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567272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50679.0

申请日:

2013.02.08

公开号:

CN103099705A

公开日:

2013.05.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F9/007申请公开日:20130515|||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F 9/007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赵阳 朱思泉 李霄变更后:朱思泉 赵阳 李霄|||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F 9/007申请日:201302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F9/007

主分类号:

A61F9/007

申请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发明人:

赵阳; 朱思泉; 李霄

地址:

100063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朱梅;徐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所述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
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
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和所述活塞形成一种注射器结构。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中的内容物为液体或气体。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可拆卸式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或隔热管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式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状物为与晶状体囊的内壁相配合的椭球形。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选自橡胶或硅胶。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的厚度可为0.04mm~0.07mm。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膜的整个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表面上固定的胰蛋白酶的单位活力平均为1635~2456U/g。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所述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
背景技术
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眼科最普通的手术之一。白内障晶状体位于一个晶状体囊中,为了进入白内障晶状体,需要在眼的边缘开一个切口以便将一个手术器具伸入眼的前房。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需要进行一个撕囊的处理过程,即,用一个手术切割器具在晶状体前囊膜上制造一个孔作为从眼前房直接进入白内障晶状体的通道。接着,通过各种现有方法取出白内障晶状体,例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法等。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晶状体囊除了为了获得进入白内障晶状体的通道而切除的那部分外,晶状体囊基本上保持完整。在摘除了白内障晶状体后,通常需要向晶状体囊中移植人工晶状体,以模仿原始晶状体的折射功能。
虽然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以及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使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显著受益,但是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后五年内产生后囊浑浊化现象,即,后发性白内障(PCO)。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在儿童为100%,成人为30%~50%。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成因是白内障术后残留于前囊下或赤道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迁移至后囊,使视轴区的后囊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纤维化,从而影响视力。另外,晶状体上皮细胞还可发生纤维化,引起晶状体囊收缩。
眼科医生清楚这些由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引起的问题,一般会试图在人工晶体植入之前极其小心地去除所有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然而,尽管作了这些努力,通常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上皮细胞留在晶状体囊的内表面上,这是因为上皮细胞难以辨认而且由于它们在晶状体囊的内表面上的位置的限制而经常难以触及。
目前,激光或手术后囊切开仍然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人工晶体损伤,术后眼压升高,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以及人工晶体脱位等。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解决的根本。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防止后囊膜混浊发生的方法。例如,在人工晶体设计上进行了改良以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主要有:⑴改善人工晶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减轻后囊膜的纤维化反应,⑵人工晶体光学部边缘的直方边设计阻挡LEC向视轴方向迁移,但仍然不能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类方法是通过各种器具向晶状体囊中灌注胰蛋白酶溶液从而杀伤晶状体囊内表面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胰蛋白酶溶液可能会从事先对晶状体囊进行撕囊而形成的孔处溢出到房水或其他组织中,进而损伤眼内的其他组织。
固定化酶技术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生物酶固定在一定区域内,并且保持生物酶的大部分活性,在保证酶的高效、专一、温和的催化特性的同时,克服了天然酶稳定性差、非定向催化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最终,完成本发明。本发明人发现,利用胰蛋白酶防止后囊膜混浊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胰蛋白酶的作用范围限制在晶状体囊内,并因此设计本发明的装置,既保证了胰蛋白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定向催化杀伤作用,又避免了胰蛋白酶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毒性伤害。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所述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包括: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
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
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容器1和活塞6形成一种注射器结构。所述容器中的内容物可以为液体或气体。为了使胰蛋白酶更好地发挥活性,优选地,所述液体或气体的温度为30‑40℃,优选37℃。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隔热管可为医用塑料材质,例如,在所述注射器是1mL注射器的情况下,所述隔热管的长为约6mm~7mm,厚度为约0.2mm~1mm,内径为约1.5mm~2.6mm,外径为约1.9mm~4.0mm。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可拆卸式连接。在固定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液体或气体装入容器中;而在可拆卸式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在使用前使容器吸入液体或气体,再将隔热管的一端与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在一起。同样地,本发明中,所述弹性膜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或隔热管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式连接。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泡状物为与所述晶状体囊的内壁相配合的椭球形,从而与晶状体囊的内壁充分贴合。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膜可为,例如,橡胶、硅胶。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膜的厚度可为0.04mm~0.07mm。本发明中,为了制备方便,优选地,可以在弹性膜的整个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胰蛋白酶可为固定化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固定化的载体材料可以是壳聚糖或其衍生物、纤维素或其衍生物等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物质,甚至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凝胶或硅胶。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膜表面上固定的胰蛋白酶的单位活力平均为1635~2456U/g,优选为1786~2319U/g,最优选为2118U/g。
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任何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将胰蛋白酶与载体结合从而制得固定化胰蛋白酶,所述方法例如为固定化酶方法。
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任何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将所述固定化胰蛋白酶固定在所述弹性膜的表面上,所述方法例如为固定化酶方法。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能够快速、有选择性的摧毁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残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避免损伤眼内的其它细胞和重要结构,防止后发障的发生。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在弹性膜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显示眼的晶状体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弹性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在弹性膜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而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制备实施例
胰蛋白酶(Sigma公司);硅胶(青岛市海洋化工厂);戊二醛(成都市华西生化制品厂);BSA(牛血清白蛋白,sigma公司);PBS(磷酸缓冲溶液,pH7.0)为实验室自行配制。
(1)取一烧杯,用五洁粉和双蒸水洗净,加入双蒸水,将硅胶弹性膜放入其中超声洗净5min*3,注意硅胶要全部沉至水底。
(2)取pH7的PBS(磷酸缓冲溶液),通过加KOH将pH值调成7.4。取50mg胰蛋白酶+1ml上述PBS(pH7.4)制成50mg/ml的酶溶液。
(3)取10mg BSA+990μl双蒸水制得1%BSA溶液。
(4)取20μl50%戊二醛溶液+980μl双蒸水制得1%戊二醛溶液。
(5)交联混合:依次混合200μl的步骤(2)制得的酶溶液、100μl的步骤(3)制得的1%BSA溶液、80μl的步骤(4)制得的1%戊二醛溶液,充分混匀。
(6)使用软毛刷子将上述步骤(5)制得的混合溶液涂至步骤(1)的硅胶弹性膜的外表面上,室温下自然晾干,可以涂三层,冰箱0~4°保存。
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由容器1、活塞6、隔热管2和弹性膜3组成,活塞6设置于容器1内,且容器1具有出口端11。其中,隔热管2两端敞口,隔热管2的一端与出口端11连接,弹性膜3设置在隔热管2上且封闭隔热管2的另一端,弹性膜3的材料为橡胶,活塞6与容器1组成可调节容积的一个封闭器具7,本实施例示出的封闭器具7构成注射器的结构。下压活塞6使可调节容积的封闭器具7的容积减少,弹性膜3自隔热管2的另一端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水泡31,即泡状物。
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过程中摧毁眼的晶状体囊中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参照图3和图4,将容器1内灌注37℃生理盐水,在向晶状体囊5中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前,将隔热管2的另一端伸入至晶状体囊5中,下压活塞6,使弹性膜3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水泡31,水泡31贴在晶状体囊5内表面,作用10秒钟,上提活塞6,拔出隔热管2。
实施例二
参照图5至图8,本发明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由容器1、活塞6、隔热管2和试管状弹性膜4组成,活塞6设置于容器1内,且容器1具有出口端11。其中,隔热管2两端敞口,一端与出口端11连接,试管状弹性膜4位于隔热管2内,活塞6与容器1组成可调节容积的一个封闭器具7,试管状弹性膜4的材料为橡胶,试管状弹性膜4的一端为封闭盲端,另一端有开口端。试管状弹性膜4的开口端与容器1的出口端11连通,盲端位于隔热管2内。下压活塞6使可调节容积的封闭容器7的容积减少,试管状弹性膜4自隔热管2的另一端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气泡41,即泡状物。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管2没有与容器1的出口端11直接连接,而是隔热管2套在了弹性膜4的中下部,隔热管2是通过弹性膜4实现与容器1的出口端的连接。当然,将隔热管2套在整个弹性膜4外,并使隔热管2的一端直接连接在出口端11上也是可以的。
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过程中摧毁眼的晶状体囊中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将容器1内灌注37℃热空气,在向晶状体囊5中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前,将隔热管2的另一端伸入至晶状体囊5中,下压活塞6,试管状弹性膜4从隔热管的另一端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气泡41,气泡41贴在晶状体囊5内表面,作用10秒钟,上提活塞6,拔出隔热管2。
上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装置进行了解释,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显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

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970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15CN103099705A*CN103099705A*(21)申请号 201310050679.0(22)申请日 2013.02.08A61F 9/007(2006.01)(71)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地址 100063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72)发明人赵阳 朱思泉 李霄(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代理人朱梅 徐琳(54)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所述容器。

2、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所述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99705 ACN 103099705 A1/1页21.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

4、蛋白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和所述活塞形成一种注射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中的内容物为液体或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可拆卸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或隔热管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状物为与晶状体囊的内壁。

5、相配合的椭球形。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选自橡胶或硅胶。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的厚度可为0.04mm0.07mm。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膜的整个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表面上固定的胰蛋白酶的单位活力平均为16352456U/g。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99705 A1/4页3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更。

6、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所述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背景技术0002 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眼科最普通的手术之一。白内障晶状体位于一个晶状体囊中,为了进入白内障晶状体,需要在眼的边缘开一个切口以便将一个手术器具伸入眼的前房。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需要进行一个撕囊的处理过程,即,用一个手术切割器具在晶状体前囊膜上制造一个孔作为从眼前房直接进入白内障晶状体的通道。接着,通过各种现有方法取出白内障晶状体,例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法等。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晶状体囊除了为了获得进入白内障晶状体的通道而切除的那部分外,晶状体囊。

7、基本上保持完整。在摘除了白内障晶状体后,通常需要向晶状体囊中移植人工晶状体,以模仿原始晶状体的折射功能。0003 虽然白内障晶状体摘除以及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使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显著受益,但是很多患者会在手术后五年内产生后囊浑浊化现象,即,后发性白内障(PCO)。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在儿童为100%,成人为30%50%。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成因是白内障术后残留于前囊下或赤道部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迁移至后囊,使视轴区的后囊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纤维化,从而影响视力。另外,晶状体上皮细胞还可发生纤维化,引起晶状体囊收缩。0004 眼科医生清楚这些由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引起的。

8、问题,一般会试图在人工晶体植入之前极其小心地去除所有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然而,尽管作了这些努力,通常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上皮细胞留在晶状体囊的内表面上,这是因为上皮细胞难以辨认而且由于它们在晶状体囊的内表面上的位置的限制而经常难以触及。0005 目前,激光或手术后囊切开仍然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人工晶体损伤,术后眼压升高,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以及人工晶体脱位等。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解决的根本。0006 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防止后囊膜混浊发生的方法。例如,在人工晶体设计上进行了改良以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主要有:改善人工晶体材料的生。

9、物相容性减轻后囊膜的纤维化反应,人工晶体光学部边缘的直方边设计阻挡LEC向视轴方向迁移,但仍然不能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0007 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类方法是通过各种器具向晶状体囊中灌注胰蛋白酶溶液从而杀伤晶状体囊内表面上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胰蛋白酶溶液可能会从事先对晶状体囊进行撕囊而形成的孔处溢出到房水或其他组织中,进而损伤眼内的其他组织。0008 固定化酶技术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说 明 书CN 103099705 A2/4页4的方法,将生物酶固定在一定区域内,并且保持生物酶的大部分活性,在保证酶的高效、专一、温和的催化特性的同时,。

10、克服了天然酶稳定性差、非定向催化的缺点。发明内容0009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最终,完成本发明。本发明人发现,利用胰蛋白酶防止后囊膜混浊化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胰蛋白酶的作用范围限制在晶状体囊内,并因此设计本发明的装置,既保证了胰蛋白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定向催化杀伤作用,又避免了胰蛋白酶对眼内其他组织的毒性伤害。0010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所述装置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后囊浑浊化的发生。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包括:0012 容器,所述容器具有出口端,。

11、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容器内的内容物从所述出口端挤压出的活塞;0013 隔热管,所述隔热管两端敞口,其中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和0014 弹性膜,所述弹性膜设置在所述隔热管外封闭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弹性膜为位于所述隔热管内的试管状,试管状的所述弹性膜的开口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连接,以在所述活塞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膜从所述隔热管的另一端膨出形成泡状物,其中,至少在所述弹性膜形成的泡状物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0015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容器1和活塞6形成一种注射器结构。所述容器中的内容物可以为液体或气体。为了使胰蛋白酶更好地发挥活性,优选地,所述液体或气体的温度为30-40,。

12、优选37。0016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隔热管可为医用塑料材质,例如,在所述注射器是1mL注射器的情况下,所述隔热管的长为约6mm7mm,厚度为约0.2mm1mm,内径为约1.5mm2.6mm,外径为约1.9mm4.0mm。0017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隔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可拆卸式连接。在固定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液体或气体装入容器中;而在可拆卸式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在使用前使容器吸入液体或气体,再将隔热管的一端与容器的出口端连接在一起。同样地,本发明中,所述弹性膜与所述容器的出口端或隔热管可以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式连接。0018 本。

13、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泡状物为与所述晶状体囊的内壁相配合的椭球形,从而与晶状体囊的内壁充分贴合。0019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膜可为,例如,橡胶、硅胶。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膜的厚度可为0.04mm0.07mm。本发明中,为了制备方便,优选地,可以在弹性膜的整个外表面上固定有胰蛋白酶。0020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胰蛋白酶可为固定化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固定化的载体材料可以是壳聚糖或其衍生物、纤维素或其衍生物等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物质,甚至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凝胶或硅胶。0021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弹性膜表面上固定的胰蛋白酶的单位活力平均为16352456U/g,优选为。

14、17862319U/g,最优选为2118U/g。说 明 书CN 103099705 A3/4页50022 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任何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将胰蛋白酶与载体结合从而制得固定化胰蛋白酶,所述方法例如为固定化酶方法。0023 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任何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将所述固定化胰蛋白酶固定在所述弹性膜的表面上,所述方法例如为固定化酶方法。0024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能够快速、有选择性的摧毁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残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避免损伤眼内的其它细胞和重要结构,防止后发障的发生。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在临。

15、床上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附图说明0025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0026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7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在弹性膜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0028 图3是显示眼的晶状体囊的示意图;0029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30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弹性膜的结构示意图;0031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2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

16、在弹性膜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0033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4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而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0035 实施例0036 制备实施例0037 胰蛋白酶(Sigma公司);硅胶(青岛市海洋化工厂);戊二醛(成都市华西生化制品厂);BSA(牛血清白蛋白,sigma公司);PBS(磷酸缓冲溶液,pH7.0)为实验室自行配制。0038 (1)取一烧杯,用五洁粉和双蒸水洗净,加入双蒸水,将硅胶弹性膜放入其中超声洗净5min*3,注意硅胶要全部沉至水底。0039 (。

17、2)取pH7的PBS(磷酸缓冲溶液),通过加KOH将pH值调成7.4。取50mg胰蛋白酶+1ml上述PBS(pH7.4)制成50mg/ml的酶溶液。0040 (3)取10mg BSA990l双蒸水制得1%BSA溶液。0041 (4)取20l50%戊二醛溶液980l双蒸水制得1%戊二醛溶液。0042 (5)交联混合:依次混合200l的步骤(2)制得的酶溶液、100l的步骤(3)制得的1%BSA溶液、80l的步骤(4)制得的1%戊二醛溶液,充分混匀。0043 (6)使用软毛刷子将上述步骤(5)制得的混合溶液涂至步骤(1)的硅胶弹性膜的外表面上,室温下自然晾干,可以涂三层,冰箱04保存。说 明 书C。

18、N 103099705 A4/4页60044 实施例0045 实施例一0046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由容器1、活塞6、隔热管2和弹性膜3组成,活塞6设置于容器1内,且容器1具有出口端11。其中,隔热管2两端敞口,隔热管2的一端与出口端11连接,弹性膜3设置在隔热管2上且封闭隔热管2的另一端,弹性膜3的材料为橡胶,活塞6与容器1组成可调节容积的一个封闭器具7,本实施例示出的封闭器具7构成注射器的结构。下压活塞6使可调节容积的封闭器具7的容积减少,弹性膜3自隔热管2的另一端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水泡31,即泡状物。0047 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过程中摧毁眼的晶状体囊中的残余。

19、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参照图3和图4,将容器1内灌注37生理盐水,在向晶状体囊5中植入人工晶状体之前,将隔热管2的另一端伸入至晶状体囊5中,下压活塞6,使弹性膜3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水泡31,水泡31贴在晶状体囊5内表面,作用10秒钟,上提活塞6,拔出隔热管2。0048 实施例二0049 参照图5至图8,本发明的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装置由容器1、活塞6、隔热管2和试管状弹性膜4组成,活塞6设置于容器1内,且容器1具有出口端11。其中,隔热管2两端敞口,一端与出口端11连接,试管状弹性膜4位于隔热管2内,活塞6与容器1组成可调节容积的一个封闭器具7,试管状弹性膜4的材料为橡胶,试管状弹性膜4的一端。

20、为封闭盲端,另一端有开口端。试管状弹性膜4的开口端与容器1的出口端11连通,盲端位于隔热管2内。下压活塞6使可调节容积的封闭容器7的容积减少,试管状弹性膜4自隔热管2的另一端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气泡41,即泡状物。0050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管2没有与容器1的出口端11直接连接,而是隔热管2套在了弹性膜4的中下部,隔热管2是通过弹性膜4实现与容器1的出口端的连接。当然,将隔热管2套在整个弹性膜4外,并使隔热管2的一端直接连接在出口端11上也是可以的。0051 在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过程中摧毁眼的晶状体囊中的残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方法:将容器1内灌注37热空气,在向晶状体囊5中植入人工。

21、晶状体之前,将隔热管2的另一端伸入至晶状体囊5中,下压活塞6,试管状弹性膜4从隔热管的另一端呈椭球状膨出形成气泡41,气泡41贴在晶状体囊5内表面,作用10秒钟,上提活塞6,拔出隔热管2。0052 上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装置进行了解释,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显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说 明 书CN 103099705 A1/4页7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99705 A2/4页8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99705 A3/4页9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99705 A4/4页10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99705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