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防水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局部防水是建筑防水领域常用的施工方法,现有技术存在防水效果差、使用寿命
短、抗腐蚀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局部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防水效果差、使
用寿命短、抗腐蚀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局部防水结构,包
括基层、表层、缝织聚酯布,所述基层包括基层本体、基层丙烯酸涂层,所述表层包括表层本
体、表层丙烯酸涂层,所述表层经缝织聚酯布贴合于基层,基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上表
面,表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设置于基层丙烯酸涂层和表层丙烯
酸涂层之间,所述基层本体经基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缝织聚酯布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
上表面经表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表层本体。
进一步,所述基层和表层之间的成膜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采用所述表层经缝织聚酯布贴合于基层,基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上
表面,表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设置于基层涂层和表层涂层之间,
所述基层本体经基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缝织聚酯布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上表面经表层
丙烯酸涂层贴合于表层本体,由于基层和表层均具有涂层贴合于缝织聚酯布上下表面,使
得本防水结构具有粘结度高的有益技术效果。
2、本专利采用一种局部防水结构,包括基层、表层、缝织聚酯布,所述基层包括基
层本体、基层丙烯酸涂层,所述表层包括表层本体、表层丙烯酸涂层,所述表层经缝织聚酯
布贴合于基层,所述基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上表面,表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下表面,所
述缝织聚酯布设置于基层涂层和表层涂层之间,所述基层本体经基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缝
织聚酯布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上表面经表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表层本体,采用本结构
处理的防水,具有抗紫外线、抗老化性好的有益技术效果。
3、本专利采用基层丙烯酸涂层和表层丙烯酸涂层和缝织聚酯布的结合,由于具有
良好的弹性、柔性,抗紫外线及抗老化性能的防水涂料,由基层涂料、表层涂料和缝织聚酯
布共同组成,用于金属屋面防水,因此具有透气性,按要求施工不开裂、不起鼓、不起皮、良
好的抗酸、碱性能且水性涂料,无气味,绿色环保。
4、本专利采用成膜厚度为1.2mm的简单结构,具有贴合紧密的有益技术效果。
5、本专利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金属屋面的防水、维修或翻新,用于金属屋面水平搭
接、垂直搭接、风机口、伸出屋面管道、空调管道、采光板四周、屋脊、天沟、金属板与女儿墙
交界处、螺钉固件等薄弱环节的防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局部防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基层,2-表层,3-缝织聚酯布,4-基层本体,5-基层丙烯酸涂层,6-表层本
体,7-表层丙烯酸涂层。
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局部防水结构,包括基层1、表层2、缝织聚酯布3,所述
基层1包括基层本体4、基层丙烯酸涂层5,所述表层2包括表层本体6、表层丙烯酸涂层7,所
述表层2经缝织聚酯布3贴合于基层1,基层涂层设置于基层本体4上表面,表层涂层设置于
基层本体4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3设置于基层丙烯酸涂层5和表层丙烯酸涂层7之间,所
述基层本体4经基层丙烯酸涂层5贴合于缝织聚酯布3下表面,所述缝织聚酯布3上表面经表
层丙烯酸涂层7贴合于表层本体6。
所述基层1和表层2之间的成膜厚度为1.2mm。
在使用时,基层本体贴合于基层丙烯酸涂层,基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缝织聚酯布
下表面,缝织聚酯布上表面贴合于表层丙烯酸涂层,表层丙烯酸涂层贴合于表层本体,本实
用新型解决了防水效果差、使用寿命短、抗腐蚀性差的问题,具有粘结度高、抗紫外线、抗老
化性好、透气性、贴合紧密、适用范围广的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
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