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037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CN103010375A*CN103010375A*(21)申请号 201210545413.9(22)申请日 2012.12.17B62K 19/00(2006.01)C22F 1/04(2006.01)B23P 15/00(2006.01)(71)申请人广州市银三环机械有限公司地址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港口工业区东风大道西(72)发明人黄可俭(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代理人刘各慧(54) 发明名称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57) 摘要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其步骤主要包括:(1)下料;(2)在上管和上叉的一端切弧形凹槽;(3)焊接;(4)打磨;(5)补焊。该制造工艺能提高自行车车架的强度,并能提高自行车车架的外观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1/1页21.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中管、上管、下管、上叉、下叉、五通;上管的一端焊接在头管上,上管的另一端焊接在中管上;下管的一端焊接在头管上,下管的另一端焊接在五通上;上叉的一端焊接在中管上,上叉的另一端与下叉的另一端通。
3、过后勾爪连接,下叉的一端焊接在五通上;所述的五通焊接在中管上;其特征在于:制造上述自行车车架的工艺过程是:(1)针对头管、中管、上管、下管、上叉、下叉、五通和后勾爪分别下料;(2)加工头管、中管、下管、下叉、五通和后勾爪;(3)加工上管,加工上管的过程是:如上管坯料的直径大于中管直径,则在上管坯料的一端切一竖向的与中管外壁配合的圆弧凹槽,如上管坯料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中管的直径,则先将上管坯料的一端压扁,使得上管坯料一端的宽度大于中管的直径,然后在上管坯料的一端切出与压扁方向一致的弧形凹槽;(4)加工上叉,加工上叉的过程是:把上叉左右叉弯弧加工好,在上叉的左右叉之间焊接支杆,保证上叉接中管的的宽度。
4、大于中管直径2-4MM,然后用立式铣床加工铣配合中管的弧形凹槽;(5)将切有弧形凹槽的上管一端焊接到中管中,此时,上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管和下管轴线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并在上管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6)将切有弧形凹槽的上叉一端焊接到中管中,此时,上叉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叉轴线和下叉轴线的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并在上叉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7)将五通焊接到中管上;将头管焊接到上管的另一端;将下管的一端焊接到头管上,将下管的另一端焊接到五通上;将下叉的一端焊接到五通上,将上叉和下叉的另一端通过后勾爪连接在一起;(8)打磨掉在中管处位于上管。
5、和上叉之间所形成的焊缝;(9)在上管和上叉的连接处补焊,使在中管处位于上叉和上管之间形成两条横向的圆弧形焊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自行车车架上进行喷漆处理。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10375 A1/3页3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背景技术0002 为提供自行车车架的强度和美观度,传统的一款自行车车架结构包括头管、中管横梁及后叉,其中头管焊接在横梁的前端,后叉由横梁后端向前分割到横梁的中部形成,中管被夹持在后叉之间。上述结构的自行车车架的主要制造工艺是,成型头管和中管,然后,将横梁自后端向前分割到横梁。
6、中部,接着将头管焊接到横梁的前端部,将中管夹持到后叉之间并焊接,最后打磨后叉的内侧面。上述结构的制造工艺,由于需要将横梁的后端部分割开来,工艺较复杂,效率低,且最主要的是当后叉被分割形成后,后叉之间的空间自后端向前端逐渐减小,那么,在打磨后叉过程中,由于受到空间的局限,则通过一道工序难以达到打磨的要求,给打磨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甚至有些地方无法实现打磨的工序。0003 为此,后面出现了将横梁和后叉分开制造,最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到中管上,但这种结构因在中管处形成焊缝,容易形成应力集中,那么,在横梁与中管的连接处以及后叉与中管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自行车车架的强度,同时,在中部处,。
7、横梁和后叉在中管处因焊缝的原因无法形成一体的流线型结构,因此,影响了自行车车架的外观。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该制造工艺能提高自行车车架的强度,并能提高自行车车架的外观美,降低生产成本。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自行车车架的制造工艺,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中管、上管、下管、上叉、下叉、五通;上管的一端焊接在头管上,上管的另一端焊接在中管上;下管的一端焊接在头管上,下管的另一端焊接在五通上;上叉的一端焊接在中管上,上叉的另一端与下叉的另一端通过后勾爪连接,下叉的一端焊接在五通上;所述的五通焊接在中管上;制造上述自行车车架的工艺过程是。0006 (1)针。
8、对头管、中管、上管、下管、上叉、下叉、五通和后勾爪分别下料。0007 (2)加工头管、中管、下管、下叉、五通和后勾爪。0008 (3)加工上管,加工上管的过程是:如上管坯料的直径大于中管直径,则在上管坯料的一端切一竖向的与中管外壁配合的圆弧凹槽,如上管坯料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中管的直径,则先将上管坯料的一端压扁,使得上管坯料一端的宽度大于中管的直径,然后在上管坯料的一端切出与压扁方向一致的弧形凹槽。0009 (4)加工上叉,加工上叉的过程是:把上叉左右叉弯弧加工好,在上叉的左右叉之间焊接支杆,保证上叉接中管的的宽度大于中管直径2-4MM,然后用立式铣床加工铣配合中管的弧形凹槽;(5)将切有弧形凹槽。
9、的上管一端焊接到中管中,此时,上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说 明 书CN 103010375 A2/3页4且与穿过上管和下管轴线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并在上管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0010 (6)将切有弧形凹槽的上叉一端焊接到中管中,此时,上叉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叉轴线和下叉轴线的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并在上叉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0011 (7)将五通焊接到中管上;将头管焊接到上管的另一端;将下管的一端焊接到头管上,将下管的另一端焊接到五通上;将下叉的一端焊接到五通上,将上叉和下叉的另一端通过后勾爪连接在一起。0012 (8)打磨掉在中管处位于上管和上叉。
10、之间所形成的焊缝。0013 (9)在上管和上叉的连接处补焊,使在中管处位于上叉和上管之间形成两条横向的圆弧形焊缝。0014 作为改进,在自行车车架上进行喷漆处理。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制造工艺,由于上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管和下管轴线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中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叉轴线和下叉轴线的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并在上叉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在打磨过程中,能将上管和上叉之间的焊缝打磨光滑,且不会打磨到上管和上叉而损坏上管和上叉;经过打磨后,使上管和上叉连接到一起,因此,提高了上管与中管及上叉与中管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
11、提高了整个自行车车架的强度。同时,从外观上看,经打磨和补焊后,上管和上叉形成了一整体,实现了流线型的连接,因此,外观美观。附图说明0016 图1为本发明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为本发明自行车车架的仰视图。0018 图3为第一次焊接后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4为打磨后自行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5为A的放大图。0021 图6为B的放大图。0022 图7为C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0024 如图1和图2所示,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1、中管2、上管3、下管4、上叉5、下叉6及五通71;上管3的一端焊接在头管1。
12、上,上管3的另一端焊接在中管2上;下管4的一端焊接在头管1上,下管4的另一端焊接在五通71上,五通焊接在中管的下端;上叉5由左右叉两根构成,在两左右叉之间焊接有支杆。上叉的一端焊接在中管2上,上叉5的另一端与下叉6通过后勾爪81连接,下叉6的一端焊接在五通71上。0025 制造上述自行车车架的工艺过程是。0026 (1)针对头管1、中管2、上管3、下管4、上叉5、下叉6、五通71和后勾爪81分别下料。说 明 书CN 103010375 A3/3页50027 (2)加工头管1、中管2、下管4、下叉6、五通71和后勾爪81。0028 (3)加工上管3,加工上管3的过程是:如上管坯料的直径大于中管直。
13、径,则在上管坯料的一端切一竖向的与中管外壁配合的圆弧凹槽,如上管坯料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中管的直径,则先将上管坯料的一端压扁,使得上管坯料一端的宽度大于中管的直径,然后在上管坯料的一端切出与压扁方向一致的弧形凹槽,当上管接合到中管时,使得上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管和下管轴线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0029 (4)加工上叉5,加工上叉的过程是:把上叉左右叉弯弧加工好,通过支杆将两上叉连接起来,保证上叉接中管的的宽度大于中管直径2-4MM,然后用立式铣床加工洗配合中管的弧形凹槽;当上叉接合到中管时,使得上叉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叉轴线和下叉轴线的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
14、为2-4mm。0030 (5)将切有弧形凹槽的上管一端焊接到中管中,此时,上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管和下管轴线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优选3mm,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上管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7。0031 (6)将切有弧形凹槽的上叉一端焊接到中管中,此时,上叉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叉轴线和下叉轴线的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2-4mm,优选3mm,如图3和图6所示,在上叉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8。0032 (7)将五通焊接到中管上;将头管焊接到上管的另一端;将下管的一端焊接到头管上,将下管的另一端焊接到五通上;将下叉的一端焊接到五通上,将上叉和下叉的另一端通过后勾爪。
15、连接在一起。0033 (8)打磨掉在中管处位于上管和上叉之间所形成的焊缝,如图4和图7所示,在上管和上叉之间形成一光滑的连接面9。0034 (9)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上管和上叉的连接处补焊,使在中管处位于上叉和上管之间形成两条横向的圆弧形焊缝10。0035 (10)在自行车车架上进行喷漆处理。0036 在本发明中,由于上管3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管和下管轴线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3mm,中管一端的端面与穿过中管轴线且与穿过上叉轴线和下叉轴线的平面垂直的平面的距离为3mm,并在上叉与中管接触处形成焊缝,在打磨过程中,能将上管和上叉之间的焊缝打磨光滑,且不会打磨到上管和上叉而损坏上管和。
16、上叉;经过打磨后,消除了上管和上叉连接处的应力,并使上管和上叉连接到一起,因此,提高了上管与中管及上叉与中管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自行车车架的强度。同时,从外观上看,经打磨和补焊后,上管和上叉形成了一整体,实现了流线型的连接,因此,外观美观。说 明 书CN 103010375 A1/6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0375 A2/6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0375 A3/6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0375 A4/6页9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0375 A5/6页10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0375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