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式制动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463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CN103104636A*CN103104636A*(21)申请号 201210377634.X(22)申请日 2012.10.0810-2011-0100432 2011.10.04 KRF16D 55/225(2006.01)F16D 65/097(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万都地址韩国京畿道(72)发明人徐秉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经志强 王莹(54) 发明名称盘式制动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器,该盘式制动器配备有引导弹簧,其能够防止配。
2、备有摩擦垫的垫板振动,且在制动动作之后将摩擦垫迅速地从盘上移开。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包括:盘,其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两个垫板,其配置于所述盘的两侧,分别具备有摩擦垫,以对盘的两侧侧面加压来进行制动;制动钳外壳及活塞,其用于对所述垫板进行加压;引导弹簧,其用于使制动钳外壳及垫板一体式形成,起到缓冲作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04636 ACN 103104636 A1/1页21.一种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盘,。
3、其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两个垫板,其配置于所述盘的两侧,分别具备有摩擦垫,以对盘的两侧侧面加压来进行制动;制动钳外壳及活塞,其用于对所述垫板进行加压;突出部,其突出形成于所述制动器外壳的外侧两端上;结合部,其突出形成于所述各个垫板的两端上;以及弯曲形成以包围所述突出部和结合部的引导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外壳上设置有形成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收容槽,以使所述引导弹簧挂靠在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垫板上包含有:形成于所述结合部上部的第二收容槽,以使所述引导弹簧挂靠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形成于所述结合部下部的第三收容槽,以使所述引导弹簧挂靠在所述第三收容槽。3.根据权。
4、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弹簧包括:支撑部,其用于支撑所述两个垫板中任何一个垫板的一侧;内侧滑动部及外侧滑动部,其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弯曲延长形成,用于分别支撑连接所述垫板的上端及下端上形成的第二收容槽及第三收容槽;固定部,其用于围绕地结合所述两个垫板中剩余的一个垫板的结合部;以及锁定部,其形成于所述固定部与内侧滑动部之间,并与突出部上形成的第一收容槽挂靠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04636 A1/5页3盘式制动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器,更详细地,所涉及的盘式制动器配备有引导弹簧,其能够防止配备有摩擦垫的垫板振动,且在制动动作之后将摩擦垫迅速地从盘。
5、上移开。背景技术0002 车辆上装载的盘式制动器作为用于使行进中的汽车减速或停止或维持静止状态的装置,其通过对车轮一起旋转的圆盘形的盘,在两侧依靠摩擦垫强有力的压迫来获取制动力。0003 普通的盘式制动器具有用于将配置于盘两侧摩擦垫向盘侧加压的制动钳外壳及活塞,为了支撑摩擦垫和制动钳外壳,而具备有装载于车体上的承载器。0004 这样的盘式制动器具备有:与车轮一起旋转的盘、配置在盘两侧的附着有摩擦垫的一对垫板、用于将垫板向盘侧加压的制动钳外壳及活塞以及装载于车体上以用于支撑制动钳外壳及垫板的承载器。0005 另一方面,制动钳外壳依靠结合于其两侧的两个引导负载而进退可能地结合于承载器上,两个垫板朝。
6、向盘的两面进退地支撑于承载器上。在承载器与垫板之间设置有在对垫板进行进退可能的支撑的同时用于防止垫板振动的垫弹簧(pad spring)或固定夹。0006 这样的垫弹簧或固定夹通过可以对垫板进行缓冲支撑,从而防止摩擦垫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盘的半径方向)振动。但是,这样的垫弹簧或固定夹受限于防止制动时产生的所有方向的振动。此外,由于这样所有方向的振动,会存在产生制动噪音(Brake noise,Rattle)的问题。发明内容0007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8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其防止制动操作时发生的振动,并防止这样的振动所导致的制动噪音。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
7、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其在制动操作之后,将具备摩擦垫的垫板迅速地从盘上移开。0010 (二)技术方案0011 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包括:盘,其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两个垫板,其配置于所述盘的两侧,分别具备有摩擦垫,以对盘的两侧侧面加压来进行制动;制动钳外壳及活塞,其用于对所述垫板进行加压;突出部,其突出形成于所述制动器外壳上;结合部,其突出形成于所述各个垫板上;以及弯曲形成以包围所述突出部和结合部的引导弹簧。0012 所述制动器外壳上设置有形成在所述突出部上的第一收容槽,以使所述引导弹簧挂靠在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垫板上包含有:形成于所述结合部上部的第二收容槽,以使所述引导弹簧挂靠在所述第二收容槽。
8、;形成于所述结合部下部的第三收容槽,以使所述引导弹簧挂靠在所述第三收容槽。说 明 书CN 103104636 A2/5页40013 所述引导弹簧包括:支撑部,其用于支撑所述两个垫板中任何一个垫板的一侧;内侧滑动部及外侧滑动部,其从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弯曲延长形成,用于分别支撑连接所述垫板的上端及下端上形成的第二收容槽及第三收容槽;固定部,其用于围绕地结合所述两个垫板中剩余的一个垫板的结合部;以及锁定部,其形成于所述固定部与内侧滑动部之间,并与突出部上形成的第一收容槽挂靠连接。0014 (三)有益效果0015 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由于引导弹簧可以防止制动钳外壳与垫板之间产生的振动,因此在制动时可以防。
9、止盘式制动器中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制动噪音。0016 且,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由于引导弹簧与垫板以最小的面积接触,因此在制动操作接触后,可以将两个垫板迅速地从盘上移开。由此,可以使盘与两个垫板间不必要的摩擦最小化,降低车辆的燃料功率损失。0017 且,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由于引导弹簧与垫板以最小面积接触,因此,在制动动作结束之后,能够使两个垫板迅速地从盘上移开。由此能够使盘与两个垫板之间不必要的摩擦最小化,从而降低车辆的燃料功率的损失。0018 且,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通过引导弹簧来代替承载器的职能,来省略掉承载器,从而降低盘式制动器的产品重量,进而提高车辆的燃料功率。附图说明0019 尽管本发明。
10、依据下列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附图只是用于展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受该附图的限制及解释。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结合立体图。0021 图2为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第一垫板及第二垫板的截面图。0022 图3为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的引导弹簧的立体图。0023 图4为展示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装载于车体上的样子的截面图。0024 【附图标记说明】0025 10:盘 20a:第一垫板0026 20b:第二垫板 21:摩擦垫0027 23a:第一结合部 23b:第二结合部0028 25:第二收容槽 26:第三收容槽0029 30:活塞 40:制动钳外壳0030 41:气缸 。
11、43:主体0031 44:突出部 45:触碰器0032 46:触碰器突出部 47:第一收容槽0033 50:引导弹簧 51:支撑部0034 53:内侧滑动部 54:外侧滑动部0035 55:固定部 57:锁定部具体实施方式003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说 明 书CN 103104636 A3/5页5书中使用的用语或单词的解释并不受限于通常字典中的含义,而应该立足于发明人为了对其发明采用最确切的方法进行说明而恰当定义的概念,而将其解释为本发明技术思想中所包含的含义及概念。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图示的结构只不过是本发明最优选的一个实。
12、施例而已,而不能代表本发明全部的技术思想。应该理解为,本申请提交时,还可以存在各种可以代替其内容的均等例及变形例。0037 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如图1所示,包括:盘10,其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一对垫板20a及20b,其配置于盘10的两侧,分别具备有摩擦垫21,以对盘10的两侧侧面加压来进行制动;制动钳外壳40及活塞30,其用于对垫板20a及20b进行加压;引导弹簧50,其用于使制动钳外壳40与垫板20a及20b相结合。0038 如图1所示,盘10用于与车辆的车轮一起旋转,在盘10两面上按压摩擦垫21之后,产生摩擦,从而获取制动力。盘10的一部分设置于两个摩擦垫21之间,以在制动时与摩擦垫21。
13、相接触。0039 一对垫板20a及20b区分为:与活塞30临接的位置处的第一垫板20a,以及与后述的触碰器45临接的位置处的第二垫板20b。0040 如图1所示,制动钳外壳40包括:气缸41、主体43以及触碰器45。主体43设置于制动钳外壳40的中央,其前方与后方连接气缸41及触碰器45。主缸(未图示)中形成制动液压并将主缸中形成的制动液压向制动钳外壳40传达。0041 制动钳外壳40的一侧上,即,后方上设置气缸41以使活塞30往复运动。并且,气缸41的内周面上可以设置有用于使活塞30复原的弹性材质的密封部件(未图示)。0042 如图1所示,前述活塞30设置于气缸41内侧,以对第一垫板20a加。
14、压。即,制动时,活塞30通过向盘10所在的位置前进,从而对第一垫板20a施压,在制动操作之后,后退复原至原始位置。0043 制动钳外壳40的另一侧上,即,如图1所示,前方上设置触碰器45,使第二垫板20b与制动钳外壳40的滑行移动一起向盘10滑动。如图4所示,触碰器45上设置有触碰器突出部46,所示触碰器突出部46上紧密装载有铰结部60,该铰结部60用于将盘式制动器固定在车体上。0044 另一方面,为了使后述的引导弹簧50结合于主体43的外侧两端上,制动钳外壳40上分别形成有突出部44。突出部44具有弯曲成形的挂钩形状,根据图示,各个突出部44从制动钳外壳40的两侧面垂直地凸出之后,再朝着相互。
15、面对的方向延长形成。此时,突出部44上相互面对的面上形成有用于使引导弹簧50稳定地固定的第一收容槽47。第一收容槽47可以沿着突出部44的两侧面延长形成为具有与突出部44对应的形状。第一收容槽47形成为横截面为半圆形,以使具有电线形态的引导弹簧50能脱离装载。0045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对垫板20a及20b可滑动地装载在引导弹簧50上,其用于对盘10加压。第一垫板20a的内表面附着摩擦垫21,外表面与活塞30的前端接触。且,第二垫板20b的内表面附着摩擦垫21,外表面与触碰部45接触。0046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垫板20a及第二垫板20b的两侧上设置有突出形成的第一结合部23a及第二结合。
16、部23b,以与引导弹簧50相结合。这样的第一结合部23a及第二结合部23b的上部形成第二收容槽25,下部形成第三收容槽26。这里,引导弹簧50支撑于第二收容槽25及第三收容槽26中,围绕着第一结合部23a及第二结合部23b进行结合。此说 明 书CN 103104636 A4/5页6时,第二收容槽25及第三收容槽26具备半圆形的截面以使引导弹簧50能脱离装载。0047 如图1及图3所示,引导弹簧50装配于制动钳外壳40与垫板20a及20b之间,起到使垫板20a及20b圆滑地移动,并在车辆振动时防止垫板的振动引起的噪音的作用。引导弹簧50为具备圆形直径的电线(wire)形态。且,引导弹簧50为一体。
17、式形成的形态,以使引导弹簧50的一端与另一端相结合且形成为闭环的形状。这样的引导弹簧50包括:支撑部51、内侧滑动部53、外侧滑动部54、固定部55以及锁定部57。0048 更详细地,引导弹簧50的支撑部51用于支撑第一垫板20a的背面。即,支撑部51支撑第一垫板20a的第一结合部23a的背面,支撑部51的两端形成为直角弯曲,以包围第一结合部23a的上部及下部。这样的支撑部51起到在制动解除时,因盘10的偏心引起后退的情况下,对第一垫板20a的位置变化进行限制的作用。0049 并且,引导弹簧50的内侧滑动部53及外侧滑动部54从支撑部51弯曲的两端延长形成。该内侧滑动部53及外侧滑动部54起到。
18、在第一垫板20a制动时进行引导的作用。即,由于内侧滑动部53及外侧滑动部54受第一结合部23a的第二收容槽25及第三收容槽26的支撑,在制动或制动解除时,第一垫板20a受内侧滑动部53及外侧滑动部54引导而稳定的进退。此时,由于内侧滑动部53及外侧滑动部54为电线(wire)形态,从而使得第一结合部23a与收容槽25及26的接触面积最小化。这里,在制动之后,可以使第一垫板20a无摩擦阻力地迅速分离开,从而可以进行迅速的制动解除。0050 同时,引导弹簧50的固定部55设置为围绕第二结合部23b,以固定第二垫板20b。即,固定部55与第二结合部23b的上部、下部、前方及后方围绕结合。此时,固定部。
19、55接触装载于第二结合部23b上形成的第二收容槽25及第三收容槽26上。0051 最后,引导弹簧50的锁定部57形成于内侧滑动部53与固定部55之间。这样的锁定部57以锐角弯曲成形,而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长的钩子形状。即,锁定部57作为与突出部44结合的部分,形成为与突出部44相对应的形状,以围绕突出部44。即,如图1所示,锁定部57支撑于突出部44上形成的第一收容槽47中,从而与突出部44相结合。0052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盘式制动器的运转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0053 首先,汽车运行的状态下,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未图示),在主缸(未图示)中产生制动液压,并将主缸中产生的制动液压向制动钳外壳40传达。
20、。0054 依靠这样的制动液压,制动钳外壳40的一侧上设置的气缸41的活塞30压迫第一垫板20a,持续进行之后,在制动液压及活塞30的反作用力下,制动钳外壳40后退,由此,制动钳外壳40的另一侧上设置的触碰器45压迫第二垫板20b。0055 此时,由于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通过引导弹簧50与制动钳外壳40的突出部44以及与第一垫板20a和第二垫板20b的连接,从而提供了在制动钳外壳40两侧面垂直方向上的弹力,从而防止制动钳外壳40与垫板20a及20b之间产生的振动。与此同时,从触碰器45的两侧突出的触碰器突出部46以与铰结部60紧密装载的状态来设置,因此可以防止制动时产生的响声(rattle)噪音。
21、。0056 并且,由于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使引导弹簧50与垫板20a及20b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因此可以在制动操作结束后,将垫板20a及20b迅速地从盘10上移开。因此,使盘10与第一垫板20a及第二垫板20b之间不必要的摩擦最小化,可以降低车辆的燃烧功率损失。说 明 书CN 103104636 A5/5页70057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盘式制动器将现有的盘式制动器中包含的承载器的作用以引导弹簧50来代替,从而省略掉了承载器,因此盘式承载器的产品重量降低,进而提高了车辆的燃料功率。0058 综上所述,本发明尽管通过有限的实施例及附图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显而易见地,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权利要求书的等同范围内作各种修改及变形。说 明 书CN 103104636 A1/3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4636 A2/3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4636 A3/3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04636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