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567767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62217.0

申请日:

2013.02.27

公开号:

CN103114915A

公开日:

2013.05.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D 9/06申请日:20130227|||公开

IPC分类号:

F02D9/06; F02D9/10

主分类号:

F02D9/06

申请人:

宝鸡市盟发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江万良; 赵逸龙; 李蛮虎; 金亚明

地址:

721300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大街2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宋秀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本发明针对WEVB的具体需求和技术参数,采用单元组合的模块化结构,标准化程度高,特别是气缸工作介质不被环境污染和干扰,从而对背压控制能够做到准确、稳定、可靠,并且工作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2)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3)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A为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气缸缸体(2)、活塞(4)和活塞杆(5),所述气缸缸体(2)两端分别用前端盖(17)和后端盖(21)密封,所述活塞(4)置于气缸缸体(2)腔体内,所述活塞杆(5)一端与活塞(4)连接,活塞杆(5)另一端与传动单元B连接,其中,气缸缸体(2)上制有靠近前端盖(17)的前接气嘴(10)和靠近后端盖(21)的后接气嘴(11),所述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均通过气孔(12)与气缸缸体(2)的腔体连通且活塞(4)在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之间运动。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B包括传动壳体(1)、连杆(6)、摇臂(7)和上盖,所述连杆(6)一端与驱动单位A铰接,连杆(6)另一端通过铰链轴(22)与摇臂(7)一端铰接,所述摇臂(7)另一端与动作单元C花键连接且动作单元C可沿花键轴向滑动,所述上盖与传动壳体(1)固连后将连杆(6)和摇臂(7)密封于传动壳体(1)内,所述传动壳体(1)内侧壁设有限制摇臂(7)摆动角度的限位螺钉(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单元C包括转轴(8)、阀片(9)和阀体(3),所述转轴(8)一端与传动单元B花键连接,转轴(8)另一端穿过传动壳体(1)与阀体(3)间隙配合,所述阀片(9)套装在转轴(8)上用销钉(23)紧固并在转轴(8)扭转时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缸体(2)端部沿轴向制有长螺纹通孔(26),长螺栓(19)穿过长螺纹通孔(26)将气缸缸体(2)和传动壳体(1)旋合为一体,同时传动壳体(1)侧部制有定位止口I(30),所述定位止口I(30)内制有定位孔(31),所述前端盖(17)插入定位孔(31)定位,所述活塞杆(5)穿过前端盖(17)内的通孔III(34)与传动单元B铰接,其中所述通孔III(34)内依次设有密封环(32)和密封垫(3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通过连接螺栓(20)与阀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传动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为一体。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1)上制有定位孔I(13),所述阀体(3)上制有的定位止口(25)插入定位孔I(13)内,且定位止口(25)上制有通孔I(14),所述阀体(3)另一侧与通孔I(14)对应处制有通孔II(27),所述通孔I(1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I(15)和衬套II(16),所述通孔II(27)内设有衬套III(28),转轴(8)依次穿过衬套I(15)、衬套II(16)和衬套III(28)并与其间隙配合,其中,衬套I(15)与通孔I(14)紧配合,衬套II(16)与通孔I(14)间隙配合,衬套III(28)与通孔II(27)紧配合,所述衬套I(15)和衬套II(16)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通孔II(27)外端口用丝堵(29)旋紧。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为实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制有多个筋条(35)。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为空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开有多个槽缝。
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与阀体(3)配合面之间设有热绝缘衬垫(36)。

说明书

说明书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重型卡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重型卡车排气门制动系统(WEVB)配套使用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
背景技术
重型卡车的制动,除了用传统的刹车系统外,近年来,还在排气管上装有气动节流阀作为辅助制动装置。不久前,德国人又新发明一种更先进的制动技术——柴油机排气门制动系统(EVB系统),由于它在节油、减排和提高安全方面作用显著,因而EVB系统成为先进国家重型卡车的标准配置并通过法规强制执行。我国为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有关单位花巨资从德国MAN公司购入EVB专利,并定名为WEVB。WEVB的工作,必须通过排气管上的阀门将柴油机背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前提,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在原排气管气动节流阀基础上加以改造的阀门装置,它包括气缸、活塞杆、传动球节、摇臂、呼吸孔、过滤塞和转轴及阀片,上述部件全部暴露在大气中,体积大,重量大,在强烈振动下,受应力大,易损坏,自身防护能力很差,经WEVB的应用实践发现,其可靠性极差,寿命极短(1~3个月),防碍WEVB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对阀门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针对WEVB的具体需求和技术参数,采用单元组合的模块化结构,标准化程度高,特别是气缸工作介质不被环境污染和干扰,从而对背压控制能够做到准确、稳定、可靠,并且工作寿命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A为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气缸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气缸缸体两端分别用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所述活塞置于气缸缸体腔体内,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另一端与传动单元B连接,其中,气缸缸体上制有靠近前端盖的前接气嘴和靠近后端盖的后接气嘴,所述前接气嘴和后接气嘴均通过气孔与气缸缸体的腔体连通且活塞在前接气嘴和后接气嘴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传动单元B包括传动壳体、连杆、摇臂和上盖,所述连杆一端与驱动单位A铰接,连杆另一端通过铰链轴与摇臂一端铰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动作单元C花键连接且动作单元C可沿花键轴向滑动,所述上盖与传动壳体固连后将连杆和摇臂密封于传动壳体内,所述传动壳体内侧壁设有限制摇臂摆动角度的限位螺钉。
其中,所述动作单元C包括转轴、阀片和阀体,所述转轴一端与传动单元B花键连接,转轴另一端穿过传动壳体与阀体间隙配合,所述阀片套装在转轴上用销钉紧固并在转轴扭转时将阀体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缸体端部沿轴向制有长螺纹通孔,长螺栓穿过长螺纹通孔将气缸缸体和传动壳体旋合为一体,同时传动壳体侧部制有定位止口Ⅰ,所述定位止口Ⅰ内制有定位孔,所述前端盖插入定位孔定位,所述活塞杆穿过前端盖内的通孔Ⅲ与传动单元B铰接,其中所述通孔Ⅲ内依次设有密封环和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与阀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传动壳体顶部固定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上制有定位孔Ⅰ,所述阀体上制有的定位止口插入定位孔Ⅰ内,且定位止口上制有通孔Ⅰ,所述阀体另一侧与通孔Ⅰ对应处制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Ⅰ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Ⅰ和衬套Ⅱ,所述通孔Ⅱ内设有衬套Ⅲ,转轴依次穿过衬套Ⅰ、衬套Ⅱ和衬套Ⅲ并与其间隙配合,其中,衬套Ⅰ与通孔Ⅰ紧配合,衬套Ⅱ与通孔I间隙配合,衬套Ⅲ与通孔Ⅱ紧配合,所述衬套Ⅰ和衬套Ⅱ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通孔Ⅱ外端口用丝堵旋紧。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实心轴,转轴套装阀片部位沿轴向制有多个筋条。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空心轴,转轴套装阀片部位沿轴向开有多个槽缝。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底部与阀体配合面之间设有热绝缘衬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单元组合的模块化结构,各单元之间有精确的高强度止口定位并用紧固件固连,整体刚性好,强度高,单元组合设计,使互配性好,便于提高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也便于大批量流水作业方式生产,便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有利于质量保障;
2、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国内外同类产品惯用的单动气缸加弹簧复位的结构,而采用双动气缸,封闭结构使气缸工作介质不被环境污染和干扰,提高了气缸的可靠性和寿命;
3、本发明采取全密封结构设计,对野外作业的重型卡车,常常经受的沙尘、雨淋、曝晒、污水溅射等有自身防护能力;
4、本发明摈弃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惯用的摇摆气缸结构,而采用刚性固定连接的双动小型气缸,摈弃了球节传动连接,使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刚性好,耐环境能力强,提高了总成的整体强度和耐受强烈振动能力;
5、本发明通过运用气动单节流特性,既保证有足够负载力,又避免活塞杆产生径向大负载,从而减轻磨损,保证气缸的长寿命;
6、本发明摈弃了同类产品一贯采用的圆柱扭杆弹簧,而采用了在转轴上制有筋条的方式,既实现了为提高背压调节灵敏度所要求的低弹性刚度系数,又能保证转轴具有足够抗弯强度;
7、本发明的阀片支承部位采用了双衬套中间加弹簧的结构,在对转轴起转动支承作用的同时形成新颖的支承润滑和动密封结构,有利于阀片支承部位的密闭,防止烟气对阀片支承转动部位的污染,再施加以特种高温润滑剂,有利于阀片支承部位维持长寿命;
8、本发明的阀体、阀片接触烟气的表面,采用了表面强化处理,使之提高抗蚀能力,在阀体与传动壳体之间,加有耐热材料制成的热绝缘衬垫,用以阻挡热流向传动单元传导,使传动单元不受热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去掉传动单元的上盖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E‑E剖视图;
图4为图2的F‑F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2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3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三者之间都有相互安装的定位基准,可以分别专线加工,按彼此定位组合总成,三者总成后完全处于密闭结构中,对野外作业或野战用车中常发生的沙尘、溅水、雨淋都有较强的防护能力。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与阀体3配合面之间设有热绝缘衬垫36。用以阻挡热流向传动单元B传导,使传动单元B不受热影响
上述驱动单元A为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气缸缸体2、活塞4和活塞杆5,所述气缸缸体2两端分别用前端盖17和后端盖21密封,所述活塞4置于气缸缸体2腔体内,所述活塞杆5一端与活塞4连接,活塞杆5另一端与连杆6连接,其中,气缸缸体2上制有靠近前端盖17的前接气嘴10和靠近后端盖21的后接气嘴11,所述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均通过气孔12与气缸缸体2的腔体连通且活塞4在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之间运动。所述气缸缸体2端部沿轴向制有长螺纹通孔26,长螺栓19穿过长螺纹通孔26将气缸缸体2和传动壳体1旋合为一体,同时传动壳体1侧部制有定位止口Ⅰ30,所述定位止口Ⅰ30内制有定位孔31,所述前端盖17插入定位孔31定位,所述活塞杆5穿过前端盖17内的通孔Ⅲ34与传动单元B铰接,其中所述通孔Ⅲ34内依次设有密封环32和密封垫33。
上述传动单元B包括传动壳体1、连杆6、摇臂7和上盖,所述连杆6一端与活塞杆5另一端铰接,连杆6另一端通过铰链轴22与摇臂7一端铰接,所述摇臂7另一端与转轴8花键连接且转轴8可沿花键轴向滑动,所述上盖与传动壳体1固连后将连杆6和摇臂7密封于传动壳体1内,所述传动壳体1内侧壁设有限制摇臂7摆动角度的限位螺钉18。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通过连接螺栓20与阀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传动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由于连杆6的存在,免去了气缸缸体2的摆动要求,可以使气缸缸体2以单元总成的形式与传动单元B紧凑刚性固定。摇臂7与转轴8上端通过花键配合,组合十分方便。在设计中,摇臂7摆动最大角正好与活塞4运动到气缸缸体2中点相一致,在最大角附近,由于进出气缸缸体2的空气受气孔12节流作用,只能以音速以下流动,节流压降使推动活塞4的力仅有气源压力的一半以下,因而避免大摆角造成活塞杆5较大径向力的可能,避免过快磨损气缸缸体2及轴套。而当活塞4推或拉的大负荷出现时,摇臂7的摆角已接近零,几乎无有径向力。
上述动作单元C包括转轴8、阀片9和阀体3,所述转轴8一端与摇臂7花键连接,转轴8另一端穿过传动壳体1与阀体3间隙配合,所述阀片9套装在转轴8上用销钉23紧固并在转轴8扭转时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具体说,所述传动壳体1上制有定位孔Ⅰ13,所述阀体3上制有的定位止口25插入定位孔Ⅰ13内,且定位止口25上制有通孔Ⅰ14,所述阀体3另一侧与通孔Ⅰ14对应处制有通孔Ⅱ27,所述通孔Ⅰ1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Ⅰ15和衬套Ⅱ16,所述通孔Ⅱ27内设有衬套Ⅲ28,转轴8依次穿过衬套Ⅰ15、衬套Ⅱ16和衬套Ⅲ28并与其间隙配合,其中,衬套Ⅰ15与通孔Ⅰ14紧配合,衬套Ⅱ16与通孔Ⅰ14间隙配合,衬套Ⅲ28与通孔Ⅱ27紧配合,所述衬套Ⅰ15和衬套Ⅱ16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通孔Ⅱ27外端口用丝堵29旋紧。转轴8可以为实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制有多个筋条35。转轴8也可以为空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开有多个槽缝,空心转轴8内部需加撑杆加以稳定。现有国内外同类产品采用的转轴8,为了满足背压阀较低刚度系数要求,转轴8不得不将直径做得较细,造成抗弯强度很弱。本发明在转轴8上制有筋条35或槽缝,使转轴8既有较低的扭转刚度系数,又有较高的抗弯刚度强度,能保持转轴8的灵活可靠。同时在弹簧24的作用下,衬套Ⅱ16和衬套Ⅲ28端面始终与阀片9相配合的端面保持弹性紧力,使转轴8的旋转润滑部位免遭柴油机烟气污染。阀体3是装在柴油机排气管道上并构成烟气流道的一个部分,通过阀片9的转动,可以对流道执行关闭和开启的控制,由活塞杆5的伸出或收回运动通过传动部件作用到阀片9转动的,而EVB按扭则是操控气缸缸体2内活塞4运动的人为控制端。
图4示出动作单元C内的结构,在转轴8和各衬套相配合的部位,转轴8是光滑而精密的圆柱面,它与具有光滑内表面的各衬套呈精密动配合关系,起滑动轴承作用。在转轴8的中段柱体上制有筋条35,起扭杆弹簧作用。在扭杆弹簧部位,已不是从机械手册中可查得到的常用扭杆(实心圆柱形、空心圆柱形、椭圆形、矩形),而是由本人新近发明的筋条形扭杆(见图五),根据材料力学理论,为了提高扭杆弹簧对受力的敏感度(即低刚度系数),应该降低扭杆直径或增加其长度,但这都会使扭杆的抗弯强度下降。而在本发明使用的筋条形扭杆,既具有足够低的扭转刚度,又有足够高的抗弯强度。关于这一特性,我们可借助于电脑有限元力分析,对图6所示转轴与手册中可查得扭杆对比分析,便一目了然。
由图5可以看出,阀片9是由接近阀片9中部的阀片孔套装在转轴8(兼扭杆)上的,阀片孔仅在下端一小段与转轴8紧配合,并且由销钉23加以固定,其余部分都与转轴8(兼扭杆)保持动配合。当摇臂7转动时,由耦合在一起的花键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通过销钉23带动阀片9转动,当阀片9将阀体3流道关闭后,阀片9便无法继续转动,但这时摇臂7还没有达到限位螺钉18的位置,还有一段小间隙,当在活塞杆5推力下摇臂7继续向前转动直到使摇臂7与限位螺钉18接触为止,这段消除小间隙的转动便是由转轴8的扭转弹性变形来完成,同时也为阀片9的关闭状态提供了弹性关闭预紧力。当由于柴油机组某一气缸的排气阀排气时,脉振的排气压力超过弹性预紧力时,阀片9将被压力推开,开启的程度将视脉振压力的大小及转轴刚度系数来确定。阀片9开启到一定程度,将过高的柴油机背压泄掉,使背压维持在适合EVB正常工作的范围内,同此起到对背压的控制作用。并且,转轴8的扭转刚度系数越小,能够维持的背压值越精确。
工作原理:气缸缸体2上制有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分别通过馈气管与控制阀相连,当需要柴油机和排气门制动系统投入工作时,按下(或踏下)控制阀按钮(或踏板),则控制阀将通过后接气嘴11的馈气管与高压气体接通,高压气体通过后接气嘴11经气孔12进入缸体1的腔体内,推动活塞4向前运动。同时,控制阀将前接气嘴10的管路向大气打开,气缸缸体2内的活塞前部分气体排到大气中去(泄压),活塞4被高压空气推向前方,活塞杆5向前做伸出运动,通过连杆6推动摇臂7带动转轴8转动,使阀片9转动至关闭位置。当阀片9转到全关闭位置时,摇臂8并没有达到限动位置,与限位螺栓18的触点尚有一个小间隙—称预紧间隙。当活塞4进一步向前推动,使转轴8套装阀片9的部位发生扭转弹性变形,形成对阀片9关紧后的弹性预紧力,弹性预紧力的大小,决定着柴油机被控背压下限值的大小。当车速较高或承载较大时,柴油机背压值将升高,促使阀片9在预紧力矩基础上进一步开大,放掉压力,从而抑制了柴油机背压值的过分升高;当车速变低或车载变小时,则在转轴8作用下,自动关小阀片9与阀体3内腔的间隙,保持柴油机背压值不过分降低,只有通过将柴油机背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柴油机排气阀制动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当需退出制动状态时,松开控制阀按钮(或踏板),则将向前接气嘴10送入高压空气,后接气嘴11向大气打开放气,活塞4在活塞前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后运动,活塞杆5收回复位,阀片9全部打开,成为非制动状态。
由以上的介绍还可以了解到,当EVB投入的整个过程中,阀片9不断旋转摆动,也意味着转轴8长时间经受循环应力负荷,循环次数过多,会使转轴8产生疲劳破坏,使背压控制阀失效。根据循环应力破坏的机理可知,降低材料的循环应力幅值可以显著提高疲劳寿命(呈3次方关系),而前述转轴8可使材料处于较低应力幅值下达到同样的作用。提高可靠性和寿命的另一措施是通过对衬套Ⅱ16、衬套Ⅲ28和阀片9接触部位的旋转动密封技术,来防止烟气污染轴承工作面,减少接触工作面的腐蚀和磨损,从而提高转动部位寿命。进一步阐述转轴动密封技术如下:由于柴油机排烟介质温度高至600~700℃,背压控制阀段通过的烟气介质,也在400~500℃之间,如此高温高污染成分的介质内维持动密封,并非易事。为此,在本发明的背压控制阀中,设置了衬套Ⅰ15、衬套Ⅱ16和衬套Ⅲ28,其中衬套Ⅰ15和衬套Ⅲ28都与阀体3呈静配合,而衬套Ⅱ16则与阀体3呈动配合,在弹簧24的预紧力作用下,使阀片孔孔口处的两个环形端平面,分别与衬套Ⅱ16和衬套Ⅲ28的环形端平面紧密贴合,并且各自内部置有少量带有润滑剂的高温轴封盘根,使之既可以灵活转动,又防止烟气向衬套间隙渗入,使被套间隙润滑剂不受污染,由此使转动部位可靠性和寿命均获得提高。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491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CN103114915A*CN103114915A*(21)申请号 201310062217.0(22)申请日 2013.02.27F02D 9/06(2006.01)F02D 9/10(2006.01)(71)申请人宝鸡市盟发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721300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大街289号(72)发明人江万良 赵逸龙 李蛮虎 金亚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代理人宋秀珍(54) 发明名称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57) 摘要提供一种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

2、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本发明针对WEVB的具体需求和技术参数,采用单元组合的模块化结构,标准化程度高,特别是气缸工作介质不被环境污染和干扰,从而对背压控制能够做到准确、稳定、可靠,并且工作寿命长。(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3、 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4915 ACN 103114915 A1/2页21.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2)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3)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A为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气缸缸体(2)、活塞(4)和活塞杆(5),所述。

4、气缸缸体(2)两端分别用前端盖(17)和后端盖(21)密封,所述活塞(4)置于气缸缸体(2)腔体内,所述活塞杆(5)一端与活塞(4)连接,活塞杆(5)另一端与传动单元B连接,其中,气缸缸体(2)上制有靠近前端盖(17)的前接气嘴(10)和靠近后端盖(21)的后接气嘴(11),所述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均通过气孔(12)与气缸缸体(2)的腔体连通且活塞(4)在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之间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B包括传动壳体(1)、连杆(6)、摇臂(7)和上盖,所述连杆(6)一端与驱动单位A铰接,连杆(6)另一端通过铰链轴。

5、(22)与摇臂(7)一端铰接,所述摇臂(7)另一端与动作单元C花键连接且动作单元C可沿花键轴向滑动,所述上盖与传动壳体(1)固连后将连杆(6)和摇臂(7)密封于传动壳体(1)内,所述传动壳体(1)内侧壁设有限制摇臂(7)摆动角度的限位螺钉(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单元C包括转轴(8)、阀片(9)和阀体(3),所述转轴(8)一端与传动单元B花键连接,转轴(8)另一端穿过传动壳体(1)与阀体(3)间隙配合,所述阀片(9)套装在转轴(8)上用销钉(23)紧固并在转轴(8)扭转时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

6、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缸体(2)端部沿轴向制有长螺纹通孔(26),长螺栓(19)穿过长螺纹通孔(26)将气缸缸体(2)和传动壳体(1)旋合为一体,同时传动壳体(1)侧部制有定位止口I(30),所述定位止口I(30)内制有定位孔(31),所述前端盖(17)插入定位孔(31)定位,所述活塞杆(5)穿过前端盖(17)内的通孔III(34)与传动单元B铰接,其中所述通孔III(34)内依次设有密封环(32)和密封垫(3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通过连接螺栓(20)与阀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传动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为一。

7、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1)上制有定位孔I(13),所述阀体(3)上制有的定位止口(25)插入定位孔I(13)内,且定位止口(25)上制有通孔I(14),所述阀体(3)另一侧与通孔I(14)对应处制有通孔II(27),所述通孔I(1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I(15)和衬套II(16),所述通孔II(27)内设有衬套III(28),转轴(8)依次穿过衬套I(15)、衬套II(16)和衬套III(28)并与其间隙配合,其中,衬套I(15)与通孔I(14)紧配合,衬套II(16)与通孔I(14)间隙配合,衬套III(28)与通孔II(27)紧配合。

8、,所述衬套I(15)和衬套II(16)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通孔II(27)外端口用丝堵(29)旋紧。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14915 A2/2页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为实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制有多个筋条(35)。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为空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开有多个槽缝。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与阀体(3)配合面之间设有热绝缘衬垫(36)。权 利 要。

9、 求 书CN 103114915 A1/5页4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重型卡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重型卡车排气门制动系统(WEVB)配套使用的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背景技术0002 重型卡车的制动,除了用传统的刹车系统外,近年来,还在排气管上装有气动节流阀作为辅助制动装置。不久前,德国人又新发明一种更先进的制动技术柴油机排气门制动系统(EVB系统),由于它在节油、减排和提高安全方面作用显著,因而EVB系统成为先进国家重型卡车的标准配置并通过法规强制执行。我国为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有关单位花巨资从德国MAN公司购入EVB专利,并定名为WEVB。WEVB的工作,必须。

10、通过排气管上的阀门将柴油机背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前提,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在原排气管气动节流阀基础上加以改造的阀门装置,它包括气缸、活塞杆、传动球节、摇臂、呼吸孔、过滤塞和转轴及阀片,上述部件全部暴露在大气中,体积大,重量大,在强烈振动下,受应力大,易损坏,自身防护能力很差,经WEVB的应用实践发现,其可靠性极差,寿命极短(13个月),防碍WEVB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对阀门进行改进。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针对WEVB的具体需求和技术参数,采用单元组合的模块化结构,标准化程度高,特别是气缸工作介质不被环境污染和干扰,从而对背压控制能够做到准确、稳定、。

11、可靠,并且工作寿命长。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所述驱动单元A的气缸缸体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0005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A为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气缸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气缸缸体两端分别用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所述活塞置于气缸缸体腔体内,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另一端与传动单元B连接,其中,气缸缸体上制有靠近前。

12、端盖的前接气嘴和靠近后端盖的后接气嘴,所述前接气嘴和后接气嘴均通过气孔与气缸缸体的腔体连通且活塞在前接气嘴和后接气嘴之间运动。0006 其中,所述传动单元B包括传动壳体、连杆、摇臂和上盖,所述连杆一端与驱动单位A铰接,连杆另一端通过铰链轴与摇臂一端铰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动作单元C花键连接且动作单元C可沿花键轴向滑动,所述上盖与传动壳体固连后将连杆和摇臂密封于传动壳体内,所述传动壳体内侧壁设有限制摇臂摆动角度的限位螺钉。0007 其中,所述动作单元C包括转轴、阀片和阀体,所述转轴一端与传动单元B花键连接,转轴另一端穿过传动壳体与阀体间隙配合,所述阀片套装在转轴上用销钉紧固并在转说 明 书CN 1。

13、03114915 A2/5页5轴扭转时将阀体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0008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缸体端部沿轴向制有长螺纹通孔,长螺栓穿过长螺纹通孔将气缸缸体和传动壳体旋合为一体,同时传动壳体侧部制有定位止口,所述定位止口内制有定位孔,所述前端盖插入定位孔定位,所述活塞杆穿过前端盖内的通孔与传动单元B铰接,其中所述通孔内依次设有密封环和密封垫。0009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底部通过连接螺栓与阀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传动壳体顶部固定连接为一体。0010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上制有定位孔,所述阀体上制有的定位止口插入定位孔内,且定位止口上制有通孔,所述阀体另一侧与通孔对应处制有通孔,。

14、所述通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和衬套,所述通孔内设有衬套,转轴依次穿过衬套、衬套和衬套并与其间隙配合,其中,衬套与通孔紧配合,衬套与通孔I间隙配合,衬套与通孔紧配合,所述衬套和衬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通孔外端口用丝堵旋紧。0011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实心轴,转轴套装阀片部位沿轴向制有多个筋条。0012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空心轴,转轴套装阀片部位沿轴向开有多个槽缝。0013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壳体底部与阀体配合面之间设有热绝缘衬垫。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0015 1、本发明采用单元组合的模块化结构,各单元之间有精确的高强度止口定位并用紧固件固连,整体刚性好,强度高,单元组合设计,使。

15、互配性好,便于提高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也便于大批量流水作业方式生产,便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有利于质量保障;0016 2、本发明改变了以往国内外同类产品惯用的单动气缸加弹簧复位的结构,而采用双动气缸,封闭结构使气缸工作介质不被环境污染和干扰,提高了气缸的可靠性和寿命;0017 3、本发明采取全密封结构设计,对野外作业的重型卡车,常常经受的沙尘、雨淋、曝晒、污水溅射等有自身防护能力;0018 4、本发明摈弃了国内外同类产品惯用的摇摆气缸结构,而采用刚性固定连接的双动小型气缸,摈弃了球节传动连接,使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刚性好,耐环境能力强,提高了总成的整体强度和耐受强烈振动能力;0019 5、本发明。

16、通过运用气动单节流特性,既保证有足够负载力,又避免活塞杆产生径向大负载,从而减轻磨损,保证气缸的长寿命;0020 6、本发明摈弃了同类产品一贯采用的圆柱扭杆弹簧,而采用了在转轴上制有筋条的方式,既实现了为提高背压调节灵敏度所要求的低弹性刚度系数,又能保证转轴具有足够抗弯强度;0021 7、本发明的阀片支承部位采用了双衬套中间加弹簧的结构,在对转轴起转动支承作用的同时形成新颖的支承润滑和动密封结构,有利于阀片支承部位的密闭,防止烟气对阀片支承转动部位的污染,再施加以特种高温润滑剂,有利于阀片支承部位维持长寿命;0022 8、本发明的阀体、阀片接触烟气的表面,采用了表面强化处理,使之提高抗蚀能力,。

17、在阀体与传动壳体之间,加有耐热材料制成的热绝缘衬垫,用以阻挡热流向传动单元传导,使传动单元不受热影响。说 明 书CN 103114915 A3/5页6附图说明0023 图1为本发明去掉传动单元的上盖后立体结构示意图;0024 图2为本发明结构主视图;0025 图3为图2的E-E剖视图;0026 图4为图2的F-F剖视图;0027 图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28 图6为本发明的转轴结构示意图;0029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 下面结合附图1-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0031 柴油机背压控制阀总成,所述总成为单元组合结构,包括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所述驱动单元。

18、A的气缸缸体2一端与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侧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传动单元B的传动壳体1底部与动作单元C的阀体3顶部通过止口密封固连为一体,所述驱动单元A通过传动单元B带动动作单元C扭转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驱动单元A、传动单元B和动作单元C三者之间都有相互安装的定位基准,可以分别专线加工,按彼此定位组合总成,三者总成后完全处于密闭结构中,对野外作业或野战用车中常发生的沙尘、溅水、雨淋都有较强的防护能力。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与阀体3配合面之间设有热绝缘衬垫36。用以阻挡热流向传动单元B传导,使传动单元B不受热影响0032 上述驱动单元A为双动气缸,所述双动气缸包括气缸缸体2、活塞。

19、4和活塞杆5,所述气缸缸体2两端分别用前端盖17和后端盖21密封,所述活塞4置于气缸缸体2腔体内,所述活塞杆5一端与活塞4连接,活塞杆5另一端与连杆6连接,其中,气缸缸体2上制有靠近前端盖17的前接气嘴10和靠近后端盖21的后接气嘴11,所述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均通过气孔12与气缸缸体2的腔体连通且活塞4在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之间运动。所述气缸缸体2端部沿轴向制有长螺纹通孔26,长螺栓19穿过长螺纹通孔26将气缸缸体2和传动壳体1旋合为一体,同时传动壳体1侧部制有定位止口30,所述定位止口30内制有定位孔31,所述前端盖17插入定位孔31定位,所述活塞杆5穿过前端盖17内的通孔34。

20、与传动单元B铰接,其中所述通孔34内依次设有密封环32和密封垫33。0033 上述传动单元B包括传动壳体1、连杆6、摇臂7和上盖,所述连杆6一端与活塞杆5另一端铰接,连杆6另一端通过铰链轴22与摇臂7一端铰接,所述摇臂7另一端与转轴8花键连接且转轴8可沿花键轴向滑动,所述上盖与传动壳体1固连后将连杆6和摇臂7密封于传动壳体1内,所述传动壳体1内侧壁设有限制摇臂7摆动角度的限位螺钉18。所述传动壳体1底部通过连接螺栓20与阀体3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传动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由于连杆6的存在,免去了气缸缸体2的摆动要求,可以使气缸缸体2以单元总成的形式与传动单元B紧凑刚性固定。摇。

21、臂7与转轴8上端通过花键配合,组合十分方便。在设计中,摇臂7摆动最大角正好与活塞4运动到气缸缸体2中点相一致,在最大角附近,由于进出气缸缸体2的空气受气孔12节流作用,只能以音速以下流动,节流压降使推动活塞4的力仅有气源压力的一半以下,因而避免大摆角造成活塞杆5较大径向说 明 书CN 103114915 A4/5页7力的可能,避免过快磨损气缸缸体2及轴套。而当活塞4推或拉的大负荷出现时,摇臂7的摆角已接近零,几乎无有径向力。0034 上述动作单元C包括转轴8、阀片9和阀体3,所述转轴8一端与摇臂7花键连接,转轴8另一端穿过传动壳体1与阀体3间隙配合,所述阀片9套装在转轴8上用销钉23紧固并在转。

22、轴8扭转时将阀体3的气流通道遮住或打开。具体说,所述传动壳体1上制有定位孔13,所述阀体3上制有的定位止口25插入定位孔13内,且定位止口25上制有通孔14,所述阀体3另一侧与通孔14对应处制有通孔27,所述通孔14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衬套15和衬套16,所述通孔27内设有衬套28,转轴8依次穿过衬套15、衬套16和衬套28并与其间隙配合,其中,衬套15与通孔14紧配合,衬套16与通孔14间隙配合,衬套28与通孔27紧配合,所述衬套15和衬套16之间设有弹簧24,所述通孔27外端口用丝堵29旋紧。转轴8可以为实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9部位沿轴向制有多个筋条35。转轴8也可以为空心轴,转轴8套装阀片。

23、9部位沿轴向开有多个槽缝,空心转轴8内部需加撑杆加以稳定。现有国内外同类产品采用的转轴8,为了满足背压阀较低刚度系数要求,转轴8不得不将直径做得较细,造成抗弯强度很弱。本发明在转轴8上制有筋条35或槽缝,使转轴8既有较低的扭转刚度系数,又有较高的抗弯刚度强度,能保持转轴8的灵活可靠。同时在弹簧24的作用下,衬套16和衬套28端面始终与阀片9相配合的端面保持弹性紧力,使转轴8的旋转润滑部位免遭柴油机烟气污染。阀体3是装在柴油机排气管道上并构成烟气流道的一个部分,通过阀片9的转动,可以对流道执行关闭和开启的控制,由活塞杆5的伸出或收回运动通过传动部件作用到阀片9转动的,而EVB按扭则是操控气缸缸体。

24、2内活塞4运动的人为控制端。0035 图4示出动作单元C内的结构,在转轴8和各衬套相配合的部位,转轴8是光滑而精密的圆柱面,它与具有光滑内表面的各衬套呈精密动配合关系,起滑动轴承作用。在转轴8的中段柱体上制有筋条35,起扭杆弹簧作用。在扭杆弹簧部位,已不是从机械手册中可查得到的常用扭杆(实心圆柱形、空心圆柱形、椭圆形、矩形),而是由本人新近发明的筋条形扭杆(见图五),根据材料力学理论,为了提高扭杆弹簧对受力的敏感度(即低刚度系数),应该降低扭杆直径或增加其长度,但这都会使扭杆的抗弯强度下降。而在本发明使用的筋条形扭杆,既具有足够低的扭转刚度,又有足够高的抗弯强度。关于这一特性,我们可借助于电脑。

25、有限元力分析,对图6所示转轴与手册中可查得扭杆对比分析,便一目了然。0036 由图5可以看出,阀片9是由接近阀片9中部的阀片孔套装在转轴8(兼扭杆)上的,阀片孔仅在下端一小段与转轴8紧配合,并且由销钉23加以固定,其余部分都与转轴8(兼扭杆)保持动配合。当摇臂7转动时,由耦合在一起的花键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通过销钉23带动阀片9转动,当阀片9将阀体3流道关闭后,阀片9便无法继续转动,但这时摇臂7还没有达到限位螺钉18的位置,还有一段小间隙,当在活塞杆5推力下摇臂7继续向前转动直到使摇臂7与限位螺钉18接触为止,这段消除小间隙的转动便是由转轴8的扭转弹性变形来完成,同时也为阀片9的关闭状态提供。

26、了弹性关闭预紧力。当由于柴油机组某一气缸的排气阀排气时,脉振的排气压力超过弹性预紧力时,阀片9将被压力推开,开启的程度将视脉振压力的大小及转轴刚度系数来确定。阀片9开启到一定程度,将过高的柴油机背压泄掉,使背压维持在适合EVB正常工作的范围内,同此起到对背压的控制作用。并且,转轴8的扭转刚度系数越小,能够维持的背压值越精确。说 明 书CN 103114915 A5/5页80037 工作原理:气缸缸体2上制有前接气嘴10和后接气嘴11,分别通过馈气管与控制阀相连,当需要柴油机和排气门制动系统投入工作时,按下(或踏下)控制阀按钮(或踏板),则控制阀将通过后接气嘴11的馈气管与高压气体接通,高压气体。

27、通过后接气嘴11经气孔12进入缸体1的腔体内,推动活塞4向前运动。同时,控制阀将前接气嘴10的管路向大气打开,气缸缸体2内的活塞前部分气体排到大气中去(泄压),活塞4被高压空气推向前方,活塞杆5向前做伸出运动,通过连杆6推动摇臂7带动转轴8转动,使阀片9转动至关闭位置。当阀片9转到全关闭位置时,摇臂8并没有达到限动位置,与限位螺栓18的触点尚有一个小间隙称预紧间隙。当活塞4进一步向前推动,使转轴8套装阀片9的部位发生扭转弹性变形,形成对阀片9关紧后的弹性预紧力,弹性预紧力的大小,决定着柴油机被控背压下限值的大小。当车速较高或承载较大时,柴油机背压值将升高,促使阀片9在预紧力矩基础上进一步开大,。

28、放掉压力,从而抑制了柴油机背压值的过分升高;当车速变低或车载变小时,则在转轴8作用下,自动关小阀片9与阀体3内腔的间隙,保持柴油机背压值不过分降低,只有通过将柴油机背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柴油机排气阀制动系统才能正常工作。当需退出制动状态时,松开控制阀按钮(或踏板),则将向前接气嘴10送入高压空气,后接气嘴11向大气打开放气,活塞4在活塞前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后运动,活塞杆5收回复位,阀片9全部打开,成为非制动状态。0038 由以上的介绍还可以了解到,当EVB投入的整个过程中,阀片9不断旋转摆动,也意味着转轴8长时间经受循环应力负荷,循环次数过多,会使转轴8产生疲劳破坏,使背压控制阀失效。根据。

29、循环应力破坏的机理可知,降低材料的循环应力幅值可以显著提高疲劳寿命(呈3次方关系),而前述转轴8可使材料处于较低应力幅值下达到同样的作用。提高可靠性和寿命的另一措施是通过对衬套16、衬套28和阀片9接触部位的旋转动密封技术,来防止烟气污染轴承工作面,减少接触工作面的腐蚀和磨损,从而提高转动部位寿命。进一步阐述转轴动密封技术如下:由于柴油机排烟介质温度高至600700,背压控制阀段通过的烟气介质,也在400500之间,如此高温高污染成分的介质内维持动密封,并非易事。为此,在本发明的背压控制阀中,设置了衬套15、衬套16和衬套28,其中衬套15和衬套28都与阀体3呈静配合,而衬套16则与阀体3呈动配合,在弹簧24的预紧力作用下,使阀片孔孔口处的两个环形端平面,分别与衬套16和衬套28的环形端平面紧密贴合,并且各自内部置有少量带有润滑剂的高温轴封盘根,使之既可以灵活转动,又防止烟气向衬套间隙渗入,使被套间隙润滑剂不受污染,由此使转动部位可靠性和寿命均获得提高。0039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3114915 A1/6页9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14915 A2/6页10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14915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