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1609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CN103016094A*CN103016094A*(21)申请号 201210584085.3(22)申请日 2012.12.28F01M 9/10(2006.01)F01M 1/12(2006.01)F01M 1/16(2006.01)(71)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76号(72)发明人王英杰 杨林强 姚巍 欧阳彩云陈亮 张应兵 罗俊 李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代理人马佑平 王立民(54) 发明名称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
2、(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以两个主油路分别向两个相位器供油,且在油压控制阀与主油道之间安装单向阀,在油压控制油道上向链轮室开有泄油道,从而使得vvt响应更加迅速。(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包括:设置在缸盖上的第一主油道和第二主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和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和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中间油道、第一泄油道和第二泄油道;设置在第一轴承盖上的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
3、道、润滑油道;设置在进气凸轮轴上的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润滑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主油道、进气凸轮轴分油道;设置在排气凸轮轴上的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润滑辅助油道、排气凸轮轴主油道、排气凸轮轴分油道;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之间、所述第二主油道与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均安装有单向阀;排气门正时相位器经第一主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供油,经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
4、第一泄油道回油;进气门正时相位器经第二主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供油,经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二泄油道回油;中间油道中的油液经润滑油道后分支,一支经第一润滑辅助油道、排气凸轮轴主油道、排气凸轮轴分油道进入排气凸轮轴各轴颈,另一支经第二润滑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主油道、进气凸轮轴分油道进入进气凸轮轴各轴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所述第二主油道与所述第二油压控。
5、制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与所述第一缸盖辅助油道、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与所述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缸盖辅助油道与所述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的直径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油道的直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16094 A1/4页3一种双 VVT 发动机润滑油路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汽。
6、车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背景技术000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性能、油耗以及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可变气门正时(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技术在发动机上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同时也使发动机的润滑油路变的比较复杂。所以怎样使润滑油路越简单,结构越紧凑,润滑效果更好,是需要突破的难题。0003 中国专利200710195892.5公开了一种单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缸盖设置有与缸体相连通的主油道,该主油道为缸盖的螺栓孔;缸盖还设置有缸盖第一辅助油道、缸盖立油道,第一凸轮轴承盖上设置有轴承盖第一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与轴承盖第一辅助油道相。
7、连通;缸盖还设置有缸盖第二辅助油道、第一凸轮轴承盖上设置有轴承盖第二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分别设置有凸轮轴主油道,还分别设置有凸轮轴分油道。该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结构简单紧凑,有效减轻了发动机重量。0004 但是,对于双VVT发动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上述结构叠加的话,会发现系统的压损增加,当凸轮轴相位需要调节时,VVT调节凸轮轴相位的时间变长,速度变慢,导致VVT的响应变差,从而限制了VVT系统的性能,原因在于将单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简单叠加后形成双VVT油路后,油路过长、油路走向有多次垂直变向等,因此并不适用于双VVT的发动机。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
8、响应迅速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包括:0008 设置在缸盖上的第一主油道和第二主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和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和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中间油道、第一泄油道和第二泄油道;0009 设置在第一轴承盖上的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润滑油道;0010 设置在进气凸轮轴上的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润滑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主油道、进气凸轮轴分油道;0011 设置在排气凸轮轴上的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润滑辅助油道、排气凸轮。
9、轴主油道、排气凸轮轴分油道;0012 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之间、所述第二主油道与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均安装有单向阀;0013 排气门正时相位器经第一主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供油,经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一泄油道回油;说 明 书CN 103016094 A2/4页40014 进气门正时相位器经第二主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供油。
10、,经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第二泄油道回油;0015 中间油道中的油液经润滑油道后分支,一支经第一润滑辅助油道、排气凸轮轴主油道、排气凸轮轴分油道进入排气凸轮轴各轴颈,另一支经第二润滑辅助油道、进气凸轮轴主油道、进气凸轮轴分油道进入进气凸轮轴各轴颈。0016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所述第二主油道与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0017 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与所述第一缸盖辅助油道、所述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与所述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0018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油道与所述。
11、第二主油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缸盖辅助油道与所述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的直径相等。0019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直径和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油道的直径。0020 本发明中采用双主油道分别为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相位器供油,供油油路分布在缸盖两侧,避免了单主油道为两个相位器供油产生供油不足的危险。而且,在油压控制油道与主油道之间设置单向阀,在油压控制油道上设置泄油道,使得油液只能从主油道单方向进入油压控制油道,回油时从泄油道流出,既保证了发动机在停机后VVT油路的油压不会迅速降低,且油路较短,保证了VVT稳定运行、响应迅速。0021 进一步地,第一主油道与第一油压控制油道、第二主油道与。
12、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一油压控制油道与第一缸盖辅助油道、第二油压控制油道与第二缸盖辅助油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在油路变向时,油液比垂直变向遇到的阻力更小,使VVT响应更迅速。0022 进一步地,第一主油道、第二主油道的直径相等,第一缸盖辅助油道与第二缸盖辅助油道的直径相等,因此进气门正时相位器、排气门正时相位器的响应速度一致。0023 进一步地,由于VVT相位器所需油量比润滑所需油量大,因此本发明中将第一主油道和第二主油道的直径设置的比中间油道的直径大,既保证了VVT响应速度,又不影响润滑功能。附图说明0024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0025 。
1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结构图;0026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中的油液走向图;0027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VVT发动机润滑油路与其它主要部件的装配示意图。0028 上图中标记:10-中间油道、11-第一主油道、12-第二主油道、13-第一油压控制油道前端、14-第二油压控制油道前端、15-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6-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7-第二泄油道、18-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9-第一泄油道、20-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1-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22-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3-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24-第一排气凸轮轴辅说 明 书CN 1030160。
14、94 A3/4页5助油道、25-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6-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7-润滑油道、28-第二润滑辅助油道、29-第一润滑辅助油道、30-排气凸轮轴主油道、31-进气凸轮轴主油道、32-排气凸轮轴分油道、33-进气凸轮轴分油道、100-进气门正时相位器、200-排气门正时相位器、300-油压控制阀、400-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0029 双VVT发动机具有两个相位器:进气门正时相位器100和排气门正时相位器200,发动机润滑油路既为相位器的工作提供油液,又为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各轴颈处提供润滑油液。为了清晰,在附图中气缸的缸体和缸盖、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凸轮轴的轴承盖等实。
15、体部分均未示出,仅保留其中的油道。0030 结合图1、图3。在缸盖(未示出)上设置有第一主油道11和第二主油道12,两个主油道与缸体(未示出)连通,分别从缸体进油。第一主油道11连通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5,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5中安装有油压控制阀300。从第一油压控制油道向着第一轴承盖方向延伸出两个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0、向着发动机链轮室(未示出)方向延伸出第一泄油道19。第二主油道12连通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6,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6中同样安装有油压控制阀300(也被称为OCV阀)。在第一油压控制油道前端13处和第二油压控制油道前端14处,安装有单向阀400,既单向阀400位于主油道与油压控制油道之间。
16、。从第二油压控制油道向着第一轴承盖方向延伸出两个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8、向着发动机链轮室(未示出)方向延伸出第二泄油道17。在第一主油道11和第二主油道12之间,为中间油道10,用于提供润滑油液。0031 沿着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轴承盖(未示出),最靠近相位器的为第一轴承盖。第一轴承盖处,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23、两个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21、润滑油道27。两个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23分别与缸盖的两个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0连通,两个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21分别与两个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8连通,润滑油道27与缸盖的中间油道10连通。0032 在进气凸轮轴上设置有两个环形的第一。
17、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2、多个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5、第二润滑辅助油道28。两个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2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21连通,多个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5连通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2和进气正时相位器100的油腔,用于进气正时相位器100的进油/回油。进气凸轮轴为中空结构,其中央为轴向延伸的进气凸轮轴主油道31,从进气凸轮轴主油道31径向向各凸轮轴颈处分支出多个进气凸轮轴分油道33。第二润滑辅助油道28连通润滑油道27和进气凸轮轴主油道31。0033 在排气凸轮轴上设置有两个环形的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4、多个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6、第一润滑辅助油道29。两个第一排。
18、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4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23连通,多个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6连通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4和排气正时相位器200的油腔,用于排气正时相位器200的进油/回油。排气凸轮轴为中空结构,其中央为轴向延伸的排气凸轮轴主油道30,从排气凸轮轴主油道30径向向各凸轮轴颈处分支出多个排气凸轮轴分油道32。第一润滑辅助油道29连通润滑油道27和排气凸轮轴主油道30。说 明 书CN 103016094 A4/4页60034 参考图2,以排气门正时相位器200、进气门正时相位器100朝某一方向动作为例,该图表明了油路中油液的流向。为排气门正时相位器200供油时,油液经第一主油道11进入。
19、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5中的油压控制阀300,油压控制阀300控制第一泄油道19关闭,油液经过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0、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23、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4、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6进入排气门正时相位器200。回油时,排气门正时相位器200中的油液经第二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6、第一排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4、第一轴承盖辅助油道23、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0进入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5,油压控制阀300控制第一泄油道19打开,油液泄入发动机链轮室,重新进入油液循环。为进气门正时相位器100供油时,油液经第二主油道12进入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6中的油压控制阀300,油压控制阀300控制第二泄油道17关闭。
20、,油液经过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8、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21、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2、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5进入进气门正时相位器100。回油时,进气门正时相位器100中的油液经第二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5、第一进气凸轮轴辅助油道22、第二轴承盖辅助油道21、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8进入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6,油压控制阀300控制第二泄油道17打开,油液泄入发动机链轮室,重新进入油液循环。0035 润滑油路为:中间油道10中的油液经润滑油道27后分支,一支经第一润滑辅助油道29、排气凸轮轴主油道30、排气凸轮轴分油道32进入排气凸轮轴各轴颈处,另一支经第二润滑辅助油道28、进气凸轮轴主油道31、进气凸。
21、轮轴分油道33进入进气凸轮轴各轴颈处。0036 从图2中可见,在油液的流动方向上,第一主油道11与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5之间的夹角a1、第二主油道12与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7之间的夹角a2均为钝角。同样地,第一油压控制油道15与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0之间的夹角(未示出)、第二油压控制油道16与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8之间的夹角a3也为钝角。钝角使得油液在转向处的流动更顺畅,因而保证了VVT响应的及时性。同时,为了使两个相位器同步,第一主油道11与第二主油道12的直径相等,第一缸盖辅助油道20与第二缸盖辅助油道18的直径相等,既单位时间内进两个油压控制阀300的油量、出两个油压控制阀300的油量相等。同时,第一主油道11的直径和第二主油道12的直径大于中间油道10的直径,以保证两个相位器100、200的充分供油。0037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说 明 书CN 103016094 A1/2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6094 A2/2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1609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