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56665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8829.7

申请日:

2004.04.30

公开号:

CN1569205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6/718登记生效日:2017050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成都优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四川恒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科华北路58号亚太广场11FA-C座变更后权利人: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小天竺街75号1栋12楼4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A61P11/04; A61P1/02; A61P1/10; A61P17/1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48; A61P11/04; A61P1/02; A61P1/10; A61P17/10

申请人:

成都优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阙文彬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科华北路58号亚太广场11FA-C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将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中药经现代提取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后压丸、洗丸、干燥等工序精制成的软胶囊,具有崩解速度快、崩解后在肠道直接吸收、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小、药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制成的软胶囊质量可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大黄、黄连、黄芩三味,破碎成粗粉,分别加水煮煎二次,黄芩于80-90℃加入,第一次加水5~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5~15倍量,煎煮0.5~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在60-80℃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上述浸膏粉加入991-999∶1-9比例的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6%-45%,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即得软胶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黄连、大黄、黄芩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分别加水煮煎二次,黄芩于85℃加入,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10000转/分以上高速离心,弃去沉淀,上清液在70℃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上述浸膏粉合并后加入99.5%聚乙二醇400和0.5%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42%,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即得软胶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取黄连、大黄、黄芩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分别加水煮煎二次,黄芩于82℃加入,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高速离心,弃去沉淀,上清液浓在75℃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上述浸膏粉加入997∶3比例的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9%,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

4、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a、大黄的提取:大黄粉碎成粗粉,加入90%~95%乙醇5~15倍量浸泡12~36小时后,用频率10~30kHz的超声波处理20~4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依次用水和90%~99%的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双蒽酮类精制粉;
b、黄连的提取:黄连粉碎成粗粉,加10~14倍水量,煎煮1~3小时,煎煮2~4次,合并煎液,浓缩后干燥、粉碎;再用30~50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0~6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过滤,浓缩,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依次用水和90%~99%的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黄连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精制粉;
c、黄芩的提取:黄芩粉碎成粗粉,加90%~95%乙醇5~15倍量浸泡12~36小时后,用频率10~30kHz的超声波处理20~4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依次用水和90%~99%的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含有黄芩苷的精制粉;
上述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的精制粉,合并后加入991-999∶1-9比例的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6%-45%,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a、大黄的提取:大黄粉碎成粗粉,加入95%乙醇10倍量浸泡24小时后,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3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5%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精制粉;
b、黄连的提取:黄连粉碎成粗粉,加以10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后将浸膏干燥、粉碎;再用40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过滤,浓缩,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5%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黄连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精制粉;
c、黄芩的提取:黄芩2000重量份粉碎成粗粉,加95%乙醇10倍量浸泡24小时后,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3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5%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含有黄芩苷的精制粉;
上述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的精制粉,合并后加入99.5%聚乙二醇400和0.5%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42%,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工序即得软胶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a、大黄的提取:大黄粉碎成粗粉,加入92%乙醇12倍量浸泡30小时后,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35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2%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精制粉;
b、黄连的提取:黄连粉碎成粗粉,加以12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后将浸膏干燥、粉碎;再用45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45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过滤,浓缩,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8%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黄连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精制粉;
c、黄芩的提取:黄芩粉碎成粗粉,加98%乙醇10倍量浸泡18小时后,用频率30kHz的超声波处理25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6%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含有黄芩苷的精制粉;
上述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的精制粉,合并后加入99.7%聚乙二醇400和0.3%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9%,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

7、
  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软胶囊囊壳以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原料,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比为1.0∶1.2∶0.3-1.0∶0.01。

8、
  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软胶囊囊壳以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原料,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比为1.0∶1.2∶0.3∶0.01。

9、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包括如下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大黄素:取本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1.5-3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20-4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在60~90℃温度下,以15-18∶6-8∶1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盐酸小檗碱:取本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1.5-3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6∶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后置365nm紫外灯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黄芩甙:取本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15-3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4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5-7∶3-4∶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包括如下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大黄素:取本发明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在60~90℃温度下,以15∶5∶1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盐酸小檗碱:取本发明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6∶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后置365nm紫外灯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黄芩甙:取本发明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4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5∶3∶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包括如下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ODS反相色谱柱;以50∶50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为流动相,磷酸调pH值至2.7;检测波长为276nm;黄芩苷峰的理论板数不少于3230;精密称取内容物约0.6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约40ml,超声20min,用甲醇定容,摇匀,精密吸取1ml至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10min,分取上清夜,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约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0ml,超声20min,放冷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芩苷不少于100μg。

说明书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作用的的纯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黄为中医将军药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临床最常用药物,其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载:“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明代李时珍经实地考查和临床验证,对大黄功效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黄连也是自古著称的药物之一。良药苦口利于病,是人们早已熟知的至理名言。黄连正是因其苦才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为中药要药,《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黄连以清热解毒享有盛名,因而历代医家都对它有很高评价。如南朝梁、齐间的陶弘景曾有“久服长生”之说。明代缪希雍有“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的赞誉。由于其根呈连珠状而色黄,故名黄连。又因历史上主产四川地区的峨眉山和洪雅一带,而形如鸡爪,故又有川连、雅连、鸡爪连等称号。早在两干多年以前,黄连已入药用,现已成为弛名中外的名贵药材,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清心除烦等多种用途。
黄芩,味苦,性寒,入心胃胆大肠经。别录云:“黄芩,其性清肃,味苦以燥湿,性寒以清热,方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具有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
火热病症,俗称“上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主要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功能呈现异常亢奋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口鼻生疮、口舌干燥、大便秘结等。该病需用寒凉药物治疗。《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泻心汤”,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清心除烦;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三种成分均属苦寒清热解毒药,此三种药物配伍,使三焦实火郁热经二便排出,对三焦积热所致诸症极为合适。临床适用于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排毒养颜。用于口鼻生疮、咽喉肿闭、牙齿疼痛、口舌干燥,癥瘕积聚、头晕目眩、大便秘结、小便赤黄,以及各种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牙龈肿胀以及粉刺座疮等属于以上症候者。但是,三味药均为苦寒之品,制成颗粒剂口感极苦患者不易接受,且服药量较大,加之颗粒剂易吸潮不稳定,容易受水分、光线和氧的破坏;如制成胶囊剂,则同样存在服用量较大,口感差等缺点,并且药物浸膏中加有淀粉、滑石粉和硬脂酸镁等辅料,在体内崩解时间长,吸收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大黄、黄连、黄芩有效成分提取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功效的纯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为:
制备方法1:
大黄、黄连、黄芩三味,破碎成粗粉,分别加水煮煎二次(黄芩于80-90℃加入),第一次加水5~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5~15倍量,煎煮0.5~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60-80℃),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上述浸膏粉加入991-999∶1-9比例的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6%-45%,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
制备方法2:
a、大黄的提取:
大黄粉碎成粗粉,加入90%~95%乙醇5~15倍量浸泡12~36小时后,用频率10~30kHz的超声波处理20~4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依次用水和90%~99%的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双蒽酮类精制粉。
b、黄连的提取:
黄连粉碎成粗粉,加10~14倍水量,煎煮1~3小时,煎煮2~4次,合并煎液,浓缩后干燥、粉碎。再用30~50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0~6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过滤,浓缩,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依次用水和90%~99%的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黄连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精制粉。
c、黄芩的提取:
黄芩粉碎成粗粉,加90%~95%乙醇5~15倍量浸泡12~36小时后,用频率10~30kHz的超声波处理20~4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依次用水和90%~99%的乙醇洗脱,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含有黄芩苷的精制粉;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的精制粉合并,加入991-999∶1-9比例的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6%-45%,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
上述两种制备方法中的软胶囊囊壳以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原料,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比为1.0∶1.2∶0.3-1.0∶0.01;上述两种制备方法中的药粉所占囊液比例为42%或39%。
本组合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含有如下鉴别和/或含量测定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中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为:
鉴别方法选自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对处方中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分别以其代表成份大黄素、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进行鉴别研究:
a、大黄(大黄素):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1.5-3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20-4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在60~90℃温度下,以15-18∶6-8∶1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b、黄连(盐酸小檗碱):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1.5-3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6∶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c、黄芩(黄芩甙):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15-3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4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5-7∶3-4∶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方法为:
黄芩苷是处方中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故考虑采用HPLC法测定软胶囊中黄芩苷含量。
ODS反相色谱柱(4.6mm×150mm,I.D.);以50∶50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调pH值至2.7)(经抽滤、超声脱气后使用)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76nm;进样量:10ul;灵敏度:0.05AUFS,柱温:室温;黄芩苷峰的理论板数为3230。
精密称取本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0.6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约40ml,超声20min,用甲醇定容,摇匀,精密吸取1ml至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10min(15000r/min),分取上清夜,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约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0ml,超声20min,放冷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芩苷不少于100μg。
本发明将三味中药经现代提取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后精制成的软胶囊(一清软胶囊),具有崩解速度快,崩解后在肠道直接吸收,无需溶解过程,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小;药物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密封性好,遮盖了药物的不良气味;服用方便,便于携带等优点。
下述实验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试验例1  大黄的提取工艺研究
本发明考虑用超声波提取大黄得到粗提物,然后用树脂层析柱分离提纯精制的工艺来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
1.超声波提取溶剂的选择:
考察在不同频率超声波下使用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80%,90%,95%,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时大黄提取液中蒽醌的含量。将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液中总蒽醌、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百分含量对乙醇浓度进行了线性回归。发现结合蒽醌地百分含量与乙醇浓度有一定相关性,随乙醇浓度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95%与无水乙醇提取液中蒽醌类百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故选用95%的乙醇作为溶剂。
2.超声波的频率的选择:
超声波的频率分别考察了10KHZ,20KHZ,200KHZ,600KHZ几个不同的频率下同一溶剂中蒽醌的得率,其中20KHZ频率下的蒽醌类成分得率最高。故选用20KHZ的超声波。
3.超声波提取的时间选择:
结合上述选择条件,分别考察超声提取20分钟,30分钟,40分钟提取液中蒽醌的百分含量,结果发现随超声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液中蒽醌的百分含量也相应的增加,其中30分钟和40分钟的得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故选用超声提取30分钟。
4.大黄粗提液的精制: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无效成分,选择高速离心法初步除去药液中的杂质。高速离心法是以离心机为主要设备,通过离心机的高速运转,使离心加速度超过重力加速度的成百上千倍,而使沉降速度增加,以加速药液中杂质沉淀并除去的一种方法。沉降式离心机分离药液具有省时、省力,药液回收完全,有效成分含量高、澄明度高的特点,适于分离含难于沉降过滤的细微粒或絮状物的悬浮液。应用超速离心法,使提取液稳定,久置不混浊,同时又避免了药液反复浓缩、转溶使有效成分受热破坏所造成的含量降低。将上述提取液过滤、合并,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进行离心,采用高速管式离心机,转速为10000r/min以上。将离心后的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70℃),过大孔树脂进行分离。
考虑利用了大孔吸附树脂中非极性和中性树脂的特点,将大黄提取液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分离和纯化。选用P-MA结构型的高交联度聚合树脂或苯乙烯型结构的树脂,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和表面亲和力以及高孔隙的特点。调整大黄粗提液PH值到7.5左右后上大孔树脂层析柱,加样完毕后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高浓度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得到蒽醌类精制粉。
TLC以蒽醌类大黄素为检测指标,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进行试验研究。
取蒽醌类精制粉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7∶1)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
试验例2  黄连的提取工艺研究
在水提的基础上,对水提物用乙醇回流提取精制。
1.水煮提取条件的考察: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干膏得率和有效成分为评价指标,分别对黄连水煮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加水量(倍)  B提取时间(h)    C提取次数    1    2    3    8    10    12  0.5(0.5、0.5)  1.5(1.0、0.5)  2.0(1.5、1.0)    1    2    3

取黄连药材40g,粉碎成1cm以下的小块,加水浸泡30min,照表1进行试验。
盐酸小檗碱测定测定方法为: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加甲醇-盐酸(100∶1)溶解后再用乙醇制成每1ml约含8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制得干膏粉约7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盐酸(100∶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加于5g中性氧化铝柱上(干法装柱,用乙醇20ml预洗),用乙醇25ml洗脱至50ml量瓶中,定容,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在345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黄连提取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    A    B    C D(空白)干膏粉得率(%)盐酸小檗碱含量(%)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2    2    2    3    3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2    3    1    3    1    2    1    2    3    3    1    2    2    3    1    6.73    5.98    20.24    8.75    15.74    8.38    11.32    8.16    8.98    27.24    33.23    28.91    27.98    39.26    33.31    30.28    30.39    34.20  浸  膏  得  率  (%)K1  32.95  32.87  28.46  4.49  26.80  29.88  37.60  10.80  23.27  23.71  47.30  24.03   31.45   25.68   37.15   11.47K2K3R  盐  酸  小  檗  碱  %K 89.38 100.55 94.87 11.17  85.50  102.88  96.42  17.38  90.94  95.41  98.45  7.51   100.70   96.82   87.28   13.42K2K3R

结果表明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最佳组合为A1B3C3,C>B>A;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最佳组合为A2B2C3,B>A>C,因为含量指标更为重要,故以含量评价为主,又因为在含量的三因素中,C的影响最小,且K2与K3相近,考虑到大生产中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因此综合考虑选择C2,即以10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为最佳。
另取三份药材进行验证,结果见表3。
                 表3  黄连提取验证结果    序号    1    2    3    干膏率(%)  盐酸小檗碱含量(%)    10.20    38.09    9.24    37.38    9.77    37.01

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近,结果表明该水提工艺稳定。
2.乙醇回流条件的考察: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次数为因素,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干膏得率和有效成分为评价指标,分别对黄连水提浸膏的乙醇回流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因素水平见表4。
                     表4  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乙醇量(倍)B回流时间(h)  C乙醇浓度(%)D回流次数    1    2    3    20    30    40    0.5    1.5    2.0    90%    95%    100%    1    2    3
根据因素水平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黄连水提浸膏的乙醇回流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      A     B     C    D    试验结果                    1     2     3    4  浸膏得率(%)  季胺总碱含量(%)          1         1     1     1    1    5.13              2.50          2         1     2     2    2    8.55              4.86          3         1     3     3    3    10.75             5.82          4         2     1     2    3    5.54              3.00          5         2     2     3    1    8.14              4.00          6         2     3     1    2    8.85              5.33          7         3     1     3    2    6.01              3.66          8         3     2     1    3    8.94              5.53          9         3     3     2    1    9.62              5.56浸膏得率(%) K1   24.43 16.68 19.52 22.89 K2   22.53 25.63 23.71 23.41 K3   24.57 29.22 24.90 25.23 K1/2 8.14  5.56  6.51  7.63 Kg/3 7.51  8.54  7.90  7.80 K3/3 8.19  9.74  8.30  8.41 R    0.68  4.18  1.79  0.78盐酸小檗碱% K1   13.18 9.16  13.36 12.06 K2   12.33 14.39 13.42 13.85 K3   14.75 16.71 13.48 14.35 K1/3  4.39 3.05  4.45  4.02 K2/3  4.11 4.80  4.47  4.62 K3/3  4.92 5.57  4.49  4.78 R     0.81 2.52  0.04  0.76

结果以浸膏得率为指标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A3B3C3D3),其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均最高。验证实验进一步证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因此筛选得到的最佳回流工艺为:用40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趁热过滤。试验例3黄芩的提取工艺研究
因为黄芩药材中含有可将黄芩苷水解的酶,为了避免酶对黄芩苷分解破坏,工艺考虑用超声波对黄芩进行提取,一方面避免在较高的温度下,黄芩自身含有的酶对黄芩苷的分解,另一方面采用超声波提取黄芩苷,收率明显比水煮法高。
1.超声波提取溶剂的选择:
考察在不同频率超声波下使用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80%,90%,95%,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时黄芩提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将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液中黄芩苷的百分含量对乙醇浓度进行了线性回归。发现黄芩苷的百分含量与乙醇浓度有一定相关性,随乙醇浓度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其中95%与无水乙醇提取液中黄芩苷的百分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故选用95%的乙醇作为溶剂。
2.超声波的频率的选择:
超声波的频率分别考察了10KHZ,20KHZ,200KHZ,600KHZ几个不同的频率下同一溶剂中黄芩苷的得率,其中20KHZ频率下的黄芩苷成分得率最高。故选用20KHZ的超声波。
3.超声波提取的时间选择:
结合上述选择条件,分别考察超声提取20分钟,30分钟,40分钟提取液中黄芩苷的百分含量,结果发现随超声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液中黄芩苷的百分含量也相应的增加,其中超声提取30分钟和40分钟的黄芩苷得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故选用超声提取30分钟。
试验例4  大黄、黄芩两味中药水煮提取的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按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以干膏得率和有效成分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处方中大黄和黄芩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因素水平见表6。
             表6  因素水平表
                        因素
水平
       A加水量(倍)    B提取时间(h)       C提取次数
1        8            0.5(0.5、0.5)          1
2        10           1.5(1.0、0.5)          2
3        12           2.0(1.5、1.0)          3
1.大黄的提取:
取大黄药材40g,粉碎成1cm以下的小块,加水浸泡30min,照表6进行试验,以干膏率和总蒽醌含量为评价指标。
总蒽醌测定方法为: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1,8-二羟基蒽醌12.6mg,置25ml量瓶中,加乙醚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5ml至50ml量瓶中,加乙醚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各精密吸取储备液1、2、3、4、5ml至10ml量瓶中,水浴蒸干乙醚,加入0.5%醋酸镁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于508nm处测定吸收度,得回归方程:Y=0.0441X+0.0077,相关系数r=0.9998。
精密称取干膏粉约0.4g置烧瓶中,加2.5mol/L硫酸20ml回流1.5小时,稍冷再加入30ml氯仿继续回流1小时,分取氯仿层,再用氯仿10ml洗涤酸液,合并氯仿液,定容至50ml,精密吸取2ml至25ml量瓶中,水浴蒸干氯仿,加入0.5%醋酸镁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于508nm处测定吸收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含量。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大黄提取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   A     B     C   D(空白)  干膏粉得率(%) 总蒽醌(%)
1        1     1     1     1           3.43        1.307
2        1     2     2     2           7.84        1.523
3        1     3     3     3           9.46        1.179
4        2     1     2     3           8.64        1.865
5        2     2     3     1           10.32       1.389
6        2     3     1     2           4.44        1.297
7        3     1     3     2           10.15       1.330
8        3     2     1     3           6.50        1.653
9        3     3     2     1           9.43        1.419
干       20.73 22.22 14.37 23.18
膏  K1  23.40 24.66 25.91 22.43
得  K2  26.08 23.33 29.93 24.60
粉  K3
率  R    5.35  2.44  15.56 2.17

总  K1  4.009 4.502 4.257 4.115
蒽  K2  4.551 4.565 4.807 4.150
醌  K3  4.402 3.895 3.898 4.697
%  R    0.542 0.67  0.909 0.582
结果表明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最佳组合为A3B2C3,C>A>B;以总蒽醌含量为考察指标,最佳组合为A2B2C2,C>B>A,以含量评价为主,综合考虑选择A2B2C2,即以10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
取三份大黄药材,进行验证,结果见表8。
           表8  大黄提取验证结果
序号           1           2            3
干膏率(%)    7.75        7.02         8.14
含量(%)      1.827       1.882        1.786
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近,结果表明工艺稳定。
2.黄芩的提取:
对于黄芩的提取,因为黄芩药材中含有可将黄芩苷水解的酶,为了避免酶对黄芩苷分解破坏,采用黄芩于85℃水中投料。取黄芩药材40g,粉碎成1cm以下的小块,于水温85℃投料,照表1进行试验。
黄芩苷含量测定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248页黄芩药材含量测定进行。
           表9  黄芩提取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    A     B     C   D(空白)  干膏粉得率(%)  黄芩苷含量(%)
1         1     1     1     1          4.30           15.62
2         1     2     2     2          5.77           21.54
3         1     3     3     3          8.60           20.09
4         2     1     2     3          9.33           28.30
5         2     2     3     1          10.20          26.72
6         2     3     1     2          6.05           25.18
7         3     1     3     2          10.64          19.90
8         3     2     1     3          5.86           24.48
9         3     3     2     1          8.20           26.93
干      18.67 24.27 16.21  22.70
膏  K1 25.58 21.83 23.30  22.46
得  K2 24.70 22.85 29.44  23.79
粉  K3
率  R    6.91  2.44  13.23  1.33

黄  K1 57.25 63.82 65.28  69.27
芩  K2 80.20 72.74 76.77  66.62
苷  K3 71.31 72.20 66.71  72.87
%  R   22.95 8.92  11.49  6.25
结果表明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最佳组合为A2B1C3,C>A>B;以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最佳组合为A2B2C2,A>C>B,以含量评价为主,综合考虑选择A2B2C2,即以10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
取三份黄芩药材,进行验证,结果见表10。
         表10  黄芩提取验证结果
 序号            1            2           3
干膏率(%)      8.11         9.26        9.79
含量(%)        27.36        28.40       28.85
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近,表明工艺稳定。
试验例5  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筛选研究:
1.基质的选择
软胶囊常用的基质有植物油和聚乙二醇(PEG400),考虑到PEG400对中药有效成分溶解度大,除适用于水溶性药物制备软胶囊外,尤其适用于中药软胶囊和速效软胶囊的制备,因此选择PEG400、PEG6000作为内容物基质。
2.药粉与基质的配伍试验
为了考察药粉与基质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如下试验:将上述喷雾干燥的药粉分为3份,其中2份分别加入1倍和1.5倍的PEG400和PEG6000的混合液,混匀,制成模拟囊液,进行TLC和HPLC试验。结果药粉和囊液TLC都检出大黄素、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囊液与药粉HPLC图都检测出黄芩苷,并且未多出杂质峰,说明基质与药粉混合后比较稳定,并没有相互发生反应,也没有破坏其中的有效成分。
3.内容物制备
软胶囊内容物的要求应该是混悬均匀,不分层,具有适当的流动性。根据Stokes定律,减少粒径和增加分散介质黏度有利于混悬液的稳定,因此软胶囊囊液要先通过胶体磨以进一步减少粒径。
按照药粉所占囊液比例分别为30%、42%和48%拟定了3个配比进行了囊液处方筛选。照上述比例配制3个侯选处方(各加0.5%的PEG6000),以500r/min离心加速沉降2小时,计算沉降容积比(F=H/H0),观察其稳定性。结果见表11。
              表11  离心试验结果
药粉比例      30%         42%            48%
沉降容积比F   0.93         ≈1             1
结论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结果表明,随着药粉比例的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增加,30%不稳定,42%和48%稳定。接下来在压丸工序中发现48%比例囊液太粘稠,漏丸多、成品率低,压丸困难;而42%比例则可以顺利压丸,成品率在90%以上,因此综合考虑,选择42%为最佳囊液配比。
试验例6  囊壳的配方研究
本发明的软胶囊囊壳由明胶、增塑剂、水和附加剂组成,增塑剂选择甘油,遮光剂用二氧化钛。囊壳中明胶与增塑剂的比例可以决定囊壳的硬度。但是通常囊壳的配方中明胶和甘油的配比不好掌握,甘油太多则囊壳发软;甘油太少则囊壳发硬。均可以影响软胶囊的质量稳定性及崩解时间。经过试验发现明胶与增塑剂甘油比较合适的比例为1∶0.3~0.4左右。若明胶与甘油的比例低于1∶0.3时,囊壳发硬,若明胶与甘油的比例达到1∶1.8时则囊壳变软。经试验,囊壳比例为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1∶1.2∶0.3∶0.01)时,压制出的胶囊外型美观、软硬适中,崩解时限照崩解时限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IIA)进行试验,均在12min以内。结果见表12。
                             表12囊壳配方及崩解时间试验指标内    容明胶:1 水:1.2甘油:0.1 二氧  化钛:0.01明胶:1 水:1.2甘油:0.2 二氧化钛:    0.01明胶:1 水:1.2甘油:0.3 二氧化    钛:0.01明胶:1 水:1.2甘油:1.4 二氧化    钛:0.01明胶:1 水:1.2甘油:1.8 二氧化    钛:0.01囊壳外观及  物理性能太硬,囊壳易碎太硬,囊壳易碎外观光洁、软硬度    合适外观光洁度较差、  太软、易吸潮外观光洁度较差、  太软、易吸潮  崩解时间    (分)    11    12    10    12    12

根据上述试验,可以得出结论,软胶囊囊壳的配方以明胶∶水∶甘油∶二氧化钛=1∶1.2∶0.3∶0.01(重量比)为最佳配比。在此配比下囊壳的外观光洁度,软硬度均适中,崩解时间在10分钟左右。
试验例7  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中的鉴别方法中展开剂的确定
1、大黄(大黄素)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进行试验研究。
对于展开剂的选择,先采用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液为展开剂,虽然分离度好,斑点清晰、圆整,但是是大黄素比移值偏低,Rf约为0.2;后对上述展开剂稍作调整,将比例该为15∶7∶1,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大黄素的比移值增大,Rf约为0.4。经试验,三批中试样品中均检出大黄素,且阴性样品无干扰,说明本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
2、黄芩(黄芩甙)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4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展开、凉干后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来显色。
对于展开剂的选择,先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1)为展开剂,结果斑点拖尾严重,分离度差,经试验,调整上述展开剂比例为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并以冰醋酸预先饱和30分钟时,结果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斑点清晰,Rf值适中。经试验,三批中试样品均检出黄芩苷,且阴性样品无干扰,说明本鉴别方法具有专属性。
试验例8  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用甲醇超声溶解后,制成每1ml约含10ug的溶液,在波长200~400 n m的范围内作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在276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根据扫描结果确定其检测波长为276nm。
试验例9  软胶囊稳定性的研究
取软胶囊样品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C“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温度、湿度和强光照射影响因素试验。湿度条件为92.5%、光照条件为4500Lx、温度条件选择40℃(因为囊壳明胶在60℃会融化,生产中明胶化胶温度即为60℃)。选择重点考察项目为性状、鉴别、崩解时限和黄芩苷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3。
                 表13 软胶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试验    时间                                     崩解时限  含量
                      性状          鉴别
条件    (天)                                      (min)    (mg)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0                                         12    16.70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温度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5                                         13    16.55
(40℃)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10                                        13    16.38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湿度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5                                         11    16.50
(92.5%)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10                                        13    16.61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光照     5                                         12    16.86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外观整洁,内容物  检出大黄素、盐酸
(4500L)  10                                        11    16.53
                均匀不分层       小檗碱、黄芩苷
结果表明,一清软胶囊样品在上述影响因素条件下放置10天,其性状、鉴别、崩解时限及含量与放置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质量稳定,说明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另取3批样品,以聚氯乙烯塑料瓶包装,于室温放置18个月,分别于0、3、6、9、12和18个月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各项指标(性状、鉴别、崩解时限、含量及试验结束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为重点检测指标)。结果见表14。
                        表14  稳定性考察试验数据  批  号  时间  (月)      性状    鉴别  崩解时限  (min)  微生物  限度  含量  (mg)020908    0    3    6    9    12    18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粘稠    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    12    14    18    21    24    2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16.70    16.88    16.51    16.50    16.12    15.81 020910    0    3    6    9    12    18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粘稠液体,    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    10    13    16    19    22    3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15.82    15.58    15.27    14.84    15.04    14.57 020912    0    3    6    9    12    18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外观整洁,内容物为深褐色  粘稠液体,均匀无沉淀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检出黄芩苷、大黄素、    盐酸小檗碱    10    12    17    20    25    31符合规定符合规定    18.15    17.95    17.46    17.60    17.30    16.94

结果表明:本品在室温下放置18个月,其外观、鉴别、崩解时限、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相关规定,说明本品稳定性良好。
试验例10 软胶囊剂与胶囊剂崩解速度对比试验
测定本发明制成的软胶囊制剂与按照常规水提制备的胶囊制剂崩解时限,结果见表15。
                     表15 崩解时限比较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成的软胶囊制剂的平均崩解时间为11分钟,常规方法制备的胶囊剂平均崩解时间为50分钟。本发明制成的软胶囊制剂的崩解速度明显增快。
实施例1:一清软胶囊的制备(水提)
取黄连440g,大黄1333g,黄芩667g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分别加水煮煎二次(黄芩于85℃加入),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高速离心(10000转/分以上),弃去沉淀,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70℃),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上述浸膏粉合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99.5%PEG400+0.5%PEG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42%,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2:一清软胶囊的制备
取黄连440g,大黄1333g,黄芩667g三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分别加水煮煎二次(黄芩于82℃加入),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材量的2~3倍,高速离心(10000转/分以上),弃去沉淀,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75℃),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上述浸膏粉合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99.7%PEG400+0.3%PEG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9%,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3:一清软胶囊的制备
大黄的提取:
大黄4000g粉碎成粗粉,加入95%乙醇10倍量浸泡24小时后,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3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转速为10000r/min以上)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
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5%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精制粉。
黄连的提取:
黄连1320g粉碎成粗粉,加以10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后将浸膏干燥、粉碎。再用40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转速为10000r/min以上),过滤,浓缩,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5%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黄连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精制粉。
黄芩的提取:
黄芩2000g粉碎成粗粉,加95%乙醇10倍量浸泡24小时后,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30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转速为10000r/min以上)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
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5%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含有黄芩苷的精制粉。
上述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的精制粉,合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99.5%PEG400+0.5%PEG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42%,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4:一清软胶囊的制备
大黄的提取:
大黄4000g粉碎成粗粉,加入92%乙醇12倍量浸泡30小时后,用频率20kHz的超声波处理35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转速为10000r/min以上)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
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2%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大黄的有效成分蒽醌类精制粉。
黄连的提取:
黄连1320g粉碎成粗粉,加以12倍量水,提取两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后将浸膏干燥、粉碎。再用45倍无水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45分钟,趁热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经高速离心机离心(转速为10000r/min以上),过滤,浓缩,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8%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收集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黄连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精制粉。
黄芩的提取:
黄芩2000g粉碎成粗粉,加98%乙醇10倍量浸泡18小时后,用频率30kHz的超声波处理25min,过滤,弃去药渣,滤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转速为10000r/min以上)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
浓缩滤液过大孔树脂层析柱,先用纯净水洗脱至洗脱液无色,再换用96%乙醇洗脱直至醇洗脱液经TLC检测不出相应斑点。回收乙醇洗脱液,浓缩,经喷雾干燥得到含有黄芩苷的精制粉。
上述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材的精制粉,合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99.7%PEG400+0.3%PEG6000),混匀,药粉所占囊液比例39%,过胶体磨,经压丸,干燥,洗丸,干燥等工序即得软胶囊1000粒。
实施例5:本中药软胶囊制剂的鉴别方法: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在60~90℃温度下,以15∶5∶1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6:本中药软胶囊制剂的鉴别方法: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6∶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7:本中药软胶囊制剂的鉴别方法: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4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5∶3∶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施例8:本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ODS反相色谱柱(4.6mm×150mm,I.D.);以50∶50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调pH值至2.7)  (经抽滤、超声脱气后使用)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76nm;进样量:10ul;灵敏度:0.05AUFS,柱温:室温;黄芩苷峰的理论板数为3230。
精密称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0.6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约40ml,超声20min,用甲醇定容,摇匀,精密吸取1ml至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10min(15000r/min),分取上清夜,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约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0ml,超声20min,放冷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芩苷100μg。
实施例9:本中药软胶囊制剂的鉴别方法: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氯仿20ml分2次提取,合并氯仿提取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在60~90℃温度下,以15∶5∶1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置氨气中熏的方法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10∶6∶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2g,加甲醇50ml,滴加盐酸4~6滴,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4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5∶3∶1∶1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凉干后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来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ODS反相色谱柱(4.6mm×150mm,I.D.);以50∶50甲醇-0.2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磷酸调pH值至2.7)  (经抽滤、超声脱气后使用)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76nm;进样量:10ul;灵敏度:0.05AUFS,柱温:室温;黄芩苷峰的理论板数为3230。
精密称取中药软胶囊制剂内容物约0.6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约40ml,超声20min,用甲醇定容,摇匀,精密吸取1ml至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10min(15000r/min),分取上清夜,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约5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40ml,超声20min,放冷后,用甲醇定容,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芩苷100μg。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将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中药经现代提取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后压丸、洗丸、干燥等工序精制成的软胶囊,具有崩解速度快、崩解后在肠道直接吸收、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小、药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制成的软胶囊质量可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