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和导引带分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和导引带分离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7275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12CN102817275A*CN102817275A*(21)申请号 201210186848.9(22)申请日 2012.06.0720115553 2011.06.07 FID21G 9/00(2006.01)(71)申请人美卓造纸机械公司地址芬兰赫尔辛基(72)发明人尤哈莱蒂奥 米卡曼基拉(74)专利代理机构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代理人时永红 郑小军(54) 发明名称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和导引带分离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该幅材导引装置具有。
2、导引面(10),每个用于输送导引带(12)的导引吹风装置(11)对准该导引面(10)。该装置设计为,在两个彼此接续的导引吹风装置(11)中,导引带(12)在第一吹风位置(13)上的平均运动方向和通过由第二吹风位置(14)形成的停止位置(15)定义的导引带运动方向之间的偏转角为10 -70,优选为30 -60。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导引带分离装置。(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1/1页21.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其具有导引面(。
3、10),各个用于传输导引带(12)的吹风装置(11)对准该导引面(10),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彼此接续的吹风位置/吹风气流(11)中,所述导引带(12)在第一吹风位置(13)上的平均运动方向和通过由第二吹风位置(14)形成的停止位置(15)所确定的导引带运动方向之间的偏转角为10 -70,优选为30 -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入角小于1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导引吹风位置(11)上,由所述导引面(10)和所述导引带(12)的平均运动方向围成的导入角小于或等于15。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幅材导引的吹风(11)在。
4、所述导引带(12)的输送方向上在所述导引面的端部区域(16)中进行。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10)的长度为100-500mm,优选为200-400mm。6.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导引带分离装置(17),其具有多个导引面(19),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引面(19)是可摆动的并配备有分离元件(18),用于输送导引带(12)的吹风装置(11)对准所述导引面(19),其特征在于,该分离装置设计为,其在切割位置上摆动,在两个彼此接续的导引吹风位置(11)上,所述导引带(12)在第一吹风位置(13)上的平均运动方向和由第二吹风位置(14)形成的停止位置(15)确定的导引带。
5、(12)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偏转角为10 -70,优选为30 -6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17)构成如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组成部分。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摆动的导引面(19)由两个配备有导引吹风装置(11)的导引面(10)组成,这两个导引面(10)可摆动地彼此铰接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10)支承在被可摆动地支承的支承元件(21)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元件(18)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21)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17275 A1/4。
6、页3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和导引带分离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Bahnauffhranordnung),该装置具有引导面,每个用于输送导引带(Auffhrstreifen)的吹风气流(Blasstrom)都对准该导引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导引带分离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纤维幅材机中,为了输送和引导导引带,采用各种基于导引吹风(以下也简称为吹风)的装置。还有功能同样基于导引吹风的所谓的吹风板。吹风板具有作为导引面的导引板,并由于所谓的康达效应(Coanda-Effekt)而通过对准导引板的吹风产生真空效应。换句话说,力求使导引带紧。
7、挨着吹风板的导引面,而在此期间同时使在导引带传输方向上的吹风气流继续输送导引带。吹风气流通常由空气流形成。导引面也设置在导引带分离装置中,其因此也为导引装置的组件。0003 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导引吹风装置、导引面以及它们的变形,但是在公知的导引装置中,导引装置的可靠性并不令人满意。在实践中,导引带会飘浮地脱离导引面,并且只在吹风板的控制下才零星地保留。换句话说,导引带离开吹风板表面,这样,在导引带和吹风板之间侧向流动替代气体。在此,导引带总是轻易地从引导板的表面上脱落并因此加剧了飘动问题,而这将造成导引带撕破或者滑离引导板。这个问题还限制了通过吹风板实现的导引的几何形状,与分离装置相关的是,被。
8、割断的导引带的端部以不确定的方式向前移动,由此使对后面的导引装置的触及准确性变坏,并因此降低幅材导引的成功率。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其中,导引带比目前更好地处于控制之下,并能够以比目前更少数量的部件实现幅材导引,而且能够更自由地选择导引几何形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导引带分离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以比目前更可靠、更多样的方式来切割导引带。这种根据本发明的幅材导引装置的特征在于,其被设计为,在两个彼此接续的导引吹风位置中,导引带在第一吹风位置上的平均运动方向和通过由第二吹风位置形成的停止位置所确定的导引带运动方向之。
9、间的偏转角为10-70,优选为30-60。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分离装置在分离位置上摆动,从而在两个相互接续的导引吹风位置上,使导引带在第一吹风位置上的平均运动方向和通过由第二吹风位置形成的停止位置所确定的导引带运动方向之间的偏转角为10-70,优选为30-60。结合测试已经令人惊讶地示出:足够小的导入角度对于快速接收导引带来说是多么重要。已被置于导引面方向上的导引带可以说是附着在吹风气流上,由此使导引带的运动平稳。已经证实一种特殊的结构是有利的,其中,仅在导引面的后面部分进行吹风。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更小的导入角。同时令人惊讶地看到:即便导引带的行进方向在吹风位置之后发。
10、生极度变化,导引带也依然在吹风气流的控制下。因此,在幅材导引期间导引带通常且与分离装置相关联地始终处说 明 书CN 102817275 A2/4页4于控制之下。由此提高了幅材导引的速度并大大提高了幅材导引成功率。同时可以以比目前更简单的方式实现设定的幅材导引几何形状,且不会受到几何形状的限制。附图说明0005 下面参照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06 图1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导引装置的原理图;0007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导引装置的原理图;0008 图2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分离装置的原理图;0009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11、;0010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图;0011 图3a示出了在幅材导引开始时如图2c所示的相应的分离装置;0012 图3b示出了在切割位置的如图3a所示的分离装置。具体实施方式0013 图1a示出了已知的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幅材导引装置的一部分。已知的用于幅材导引的吹风气流从凸缘(即梯级)指向导引面,在此,该凸缘由偏离导引面的面构成,该面可以在导引带上刷擦并因此导致摩擦。纤维幅材机例如为造纸机和纸板机。在此导引装置包括导引面10,在每个这样的面上都有一个用于输送导引带12的吹风气流11对准该面。借助于该用于导引的吹风气流,应使导引带附着在导引面上并被进一步输送。但是。
12、在该根据现有技术的幅材导引装置中会出现问题。如图1a所示,导引带12只能不准确地跟随导引面10,并以不确定的方式飘动。至少当导引面相互形成角度时,导引带会从导引面上松动,甚至会脱离导引面。这种现象将会限制幅材导引装置的几何形状。换句话说,利用吹风板主要只能实现直线导引。当导引带以较大的角度遇到导引面时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在图2a-图2c中示出了长方形的空气通道,吹风气流从这里出发到达导引面。在图1a-图1b和图3a-图3b中以箭头示出吹风气流。0014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幅材导引装置的一部分,准确地说是两个相继设置的导引面10。根据本发明,将该幅材导引装置设计为,对于两个相继的吹风气流/。
13、位置11,在导引带12在第一吹风气流下的平均运动方向和由第二吹风气流14形成的停止位置15所确定的导引带12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偏转角为10-70,优选为30-60。有可能出现意外的突然的方向变化,因为导引带受吹风气流的控制并保持在该控制下。根据测试和计算,与导引吹风气流之前的情况相比,在导引吹风气流之后需要两倍半的力,才能使导引带脱离吹风气流。因此,尽管导引带的大偏转角,但是仍然能够使其可靠地处于吹风气流的掌控之中。由此还可以有新的幅材导引几何形状。在实践中,可以同时明显减少吹风板的数量。在环绕辊运行时,例如方向变化需要达到180。迄今为此需要18个吹风板,而现在只需要三个吹风板即可实现功能。0。
14、015 除了偏转角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幅材导引装置的还具有第二个重要特征:如果相应地实现本发明的偏转角,就可以使得在每个吹风位置11上,由导引面10和导引带12的平均运动方向围成的导入角小于或等于15。这样,导引带就附着在吹风气流上,并避免了带的飘动。导引带可以在碰到导引面时稍有游荡,但很快就会紧贴在吹风气流上。由说 明 书CN 102817275 A3/4页5于带的“动作”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这里采用“平均运动方向”的表述,虽然在图1b中导引带已经被拉紧并直线地从一个吹风位置11向另一个吹风位置行进。此外,导引面可以是曲折起伏的,因此导入角是离吹风位置非常近地确定的。如果导引带附着在吹风气流上。
15、,则导引面的大小可以比迄今为止更加自由地确定并构成。导入角越小,导引带的附着就越可靠。因此优选导入角小于10,通常为0-15。如果吹风位置位于导引面的端部上,则角度较大,而角度较小。随着吹风位置更向导引面的中心改变,角减小,而角度增大。如果满足角度条件,幅材导引就可以计划的方式进行。0016 优选使导引吹风气流如图1b所示地几乎平行于导引面取向。所示角和是导引带和导引面之间的角,而不是吹风方向和导引面之间的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发生在凸缘上的导引吹风可以起作用,特别是当吹风方向与导引面形成角度时。如果吹风发生在导引面的端部,摩擦效应也比常规情况的低。凸缘也有利于在导引面上加入孔。除了新型的角度。
16、设计之外,还需要重新考虑对吹风位置的定位。根据本发明,用于幅材导引的吹风11沿导引带12的行进方向观察基本上位于导引面的端部区域16中。换句话说,建议在吹风板上将吹风位置11在导引面10的端部上直接设置在折弯位置之前,此处的角度例如可以为60(图1b)。在此恰好设置导引面10,这样,由导引面围成的角近似等于导引带12的偏转角。0017 但是面的形状要比以前更加自由,前提是要满足关于导入角和偏转角的有效的设定条件。导引吹风的停止作用被限定保持在相当短的路段上。在实践中,也可以将停止位置设定在吹风气流旁边或之后,但是输送作用延伸经过导引面的整个长度。首先在幅材导引开始时需要输送作用,但是导引带很快。
17、会在吹风位置之间被拉紧,并向前直线运动。在实践中,导引面的有效长度为100-500mm,优选为200-400mm。根据要求还可以为导引面设置多个吹风位置,但是主要是要有足够小的导入角,该导入角使得能够实现有效的停止。此外,可以在对准导引面的端部区域的吹风后面选择大的偏转角,由此可以获得新型的导引装置。0018 在幅材导引开始时,幅材导引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对导引带的切割。在图2a-图2c中示出了作为导引装置的部分的、这样的分离装置17。在图2a中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纤维幅材机的导引带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17具有导引面19,其中至少一个是可摆动的并配备有分离元件18。为了输送导引带12,吹。
18、风气流11对准导引面19。在图3a和图3b中示出分离元件18。在导引面10之前设有压制吹风装置20,用以拉紧导引带。在幅材导引开始时导引面摆动,在此,通常导引带在刀具(未示出)上被分开,然后被继续传输。根据现有技术,导引带以较大的角度到达导引面上,在此没有提供根据本发明的由导引吹风产生的止动,并且导引带飘动地脱离导引面。因此在实践中,当导引面摆动时,导引带不受吹风气流的控制。分离元件的对刃的导引吹气流太晚抓住在导引面的吹风气流中摆动太大的导引带(图2a)。因此,在将导引带引导至例如真空带输送机或绳索剪切机中时,会由于导引带的偏离(Schleudern)而失去目标准确性。0019 根据本发明,将。
19、分离装置17设计为,为了切割而摆动,在两个依次设置的吹风位置11上,导引带12在第一吹风位置13上的平均运动方向和由第二吹风位置14形成的停止位置15所确定的导引带12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偏转角为10-70,优选为30-60。在此可以采用较大的偏转角,从而使压制吹风气流20实现进行幅材导引所需的方向变化。在说 明 书CN 102817275 A4/4页6图2b中,在压制吹风气流之后设置短导引面,可摆动的导引面19连接在该导引面上。分离装置的对刃具有自身的静止导引面。在图2c中该可摆动的导引面19构造为两部分的,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超过100度的方向变化。与导引面和导引吹风位置的数量无关地,导引带直线。
20、地并在绷紧状态下从一个导引吹风位置被输送向另一个导引吹风位置。此外,导引带处于吹风气流的控制中,在此给出可能的新型导引几何形状。0020 在图3a-图3b中更准确地示出了如图2c所示的分离装置17的结构和功能。可摆动的导引面19现在由两个设有吹风位置11的导引面10构成,这两个导引面10可摆动地彼此铰接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较大的方向变化。这些链接用圆来表示。在图3a中,导引带12受到压紧吹风装置20的控制。在幅材导引的开始,导引面摆动并在此割断导引带。在割断之后,将割断的导引带的端部引向随后的导引装置。此外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导引面10还支承在可摆动地支承的支承元件21上。这样,由导引。
21、面围成的角度总是具有适当的大小,并且导引带的方向连续地改变,也就是无极地变化。此外,这种结构只需要很小的安装空间。最后的导引面10通过滑动引导装置22支承在支承元件22上,从而利用较短的控制元件/执行机构23也能够实现较大的摆动角。分离元件18也设置在支承元件21上,从而能够以轻型结构的方式实现导引面。分离装置的刀具24设置在支承元件21的一个端部上,其对刃25支承在纤维幅材机的机台上。在对刃上可以设置自身的具有吹风装置的导引面,或者直接在对刃的后面例如设置真空带输送机。根据本发明的分离装置与迄今已知的分离装置相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廉。该分离装置可以在所有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导引带始终处于控。
22、制之中。甚至能够轻易地实现高达120的摆动,因此,该分离装置可以安装在很多不同的位置上。对于两件式的可摆动的导引面,导入角和偏转角在摆动的整个持续时间内保持在最优的范围内。在此,尽管发生摆动,但是导引带仍始终处于吹风气流的控制之中。特别是对于易于因为飘动而损坏的纸板导引带,现在可以更安全地对其进行切割并将其完整地输送通过整个导引路线。说 明 书CN 102817275 A1/5页7图1a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275 A2/5页8图1b图2a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275 A3/5页9图2b图2c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275 A4/5页10图3a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17275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