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烧制炉.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1487009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43745.6

申请日:

2013.06.19

公开号:

CN103353226A

公开日:

2013.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7B 17/00申请公布日:201310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B 17/00申请日:20130619|||公开

IPC分类号:

F27B17/00

主分类号:

F27B17/00

申请人:

陈仲礼

发明人:

陈仲礼

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城南一路009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代理人:

傅启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陶瓷烧制炉,它涉及陶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陶瓷烧制炉,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烧制箱体(1)、箱盖(2)、密封条(3)、底托(4)、发热管(5)、置物抽屉(6)、底座(7)和滚轮(8), 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 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 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 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 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 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

说明书

一种陶瓷烧制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烧制炉。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制品在进行成型时都需要进行烧制,传统的烧制方式都是在普通的窑内进行烧制,这样火候控制不均匀,且烧制比较慢,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烧制炉,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烧制箱体1、箱盖2、密封条3、底托4、发热管5、置物抽屉6、底座7和滚轮8, 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 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 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 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 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 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
所述的置物抽屉6可放置手套,夹具等方便拿取烧制好的陶瓷的物品。
所述的密封条3保证箱体密封效果好,热量不会外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烧制箱体1、箱盖2、密封条3、底托4、发热管5、置物抽屉6、底座7和滚轮8, 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 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 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 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 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 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
所述的置物抽屉6可放置手套,夹具等方便拿取烧制好的陶瓷的物品。
所述的密封条3保证箱体密封效果好,热量不会外漏。
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

一种陶瓷烧制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陶瓷烧制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陶瓷烧制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陶瓷烧制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陶瓷烧制炉.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322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0.16CN103353226A*CN103353226A*(21)申请号 201310243745.6(22)申请日 2013.06.19F27B 17/00(2006.01)(71)申请人陈仲礼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城南一路0090号(72)发明人陈仲礼(74)专利代理机构北海市海城区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代理人傅启英(54) 发明名称一种陶瓷烧制炉(57) 摘要一种陶瓷烧制炉,它涉及陶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烧制箱体(1)的外。

2、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53226 ACN 103353226 A1/1页21.一种陶瓷烧制。

3、炉,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烧制箱体(1)、箱盖(2)、密封条(3)、底托(4)、发热管(5)、置物抽屉(6)、底座(7)和滚轮(8), 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 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 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 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 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 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353226 A1/2页3一种陶瓷烧制炉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陶瓷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烧制炉。背景技术0002 陶瓷的发展史。

4、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制品在进行成型时都需要进行烧制,传统的烧制方式都是在普通的窑内进行烧制,这样火候控制不均匀,且烧制比较慢,效率低下。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烧制。

5、炉,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0004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烧制箱体1、箱盖2、密封条3、底托4、发热管5、置物抽屉6、底座7和滚轮8, 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 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 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 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 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 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0005 所述的置物抽屉6可放置手套,夹具等方便拿取烧制好的陶瓷的物品。0006 所。

6、述的密封条3保证箱体密封效果好,热量不会外漏。0007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0008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9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烧制箱体1、箱盖2、密封条3、底托4、发热管5、置物抽屉6、底座7和滚轮8, 烧制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发热管5, 烧制箱体1的外框体四周设置有密封条3, 烧制箱体1的一侧连接有箱盖2, 烧制箱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底托4, 烧制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置物抽屉6, 置物抽屉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0010 所述的置物抽屉6可放置手套,夹具等方便拿取烧制好的陶瓷的物品。0011 所述的密封条3保证箱体密封效果好,热量不会外漏。说 明 书CN 103353226 A2/2页40012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烧制炉的四面都设有加热装置,能保证烧制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耗电量低,火候控制均匀,烧制效果好。说 明 书CN 103353226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353226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