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59304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70599.X

申请日:

2011.06.23

公开号:

CN102836568A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11/02申请日:20110623|||公开

IPC分类号:

B01D11/02; C02F11/00

主分类号:

B01D11/02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巫树锋; 杨岳; 刘发强; 刘光利; 李常青; 江岩; 梁宝锋; 王军; 刘志花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张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以萃取溶剂的总体积为100%计,含有:主剂A,沸程为110~135℃的馏分油,占85%~100%;副剂B,沸程为140~150℃的馏分油,占0~15%;助剂C,80~100℃的馏分油或者工业纯产品,占0~5%。所述的馏分油为石脑油、轻质油等。本发明萃取溶剂在萃取过程中,操作条件温和,对工艺设备精度要求不高,萃取效果突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目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以萃取溶剂的总体积为100%计,其特征在于
含有:
主剂A,沸程为110~135℃的馏分油,占85%~100%;
副剂B,沸程为140~150℃的馏分油,占0~15%;
助剂C,沸程为80~100℃的馏分油或者工业纯产品,占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馏分油为石脑油、轻
质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纯产品为丁酮、
庚烷、1,2-二氯乙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剂A为沸程为120~
130℃的馏分油。

说明书

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特别是对原油储运过程产生的罐底泥
和炼油厂、炼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

背景技术

炼化企业在石油储运、炼制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他们主
要来自隔油池、浮选池、原油脱水罐、储运罐和污油罐等。这些污泥成分复杂,
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等,污水处理过
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这给污泥
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平均每年约产生80万吨含
油污泥。并且随着企业生产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
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近年,随着国家环保法规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
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产过程中所生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
用,已成为困扰石油和石油加工行业的难题。

针对含油污泥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且难以彻底处理等问题,
近20年来虽然有多种有关含油污泥的研究报道,且处理技术也多种多样,每种
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但至今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也难以得到推广应
形成工业化生产。含油污泥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
含油污泥常用的处理方法: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等。焦化法虽
然可以利用高温条件下烃类的热裂解和热缩合反应产生液相油品、不凝气和焦碳
产品,但这种方法耗能较高,且容易结焦,对工艺要求高。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
生物将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类降解为无害的土壤成份,但对于越来越稀缺的石油
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焚烧处理法优点是污泥经焚烧后,多种有害物几乎全部除
去,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废物减容效果好,处理比较安全,缺点是焚烧过程中
产生了二次污染,同样也浪费了宝贵资源。萃取法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
择一种合适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将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回收利用的方法。目前,
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还在试验开发阶段。萃取法的优点是处理含油污泥较彻底,
能够将大部分石油类物质提取回收。但是由于萃取剂价格昂贵,而且在处理过程
中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萃取法成本高,很少实际应用于炼厂含油污泥处理。

CN1526797A提出一种含油污泥萃取方法,选用萃取剂为轻质煤焦油(常压下
沸点45~90℃)、石油醚、轻质油,利用溶剂对含油污泥中燃料油的溶解作用,
对含油污泥中水、油和渣进行分离。但是,该技术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
45~55℃,萃取过程中溶剂损耗较高,且含油污泥经过萃取后,油萃取不易彻底。

CN200410050782提出用宽沸点油(100~500℃)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溶剂
油,并采用多效热萃取的方式对含油污泥中的油进行回收。但是,此工艺流程较
长,且在较高操作温度下很难完全回收成分稳定的溶剂油,并循环利用。

CN200910079177提出含油污泥干化后在萃取的工艺,使用多种成品油作为
萃取溶剂,比如石脑油、溶剂油、石油醚等,但经过试验对比分析,萃取出的有
机物最多才占含油污泥总有机物含量的58%。其萃取效果排序为:石脑油>120#
溶剂油>石油醚。

Taiwo E.A(Taiwo E.A et al.Oil recovery from petroleum sludge by solvent 
extraction.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7):836~844.)用己烷和二甲苯
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溶剂。在优化萃取条件下可以回收含油污泥中达67%的有机
化合物(含油污泥含水率约19%)。但所用溶剂的毒性较大(特别是二甲苯),对
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都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低沸点己烷的用量较大,在溶剂
回收阶段的损失量会较大,导致工艺经济性下降。

综上所述,目前用作含油污泥萃取溶剂的原料主要有轻质煤焦油、石油醚、
石脑油、轻质油、苯、甲苯、丁酮等工业产品或宽沸程组合溶剂,虽然可以达到
一定的萃取效果,但文献数据证明用以上溶剂对含油污泥的萃取,其萃取出的有
机产品很难超过含油污泥中总体有机物成分的60%,并且萃取溶剂在回收利用过
程中会有较大量的损失,一般损失量可达6%以上,这样就影响了含油污泥萃取
技术的经济性能,暂缓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单一溶剂,如苯、甲苯、丁酮等,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单一性,与含油污泥中结构复杂的石油类物质有一定的相容局
限性,导致萃取效果不能大幅提高。单一石油产品,如煤焦油、石油醚、石脑油、
轻质油等,虽然对含油污泥中结构复杂的石油类物质有较高的溶解性,但由于这
类溶剂的沸程较宽,且低沸程油的含量较高,这就需要苛刻的萃取工艺设备,以
免油气泄露造成爆炸危险,同时低沸程油分很难在溶剂回收阶段回收,造成较大
的溶剂损失。更宽沸程的溶剂,如CN200410050782中用宽沸点油(100~500℃)
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溶剂油,此工艺需要500℃以上的焙烧温度才能把溶剂油与
干泥渣分离,工艺复杂,能耗高,同时回收溶剂损失也较高且成份不恒定。因此,
影响含油污泥萃取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要开发出性能更加优良的含油污泥萃取溶
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含油污泥萃取
溶剂。采用本发明萃取溶剂,在萃取过程中,操作条件温和,对工艺设备精度要
求不高,萃取效果突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目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以萃取溶剂的总体积为100%计,
含有:

主剂A,沸程为110~135℃的馏分油,占85%~100%(v/v);

副剂B,沸程为140~150℃的馏分油,占0~15%(v/v);

助剂C,沸程为80~100℃的馏分油或者工业纯产品,占0~5%(v/v)。

本发明所述的馏分油为石脑油、轻质油等。

本发明所述的助剂C可以为丁酮、庚烷、1,2-二氯乙烷等工业纯产品。

本发明所述的主剂A优选为沸程为120~130℃的馏分油。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针对萃取含油污泥并回收溶剂工艺,选择石油产品
110~135℃的馏分油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主溶剂,原因有三点:1、考虑到回收
工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选择此沸程适中的馏分产品;2、石油产品馏分油与
含油污泥中的油分一样含有多种相类似且同源的石油类物质,相似相容效果较
好,因此所选的馏分油对含油污泥中分子量分布较宽的油分有优越的溶解能力,
同时可以兼顾部分更高分子量的沥青质和重油组分;3、此沸程的石油产品馏分
对含油污泥中油的萃出率高于一般常见溶剂,且在溶剂回收工艺中溶剂的损失量
较少,有利于工艺的经济性。

本发明另一特点在于在主溶剂中加入少量的沸程较高的副剂B,含油污泥中
总会有部分重油组分很难被萃取出来,少量沸程较高的副剂B的加入会使溶剂对
含油污泥中的沥青质和重油成分的溶解能力有所加强。

本发明同时也使用少量的低沸程助剂C来实现调整主溶剂的目的。现有技术
中萃取过程大部分在30~90℃温度下进行,少量较低沸点的油分可以在主溶剂
中形成局部的溶液错动,使溶解过程中物料的转移更顺畅。

本发明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具有高效、快速、使用量少、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在含油污泥与溶剂质量比1∶1~1∶20的范围内都有优良的萃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本发明得到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在含油污泥前期干化或自然干化至含
水率小于30%时才与溶剂进行接触,进行萃取效果检测。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的
“%(v/v)”指体积百分含量,其余没标注的“%”为质量百分含量。

检测标准以萃取油分占含油污泥总有机物成分的质量百分比(R%)计量,也
就是总有机物萃出率。

含油污泥总有机物成分测定方法。将含油污泥在105℃烘干至衡重,再将烘
干油泥在550℃马弗炉焙烧至衡重,两重量的差值既是含油污泥总有机物成分含
量。

从含油污泥中通过萃取分离出来的油分的质量的测定方法。萃取前后含油污
泥质量的差值减去等量含油污泥的含水量既是萃取出的油分量。

含油污泥中可萃出油分的测定方法。一定量的含油污泥在大量萃取剂的条件
下,多次萃取,直到某次萃取前后干油泥的质量差小于原质量的0.1%为止。

萃出油分占含油污泥总有机物含量的比例(总有机物萃出率R%):


萃出油分占含油污泥中总可萃油分的比例(可萃油分回收率P%):


含油污泥萃取工艺步骤。油泥与萃取溶剂的质量比为1∶5,萃取温度为75
℃,萃取时间为40min,萃取过程中辅助60r/min的搅拌。二次萃取与一次萃取
工艺相同。

实施例1

溶剂配方为:萃取溶剂全部选用石脑油120~13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
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
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数据。

实施例2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5%(v/v),其中主剂、副剂分别选
用石脑油115~130℃、140~15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
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
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2数据。

实施例3

溶剂配方为:主剂A,98%(v/v);助剂C,2%(v/v),其中主剂和助剂分别选
用石脑油115~13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
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
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3数据。

实施例4

溶剂配方为:主剂A,93%(v/v);副剂B,5%(v/v);助剂C,2%(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
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
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4数据。

实施例5

溶剂配方为:主剂A,87%(v/v);副剂B,12%(v/v);助剂C,1%(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
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
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5数据。

实施例6

溶剂配方为:主剂A,90%(v/v);副剂B,5%(v/v);助剂C,5%(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
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
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6数据。

实施例7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4%(v/v);助剂C,1%(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
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
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7数据。

实施例8

溶剂配方为:萃取溶剂全部选用石脑油120~13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
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
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
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8数据。

实施例9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5%(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
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
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
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9数据。

实施例10

溶剂配方为:主剂A,98%(v/v);助剂C,2%(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
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
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
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
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0数据。

实施例11

溶剂配方为:主剂A,93%(v/v);副剂B,5%(v/v);助剂C,2%(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
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
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1数据。

实施例12

溶剂配方为:主剂A,87%(v/v);副剂B,12%(v/v);助剂C,1%(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
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
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2数据。

实施例13

溶剂配方为:主剂A,90%(v/v);副剂B,5%(v/v);助剂C,5%(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
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
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3数据。

实施例14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4%(v/v);助剂C,1%(v/v),其
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
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
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
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4数据。

对比例1

溶剂为:市售轻质石脑油,沸程70~145℃。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
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
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1数据。

对比例2

溶剂为:市售二甲苯,沸点139℃。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
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
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2数据。

对比例3

溶剂为:市售正庚烷,沸点98℃。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
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
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3数据。

对比例4

溶剂配方为:汽油∶煤油∶柴油(体积比)=1∶1∶1,沸程80~500℃。含油污泥
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
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4数据。

对比例5

溶剂为:市售轻质石脑油,沸程70~145℃。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
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
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5数据。

对比例6

溶剂为:市售二甲苯,沸点139℃。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
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
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6数据。

对比例7

溶剂为:市售正庚烷,沸点98℃。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
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
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7数据。

对比例8

溶剂配方为:汽油∶煤油∶柴油=1∶1∶1,沸程80~500℃。含油污泥采用某石
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
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8数据。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数据总表




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3656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2.26CN102836568A*CN102836568A*(21)申请号 201110170599.X(22)申请日 2011.06.23B01D 11/02(2006.01)C02F 11/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72)发明人巫树锋 杨岳 刘发强 刘光利李常青 江岩 梁宝锋 王军刘志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代理人张茵(54) 发明名称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57) 摘。

2、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以萃取溶剂的总体积为100计,含有:主剂A,沸程为110135的馏分油,占85100;副剂B,沸程为140150的馏分油,占015;助剂C,80100的馏分油或者工业纯产品,占05。所述的馏分油为石脑油、轻质油等。本发明萃取溶剂在萃取过程中,操作条件温和,对工艺设备精度要求不高,萃取效果突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目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1/1页21.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以萃取溶剂的总体积为100计,其特征在于含。

3、有:主剂A,沸程为110135的馏分油,占85100;副剂B,沸程为140150的馏分油,占015;助剂C,沸程为80100的馏分油或者工业纯产品,占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馏分油为石脑油、轻质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纯产品为丁酮、庚烷、1,2-二氯乙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剂A为沸程为120130的馏分油。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36568 A1/9页3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特别是对原油储运过程产生的罐底泥和炼油厂、炼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含油污。

4、泥的萃取溶剂。背景技术0002 炼化企业在石油储运、炼制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他们主要来自隔油池、浮选池、原油脱水罐、储运罐和污油罐等。这些污泥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这给污泥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平均每年约产生80万吨含油污泥。并且随着企业生产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近年,随着国家环保法规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生产过程中所生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困。

5、扰石油和石油加工行业的难题。0003 针对含油污泥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且难以彻底处理等问题,近20年来虽然有多种有关含油污泥的研究报道,且处理技术也多种多样,每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但至今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也难以得到推广应形成工业化生产。含油污泥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含油污泥常用的处理方法: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等。焦化法虽然可以利用高温条件下烃类的热裂解和热缩合反应产生液相油品、不凝气和焦碳产品,但这种方法耗能较高,且容易结焦,对工艺要求高。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将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类降解为无害的土壤成份,但对于越来越稀缺的石油资源。

6、来说是一种浪费。焚烧处理法优点是污泥经焚烧后,多种有害物几乎全部除去,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废物减容效果好,处理比较安全,缺点是焚烧过程中产生了二次污染,同样也浪费了宝贵资源。萃取法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一种合适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将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回收利用的方法。目前,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还在试验开发阶段。萃取法的优点是处理含油污泥较彻底,能够将大部分石油类物质提取回收。但是由于萃取剂价格昂贵,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萃取法成本高,很少实际应用于炼厂含油污泥处理。0004 CN1526797A提出一种含油污泥萃取方法,选用萃取剂为轻质煤焦油(常压下沸点4590)、石油醚、轻质油,。

7、利用溶剂对含油污泥中燃料油的溶解作用,对含油污泥中水、油和渣进行分离。但是,该技术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55,萃取过程中溶剂损耗较高,且含油污泥经过萃取后,油萃取不易彻底。0005 CN200410050782提出用宽沸点油(100500)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溶剂油,并采用多效热萃取的方式对含油污泥中的油进行回收。但是,此工艺流程较长,且在较高操作温度下很难完全回收成分稳定的溶剂油,并循环利用。0006 CN200910079177提出含油污泥干化后在萃取的工艺,使用多种成品油作为萃取溶剂,比如石脑油、溶剂油、石油醚等,但经过试验对比分析,萃取出的有机物最多才占含油污说 明 书CN 102。

8、836568 A2/9页4泥总有机物含量的58。其萃取效果排序为:石脑油120#溶剂油石油醚。0007 Taiwo E.A(Taiwo E.A et al.Oil recovery from petroleum sludge by solvent extraction.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7):836844.)用己烷和二甲苯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溶剂。在优化萃取条件下可以回收含油污泥中达67的有机化合物(含油污泥含水率约19)。但所用溶剂的毒性较大(特别是二甲苯),对周围环境和操作人员都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低沸点己烷的用量较大,在溶剂回收。

9、阶段的损失量会较大,导致工艺经济性下降。0008 综上所述,目前用作含油污泥萃取溶剂的原料主要有轻质煤焦油、石油醚、石脑油、轻质油、苯、甲苯、丁酮等工业产品或宽沸程组合溶剂,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萃取效果,但文献数据证明用以上溶剂对含油污泥的萃取,其萃取出的有机产品很难超过含油污泥中总体有机物成分的60,并且萃取溶剂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会有较大量的损失,一般损失量可达6以上,这样就影响了含油污泥萃取技术的经济性能,暂缓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单一溶剂,如苯、甲苯、丁酮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单一性,与含油污泥中结构复杂的石油类物质有一定的相容局限性,导致萃取效果不能大幅提高。单一石油产品,如煤焦油、石油醚、。

10、石脑油、轻质油等,虽然对含油污泥中结构复杂的石油类物质有较高的溶解性,但由于这类溶剂的沸程较宽,且低沸程油的含量较高,这就需要苛刻的萃取工艺设备,以免油气泄露造成爆炸危险,同时低沸程油分很难在溶剂回收阶段回收,造成较大的溶剂损失。更宽沸程的溶剂,如CN200410050782中用宽沸点油(100500)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溶剂油,此工艺需要500以上的焙烧温度才能把溶剂油与干泥渣分离,工艺复杂,能耗高,同时回收溶剂损失也较高且成份不恒定。因此,影响含油污泥萃取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要开发出性能更加优良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发明内容0009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含油污泥萃。

11、取溶剂。采用本发明萃取溶剂,在萃取过程中,操作条件温和,对工艺设备精度要求不高,萃取效果突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目标。00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萃取溶剂,以萃取溶剂的总体积为100计,含有:0011 主剂A,沸程为110135的馏分油,占85100(v/v);0012 副剂B,沸程为140150的馏分油,占015(v/v);0013 助剂C,沸程为80100的馏分油或者工业纯产品,占05(v/v)。0014 本发明所述的馏分油为石脑油、轻质油等。0015 本发明所述的助剂C可以为丁酮、庚烷、1,2-二氯乙烷等工业纯产品。0016 本发明所述的主剂A优选为沸程为12013。

12、0的馏分油。0017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在于,针对萃取含油污泥并回收溶剂工艺,选择石油产品110135的馏分油作为含油污泥萃取的主溶剂,原因有三点:1、考虑到回收工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选择此沸程适中的馏分产品;2、石油产品馏分油与含油污泥中的油分一样含有多种相类似且同源的石油类物质,相似相容效果较好,因此所选的馏分油对含油污泥中分子量分布较宽的油分有优越的溶解能力,同时可以兼顾部分更高分子量的沥青质和重油组分;3、此沸程的石油产品馏分对含油污泥中油的萃出率高于一般常见溶剂,且在溶剂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3/9页5回收工艺中溶剂的损失量较少,有利于工艺的经济性。0018 本发明另。

13、一特点在于在主溶剂中加入少量的沸程较高的副剂B,含油污泥中总会有部分重油组分很难被萃取出来,少量沸程较高的副剂B的加入会使溶剂对含油污泥中的沥青质和重油成分的溶解能力有所加强。0019 本发明同时也使用少量的低沸程助剂C来实现调整主溶剂的目的。现有技术中萃取过程大部分在3090温度下进行,少量较低沸点的油分可以在主溶剂中形成局部的溶液错动,使溶解过程中物料的转移更顺畅。0020 本发明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具有高效、快速、使用量少、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含油污泥与溶剂质量比11120的范围内都有优良的萃取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21 应用本发明得到的含油污泥萃取溶剂,在含油污泥前期干化或自然干化至含水。

14、率小于30时才与溶剂进行接触,进行萃取效果检测。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的“(v/v)”指体积百分含量,其余没标注的“”为质量百分含量。0022 检测标准以萃取油分占含油污泥总有机物成分的质量百分比(R)计量,也就是总有机物萃出率。0023 含油污泥总有机物成分测定方法。将含油污泥在105烘干至衡重,再将烘干油泥在550马弗炉焙烧至衡重,两重量的差值既是含油污泥总有机物成分含量。0024 从含油污泥中通过萃取分离出来的油分的质量的测定方法。萃取前后含油污泥质量的差值减去等量含油污泥的含水量既是萃取出的油分量。0025 含油污泥中可萃出油分的测定方法。一定量的含油污泥在大量萃取剂的条件下,多次萃取,直。

15、到某次萃取前后干油泥的质量差小于原质量的0.1为止。0026 萃出油分占含油污泥总有机物含量的比例(总有机物萃出率R):0027 0028 萃出油分占含油污泥中总可萃油分的比例(可萃油分回收率P):0029 0030 含油污泥萃取工艺步骤。油泥与萃取溶剂的质量比为15,萃取温度为75,萃取时间为40min,萃取过程中辅助60r/min的搅拌。二次萃取与一次萃取工艺相同。0031 实施例10032 溶剂配方为:萃取溶剂全部选用石脑油12013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33。

16、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数据。0034 实施例20035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5(v/v),其中主剂、副剂分别选用石脑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4/9页6油115130、14015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36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2数据。0037 实施例30038 溶剂配方为:主剂A,98(v/v);助剂C,2(v/v),其中主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

17、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39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3数据。0040 实施例40041 溶剂配方为:主剂A,93(v/v);副剂B,5(v/v);助剂C,2(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42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4数据。0043 实施例50044 溶剂配方为:主剂A,87(v/v);副剂B,12(v/v);助剂C,1(v/v),其。

18、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45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5数据。0046 实施例60047 溶剂配方为:主剂A,90(v/v);副剂B,5(v/v);助剂C,5(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48 萃取结果见。

19、表1实施例6数据。0049 实施例70050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4(v/v);助剂C,1(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51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7数据。0052 实施例80053 溶剂配方为:萃取溶剂全部选用石脑油12013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

20、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54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8数据。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5/9页70055 实施例90056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5(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57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9数据。0058 实施例100059 溶剂配方为:主剂A,98(v/v);助剂C,2(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

2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60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0数据。0061 实施例110062 溶剂配方为:主剂A,93(v/v);副剂B,5(v/v);助剂C,2(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

22、63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1数据。0064 实施例120065 溶剂配方为:主剂A,87(v/v);副剂B,12(v/v);助剂C,1(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66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2数据。0067 实施例130068 溶剂配方为:主剂A,90(v/v);副剂B,5(v/v);助剂C,5(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

23、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69 萃取结果见表1实施例13数据。0070 实施例140071 溶剂配方为:主剂A,95(v/v);副剂B,4(v/v);助剂C,1(v/v),其中主剂、副剂和助剂分别选用石脑油115130、140150和90100沸程的馏分油。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72 萃取结果见。

24、表1实施例14数据。0073 对比例10074 溶剂为:市售轻质石脑油,沸程70145。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6/9页8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75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1数据。0076 对比例20077 溶剂为:市售二甲苯,沸点139。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78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2数据。0079 对比例30080 溶剂为:市售正庚烷,沸点98。含油污。

25、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81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3数据。0082 对比例40083 溶剂配方为:汽油煤油柴油(体积比)111,沸程80500。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原油储运厂的罐底油泥,含水率约为16。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经自然风干7天,使含水率降为35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84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4数据。0085 对比例50086 溶剂为:市售轻质石脑油,沸程70145。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

26、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87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5数据。0088 对比例60089 溶剂为:市售二甲苯,沸点139。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90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6数据。0091 对比例70092 溶剂为:市售正庚烷,沸点98。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93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7数据。0094 对比例80095 溶剂配方为:汽油煤油柴油111,沸程80500。含油污泥采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和浮选池排放的含油油泥,含水率约83。预处理步骤:原油泥样在105下烘干3小时,使含水率降为1020后,用作被萃取样品。0096 萃取结果见表1对比例8数据。0097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数据总表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7/9页90098 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8/9页100099 说 明 书CN 102836568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