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33959.4
2015.05.08
CN104842601A
2015.08.19
授权
有权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32B 15/0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变更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漳河路15号变更后: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漳河路15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32B 15/01申请日:20150508|||公开
B32B15/01; C22C45/00; H01B1/02
B32B15/01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佘晨; 何源; 程奇; 龚世余; 吴天凤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漳河路15号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董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包括铜基层和镀覆层,镀覆层为非晶态,镀覆层镀覆于铜基层的表面;其中,镀覆层包含稀土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该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包括铜基层和镀覆层,所述镀覆层为非晶态,所述镀覆层镀覆于所述铜基层的表面;其中,所述镀覆层包含稀土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铜基层,所述镀覆层的含量为8-12重量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以100重量份的锡元素为基准,所述稀土元素的含量为11-15重量份,所述磷元素的含量为20-25重量份,所述钛元素的含量为3-5重量份,所述钒元素的含量为2-9重量份,所述钇元素的含量为0.1-0.5重量份,所述锆元素的含量为0.7-1.8重量份。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选自镧系元素。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选自镧元素、铈元素、铕元素和钆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层为直径为0.05-0.15cm的圆铜线,所述镀覆层的厚度为0.01-0.15cm。
说明书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线缆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电磁波泄漏或干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电子及电气产品的电磁干扰发射或受到电磁干扰的侵害是通过产品的外壳、交/直流电源端口、信号线、控制线及地线而形成的。电磁辐射会使周围的电子电器设备及计算机等受到严重的干扰,使它们的工作程序发生紊乱,产生误操作、图像障碍或声音障碍等,从而造成计算机信息泄露等严重的社会问题。有资料表明,在1公里距离内,计算机显示终端的电磁波可以被窃取并复原信息,造成失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该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包括铜基层和镀覆层,镀覆层为非晶态,镀覆层镀覆于铜基层的表面;其中,镀覆层包含稀土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铜基层的表面镀覆非晶态的镀覆层,然后利用镀覆层中的稀土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的协同作用,使得该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以及可焊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包括铜基层和镀覆层,镀覆层为非晶态,镀覆层镀覆于铜基层的表面;其中,所述镀覆层包含稀土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 在本发明中,铜基层和镀覆层的具体含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抗电磁干扰性和可焊性,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铜基层,镀覆层的含量为8-12重量份。 同时,在镀覆层中各元素的具体含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但是为了使得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抗电磁干扰性和可焊性,优选地,以100重量份的锡元素为基准,稀土元素的含量为11-15重量份,磷元素的含量为20-25重量份,钛元素的含量为3-5重量份,钒元素的含量为2-9重量份,钇元素的含量为0.1-0.5重量份,锆元素的含量为0.7-1.8重量份。 另外,在镀覆层中稀土元素可以是本领域任意一个常规的稀土元素,但是从生产成本以及抗电磁屏蔽的效果上而考虑,优选地,稀土元素选自镧系元素。更优选地,稀土元素选自镧元素、铈元素、铕元素和钆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该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的具体形状和规格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圆金属和扁金属线,但是为了利用该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编织防波套,优选地,铜基层为直径为0.05-0.15cm的圆铜线,镀覆层的厚度为0.01-0.15cm。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电磁屏蔽的参数通过渗透法测得。 实施例1 1)在包括直径为0.1cm的圆铜线的表面上镀覆非晶态的镀覆层制成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镀覆层的厚度为0.1cm。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圆铜线,镀覆层的含量为10重量份。另外,覆层包含铈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并且,以100重量份的锡元素为基准,铈元素的含量为13重量份,磷元素的含量为23重量份,钛元素的含量为4重量份,钒元素的含量为5重量份,钇元素的含量为0.3重量份,锆元素的含量为1.1重量份。 2)以上述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为原材料编织成编织套A1,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A2,所不同的是,在镀覆层中,以100重量份的锡元素为基准,铈元素的含量为11重量份,磷元素的含量为20重量份,钛元素的含量为3重量份,钒元素的含量为2重量份,钇元素的含量为0.1重量份,锆元素的含量为0.7重量份。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A3,所不同的是,在镀覆层中,以100重量份的锡元素为基准,铈元素的含量为15重量份,磷元素的含量为25重量份,钛元素的含量为5重量份,钒元素的含量为9重量份,钇元素的含量为0.5重量份,锆元素的含量为1.8重量份。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A4,所不同的是,将铈元素换为铕元素和钆元素,并且以100重量份的锡元素为基准,铕元素的含量为8重量份,钆元素的含量为5重量份。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A5,所不同的是,镀覆层的厚度为0.03cm。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实施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A6,所不同的是,镀覆层的厚度为0.14cm。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B1,所不同的是,镀覆层不含有稀土元素。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B2,所不同的是,镀覆层不含有磷元素。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B3,所不同的是,镀覆层不含有钛元素。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B4,所不同的是,镀覆层不含有钒元素。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对比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B5,所不同的是,镀覆层不含有钇元素。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对比例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编织套B6,所不同的是,镀覆层不含有锆元素。该编织套的编织密度、屏蔽衰减指数以及可焊性见表1。 表1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知,实施例中的编织套的渗透场强均低于对比例中的编织套的渗透场强,而渗透场强越低说明编织套的抗电磁屏蔽能力越 强。另外,实施例中的编织套的可焊性均优于对比例中的编织套的可焊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包括铜基层和镀覆层,镀覆层为非晶态,镀覆层镀覆于铜基层的表面;其中,镀覆层包含稀土元素、锡元素、磷元素、钛元素、钒元素、钇元素和锆元素。该非晶态稀土-锡-磷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