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577071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77336.5

申请日:

2012.12.27

公开号:

CN103016594A

公开日:

2013.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F 9/02申请日:20121227|||公开

IPC分类号:

F16F9/02; F16F9/34; F16F9/50

主分类号:

F16F9/02

申请人: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柳平波

地址: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甬江镇(夏家)工业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张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属于减震器领域,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上都设置有阻尼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的所述阻尼孔与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所述第二腔体(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33),所述第一活塞(31)和所述第三活塞(33)上都设置有阻尼孔(311、331),所述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312),所述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321),所述第一活塞(31)上设置的所述阻尼孔(311)与所述第二活塞(32)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3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所述第一活塞(31)和所述第二活塞(3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32)和所述第三活塞(33)之间通过连杆(4)相连,所述活塞杆(2)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31)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a),所述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3b),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a)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b)内。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5)。

说明书

说明书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依靠阻尼力来抑制弹簧的跳跃。阻尼力太小,车身就会上下跳跃,阻尼力太大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
传统的减震器主要包括缸体,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活塞上还设置有阻尼孔,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杆和缸体上,汽车受到震动时,弹簧受压或者受拉,活塞杆也随着上下运动,运动时活塞受到较大的阻力,减缓弹簧的跳跃。活塞受到的阻力由阻尼孔的大小决定,而阻尼孔的一旦成型以后,其大小事是不能改变的,也就导致减震器的阻尼无法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能够根据震动的大小,自动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上都设置有阻尼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的所述阻尼孔与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上。减震器工作在不是很颠簸的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分离,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气流可以通过这两个通气孔自由流通,所以此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都没有起到阻尼作用,只有第三活塞起到阻尼作用,阻尼力不是很大,避免减震器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当减震器工作在颠簸的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冲击力的作用贴合在一起,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都被堵塞,此时第一活塞上的阻尼孔也起到阻尼作用,这时阻尼力大大增加,避免弹簧弹性恢复太快,造成车辆的跳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车辆运行在平稳的路面时,减震器的阻尼很小,避免减震器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在车辆运行在颠簸路面时,减震器的阻尼变大,避免弹簧弹性恢复太快,造成车辆的跳跃。
附图说明
图1为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工作在平整路面的示意图。
图2为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工作在颠簸路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第二腔体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33,第一活塞31和第三活塞33上都设置有阻尼孔311和331,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312,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321,第一活塞31上设置的阻尼孔311与第二活塞32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3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之间设置有弹簧5,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a,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3b,弹簧5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容纳槽3a和第二容纳槽3b内。第二活塞32和第三活塞33之间通过连杆4相连,活塞杆2设置在第一活塞31上。
参见图1,车辆行驶在平稳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分离,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气流可以通过这两个通气孔自由流通,所以此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都没有起到阻尼作用,只有第三活塞起到阻尼作用,阻尼力不是很大,避免减震器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2,当减震器工作在颠簸的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冲击力的作用贴合在一起,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都被堵塞,此时第一活塞上的阻尼孔也起到阻尼作用,这时阻尼力大大增加,避免弹簧弹性恢复太快,造成车辆的跳跃。

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659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CN103016594A*CN103016594A*(21)申请号 201210577336.5(22)申请日 2012.12.27F16F 9/02(2006.01)F16F 9/34(2006.01)F16F 9/50(2006.01)(71)申请人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315020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甬江镇(夏家)工业开发区(72)发明人柳平波(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代理人张强(54) 发明名称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自动调节的。

2、减震器,属于减震器领域,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上都设置有阻尼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的所述阻尼孔与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1/1页21.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所述第二腔体(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33),所述第一活塞(31)和所述第三活塞(33)上都设置有阻尼孔(311、331),所述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312),所述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321),所述第一活塞(31)上设置的所述阻尼孔(311)与所述第二活塞(32)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3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

4、交,所述第一活塞(31)和所述第二活塞(3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32)和所述第三活塞(33)之间通过连杆(4)相连,所述活塞杆(2)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3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a),所述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3b),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a)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b)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5)。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16594 A1/2页3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技术。

5、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背景技术0002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依靠阻尼力来抑制弹簧的跳跃。阻尼力太小,车身就会上下跳跃,阻尼力太大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0003 传统的减震器主要包括缸体,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活塞上还设置有阻尼孔,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杆和缸体上,汽车受到震动时,弹簧受压或者受拉,活塞杆也随着上下运动,运动时活塞受到较大的阻力,减缓弹簧的跳跃。活塞受到的阻力由阻尼孔的大小决。

6、定,而阻尼孔的一旦成型以后,其大小事是不能改变的,也就导致减震器的阻尼无法调节。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能够根据震动的大小,自动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腔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上都设置有阻尼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的所述阻尼孔与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的第二通气。

7、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三活塞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上。减震器工作在不是很颠簸的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分离,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气流可以通过这两个通气孔自由流通,所以此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都没有起到阻尼作用,只有第三活塞起到阻尼作用,阻尼力不是很大,避免减震器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当减震器工作在颠簸的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冲击力的作用贴合在一起,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都被堵塞,此时第一活塞上的阻尼孔也起到阻尼作用,这时阻尼力大大增加,避免弹簧弹性。

8、恢复太快,造成车辆的跳跃。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内。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车辆运行在平稳的路面时,减震器的阻尼很小,避免减震器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在车辆运行在颠簸路面时,减震器的阻尼变大,避免弹簧弹性恢复说 明 书CN 103016594 A2/2页4太快,造成车辆的跳跃。附图说明0009 图1为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工作在平整路面的示意图。0010 图2为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工作在颠簸路面的示意图。具体实。

9、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阻尼自动调节的减震器,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缸体内壁至少包括直径不同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第二腔体12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33,第一活塞31和第三活塞33上都设置有阻尼孔311和331,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312,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321,第一活塞31上设置的阻尼孔311与第二活塞32上设置的第二通气孔3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第一活塞31和第二活塞32之间设置有弹簧5,第一活塞3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3a,第二活塞32上设置有第二容纳。

10、槽3b,弹簧5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容纳槽3a和第二容纳槽3b内。第二活塞32和第三活塞33之间通过连杆4相连,活塞杆2设置在第一活塞31上。0012 参见图1,车辆行驶在平稳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分离,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气流可以通过这两个通气孔自由流通,所以此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都没有起到阻尼作用,只有第三活塞起到阻尼作用,阻尼力不是很大,避免减震器妨碍弹簧的正常工作。0013 参见图2,当减震器工作在颠簸的路段时,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由于冲击力的作用贴合在一起,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都被堵塞,此时第一活塞上的阻尼孔也起到阻尼作用,这时阻尼力大大增加,避免弹簧弹性恢复太快,造成车辆的跳跃。说 明 书CN 103016594 A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6594 A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659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