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茶叶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制作扁形茶叶的成型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扁形茶叶例如著名的杭州龙井茶等,其炒制工序主要靠手工完成,不但卫生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品质不统一,俗话说:“十个师傅做出的茶叶十个样,一个师傅做出的茶叶也十个样”,严重制约了标准化、规范化炒制工序的推广,影响了此类名茶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现有扁形茶叶成型机的主要结构包括压头,使用时通过压头压扁茶叶,但是该机种在实践中存在不少缺点:结构复杂价格高,炒制的茶叶碎茶多,质量不易保证,因此,此类成型机只能制作一些低挡扁茶。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机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扁形茶叶成型机,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炒制的扁茶质量好,适合家庭使用。
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压头和锅体的本扁形茶叶成型机,要点是:上述压头是一个位于锅体内并与锅底形状、长度相匹配的圆柱形滚筒,滚筒中部置一转动轴,转动轴两端设轴承及轴承座,轴承座与一伸缩导杆固定连接,导杆座经连接杆固设在一摆动轴上;该摆动轴水平横置在机架上部,经离合器与传动机构相连接;上述导杆座的连接杆上还固设有一块挡茶板,该挡茶板位于滚筒一侧,其长度与滚筒、锅体的长度相匹配;锅体呈半圆柱形,置于机架中部,其锅体外壁与传动机构的摆杆连接,锅沿下部装有滚动轴承,锅体的底部设有可调式加温装置。
导杆座中设有内置弹簧,使导杆带动滚筒可作上下升降,达到调节滚筒与锅体底部间隙地目的。
上述挡茶板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由一个自动开合装置带动。该装置由滚筒架、挡茶板回转轴、牵引轮、从动牵引轮及牵引弹簧、限位挡铁等构成,滚动架一端固设在摆动轴上,另一端安装挡茶板回转轴,挡茶板安装在该轴上,在摆动轴、挡茶板回转轴上分别安装一个牵引轮,并用钢丝绳相连。
圆柱形滚筒与半圆柱形锅体的轴向一致;加温装置可选用电热管或液化气等热源。
工作时,锅体在摆动轴带动下作往复振动,该振动可使茶叶整齐地排列在锅体底部,其方向与锅体轴向一致;与此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开闭离合器,合上时,摆动轴带动滚筒顺着锅底来回滚动完成滚压、磨光动作,挡茶板来回移动实现扫叶动作,使锅内茶叶始终集中在滚筒底部,便于滚筒作业。另外,滚筒在作来回滚动的同时,随着茶叶厚度变化,在导杆作用下可实现上下自动伸缩与其相适应,经滚压、磨光后的茶叶最后从锅体的出茶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扁形茶叶成型机相比,本发明一是将压头改为圆柱形滚筒式结构,及模仿手工炒制时推与抓两个关键动作,设置滚筒的挡茶板,使锅内茶叶始终处于滚筒的作业范围之内;二是设置滚筒的升降调节装置,以适应茶叶的厚度及调节滚压力的大小,使压扁与磨光一步到位。这种成型机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工作可靠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末画出机架等部件;
图3为摆动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滚筒和挡茶板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离合器手柄1,离合器2,摆动轴3,轴承座4,连接杆5,滚动轴承6,滚筒7,导杆座8,转动轴9,导杆10,挡茶板11,加热装置12,连接柱13,摆杆14,机架15,偏心轴16,摆杆轴17,锅体18,大传动轮19,小传动轮20,弹簧21,连杆22,大传动轮23,小传动轮24,传动轮25,传动轮26,传动轮27,传动轮28,电动机输出轴29,离合器连接杆30,牵引轮31,从动牵引轮32,牵引弹簧33,调节丝杆34,调节手轮35,滚筒架36,钢丝绳37,挡茶板回转轴38,中间轴39。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参见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扁形茶叶成型机结构如下。
机架15上设置传动机构、摆动轴3、锅体18等。锅体18内置滚筒7及挡茶板11,滚筒7呈圆柱形,其形状与锅底形状、长度相匹配,滚筒7中部置一转动轴9,转动轴9的两端设轴承及轴承座,轴承座与一伸缩导杆10固定连接,导杆座8经连接杆5固设在一摆动轴3上。该摆动轴3水平横置在机架15上部,经离合器2与传动机构相连接。上述导杆座8的连接杆5上还固设有一块挡茶板11,该挡茶板11位于滚筒7一侧,其长度与滚筒7、锅体18的长度相匹配;锅体18呈半圆柱形,两端由锥台连接,出茶门设在锥部,其整个锅体18置于机架15中部;锅体外壁经连接柱13与传动机构的摆杆14连接,锅沿下部装有滚动轴承6,锅体18的底部设有可调式加温装置12。
导杆座8中设有内置弹簧21(参见图2),使导杆10能带动滚筒7作上下升降,达到调节滚筒7与锅体18底部间隙的目的,以适应茶叶厚度变化。
参见图2并结合图3,图2主要是说明锅体18的往复振动的传动示意结构。由电动机输出轴29通过皮带调速机构,将动力传到轴中间39,由中间轴39将动力通过小传动轮20传递到大传动轮19,大传动轮19安装在偏心轴16上,经杆件推动直角形的摆杆14绕轴17摆动,经连接杆、连接柱13推动锅体18往复振动。
参见图3,摆动轴3的传动结构示意图。电动机输出轴29通过皮带调速机构把动力传到中间轴39,经传动轮28、26、27、25、24,最后传到大传动轮23,大传动轮23上安装有偏心销,通过连杆22推动离合器连接杆30,离合器采用牙嵌式离合器,分左右二个半片,离合器连接杆和离合器2的右半部分相连,离合器的右半部分空套在摆动轴3上,当离合器2经手柄1合上后,摆动轴3作左右摆动。
参见图4,图4是另一个实施例的挡茶板11及其连动机构,以及滚筒7的调高机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采用该实施例时,其机架15、锅体18及传动机构与上例相同。而不同的是:挡茶板11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设置一个能自动开合挡茶板11的装置,以更好地模拟手制炒茶时的手指动作。该装置由滚筒架36、挡茶板回转轴38、牵引轮31从动牵引轮32及牵引弹簧33、限位挡铁等构成,滚动架36一端固设在摆动轴3上,另一端安装挡茶板回转轴38,挡茶板11安装在该轴38上,在摆动轴3、挡茶板回转轴38上分别安装一个牵引轮32,并用钢丝绳相连。其原理如下:当摆动轴3摆动时,顺时针摆动时,挡茶板11靠拢滚筒7,把茶叶扫向滚筒7;逆时针摆动时,挡茶板11离开滚筒7,使开口张大便于抓取茶叶。
滚筒的导杆座可以调节高度,与上例单纯设置弹簧来自动调节滚筒与锅体底部间隙相比,具有调节范围大,可以调节滚筒对茶叶的压紧力的特点。
两个实施例的加温装置可选用电热管或液化气等热源,本两例采用均是电热管结构的加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