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5693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5214.6

申请日:

2003.06.14

公开号:

CN1565545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29/00

申请人:

杨国智;

发明人:

杨国智

地址:

652400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胜利办事处玉波巷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金耀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人参2~5,独活4~8,秦艽5~10,桑寄生4~9,防风10~15,细辛1~7,当归10~15,川芎10~15,桂心6~8,茯苓10~15,制杜仲8~12,羌活10~15,白术10~15,白芍5~10,地龙5~10,双钩10~15,熟地8~10,生地10~12,生姜6~8,附子6~8,麻黄6~8,地榆2~5,丹参10~12,制川椒3~5,大通草6~8,杏仁3~6,桃仁3~7,草胃丹10~15。本发明的药物除主治类风湿瘫痪及四肢变形、屈伸不利、肿胀、肌肉痿缩、肢节疼痛、四肢麻木等外,对于坐骨神经痛、游走性风湿、急慢性关节炎、冷热风湿、骨质增生、肩周炎、外肿瘤等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 而成的药剂: 人参2~5  独活4~8  秦艽5~10  桑寄生4~9  防风10~15 细辛1~7  当归10~15  川芎10~15  桂心6~8  茯苓10~15 制杜仲8~12  羌活10~15  白术10~15  白芍5~10  地龙5~10 双钩10~15  熟地8~10  生地10~12  生姜6~8  附子6~8 麻黄6~8  地愉2~5  丹参10~12  制川椒3~5  大通草6~8 杏仁3~6  桃仁3~7  草胃丹10~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 学上所说的剂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胶囊、片剂、 丸剂、酒剂、蜜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类风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建康的疾病。类风湿瘫痪及变形病因是风湿性辨膜病。根据国内资料统计,在成年人的心血管病中,风湿性心辨膜的比较发病率约为40%,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风湿性心辨膜的相对发病率在12~20岁年龄段中高达8%以上,从本病辨膜受侵犯的病变率分析解剖资料显示:二尖辨膜的病率为100%,主动脉辨为48.5%、三尖辨为12.2%:肺动脉辨为6.5%临广西壮族自治床资料:二尖辩病率为P5-P8%、主动脉辨为20~35%、三尖辨为5%、肺动脉不到1%风湿性心辨膜病的类型最常风见是单纯二尖辨病合并主动脉膜疾病。在同一个辨膜的病变上,可单独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也可以同时发生狭窄不全。风湿引起的病变: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咯血、胸痛、四肢麻木不仁、抽筋、活动不便、红肿、胞肿、支节变形等症。目前对于类风湿病的治愈率很低,西医的针剂和平共处风闭激素治疗一般只能治标,不能根治,很多病人不能治愈,引起瘫痪及四肢变形、屈伸不利、肿胀、肌肉痿缩、四肢麻木等严重后果,所以此病历来都是世界性的疑难杂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淤、追风通络、祛寒止痛,散淤解毒,调活脏腑等疗效的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传秘方,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研制出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淤、追风通络、祛寒止痛,散淤解毒,调活脏腑、养血活血、除湿除风的天然食用植物药。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地:(用量为重量份)

    人参2~5    独活4~8    秦艽5~10   桑寄生4~9  防风10~15

    细辛1~7    当归10~15  川芎10~15  桂心6~8    茯苓10~15

    制杜仲8~12 羌活10~15  白术10~15  白芍5~10   地龙5~10

    双钩10~15  熟地8~10   生地10~12  生姜6~8    附子6~8

    麻黄6~8  地愉2~5  丹参10~12  制川椒3~5 大通草6~8

    杏仁3~6  桃仁3~7  草胃丹10~15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本发明是将其按现有的药物制备方法制成胶囊、片剂、丸剂、酒剂、蜜剂。

    本发明的药物除主治类风湿瘫痪及四肢变形、屈伸不利、肿胀、肌肉痿缩、肢节疼痛、四肢麻木等外,对于坐骨神经痛、游走性风湿、急慢性关节炎、冷热风湿、骨质增生、肩周炎、外肿瘤等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为表明本发明的药物对类风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述。

    1、病人情况:类风湿病患者38例,年龄从40岁~70岁,其患类风湿后症状轻重不等,有类风湿变形、类风湿瘫痪、类风湿肌肉痿缩、类风湿骨节肿大及红肿等。有些病例经过几年的其它药物和方法的治疗未能治愈。

    2、治疗药物:采用本发明的药物。

    3、服用方法:每天3~4次,每次6~8丸(丸剂),30天为一疗程(儿童忌服)。

    4、疗效:服用效果快的,服药后15天就有热、出汗、食欲增加,小便增多,疼痛有加、有减、筋脉有所进展、睡眠增加等,这就是见效的反映。轻症者服用时间短点,重症者服药时间较长,类风湿变形治疗期为1至3年,康复80%左右;类风湿瘫痪治疗期为半年至1年,康复率85%左右;类风湿肌肉痿缩治疗期1年左右,康复率为87%左右;类风湿骨节肿大及红肿治疗期为7个月至1年,康复率为9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人参2,独活4,秦艽5,桑寄生4,防风10,细辛1,当归10,川芎10,桂心6,茯苓10,制杜仲8,羌活10,白术10,白芍5,地龙5,双钩10,熟地8,生地10,生姜6,附子6,麻黄6,地愉2,丹参10,制川椒3,大通草6,杏仁3,桃仁3,草胃丹10。

    生产方法如下:

    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混合,用水浸泡3小时,然后煎煮三次,过滤,取三滤液,浓缩,制粉,装胶囊。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人参4,独活5,秦艽8,桑寄生5,防风12,细辛4,当归12,川芎12,桂心7,茯苓12,制杜仲10,羌活12,白术12,白芍8,地龙8,双钩12,熟地9,生地11,生姜7,附子7,麻黄7,地愉4,丹参11,制川椒4,大通草7,杏仁4,桃仁5,草胃丹12。

    生产方法如下:

    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混合,用水浸泡3小时,然后煎煮三次,过滤,取三滤液,浓缩,按现有的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千克)

    人参5,独活8,秦艽10,桑寄生9,防风15,细辛7,当归15,川芎15,桂心8,茯苓15,制杜仲12,羌活15,白术15,白芍10,地龙10,双钩15,熟地10,生地12,生姜8,附子8,麻黄8,地愉5,丹参12,制川椒5,大通草8,杏仁6,桃仁7,草胃丹15。

    生产方法如下:

    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混合,用水浸泡3小时,然后煎煮三次,过滤,取三次滤液浓缩,提取浸膏,按现有的方法制成蜜剂。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类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剂:人参25,独活48,秦艽510,桑寄生49,防风1015,细辛17,当归1015,川芎1015,桂心68,茯苓1015,制杜仲812,羌活1015,白术1015,白芍510,地龙510,双钩1015,熟地810,生地1012,生姜68,附子68,麻黄68,地榆25,丹参1012,制川椒35,大通草68,杏仁36,桃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