区域的资源可进行生态循环,资源利用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控制小型鹌鹑养殖立体低碳循环共生装置,包括三个层叠设置的养殖区域,三个养殖区域由钢筋混凝土框架隔开,三个养殖区域从下到上依次为鱼类养殖区域、鹌鹑养殖区域、蔬果花卉种植区域,鱼类养殖区域位于地面下方,蔬果花卉种植区域覆盖在鹌鹑养殖区域上方;鹌鹑养殖区域内设置有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的每一层鹌鹑养殖笼上都设有鹌鹑乳头自动饮水装置、自动捡蛋装置、行车式自动喂料装置,每一层鹌鹑养殖笼底部都设有粪便收集传送带,粪便收集传送带尾部设有鹌鹑粪便存储装置;鱼类养殖区域、鹌鹑养殖区域、蔬果花卉种植区域之间还通过物联网连接有监控中心。
作为优选,鹌鹑养殖区域内还设有室温调控系统,室温调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与监控中心连接。
作为优选,鱼类养殖区域还连接有淤泥处理装置。淤泥处理装置为淤泥发酵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三个养殖区域竖直立体设置,能使土地资源应用效率提高。鹌鹑养殖区域进行鹌鹑养殖,鹌鹑养殖采用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自动化水平高,能用少量的劳动力养殖大量的鹌鹑,产值较高,且鹌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和落地废弃饲料能随着粪便收集传送带运输到鹌鹑粪便存储装置,再作为鱼类养殖的饲料;鱼类养殖区域产生的鱼类粪以及水底淤泥能用淤泥处理装置通过微生物技术处理后作为生物化肥用于蔬菜花卉的栽培。本实用新型能将部分资源多层次使用,能通过植物—微生物—鱼类—鹌鹑构筑生态关系达到互利共生、共同促进与效益叠加的效果,并实现农业废弃物排放最小化、能源转化低碳化、生产用水循环节约化、材料使用经济化、管理方式智能化——最终实现庭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统一。本实用新型用监控中心通过物联网控制监测各个区域,能实现智能化管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劳动力,且能实现农业废弃物排放最小化、能源转化低碳化、生产用水循环节约化、材料使用经济化、管理方式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鱼类养殖区域,2、鹌鹑养殖区域,3、蔬果花卉种植区域,4、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5、鹌鹑乳头自动饮水装置,6、自动捡蛋装置,7、行车式自动喂料装置,8、粪便收集传送带,9、鹌鹑粪便存储装置,10、淤泥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控制小型鹌鹑养殖立体低碳循环共生装置,包括三个层叠设置的养殖区域,三个养殖区域从下到上依次为鱼类养殖区域1、鹌鹑养殖区域2、蔬果花卉种植区域3,三个养殖区域由钢筋混凝土框架隔开,在实际操作中,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建造一个三层结构,底层的鱼类养殖区域1位于地面下方,第二层的鹌鹑养殖区域2的顶部设计成拱形结构,第三层的蔬果花卉种植区域3为露天结构,即在第二层顶部覆盖一层泥土作为种植区域;鹌鹑养殖区域2内设置有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4,层叠式高密度鹌鹑养殖笼4的每一层鹌鹑养殖笼上都设有鹌鹑乳头自动饮水装置5、自动捡蛋装置6、行车式自动喂料装置7,每一层鹌鹑养殖笼底部都设有粪便收集传送带8,粪便收集传送带8尾部设有鹌鹑粪便存储装置9;鱼类养殖区域1、鹌鹑养殖区域2、蔬果花卉种植区域3之间还通过物联网连接有监控中心。鹌鹑养殖区域2内还设有室温调控系统,室温调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与监控中心连接。鱼类养殖区域1还连接有淤泥处理装置10。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