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047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CN103110471A*CN103110471A*(21)申请号 201310078755.9(22)申请日 2013.03.12A61F 5/445(2006.01)A61F 2/48(2006.01)(71)申请人南方医科大学地址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号(72)发明人黄宗海 谢朗 陈飞(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 44244代理人胡济元(54) 发明名称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一套。
2、于肠造肛口上的套管(1)、胎囊(6)和流体介质传输管组成,其中,所述的胎囊(6)设在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的流体介质传输管与胎囊(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囊(6)为两只,并自上而下交错并相对设在套管(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在充盈状态下,所述的两胎囊(6)均为花瓣状,其中,一胎囊(6)的顶面伸至另一胎囊(6)的中部,且,位于上部的一胎囊(6)的下表面与位于下部的另一胎囊(6)的上表面贴合。本发明所述人工肛门控制器可显著提高密封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
3、布号 CN 103110471 ACN 103110471 A1/1页21.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一套于肠造肛口上的套管(1)、胎囊(6)和流体介质传输管组成,其中,所述的胎囊(6)设在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的流体介质传输管与胎囊(6)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囊(6)为两只,并自上而下交错并相对设在套管(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在充盈状态下,所述的两胎囊(6)均为花瓣状,其中,一胎囊(6)的顶面伸至另一胎囊(6)的中部,且,位于上部的一胎囊(6)的下表面与位于下部的另一胎囊(6)的上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
4、传输管由设在所述套管(1)管壁内的第一传输管道(2)、第二传输管道(3)和连通第一传输管道(2)与第二传输管道(3)的连接管道(5)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传输管道(2)和第二传输管道(3)分别与一只胎囊(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1)的外壁上设有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该接口与所述的第一传输管道(2)或第二传输管道(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1)的下端面上设有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该接口与所述的第一传输管道(2)或第二传输管道(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5、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1)的外壁上在所述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下侧的周向设有凹槽(8)。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10471 A1/3页3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为人体管状结构提供开口的假体,具体涉及人工肛门的控制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直肠癌的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作为多数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是结直肠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且低位直肠癌及青年人(30岁)直肠癌比例不断增高,据统计,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为25-35人/10万人,其中30%由于肿瘤位置过低而不得不切除肛门。
6、,据中国造口协会主席愈德洪教授估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约10万人,累计肠造口者达100万人,今后还有增加趋势。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局的数据库中出现了很多人工肛门封堵装置,但就其排便控制方式上来看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使用封堵装置将人工肛门的肠口封堵,排便时需要将封堵装置整个移除或部分(如盛大便的肛袋)移除;另一类是模拟肛门扩约肌,侧向施力将人工肛门的肠口或人工肛门收缩进行封堵,排便时需要撤销所施加的外力,使人工肛门的肠口或人工肛门张开。显然,前者需要进行移除封堵装置的操作,既麻烦也不卫生。现有模拟肛门扩约肌的现有技术也有两类,一类是利用机械结构直接作用于具有弹性的。
7、人工肠管外壁上,使其闭合或张开;另一类是将肠管与胶囊管对接,充气或充水控制胶囊管阻塞或敞开。其中,前者显然容易使肠管因缺血而产生病变。1996年2月7日中国专利即公开了一种人工肛门(公开号为CN1116083A),该人工肛门具有一肛管,肛管同心设有环形胎囊。上述人工肛门,可通过环形胎囊的充气和放气即可实现排便控制,但是,要利用所述环形胎囊内圆直径来排便,其内圆直径就不能为零,所以环形胎囊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则无法做到完全密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上述专利申请所述方案将所述环形胎囊内圆做成多瓣状,利用在充气后所形成的瓣状结构来进行密封,但是由于要考虑排便的通畅性,所述的瓣状结构也很难保证将环形胎囊内圆。
8、完全封闭,即肠管的内壁无法完全贴合(见上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附图3或4),因此其泄漏问题仍然是可预见的。在上述专利申请之后公开的公告号为CN2358919Y和CN2510034Y的实用新型专利方案也与公开号为CN1116083A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方案相似,因此,它们的泄漏问题仍然是难以避免的。此外,上述专利申请所述侧向施力控制排便的方案,由于其所产生侧向力是相对作用于肠管的,因此如果闭合时侧向力的作用处肠管中存在未能排出内较大硬块,便会影响肠管内壁的贴合而泄漏。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该控制器不仅可原位植入人体,而且密封效果显著提高。0005。
9、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0006 一种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一套于肠造肛口上的套管、胎囊和流体介质传输管组成,其中,所述的胎囊设在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的流体介质传输管说 明 书CN 103110471 A2/3页4与胎囊连通,其特征在于,0007 所述的胎囊为两只,并自上而下交错并相对设在套管左右两侧的内壁上;0008 在充盈状态下,所述的两胎囊均为花瓣状,其中,一胎囊的顶面伸至另一胎囊的中部,且,位于上部的一胎囊的下表面与位于下部的另一胎囊的上表面贴合。0009 为了提高整体性,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流体介质传输管由设在所述套管管壁内的第一传输管道、第二传输。
10、管道和连通第一传输管道与第二传输管道的连接管道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传输管道和第二传输管道分别与一只胎囊连通。0010 为了便于腹壁安装,本发明所述人工肛门控制器的套管的外壁上设有流体介质输送接口,该接口与所述的第一传输管道或第二传输管道连通。0011 当本发明所述人工肛门控制器用于腹壁进行人工肛门再造术时,所述套管的外壁上在所述流体介质输送接口下侧的周向设有凹槽,以便于套接肛袋。0012 为了便于原位安装,本发明所述人工肛门控制器的套管的下端面上设有流体介质输送接口,该接口与所述的第一传输管道或第二传输管道连通。0013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流体介质可以是气体(如空气),也可以是液体(如水。
11、)。0014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两只胎囊在自然状态下是干瘪柔软的,因此在利用肠管(如直肠)进行再造人工肛门手术时可将肠管穿进套管内,并原位或腹壁固定,术后对两只胎囊进行灌注和排放流体介质的操作即可模拟肛门括约肌。尤其是,本发明将所述的两只胎囊自上而下交错设置在管壁内,并设定两只胎囊的上下距离,使二者在充盈状态下迫使肠管左右弯曲并夹持在坚挺的上下两只胎囊之间,从而形成一横卧的S形的密封段,该密封段不仅长度较长,而且是横卧的S形,密封效果得以显著提高。更为有益的是,在上述闭合密封过程中,两只胎囊是由套管两侧相对延伸的,当两只胎囊之间的间隙接近零时,两只胎囊便将肠管中的内容物分别向肠管的上下推移,因此。
12、即使该处肠管内所存在的内容物为较大硬块时,也会被所述的推移作用推开,进一步提高了闭合密封的可靠性。此外,由于两只胎囊是以悬臂形式连接在套管的内壁上,因此即使其内流体介质的压力偏高也能保证肠管的血运流畅。附图说明0015 图1和图2为本发明所述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半剖),图2为俯视图。0016 图3为本发明所述用于肠造口术的人工肛门控制器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半剖)。0017 图4为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关闭状态)示意图(半剖),图中的双点划线为肠管。具体实施方式0018 例10019 本实施例为适用于原位安装的人工肛。
13、门控制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两只胎囊在未充盈的自然状态下是干瘪柔软的,很难准确地表达其结构,因此,为了便于制图,图1和图2中将两只胎囊按充盈状态绘出。说 明 书CN 103110471 A3/3页50020 参见图1和图2,套管1采用医用有机硅橡胶制成,其右侧的管壁内设有第一传输管道2,左侧的管壁内设有第二传输管道3,其中第二传输管道3向下延伸至套管1的下端面,并在第二传输管道3出口的位置设置一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套管1的管壁内横向设有将一连通第一传输管道2和第二传输管道3连接管道5。0021 参见图1和图2,套管1内自上而下交错设有两只胎囊6,其中,一只位于上部的胎囊6设在套管1左。
14、侧的内壁上,另一只位于上部的胎囊6设在套管1右侧的内壁上。在充盈状态下,所述的两胎囊6均为花瓣状,且,位于上部的一胎囊6的顶面伸至位于下部的另一胎囊6的中部,位于下部的另一胎囊6的顶面伸至位于上部的一胎囊6的中部;位于上部的胎囊6的下表面与位于下部的胎囊6的上表面贴合。上述两只胎囊6均采用医用有机硅橡胶制作,并采用热合的方法与套管1的内壁连接成一体。0022 参见图1和图2,位于上部的胎囊6与第一传输管道连通2连通,位于下部的胎囊6与第二传输管道3连通。0023 参见图4,手术时将人工肛门控制器安装在人体肛门的原位,然后将肠管7穿进套管1内。正常时,位于上部的胎囊6和位于下部的胎囊6处于充盈状。
15、态,迫使肠管7左右弯曲并夹持在坚挺的上下两只胎囊6之间,形成一横卧的S形的密封段,即人工肛门关闭(图4所示状态)。需要排便时,可将两只胎囊6内的流体介质排空,两只胎囊6即变得干瘪柔软,在肠管7内大便的作用下,肠管7上下畅通;排便结束后,再次将两只胎囊6充盈;在此过程中,位于上部的胎囊6即将其所对应的肠管7向左推压,而位于下部的胎囊6则将其所对应的肠管7向右推压,而又由于位于上部的胎囊6的下表面与位于下部的胎囊6的上表面贴合,位于两只胎囊6之间的肠管7因受推压,其中的内容物被推移开,进而保证位于两只胎囊6之间的肠管7的内壁完全贴合在一起,即人工肛门再次关闭。如此反复,即可很好地模拟肛门括约肌的功。
16、能。0024 本实施例流体介质可以是常用的水或空气,当流体介质为水时,其控制系统可参照公告号为CN2510034Y专利申请图1所示的方案实施,当流体介质为水时,其控制系统可参照公开号为CN1116083A专利申请图5所示的方案实施。0025 例20026 本实施例为适用于腹壁安装的人工肛门控制器,其结构如图3所示。0027 由于腹壁人工肛门再造手术后,通常要人工肛门外设一肛袋,因此如果将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设在套管1的下端面就必然影响流体介质的传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例在例1所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了以下改进:0028 参见图3,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设在套管1左侧的外壁上,并与第二传输管道3连通。0029 参见图3,为了便于套接肛袋,本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流体介质输送接口4下侧的周向设有套接肛袋的凹槽8。0030 本例上述以外的实施方法可参照例1实施。说 明 书CN 103110471 A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10471 A2/2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1047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