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1572303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9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88085.9

申请日:

2013.03.19

公开号:

CN103162528A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7B 7/02申请公布日:201306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7B 7/02申请日:20130319|||公开

IPC分类号:

F27B7/02; F27B7/28; F27B7/32; C22B26/12

主分类号:

F27B7/02

申请人:

江西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勇; 袁礼寿; 凌庄坤; 张魏巍; 聂勗

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代理人:

何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包括转筒,所述转筒内腔壁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为搪瓷或陶瓷内衬套。所述转筒设有相应的进料装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包括转筒,其特征是所述转筒内腔壁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为搪瓷或陶瓷内衬套,所述转筒设有相应的进料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所述搪瓷或陶瓷内内衬套分别由搪瓷或陶瓷材料制成一整体式、或由陶瓷或搪瓷材料制成的若干贴片设于所述转筒的相应的内壁面构成。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转筒的端部。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筒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及其连接于进料腔与进料仓之间的绞龙。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腔的内径小于所述转筒的内径。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腔的出料口端呈倾斜状。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绞龙、进料腔和转筒高于同一轴线上。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筒的内腔壁与内衬套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云母提取锂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云母氟化学硫酸法提锂反应的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的技术领域中,锂电池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在锂电池制作工艺中,锂云母提取锂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产环节,现有的从锂矿物中提锂的方法主要有硫酸盐法、氯化物法、石灰石法、硫酸法以及气一固反应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将锂矿物进行高温煅烧,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煅烧渣进一步制取锂盐,而在化学硫酸法进行锂云母提取锂工艺中,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又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制作设备,它主要对锂云母与硫酸混合料进行旋转式加热预烧,之后送至二次加热装置进行煅烧,现有的这类电加热窑由于材料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其使用寿命短,运行故障率高,当其支行中出现问题时将影响整个提锂工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致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由于其腐蚀性所产生的副作用又可能影响提取物的纯度,以致于影响产品质量和提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该加热窑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转筒,所述转筒内腔壁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为搪瓷或陶瓷内衬套。所述转筒设有相应的进料装置。 
所述搪瓷或陶瓷内内衬套分别由搪瓷或陶瓷材料制成一整体式、或由陶瓷或搪瓷材料制成的若干贴片设于所述转筒的相应的内壁面构成。
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转筒的端部。
所述转筒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及其连接于进料腔与进料仓之间的绞龙。
所述进料腔的内径小于所述转筒的内径。
所述进料腔的出料口端呈倾斜状。
所述绞龙、进料腔和转筒高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转筒的内腔壁与内衬套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使用可靠,运行故障率低,确保连续稳定运行,提高了内壁面的而腐蚀强度和机械强度,相对可提高提纯度和提取率,通过进料装置与转筒的相互配合,可使筒内原有料与新进料及时均匀混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转筒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与转筒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的转筒(窑)1通过设于其筒体外周上的滚圈8可旋转式设于相应的支承体5上,并通过设于转筒1外周壁上的大齿轮9及其相应的传动装置实施转动,转筒1的一端端口连接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3以及连接于进料腔3与进料仓7之间的输料绞龙6;转筒1的内壁设有内衬套,内衬套为由搪瓷材料经高温烧制为一整体式嵌设于转筒1的内腔壁的搪瓷衬套2;在转筒1的进料口一端设有 氟化氢回收装置11,转筒1通过其另一端处的出料部4将经加热预烧的锂云母与硫酸的混合料输送至二次加热装置进行相应的煅烧。本实施例中,输料绞龙6、进料腔3的出料口以及转筒1的进料口三者的轴向中心线可以设置成与转筒1的轴向中心线为同一中心线。本实施例中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相应的加热结构和方式可为现有的电加热锻炼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转筒的内衬套为由陶瓷或搪瓷材料烧制成的若干贴片拼贴于所述转筒的相应的四周内壁面上构成的搪瓷或陶瓷衬套。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转筒1的内腔壁与搪瓷或陶瓷衬套2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1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实施例一和\或二类同。
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转筒1的内腔壁与搪瓷或陶瓷衬套2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10,如图2所示。进料装置的出料口的内径小于转筒1的进料口的直径,且其出料口端面3a自上往下呈倾斜状。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类同。
基于本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的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产品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并非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

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2528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CN103162528A*CN103162528A*(21)申请号 201310088085.9(22)申请日 2013.03.19F27B 7/02(2006.01)F27B 7/28(2006.01)F27B 7/32(2006.01)C22B 26/12(2006.01)(71)申请人江西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园(72)发明人张勇 袁礼寿 凌庄坤 张魏巍聂勗(74)专利代理机构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代理人何彬(54) 发明名称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

2、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包括转筒,所述转筒内腔壁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为搪瓷或陶瓷内衬套。所述转筒设有相应的进料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2528 ACN 103162528 A1/1页21.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包括转筒,其特征是所述转筒内腔壁设有内衬套,所述内衬套为搪瓷或陶瓷内衬套,所述转筒设有相应的进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所。

3、述搪瓷或陶瓷内内衬套分别由搪瓷或陶瓷材料制成一整体式、或由陶瓷或搪瓷材料制成的若干贴片设于所述转筒的相应的内壁面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转筒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筒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及其连接于进料腔与进料仓之间的绞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腔的内径小于所述转筒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腔的出料口端呈倾斜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绞龙、进料腔和转筒高于同一轴线上。8.根据权利要求1、2或。

4、3所述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筒的内腔壁与内衬套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62528 A1/2页3一种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云母提取锂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云母氟化学硫酸法提锂反应的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新能源的技术领域中,锂电池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在锂电池制作工艺中,锂云母提取锂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产环节,现有的从锂矿物中提锂的方法主要有硫酸盐法、氯化物法、石灰石法、硫酸法以及气一固反应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将锂矿物进行高温煅烧,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煅烧渣进一步制取锂盐,而在化学硫酸法进行锂云母提取锂工艺中。

5、,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又是一个重要的工艺制作设备,它主要对锂云母与硫酸混合料进行旋转式加热预烧,之后送至二次加热装置进行煅烧,现有的这类电加热窑由于材料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其使用寿命短,运行故障率高,当其支行中出现问题时将影响整个提锂工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原材料和能源的浪费,致使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由于其腐蚀性所产生的副作用又可能影响提取物的纯度,以致于影响产品质量和提取率。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该加热窑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耐腐蚀,使用寿命长。0004 本发明的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转筒,所述转筒内腔壁设有内。

6、衬套,所述内衬套为搪瓷或陶瓷内衬套。所述转筒设有相应的进料装置。 0005 所述搪瓷或陶瓷内内衬套分别由搪瓷或陶瓷材料制成一整体式、或由陶瓷或搪瓷材料制成的若干贴片设于所述转筒的相应的内壁面构成。0006 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转筒的端部。0007 所述转筒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及其连接于进料腔与进料仓之间的绞龙。0008 所述进料腔的内径小于所述转筒的内径。0009 所述进料腔的出料口端呈倾斜状。0010 所述绞龙、进料腔和转筒高于同一轴线上。0011 所述转筒的内腔壁与内衬套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0012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使用可靠,运行故障率低,确保连续稳定运行,提高了内壁面的而腐蚀强度和机械强。

7、度,相对可提高提纯度和提取率,通过进料装置与转筒的相互配合,可使筒内原有料与新进料及时均匀混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发明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转筒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的进料装置说 明 书CN 103162528 A2/2页4与转筒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 现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5 如图1所示,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的转筒(窑)1通过设于其筒体外周上的滚圈8可旋转式设于相应的支承体5上,并通过设于转筒1外周壁上的大齿轮9及其相应。

8、的传动装置实施转动,转筒1的一端端口连接有进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3以及连接于进料腔3与进料仓7之间的输料绞龙6;转筒1的内壁设有内衬套,内衬套为由搪瓷材料经高温烧制为一整体式嵌设于转筒1的内腔壁的搪瓷衬套2;在转筒1的进料口一端设有 氟化氢回收装置11,转筒1通过其另一端处的出料部4将经加热预烧的锂云母与硫酸的混合料输送至二次加热装置进行相应的煅烧。本实施例中,输料绞龙6、进料腔3的出料口以及转筒1的进料口三者的轴向中心线可以设置成与转筒1的轴向中心线为同一中心线。本实施例中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其相应的加热结构和方式可为现有的电加热锻炼方式。0016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转筒的内衬套为由。

9、陶瓷或搪瓷材料烧制成的若干贴片拼贴于所述转筒的相应的四周内壁面上构成的搪瓷或陶瓷衬套。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0017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中,转筒1的内腔壁与搪瓷或陶瓷衬套2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1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实施例一和或二类同。0018 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转筒1的内腔壁与搪瓷或陶瓷衬套2之间设有耐火材料层10,如图2所示。进料装置的出料口的内径小于转筒1的进料口的直径,且其出料口端面3a自上往下呈倾斜状。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类同。0019 基于本锂云母混酸加热装置的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产品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并非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说 明 书CN 103162528 A1/2页5图l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2528 A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62528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