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712897.6
2013.12.20
CN104734409A
2015.06.24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K 5/22申请公布日:2015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5/22申请日:20131220|||公开
H02K5/2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任丽君; 张之元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海前山金鸡路789号科技楼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陈振; 李双皓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紧固装置,包括出线盖、出线通道与紧固件;出线盖上设置出线孔,所述出线通道上具有通孔,所述出线通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出线盖上,所述通孔与所述出线孔对接;线路从所述出线孔中穿出,经过所述出线通道,所述紧固件套装在所述出线通道上,所述紧固件向所述出线盖的方向旋入,将线路的位置固定;所述出线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达到提高安全性、操作简便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线路紧固装置,包括出线盖,出线盖上设置出线孔,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出线通道与紧固件; 所述出线通道上具有通孔,所述出线通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出线盖上,所 述通孔与所述出线孔对接; 线路从所述出线孔中穿出,经过所述出线通道,所述紧固件套装在所述出 线通道上,所述紧固件向所述出线盖的方向旋入,将线路的位置固定; 所述出线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出 线孔的轴线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的 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出线通道的一端设置外螺纹; 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盖为一凹 槽,在所述出线盖的底部,沿所述出线盖的内壁设置至少三个基台; 所述基台的高度相同,所有所述基台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其中至少三个所述基台的中心具有定位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线盖的底 部,沿所述出线盖的内壁还设置至少两个螺杆柱; 在所述螺杆柱的中心设置安装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柱的端面 高于所有所述基台的端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通道 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出线盖的外部。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通道的置 于出线盖的外部的一端设置紧固外螺纹; 在所述紧固外螺纹的末端的端面上沿圆周设置多个切片; 所述紧固件为环形,在环形内壁的一端设置紧固内螺纹,所述紧固内螺纹 与所述紧固外螺纹相配合; 在环形内壁上另一端还设置锥面;所述锥面与所述紧固内螺纹相邻的一端 的内截面面积比远离所述紧固内螺纹的另一端的内截面面积大。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远离所述 紧固内螺纹的一端的内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紧固外螺纹的内截面面积; 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内螺纹逐渐旋入所述紧固外螺纹,所述紧固件的锥面作 用于多个所述切片,所述锥面远离所述紧固内螺纹的一端逐渐收缩,直至将所 述出线通道中的线路压紧固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切片在 所述紧固外螺纹的末端的端面上沿圆周均匀分布。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切片围 成的圆环中放置缓冲环; 所述缓冲环的外周的直径等于多个所述切片围成的封闭环的内径。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环由弹 性材料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 所述切片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通道的 外螺纹与所述出线通道的紧固外螺纹之间设置隔板; 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出线通道上; 所述隔板和所述紧固外螺纹相邻的端面与所述切片远离所述隔板的末端之 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
说明书线路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电器的线路进行紧固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出线方式多采用电源线焊接在控制板上,或者采用接 插件的方式将电源线接通到电机的控制板上,然后经出线胶嘴穿出,然后用扎 带扎紧的方式。 用扎带扎紧的方式,使电机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当扎带没有扎紧,电 机的引线端容易被外界拉力从控制板上拉断,导致电机不良。同时出线胶嘴与 电机的控制板的端盖配合,再用扎带扎紧,操作工序较多,浪费人力。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操作简便的线路紧固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线路紧固装置,包括出线盖、出线通道与紧固件。 出线盖上设置出线孔; 所述出线通道上具有通孔,所述出线通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出线盖上,所 述通孔与所述出线孔对接; 线路从所述出线孔中穿出,经过所述出线通道,所述紧固件套装在所述出 线通道上,所述紧固件向所述出线盖的方向旋入,将线路的位置固定; 所述出线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通孔与所述出线孔的轴线重合。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线孔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出线通道的一 端设置外螺纹; 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线盖为一凹槽,在所述出线盖的底部,沿所 述出线盖的内壁设置至少三个基台; 所述基台的高度相同,所有所述基台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其中至少三个所述基台的中心具有定位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所述出线盖的底部,沿所述出线盖的内壁还设置 至少两个螺杆柱; 在所述螺杆柱的中心设置安装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螺杆柱的端面高于所有所述基台的端面。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线通道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出线盖的外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线通道的置于出线盖的外部的一端设置紧固 外螺纹; 在所述紧固外螺纹的末端的端面上沿圆周设置多个切片; 所述紧固件为环形,在环形内壁的一端设置紧固内螺纹,所述紧固内螺纹 与所述紧固外螺纹相配合; 在环形内壁上另一端还设置锥面;所述锥面与所述紧固内螺纹相邻的一端 的内截面面积比远离所述紧固内螺纹的另一端的内截面面积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锥面远离所述紧固内螺纹的一端的内截面面积 小于所述紧固外螺纹的内截面面积; 所述紧固件的紧固内螺纹逐渐旋入所述紧固外螺纹,所述紧固件的锥面作 用于多个所述切片,所述锥面远离所述紧固内螺纹的一端逐渐收缩,直至将所 述出线通道中的线路压紧固定。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切片在所述紧固外螺纹的末端的端面上沿 圆周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切片围成的圆环中放置缓冲环; 所述缓冲环的外周的直径等于多个所述切片围成的封闭环的内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缓冲环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切片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出线通道的外螺纹与所述出线通道的紧固外螺 纹之间设置隔板; 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出线通道上; 所述隔板和所述紧固外螺纹相邻的端面与所述切片远离所述隔板的末端之 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线路紧固装置的采用紧固件的方 式,固定可靠,提高了线路安全性;通过旋入紧固件的操作即可完成线路固定, 使用十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通道与紧固件装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通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紧固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使用不安全、操作工序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线路紧固装置来 提高线路的安全性,使操作简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 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盖的立体示意图,本发明的一种线路紧固装置 100包括出线盖110、出线通道120与紧固件130。 在出线盖110上设置出线孔112。 在出线通道120上具有通孔,本实施例中通孔置于出线通道120的中心。 出线通道120的一端安装在出线盖110上。通孔与出线孔112对接,以便线路 从出线盖110中先后经由出线孔112、通孔引出。 线路从出线孔112中穿出,经过出线通道120,紧固件130套装在出线通道 120上,紧固件130向出线盖110的方向旋入,将线路的位置固定。出线通道 120的长度大于紧固件130的长度,保证紧固件130能完全安装在出线通道120 上。这种线路的紧固方式可靠,从而安全性高,通过旋入操作即可完成固定, 使用十分简单。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线通道120的通孔与出线孔112的轴线重合,这 样可以保证线路的走向顺畅,不打结不折弯。 请结合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通道的立体示意图, 出线孔112的内壁设置内螺纹,出线通道120的一端设置外螺纹122。出线孔 112的内螺纹与出线通道120的外螺纹122相配合,这样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使出 线盖110与出线通道120牢固结合,密封性高。 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盖的主视示 意图,出线盖110为一凹槽,在出线盖110的底部,沿出线盖110的内壁设置 至少三个基台114。 基台114的高度相同,所有基台114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基台114用于 固定电机的控制板,保证电机的控制板平整地安装。其中至少三个基台114的 中心具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将电机的控制板固定。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出线盖110的底部,沿出线盖110的内壁还设置 至少两个螺杆柱116。在螺杆柱116的中心设置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出线盖 110安装在电机本体上。 较优地,出线盖110使用散热性能较好的材料,经制造工艺制成,这样使 出线盖110的强度较高,批量产品的尺寸一致性高。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螺杆柱116的端面高于所有基台114的端面。当线 路固定完成后,使用灌封胶对出线孔112进行密封时,由于螺杆柱116较高, 灌封胶不会通过流入安装孔中。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线通道120的一端安装在出线盖110上,另一端 置于出线盖110的外部。 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出线通道与紧固 件装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出线通道120的置于出线盖110的外部的一端设置 紧固外螺纹124。 在紧固外螺纹124的末端的端面上沿圆周设置多个切片126。切片126的数 量在切片126的宽度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有利于提高切片126之中的线 路受力均匀性。 当紧固件130套装在出线通道120上,紧固内螺纹134逐渐旋入紧固外螺 纹124,紧固件130的锥面136持续作用于多个切片126,由于锥面136远离紧 固内螺纹134的一端逐渐收缩,所有的切片126同时往内收缩,直至将出线通 道120中的线路压紧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靠,防止线路被拉断。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发明的线路紧固装置的紧固件的立体示意图,紧 固件130为环形,在环形内壁的一端设置紧固内螺纹134,紧固内螺纹134与出 线通道120的紧固外螺纹124相配合。在环形内壁上另一端还设置锥面136。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0的外廓为六角头螺帽,这样设计方便使用者旋入 紧固件130,使操作过程更轻松。 锥面136与紧固内螺纹134相邻的一端的内截面面积比远离紧固内螺纹134 的另一端的内截面面积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锥面136远离紧固内螺纹134的一端的内截面面积 小于紧固外螺纹124的内截面面积。锥面136的较小截面才能作用于切片126, 使切片126往内收缩。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个切片126在紧固外螺纹124的末端的端面上沿 圆周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设置21个切片126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多个切片126围成的圆环中放置缓冲 环127。缓冲环127的外周的直径等于多个切片126围成的封闭环的内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缓冲环127由弹性材料制成。缓冲环127可起到保 护其中穿过的线路,避免切片126的收缩挤压将线路破坏;缓冲环127还能起 到使线路固定更牢固的作用。切片126的挤压作用产生后,在缓冲环127的整 段长度上,缓冲环127均紧紧接触到线路,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有效地防止 尘土、水通过出线通道120上的通孔伸入出线盖110。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多个切片126的长度方向沿通孔的轴线方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出线通道120的外螺纹122与出线通道120的紧固 外螺纹124之间设置隔板128。隔板128固定在出线通道120上,起到限制紧固 件130的旋入位置的作用,防止出线通道120的外螺纹122旋入出线盖110的 出线孔112的深度过大,影响紧固件13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隔板128使用六角法兰螺母,旋入安装到出线通道120上。 隔板128和紧固外螺纹124相邻的端面与切片126远离隔板128的末端之 间的距离大于紧固件130的长度。这样设计能保证紧固件130的锥面136能接 触到切片126,从而随着紧固件130的旋入产生作用力以固定线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线路紧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紧固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紧固装置,包括出线盖、出线通道与紧固件;出线盖上设置出线孔,所述出线通道上具有通孔,所述出线通道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出线盖上,所述通孔与所述出线孔对接;线路从所述出线孔中穿出,经过所述出线通道,所述紧固件套装在所述出线通道上,所述紧固件向所述出线盖的方向旋入,将线路的位置固定;所述出线通道的长度大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达到提高安全性、操作简便的目的。。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