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583822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2271.1

申请日:

2015.04.07

公开号:

CN104716148A

公开日:

2015.06.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7/12申请日:20150407|||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7/12; H01L21/02

主分类号:

H01L27/12

申请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宏达; 孙力; 王东方; 孔祥永

地址:

100015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李相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其中的柔性基板包括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还包括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本发明可以解决弯曲柔性显示面板会损伤其内部器件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包括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的与所述第二膜层相对的表面为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一预设面;所述第二膜层的与所述第一膜层相对的表面为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二预设面;所述第一预设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预设面的形状相互对应,并可以在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相互接触时相互贴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面和所述第二预设面均为具有预设倾斜角的斜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大于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 还包括晶体管,以及在工作状态下与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电性相连的像素电极;所述第一膜层为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所述第二膜层为所述像素电极。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源电极、漏电极以及有源层;工作状态下所述源电极以及所述漏电极分别与所述有源层电性相连;所述第一膜层为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所述第二膜层为所述有源层。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二柔性层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孔。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多个第一区域与多个第二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间隔排列;所述衬底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形成材料为柔性材料,在第二区域内的形成材料为刚性材料。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之间还包括第一隔垫层和/或第二隔垫层;所述第一隔垫层与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一隔垫层可与所述第二柔性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所述第二隔垫层与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隔垫层可与所述第一柔性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之间还包括第一缓冲层和/或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与第二膜层对应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第一缓冲层与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一缓冲 层可与所述第二膜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层上与第一膜层对应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第二缓冲层与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缓冲层可与所述第一膜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11.  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柔性层,并在第一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一膜层的图形;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柔性层,并在第二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膜层的图形;将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对贴合,以使: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12.  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柔性层;在第一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一膜层的图形;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膜层的图形;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上形成第二柔性层;其中,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 开电连接。13.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基板。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双面显示的柔性显示面板。15.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为双面显示的柔性显示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柔性显示技术实现曲面显示时,存在弯曲时损伤像素内部器件的可能。比如,对于柔性基板中栅绝缘层、钝化层等延伸性不好的膜层,以及有源层、ITO(氧化铟锡)层等易受损伤的膜层,都有可能随弯曲而受到过度的拉伸作用力,从而造成像素破损,导致显示面板上的坏点、坏线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解决了弯曲柔性显示面板会损伤其内部器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
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
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
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 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膜层的与所述第二膜层相对的表面为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一预设面;
所述第二膜层的与所述第一膜层相对的表面为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二预设面;
所述第一预设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预设面的形状相互对应,并可以在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相互接触时相互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面和所述第二预设面均为具有预设倾斜角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大于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
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大于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
可选地,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晶体管,以及在工作状态下与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电性相连的像素电极;
所述第一膜层为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所述第二膜层为所述像素电极。
可选地,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源电极、漏电极以及有源层;工作状态下所述源电极以及所述漏电极分别与所述有源层电性相连;
所述第一膜层为所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所述第二膜层为所述有源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层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二柔性层中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孔。
可选地,所述柔性基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多个第一区域与多个第二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间隔排列;
所述衬底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形成材料为柔性材料,在第二区域内的形成材料为刚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之间还包括第一隔垫层和/或第二隔垫层;
所述第一隔垫层与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一隔垫层可与所述第二柔性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
所述第二隔垫层与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隔垫层可与所述第一柔性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之间还包括第一缓冲层和/或第二缓冲层;
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与第二膜层对应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第一缓冲层与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一缓冲层可与所述第二膜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
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层上与第一膜层对应的至少部分区域中;所述第二缓冲层与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缓冲层可与所述第一膜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柔性层,并在第一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一膜层的图形;
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柔性层,并在第二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膜层的图形;
将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对贴合,以使:
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
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柔性层;
在第一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一膜层的图形;
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形成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膜层的图形;
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上形成第二柔性层;
其中,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柔性基板。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双面显示的柔性显示面板。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可选地,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为双面显示的柔性显示装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电性相连的结构通常相互结合的技术观念,可使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在一种弯曲状态下相互分离,在另一种弯曲状态下相互接触,可以分散来自两侧的拉伸作用力,避免受到损伤;同时,本发明中的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可以有效保护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免于受到其他弯曲时可能造成的损伤。因此,本发明可以解决弯曲柔性显示面板会损伤其内部器件的问题,可提升柔性显示设备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实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在毫米量级上的相互分离(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曲时原先相邻的结构可以相互远离达到几毫米的数量级),相比较现有技术微米级别上的结构分离有着 数量级上的提升。
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基板可以用于实现由弯曲状态控制显示状态的功能,例如曲面显示、弯曲隐藏、双面显示器的显示切换等等,为柔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4A和图4B是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在弯曲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的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一种柔性基板的衬底在厚度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 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参见图1,该柔性基板包括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还包括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而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均位于第一柔性层13和第二柔性层14之间。而且,上述第一膜层11与上述第一柔性层13相互结合,上述第二膜层12与上述第二柔性层14相互结合。其中,上述相互结合指的是两个层状结构通过某种手段(例如贴附、粘合或者直接在表面上形成)而在接触面上具有了相对较强的结合力,并可以在受到外力时不容易相互分离。而且,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是在柔性基板的通电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因而至少会具有导体或者半导体的特性。
为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的上侧约定为第一侧,将柔性基板的下侧约定为第二侧。
图2是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的局部剖面图。参见图2,当上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上述第一膜层11与上述第二膜层12可随上述第一柔性层13和上述第二柔性层14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图3是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的局部剖面图。参见 图3,当上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上述第一膜层11与上述第二膜层12可随上述第一柔性层13和上述第二柔性层14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图4A和图4B是图1所示的柔性基板在弯曲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参见图4A,当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由于柔性基板存在厚度,因而柔性基板的第一侧表面会受到挤压而面积减小,柔性基板的第二侧表面会受到拉伸而面积增大。类似地,参见图4B,当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由于柔性基板存在厚度,因而柔性基板的第二侧表面会受到挤压而面积减小,柔性基板的第一侧表面会受到拉伸而面积增大。因此,可以通过在厚度方向上适当的位置设置使得上述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在弯曲时处于不同的拉伸或者挤压状态,从而使得位于第一柔性层13上的第一膜层11与位于第二柔性层14上的第二膜层1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继而实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的相互接触、以及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的相互分离。举例来说,可以使上述第一柔性层13位于所述柔性基板厚度方向上的第一预设位置处,上述第二柔性层14位于所述柔性基板厚度方向上的第二预设位置处,以使:
在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可随第一柔性层13和第二柔性层14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当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可随第一柔性层13和第二柔性层14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应理解的是,第一柔性层13或第二柔性层14被拉伸或者挤压的状态与柔性基板的弯曲情况有关,因而为了实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的相互接触与相互分离,上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与“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均是在一定的弯曲程度范围内。
然而关于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现有技术中在考虑到电性相连的两个膜层通常都会直接接触,因而通常会将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设置成直接相连的导体结构,并具有一定的结合力。在 此基础之上,柔性基板在弯曲时可能会使相互接触的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成为一个受到来自两侧的拉伸作用力的整体,而很容易受到损伤。
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基于上述设置使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在一种弯曲状态下相互分离,在另一种弯曲状态下相互接触,可以分散来自两侧的拉伸作用力,避免受到损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可以有效保护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免于受到其他弯曲时可能造成的损伤。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解决弯曲柔性显示面板会损伤其内部器件的问题,可提升柔性显示设备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在毫米量级上的相互分离(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曲时原先相邻的结构可以相互远离达到几毫米的数量级),相比较现有技术微米级别上的结构分离有着数量级上的提升。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可以用于实现由弯曲状态控制显示状态的功能,例如曲面显示、弯曲隐藏、双面显示器的显示切换等等,为柔性显示设备的控制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在不弯曲状态下可以是相连的(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不相连的,这一点决定了柔性基板在不弯曲状态下的工作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之间除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之外,上述柔性基板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在图1至图3中未示出的区域内,上述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还可以具有其他的形状或厚度;上述第一柔性层13和/或第二柔性层14可以在上述柔性基板上整面设置或在给定区域内设置,本发明均不做限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条件下,上述第一膜层11与上述第一 柔性层13之间的结合力大于上述第一膜层11与上述第二柔性层14之间的结合力;上述第二膜层12与上述第二柔性层14之间的结合力大于上述第二膜层12与上述第一柔性层13之间的结合力。基于此,可以对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第一柔性层13、第二柔性层14的形成材料、形成工艺等参数进行合适的设置,使得柔性基板经过多次弯曲后第一膜层11不会与第一柔性层13脱离,也不会与第二柔性层14粘连;第二膜层12不会与第二柔性层14脱离,也不会与第一柔性层13粘连。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上述第一膜层11的与上述第二膜层12相对的表面可以是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一预设面,上述第二膜层12的与上述第一膜层11相对的表面可以是具有预设形状的第二预设面。而且,上述第一预设面的形状与上述第二预设面的形状相互对应,并可以在上述第一膜层与上述第二膜相互接触时相互贴合。从而,可以相互贴合的第一预设面与第二预设面可以使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
举例来说,上述第一预设面与第二预设面可以是相互对应的凹凸不平的曲面,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设置)的平面,或者任意其他形状的面。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小接触电阻、减小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之间的间距,或者减小第一膜层11和第二膜层12的电阻,可以使第一膜层11与第二柔性基板14接触、第二膜层12与第一柔性基板13(同样需要满足上述关于结合力的要求)。具体地,图5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可以看出,图5中上述第一膜层11的第一预设面和上述第二膜层12的第二预设面均为具有预设倾斜角的斜面。基于此,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可以更加有效地分离和接触。如图5所示,当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刚好接触时,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得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之间具有较小的接触电阻;如图6所示,当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相互分离 时,斜面相较于其他形状的面更容易随柔性基板的弯曲而产生相对移动;如图7所示,当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在过度挤压下接触时,斜面的形状可以使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上下错开,并仍可以在此之后相互分离,不容易使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受到过度挤压而发生形状不可恢复的范性形变。
作为一种示例,上述柔性基板可以还包括晶体管,以及在工作状态下与上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电性相连的像素电极,从而上述第一膜层11为上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上述第二膜层12为上述像素电极。具体地,上述柔性基板可以是显示面板中的阵列基板,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可以分别是阵列基板中像素电路内相连的像素电极与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基于此,可以实现像素电极与晶体管连接情况的弯曲控制,从而可以通过外部弯曲改变显示面板的显示状态。
作为另一种示例,上述柔性基板可以还包括晶体管,上述晶体管包括源电极、漏电极以及有源层;工作状态下上述源电极以及上述漏电极分别与上述有源层电性相连;从而上述第一膜层11为上述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上述第二膜层12为上述有源层。具体地,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可以分别为同一晶体管的有源层和源电极,或者分别为同一晶体管的有源层和漏电极。基于此,可以实现晶体管内部源漏极与有源层连接情况的弯曲控制。
当然,上述第一膜层11与第二膜层12还可以是柔性基板中其他在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结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对应地,上述第一柔性层13中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上述第二柔性层14中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从而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可以通过上述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来形成与柔性基板中位于第一柔性层13之上或者位于第二柔性层14之下的结构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柔性基板的必要功能。
另一方面,上述柔性基板作为可以弯曲的结构,可以具有形成材 料包括柔性材料的衬底。具体地,图8是一种柔性基板的衬底在厚度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上述衬底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区域15a与多个第二区域15b,所述多个第一区域15a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15b间隔排列,并且,上述衬底在所述第一区域15a内的形成材料为柔性材料,在第二区域15b内的形成材料为刚性材料。基于此,衬底中的刚性材料可以使柔性基板具有一定的抗裂性,同时衬底中的柔性材料可以使柔性基板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当然上述多个第一区域15a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15b间隔排列得越密集,衬底在各个位置处的特性就越趋于一致。
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参见图9,在上述任意一种柔性基板结构的基础之上,上述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一隔垫层16和/或第二隔垫层17。其中,第一隔垫层16与第一柔性层13相互结合,且第一隔垫层16可与上述第二柔性层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第二隔垫层17与第二柔性层14相互结合,且第二隔垫层17可与上述第一柔性层14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基于此,上述第一隔垫层16和第二隔垫层17可以采用强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形成,用于对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同时,接触面光滑有利于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的相对移动,且不容易对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造成损伤;而且,在上述柔性基板同时包括第一隔垫层16和第二隔垫层17时,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会由于第一隔垫层16和第二隔垫层17接触而不容易发生过度的相对移动(通过对第一隔垫层16和第二隔垫层17的位置进行合适的预先设置即可实现),也就是说第一隔垫层16和第二隔垫层17可以保护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不被过度拉伸。
图10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局部剖面图,参见图10,在上述任意一种柔性基板结构的基础之上,上述第一柔性层13与第二柔性层14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一缓冲层18和/或第 二缓冲层19。其中,第一缓冲层18设置在上述第一柔性层13上与第二膜层12对应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并与第一柔性层13相互结合,而且第一缓冲层18可与上述第二膜层12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第二缓冲层19设置在上述第二柔性层14上与第一膜层11对应的至少部分区域中,并与第二柔性层14相互结合,而且第二缓冲层19可与上述第一膜层11接触的表面为光滑的面。基于此,第一膜层11可以不与第二柔性层14直接接触、第二膜层12可以不与第一柔性层13直接接触,而通过第一缓冲层18和第二缓冲层19,可以改善第一膜层11与第二柔性层14之间的摩擦以及第二膜层12与第一柔性层13之间的摩擦,并起到支撑、保护等作用。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第一衬底上形成第一柔性层,并在第一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一膜层的图形;
步骤102: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二柔性层,并在第二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膜层的图形;
步骤103:将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相对贴合,以使:
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
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
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用于制造上述任意一种柔性基板,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达到类似的技术效果。除此之外,该方法可以利用分别制作之后进行对盒的方式,可以保障第一膜层与第一柔性层之 间的结合力、以及第二膜层与第二柔性层之间的结合力,有利于提升柔性基板的性能、降低成本。
图12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柔性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衬底上形成第一柔性层;
步骤202:在第一柔性层上形成包括第一膜层的图形;
步骤203:在所述第一柔性层上形成绝缘层;
步骤204: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包括第二膜层的图形;
步骤205:在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上形成第二柔性层;
其中,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触、形成电连接;在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二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分离、断开电连接。
可以看出,该方法用于制造例如图10所示的柔性基板,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达到类似的技术效果。除此之外,该方法采用依次形成各层结构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柔性基板的制造成本。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的柔性基板。举例来说,该柔性显示面板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而上述柔性基板可以是该柔性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彩膜基板或者任意包括电路结构的基板,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特别地,该柔性显示面板可以是双面显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例如,该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柔性基板(上述任意一种柔性基板)和第二柔性基板(上述任意一种柔性基板),并使第一柔性基板与第二柔性基板背向设置,分别用于实现柔性显示面板两个侧面上的显示功能。从而在合适的设置下,在该柔性显示面板向一侧弯曲时,两个背向设置的柔性基板处于相反的工作状态;而在柔性显示面板不弯曲时,两个柔性基板 可以通过预先的设置处于任意的工作状态。基于此,该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实现例如曲面显示、弯曲隐藏、弯曲显示、双面显示器的显示切换等功能,为柔性显示设备的显示方式和控制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柔性显示面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特别地,该柔性显示装置为双面显示的柔性显示装置。具体地,其双面显示功能可以由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实现,也可以由背向设置的两个单面显示面板来实现,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可以看出,由于该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因而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 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装置,其中的柔性基板包括工作状态下电性相连的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还包括第一柔性层与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之间;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柔性层相互结合,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柔性层相互结合;当所述柔性基板向第一侧弯曲时,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可随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弯曲而相互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