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支脚补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的支脚补强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640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CN103016405A*CN103016405A*(21)申请号 201210518848.4(22)申请日 2012.12.06F04D 29/42(2006.01)(71)申请人大耐泵业有限公司地址 116620 辽宁省大连市双D港辽河东路86号(72)发明人许金鹏 刘晓影 武涛 于德(74)专利代理机构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代理人龙锋(54) 发明名称泵的支脚补强结构(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包括泵体(1)和支脚(2),所述支脚(2)设置在泵体(1)的底部,所。
2、述支脚(2)上设有加强筋。本发明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提高了泵体的使用安全系数,增加了支脚与泵体连接处的强度及整台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和支脚(2),所述支脚(2)设置在泵体(1)的底部,所述支脚(2)上设有加强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上的加强筋壁厚为35mm。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16405 A。
3、1/1页3泵的支脚补强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背景技术0002 大型泵设备的自重通常较大,有的甚至达到几十吨,其支脚处承受着机组全部的重量,对结构强度要求很高,目前,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大型泵支脚处的结构基本都是支撑筋板与泵外壳直接连接,没有过渡部分,如果支脚支撑筋板和泵壳体壁厚都较薄,则受力的部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该处产生应力变形可能会超出允许的范围;如果泵支脚筋板厚度与泵壳体厚度较厚或者差异较大,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缺陷,导致该处强度的降低,不满足使用条件。另外,此处的缺陷通常无法检测,一旦在其服役周期内支脚处产生疲劳破坏,将直接导致泵机组无法运行,甚至产。
4、生更大的损失。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包括泵体(1)和支脚(2),所述支脚(2)设置在泵体(1)的底部,所述支脚(2)上设有加强筋。0005 所述支脚(2)上的加强筋壁厚为35mm。0006 本发明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提高了泵体的使用安全系数,增加了支脚与泵体连接处的强度及整台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07 图1是本发明一种泵的支脚补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08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0009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0010 图中:1、泵体;2、支脚。具体。
5、实施方式001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泵的支脚补强结构,包括泵体1和支脚2,支脚2设置在泵体1的底部,支脚2上设有加强筋,将由泵体1引出的支脚2根部进行了加强处理,在原传统设计基础上以整体铸造的形式对支脚与泵体连接过渡处的泵体1壁厚进行了局部加厚处理,同时也加厚了支脚2支撑筋的壁厚,使得这两处位置具有尺寸相近或相同壁厚,加强筋的壁厚为35mm,提高了泵体1的使用安全系数,增加了支脚2与泵体1连接处的强度及整台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说 明 书CN 103016405 A1/2页4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6405 A2/2页5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64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