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毛发用纤维及由其构成的头发装饰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毛发用纤维及由其构成的头发装饰品.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481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9CN103124812A*CN103124812A*(21)申请号 201180047221.9(22)申请日 2011.10.052010-226891 2010.10.06 JPD01F 6/10(2006.01)A41G 3/00(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钟化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桥本友道(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代理人周欣 陈建全(54) 发明名称人工毛发用纤维及由其构成的头发装饰品(57) 摘要本发明涉及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的。
2、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通过将含有该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杨氏模量为49GPa且在130收缩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进行加工,可得到造型性优异、具有与人发接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制品。(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3.2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11/072914 2011.10.05(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046748 JA 2012.04.12(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4812 ACN 103124812 A1/1页21.一种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中,所述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50N/dtex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中,所述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40N/dtex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1项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是由选自由氯乙烯的均聚物树脂、氯乙烯与乙烯基酯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与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树脂、。
4、氯乙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树脂、及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1项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为人工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6.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包含权利要求15中任1项所述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杨氏模量为49GPa。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为10%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1项所述的。
5、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不比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低。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与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之差为6%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1项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是由选自由丙烯腈系树脂、改性丙烯酸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聚甲醛系树脂、聚醚酮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苯醚系树脂、聚苯硫醚系纤维、及注册商标为。
6、特氟纶的树脂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构成的树脂纤维。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1项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及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含有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1项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含有0.070.5omf%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14.根据权利要求613中任1项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所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含有00.5omf%的硅酮系化合物。15.一种人工毛发制品,其是将权利要求614中任1项所述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进行加工而得到的。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人工毛发制品,其。
7、中,所述加工在95130下进行。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4812 A1/18页3人工毛发用纤维及由其构成的头发装饰品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造型性优异、具有接近人发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及由其构成的头发装饰品、人工毛发制品,进而涉及构成上述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用纤维束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背景技术0002 作为一般市售的人工毛发用的合成纤维,存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聚酯系树脂纤维、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等多种原料。这些合成纤维各自具有来源于原料的优异的特性,使用于根据各纤维的特性而擅长的领域的头饰制品中。进而,近年来通过将各纤维混合而用于一个头饰。
8、制品中,使各自的优异的特性协调并有效利用,从而具有与人发品比较接近的价值的商品也逐渐上市。例如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具有接近人发的柔软的触感,容易加工成任意的发型且发的缠绕也少。此外聚酯系树脂纤维的挺度强且穿戴商品活动时的弹力感优异,由于形态稳定性高,所以使用耐久性优异。此外,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具有轻量且体积感高、有效利用表面凹凸而得到自然的外观等特征。但是另一方面,实际情况是,在将原料不同的纤维混合使用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地有效利用各纤维的特性,在合成纤维的头饰制品中依然得不到与人发品相匹敌的商品价值。0003 将原料不同的纤维混合使用时的最大的课题在于,根据原料的不同,最适的加工温度不同。为了。
9、以头饰制品的形式提高商品价值,必须不损害其中任一者地提高外观、触感、造型性这3个品质,但为此,除了各纤维的构成比率或纤维处理剂的选定以外,赋予卷曲形状时在适合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也变得很重要。具体而言,通过在适合的温度下赋予卷曲形状,提高弹力性或形状保持力,由此能够使作为头发商品的波动感或使用耐久性提高。进而就特定的纤维处理剂而言,通过施加高温的热使纤维处理剂与纤维表面相容,能够表现出与人发相似的光滑且保湿感(潮湿触感)。但是另一方面,若在比原料的最适温度过高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则在纤维间产生融合而丧失柔软性,因热收缩而使纤维产生弯曲,从而变成有点毛糙的不良触感。此外,若在过低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则不。
10、能充分地保持形状,导致造型性降低,但由于相对而言在高的温度下产生的课题使得商品性的降低度较大,所以在将原料不同的纤维混合时,一般根据耐热性最低的原料的适合加工温度来赋予卷曲。0004 进而,由于特别是聚氯乙烯系树脂的耐热性低,伴随温度的上升而产生的品质的降低显著,所以赋予卷曲形状的温度被限定为8090。因此特别是在混合聚酯系树脂纤维等高耐热纤维的情况下,由于与聚酯系树脂纤维的适合温度相比加工温度低,所以变成无法有效利用本来所具有的卷曲的强度的状况,而且变成也无法充分地表现出纤维处理剂本来所具有的触感的改良效果的状态。但是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由于具有与人发相似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卷曲形状的发型性、。
11、以及性价比等作为毛发用纤维非常优异的特性,所以在该领域中成为难以回避的存在,以现有的技术,在综合性品质方面无法得到令人充分满意的水平。0005 具体而言,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了将聚酯系树脂纤维与含卤素的树脂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2/18页4纤维、或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混合并在100以上赋予卷曲的例子。这些技术通过将不同的原料混合,并有效利用其特性,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比以往品更优异的商品性。但是,由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性能不充分,所以从触感的观点来看还有改良的余地,达不到能够提供与人发品相匹敌的商品性的程度。0006 进而,出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目的,。
12、进行了关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一些尝试,但尚未得到充分的效果。0007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卷曲的赋予条件的计算法,但仅通过单纯地降低收缩率,抑制纤维弯曲的生成的效果不充分,此外由于没有考虑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变硬等触感的概念,所以作为毛发用商品,无法得到满意的品质。0008 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作为提高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耐热性的尝试,记载了配合高氯含有率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例子,但仅通过降低收缩率,作为毛发用商品无法得到满意的触感。0009 并且,任一专利文献均没有进行用于充分地得到纤维处理剂的效果的研究,对于头发制品所要求的光滑且具有保湿感的触感没有达到满意的水平。0010 现有技术文。
13、献0011 专利文献00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7019号公报0013 专利文献2:WO2005/082184号公报0014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93213号公报0015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491414号公报发明内容0016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001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造型性优异、具有与人发接近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维及人工毛发制品。001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0019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实施降低收缩应力的改良后,根据需要混合耐热性和刚性优异的纤维,选定卷曲形状赋予温度和收缩率、及纤维。
14、处理剂而进行加工,能够制作解决了上述的课题的头饰制品,最终完成本发明。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0020 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由于如上所述,作为主成分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的软化温度低,所以若在高于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90的温度下进行加工,则因收缩而产生纤维弯曲,变成有点毛糙的不良触感。该纤维弯曲基于以下的原理而产生。首先在赋予卷曲形状的工序中,通过在圆筒形状的管子上以螺旋或同心圆状卷绕纤维束,在保持该形态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时间加热从而使卷绕形状被纤维束记忆,之后冷却并从管子上取下纤维束从而完成工序。此时若混合有收缩差大的纤维,则由于收缩大的纤维拉拽收缩小的纤维从而使收缩率小的纤维产生挠曲,当温度高时。
15、该挠曲变成纤维弯曲而成为触感恶化的原因。并且发现,就人类的触感而言,若弯曲的角度小于170,则感觉到毛糙感。进而发现,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相对于改性丙烯酸系树脂纤维或聚酯系树脂纤维等其它的纤维,容易产生低于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3/18页5170的角度的纤维弯曲,此外因纤维间的融合而丧失柔软性,所以触感的恶化度非常大。0021 于是,发明者们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发现,当收缩率高的纤维的收缩应力小时,收缩率低的纤维承担支柱的作用而不易产生挠曲,进而当收缩率低的纤维的刚性高时,收缩率大的纤维的收缩被抑制,不易产生纤维弯曲。于是应用该原理,通过降低容易产生纤维弯曲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
16、收缩应力、并根据需要混合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相比刚性高且收缩小的例如聚酯系树脂纤维,从而成功地在即使高于以往的90的温度下也不增加纤维弯曲地赋予卷曲形状。0022 此外发现,提高卷曲形状的赋予温度的效果也会影响纤维处理剂的触感,通过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纤维处理剂与纤维表面的相容,特别是在使用了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的情况下,与在90以下赋予卷曲形状情况相比较,得到纤维的光滑性或保湿感的增幅效果。进而发现,由于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能够得到抑制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纤维间融合的效果,所以也能够确保以往在高温加热时降低的纤维的柔软性,得到综合性接近人发的优异的触感。0023 即,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主旨。0。
17、024 本发明的特征之一为一种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0025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其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0026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包含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0027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包含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杨氏模量为49GPa、在130下的收缩。
18、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0028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特征在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不比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低,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与热塑性树脂纤维的在130下的收缩率之差为6%以下。0029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及热塑性树脂纤维包含氨基改性硅酮化合物。0030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包含0.070.5omf%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0031 本。
19、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用纤维束,其中,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包含00.5omf%的硅酮系化合物。0032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之一为一种人工毛发制品,其是将包含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和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进行加工而得到的。0033 发明的效果0034 本发明可得到造型性优异、具有与人发接近的柔软且光滑的触感的人工毛发用纤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4/18页6维及人工毛发制品。附图说明0035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例1-4中记载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收缩应力的测定结果。
20、的图,PVC-1表示以往品,PVC-24表示本发明的改良品。具体实施方式0036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37 本发明的人工毛发用纤维束的特征在于,其由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20100重量%、杨氏模量为49GPa且130的收缩率为10%以下、由除聚氯乙烯系树脂以外的组成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纤维080重量%组成。0038 本发明中的纤维束是指将1根20100dtex的单纤维以2根以上集合而成的物质,可以按照单纤维的集合不散开的方式固定,此外也可以不固定。人工毛发用的合成纤维通常作为数百m的连续的纤维束被制造,在商品加工时切断成任意的长度,进行纤维的混合或。
21、卷曲形状的赋予等而制品化,但本发明中的纤维束没有特别限定,在没有特别指定的情况下,例如是指制造时的连续的纤维束、在商品加工时切断的纤维束、毛发用制品内的纤维束等。0039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特征在于,其是以聚氯乙烯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纤维,收缩应力小。一般存在若收缩率大则收缩应力变高的倾向,但即使具有潜在的收缩应变也能够减小在收缩时产生的应力,由此能够抑制纤维弯曲的产生。为了降低收缩应力,在纤维制造时,例如在110以上的高温下进行长时间的缓和热处理的方法是有效的,即使是相同的收缩率也能够降低收缩应力。但是,降低收缩应力的方法可以不限定于此地使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收缩应力一般如。
22、图1那样,在130附近具有峰,关于本发明中的收缩应力的优选的值,具体而言,在130下的收缩应力为70N/dtex以下较佳,优选为50N/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N/dtex以下较佳。若收缩应力超过70N/dtex,则由于支撑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来抑制收缩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效果变得不充分,所以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产生挠曲,产生纤维弯曲而触感恶化。0040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可以作为人工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适当地使用。0041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在人工毛发用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为20100重量%,优选为307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060重量%。若在人工毛发用。
23、纤维束中的构成比率低于20重量%,则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所具有的柔软的触感或发型性不足而得不到满意的商品性,存在商品性降低的倾向。0042 此外,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在对商品进行加工之前的纤维束的状态下,可以适当地使用将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0.070.5omf%、及硅酮系化合物00.5omf%担载到纤维的表面而得到的物质。0043 担载在纤维的表面是指特定的化合物附着在纤维的表面层上的状态,关于渗透到纤维内部而无法除去的成分,则成为对象外。本发明中,作为不渗透至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内部的溶剂,使用乙醇/环己烷=50wt%/50wt%,将纤维浸渍在该溶。
24、剂中时萃取出的化合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5/18页7物的重量作为担载量处理。0044 作为上述的降低纤维的收缩应力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在提高缓和热处理的温度时,在以往的毛发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在纤维间产生融合,得不到原料所具有的与人发接近的柔软的触感。这是由于通常出于抑制融合的目的而使用的工序油剂的性能不充分而产生的。在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作为工序油剂,可以使用由非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酯油等油成分等组成的混合乳液,但这些油剂成分均为重均分子量低于1500的低分子成分。这是由于,在使用高分子量的成分的情况下,变成有点发粘的触感,即使在商品加工时更换为别。
25、的油剂时,也难以充分地洗涤,所以存在最终商品也得不到满意的触感的问题。但是发明者们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若重均分子量低于1500的纤维处理剂成分在担载在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在100以上进行加热,则由于慢慢地渗透到纤维内部,纤维表面层的残存量大大降低从而融合抑制效果降低,进而渗透到纤维内部的油成分表现出增塑效果,从而导致纤维间融合的促进或收缩应力的增加。于是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0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作为工序油剂的情况下,油剂不会渗透到纤维内部,即使保持在120以上的高温下也能够表现出充分的融合抑制效果。进而,该油剂通过调整附着量可以改良触感的。
26、发粘感,即使是少的附着量,梳通性或静电抑制效果也良好。0045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可以适当地使用在具有2个活性氢基的有机化合物上加成聚合含有环氧乙烷的环氧烷而得到的聚环氧烷化合物。作为具有2个活性氢基的有机化合物,可例示出例如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1,6-己二醇、苯胺等。可以从它们中适当地使用至少1种以上的化合物。作为含有环氧乙烷的环氧烷,是环氧乙烷及碳原子数为330的环氧烷,可以使用例如环氧丙烷、环氧丁烷、苯基环氧乙烷、-烯烃环氧化物或缩水甘油醚类。可以从它们中适当地使用至少1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从触感的观点考虑,优选碳原子数少,但为了得到融合抑制。
27、效果必须在室温下具有流动性,所以优选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物。此外,环氧烷的加成聚合可以按照公知的方法进行,可以是无规型也可以是嵌段型。此外,分子量以重均分子量计为200025000较佳,优选为500020000、进一步优选为1000018000。若重均分子量小于2000,则由于在加热时渗透到纤维内部而降低融合抑制效果,所以纤维的触感变硬,若大于25000,则即使调整附着量,也变成有点发粘的不良触感。此外,为了兼顾触感和抗静电效果,也可以在上述的范围内混合不同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环氧烷化合物。0046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环氧烷系化合物的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为0.070.5omf%较佳,优选为0.07。
28、0.3omf%,进一步优选为0.10.2omf%。在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少于0.07的情况下,由于融合抑制效果不足,所以纤维变硬,此外梳通性或静电抑制效果变得不充分。此外,若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多于0.5omf%,则变成有点发粘的不良触感,此外纤维过度地收束而体积感降低。0047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上,除了聚环氧烷系化合物以外,也可以担载硅酮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粘度的硅酮系化合物与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同样地不会渗透到纤维内部,且可得到高的融合抑制效果。进而,硅酮系化合物为氨基改性硅酮系化合物时,如上所述,通过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可得到良好的触感,特别是由于在缓和热处理工序中在有张力的状态。
29、下进行加热,所以不会生成纤维弯曲,因此可以在比卷曲形状赋予时高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6/18页8的温度下加热,可得到更高的触感改良效果。但是,硅酮系化合物由于带电效果大,所以不能单独作为油剂使用,必须与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并用来使用。0048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硅酮系化合物,可以适当地使用在23下为液体的直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或在该聚二甲基硅氧烷上将氨基、环氧基、羧基、聚醚基、硫醇基导入侧链而将分子的末端制成甲基、或羟基的一般称为硅油的化合物。此外可以在纤维表面上混合多种硅酮化合物,也可以在保持乳液的稳定性的范围内混合具有上述官能团的倍半硅氧烷。其中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二。
30、甲基硅氧烷、环氧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进一步优选为氨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和二甲基硅氧烷。氨基改性二甲基硅氧烷与其它的硅酮化合物相比,在比较低的温度下与纤维表面的相容变得良好,能够得到良好的触感,通过向其中以任意的比例添加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得到更光滑的触感。此外,在硅酮化合物中,硅油一般常以动粘度来规定分子量,本发明中优选的动粘度在25下为50020000mm2/s,进一步优选为100010000mm2/s。若动粘度低于500mm2/s,则由于渗透到纤维内部的量变多,所以融合抑制效果不足而纤维变硬,若高于20000mm2/s,则难以均匀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无法充分地得到融合抑制效果和触感改良效果。0。
31、049 本发明中使用的硅酮化合物的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为00.5omf%较佳,优选为0.020.3omf%,进一步优选为0.050.2omf%。相对于纤维的担载量多于0.5omf%的情况下,由于带电效果大,所以产生静电,在纤维的加工时出现单纤维缠绕等问题。0050 此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除了聚环氧烷系化合物和硅酮系化合物以外,也可以添加抗静电剂或平滑剂,但渗透到纤维中而表现出增塑效果的矿物油或酯油等油成分的附着量少较佳,油成分的优选的附着量为0.15omf%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7omf%以下。0051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在配合或制造方法方面没有特别限定,可以。
32、使用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来制作,但为了得到适合毛发用纤维的纤度或纤维的截面形状,优选使用本领域的制造方法。以下对其一个例子进行说明。0052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是以聚氯乙烯系树脂为主成分的纤维,只要不损害纤维的透明性等品质或纺丝稳定性,就可以根据目的添加氯乙烯系组合物中使用的公知的配合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例如氯化氯乙烯树脂或AS树脂等耐热性提高剂、金属皂系热稳定剂、二酮或亚磷酸酯、多元醇等稳定化助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填充剂、阻燃剂、颜料等。此外根据情况也可以使用发泡剂、交联剂、粘合性赋予剂、导电性赋予剂、香料等特殊的配合剂。0053 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
33、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为以往公知的氯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物树脂、或以往公知的各种共聚物树脂等,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共聚物树脂,可代表性地例示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与乙烯基酯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与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共聚物树脂等氯乙烯与烯烃类的共聚物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等。优选的氯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氯乙烯的均聚物即均聚物树脂。该共聚物树脂中,共聚单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对纤维的成型加工性、纤维的特性等来决定。但是,在共聚。
34、物树脂的软化温度低的情况下,由于成为耐热性降低的原因,所以优选与氯乙烯的均聚物即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7/18页9均聚物树脂混合而使用。0054 为了得到作为纤维的充分的强度、耐热性,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氯乙烯系树脂的粘均聚合度优选为450以上。此外为了在适当的喷嘴压力下,进行安全的纤维的制造,聚合度优选为1800以下。为了达成这些成型加工性和纤维特性,在使用氯乙烯的均聚物树脂时,粘均聚合度特别优选为6501450的区域。在使用共聚物时,虽然也依赖于共聚单体的含量,但粘均聚合度特别优选为10001700的区域。另外,上述粘均聚合度是将树脂200mg溶解到硝基苯。
35、50ml中,将该聚合物溶液在30恒温槽中,使用乌氏型粘度计来测定比粘度,通过JIS-K6721算出的值。0055 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氯乙烯系树脂可以通过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悬浮聚合等来制造。考虑纤维的初期着色性等,优选通过悬浮聚合而制造的聚合物。0056 作为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氯乙烯系树脂,也可以使用氯化氯乙烯系树脂。氯化氯乙烯系树脂使用以氯乙烯系树脂作为原料、使氯与其反应而将氯含量提高到5872%的树脂。通过氯化来增加氯含量,树脂的耐热性提高,所以通过使用氯化氯乙烯系树脂,具有抑制纤维的收缩的效果。氯化氯乙烯系树脂的粘均聚合度(原料氯乙烯系树脂的粘均聚。
36、合度)优选为3001100,若该粘均聚合度低于300,则由于使纤维的热收缩率降低的效果变小,所以变成收缩率略高的纤维。相反,若该粘均聚合度超过1100,则由于熔融粘度变高,纺丝时的喷嘴压力变高,所以存在安全操作变困难的倾向。特别优选粘均聚合度为500900的树脂较佳。此外关于上述氯含有率,若低于58%,则使纤维的热收缩率降低的效果变小,相反若超过72%,则存在熔融粘度变高而稳定操作变困难的倾向,所以不优选。0057 从纺丝时的断丝、因热导致的丝的着色的方面考虑,氯化氯乙烯系树脂与单独使用相比,更优选与氯乙烯树脂混合使用。优选相对于氯乙烯树脂10060重量%,以氯化氯乙烯系树脂040重量%的比率。
37、进行混合,进一步优选相对于氯乙烯树脂9070重量%,以氯化氯乙烯系树脂1030重量%的比率进行混合。若氯化氯乙烯系树脂超过40重量%,则在纺丝时容易引起断丝。0058 作为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稳定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稳定剂,其中,优选选自锡系热稳定剂、Ca-Zn系热稳定剂、水滑石系热稳定剂、环氧系热稳定剂、-二酮系热稳定剂中的至少1种热稳定剂。热稳定剂优选使用0.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3重量份。若低于0.2重量份,则作为热稳定剂的效果不足。若超过5重量份,则热稳定性没有大大地改善,经济上不利。0059 通过上述热稳定剂的添加,在纺丝时树脂的热分解得到防止,所以显示出纤维。
38、的色调不会降低、能够稳定地进行纺丝(长期连续纺丝性)等效果。上述长期连续纺丝性是指能够在数日间不停止纺丝工序的情况下稳定地连续运转、生产纤维的性质。长期连续纺丝性低的树脂组合物在运转开始后,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例如因积垢等而开始引起断丝、或模压开始上升,需要更换多孔板或喷嘴而重新开始,生产效率差。上述纤维的色调的降低是指在纺丝时的纤维的初期着色。0060 在热稳定剂中,作为锡系稳定剂,可例示出二甲基巯基锡、二甲基硫醇锡、二丁基巯基锡、二辛基巯基锡、二辛基巯基锡聚合物、二辛基巯基锡醋酸酯等巯基锡系热稳定剂、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8/18页10二甲基锡马来酸酯、二丁基锡马来酸酯、二辛。
39、基锡马来酸酯、二辛基锡马来酸酯聚合物等马来酸酯锡系热稳定剂、二甲基锡月桂酸酯、二丁基锡月桂酸酯、二辛基锡月桂酸酯等月桂酸酯锡系热稳定剂。作为Ca-Zn系热稳定剂,可例示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12-羟基硬脂酸锌、12-羟基硬脂酸钙等。作为水滑石系热稳定剂,可列举出例如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ALCAMIZER等。作为环氧系热稳定剂,可列举出例如环氧化大豆油、环氧化亚麻籽油等。作为二酮系热稳定剂,可列举出例如硬脂酰苯甲酰甲烷(SBM)、二苯甲酰甲烷(DBM)等。0061 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中使用的润滑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润滑剂,但特别优选选自由金属皂系润滑剂、聚乙烯系润滑剂、高级脂肪酸。
40、系润滑剂、酯系润滑剂、高级醇系润滑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该润滑剂用于控制组合物的熔融状态、及组合物与挤出机内的螺杆、汽缸、冲模等金属面的粘接状态是有效的。润滑剂相对于氯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优选使用0.2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4重量份。若低于0.2重量份,则在纺丝时模压上升,因喷出量降低而生产效率降低,进而容易引起断丝或喷嘴压力的上升等,难以稳定生产。若超过5重量份,则由于喷出量降低、断丝多发等,与低于0.2重量份时同样地难以稳定生产,此外存在得不到具有透明感的纤维的倾向,所以不优选。0062 作为金属皂系润滑剂,可例示出例如Na、Mg、Al、Ca、Ba等的硬脂酸盐、月桂酸盐、棕榈酸盐、。
41、油酸盐等金属皂。作为高级脂肪酸系润滑剂,可例示出例如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癸酸等饱和脂肪酸、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高级醇系润滑剂,可例示出硬脂醇、棕榈醇、肉豆蔻醇、月桂醇、油醇等。作为酯系润滑剂,可例示出由醇和脂肪酸形成的酯系润滑剂或季戊四醇或二季戊四醇与高级脂肪酸的单酯、二酯、三酯、四酯、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季戊四醇系润滑剂或褐煤酸与硬脂醇、棕榈醇、肉豆蔻醇、月桂醇、油醇等高级醇的酯类的褐煤酸蜡系润滑剂。0063 在制造本发明所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时,根据目的,可以进一步使用例如加工助剂、消光剂、填充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颜料等。。
42、0064 它们中,也可以添加用于得到柔软的触感的乙烯-醋酸乙烯酯系(EVA)树脂、例如Nippon Unicar株式会社制的PES-250等、或用于进一步改善挤出加工性的丙烯酸系树脂、例如KANEKA株式会社制的PA-20等。0065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在纤维化工序中可以使用公知的熔融纺丝法。例如,将氯乙烯系树脂、氯化氯乙烯系树脂、热稳定剂、润滑剂以规定的比例混合,用亨舍尔搅拌机等搅拌混合后,填充到挤出机中,在汽缸温度为150190、喷嘴温度为18015的范围内,在纺丝性良好的条件下将树脂挤出,进行熔融纺丝,得到未拉伸丝。0066 此外,在将上述未拉伸丝制成纺丝时,可以使用以往公。
43、知的挤出机。可以使用例如单螺杆挤出机、不同方向双螺杆挤出机、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等,但特别优选使用口径为左右的单螺杆挤出机或口径为左右的锥形挤出机较佳。此时使用的喷嘴的孔形状设定为与最终截面形状近似的形状,但由于因纺丝时的模口膨胀或拉伸等而使形状尺寸发生微妙地变化,所以使用考虑这些因素而进行了调整的孔形状。喷嘴孔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选择圆型、扁平椭圆型、眼镜型、茧型、星型、C字型、H字型、T字型、Y字型、十字型、5边型、6边型、8边型等。其中,优选刚性不显著地增加,优选为扁平椭圆型、眼镜型、茧型,更优选为眼镜型、茧型较佳。0067 将挤出的长丝在设置于喷嘴正下方的加热纺丝筒内(200300气氛且纺丝性说 明 书CN 103124812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