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56568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4101.9

申请日:

2004.05.12

公开号:

CN1569262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6.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33/08

主分类号:

A61L33/08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人:

韩宝芹; 刘万顺; 陈列欢

地址:

266003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崔清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其特征是它含有羧甲基甲壳素和交联剂或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与交联剂的重量比为100∶0.1~0.5;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0∶10~1000。制备时,使甲壳素羧甲基化制出羧甲基甲壳素,然后将它与交联剂或壳聚糖制成羧甲基甲壳素水溶性胶体溶液或酸性溶液,再制成羧甲基甲壳素干膜;洗涤,干燥。本发明的防粘连膜组织相容性好,膜与机体创伤面粘贴性好,且能较快被机体降解,降解产物可被机体吸收利用,不产生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其特征是它含有羧甲基甲壳素和 交联剂或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与交联剂的重量比为100∶0.1~0.5;羧甲 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0∶10~1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交联剂为戊二醛或环氧氯 丙烷或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或丙三醇双缩水甘油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其特征是所述的羧甲基甲壳素的羧甲基化 度为0.5~
2: 2,分子量范围为50KD~600KD;所述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70%,分子量范围为50KD~600KD。 4、一种可生物降解术后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使甲壳素羧甲 基化制备羧甲基甲壳素,然后将它与交联剂或壳聚糖制成羧甲基甲壳素水 溶性胶体溶液或酸性水溶液,再制成羧甲基甲壳素干膜;经洗涤,干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溶性胶体溶液的 百分比浓度为1%~5%;所述的交联剂的用量为羧甲基甲壳素重量的0.1%~ 0.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羧甲基甲壳素与壳 聚糖的酸性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所述的酸性水溶液可以是 重量百分浓度为0.1%~5%的乙酸或甲酸或盐酸的水溶液。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膜的洗涤使用30%~ 80%的乙醇水溶液。

说明书


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术后防粘连可降解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术后粘连是外科手术中普遍存在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90%。术后粘连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如腹痛、盆腔痛、肠梗阻等,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因此术后粘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上防术后粘连措施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抗凝血剂等,这些辅助治疗药物或者全身用药,或者局部给药,但疗效均不理想,且有些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二是使用隔离物,如透明质酸、右旋糖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二醇等的胶体溶液,但这些胶体溶液隔离物存在着不易局部控制,防组织间粘连时间短的缺点,也不能达到很理想的效果。壳聚糖是一种组织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吸收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已有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壳聚糖膜具有明显的术后防粘连作用,但壳聚糖膜降解速度过慢,并且植入前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轻度炎症(卢凤琦,曹宗顺,庄昭霞。壳聚糖膜的降解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8,15(2):183-185),同时,壳聚糖膜与组织粘贴性差,不便于临床手术操作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一种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其特征是它含有羧甲基甲壳素和交联剂或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与交联剂的重量比为100∶0.1~0.5;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0∶10~1000。

    一种可生物降解术后防粘连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使甲壳素羧甲基化制出羧甲基甲壳素,然后将它与交联剂或壳聚糖制成羧甲基甲壳素水溶性胶体溶液或酸性溶液,再制成羧甲基甲壳素干膜;洗涤,干燥。

    本发明的防粘连膜组织相容性好,膜与机体创伤面粘贴性好,且能较快被机体降解,降解产物可被机体吸收利用,不产生不良反应。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1)羧甲基甲壳素的制备:取纯化的甲壳素粉10g,于玻璃三口瓶中,搅拌下加入异丙醇或乙醇,甲壳素与异丙醇或乙醇的重量比为1∶15~20。加入NaOH或KOH,其与甲壳素摩尔比是:3~10∶1,搅拌碱化6~24小时。搅拌下缓慢加入氯乙酸,其与甲壳素的摩尔比为2~5∶1,搅拌反应8~24小时。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得固形物,用醇溶液洗涤固形物。将固形物溶解于水中成胶体溶液,用酸溶液调pH至中性,过滤除去不溶物,溶液搅拌下加乙醇沉淀,固液分离。重复水溶解过滤、乙醇沉淀、固液分离,干燥固形物,得纯化的羧甲基甲壳素。所述的羧甲基甲壳素地羧甲基化度为0.5~1.2,分子量范围为50KD~600KD。

    (2)羧甲基甲壳素胶体溶液的制备:称取经纯化的羧甲基甲壳素,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或纯水100ml,搅拌溶解,制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羧甲基甲壳素水溶液,用砂芯漏斗过滤除去微量不溶物,得清澈透明的胶体溶液。加入交联剂,该交联剂可以是戊二醛或环氧氯丙烷或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或丙三醇双缩水甘油醚,其用量可以是羧甲基甲壳素重量的0.1%~0.5%。静置或真空脱气。

    (3)制膜:取洁净的玻璃平板或不锈钢平板或聚苯乙烯平板,将羧甲基甲壳素溶液倒在上述平板上并刮膜,控制溶液用量,使干膜的厚度为30~300μm,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成羧甲基甲壳素干膜。

    (4)干膜的洗涤:将交联后的干膜片,浸入30%~80%的乙醇水溶液中充分洗涤,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得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

    (5)膜的灭菌:将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裁切成小片,用铝塑膜或聚乙烯膜封装后,经60Co辐照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

    实施例2:

    (1)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胶体溶液的制备:称取经实施例1制备的羧甲基甲壳素和壳聚糖,它们的重量比可以是:1∶0.1~10,放入烧杯中,加入酸性水溶液100ml,搅拌溶解,制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混合胶体溶液,用砂芯漏斗过滤除去微量不溶物,得清澈透明的胶体溶液,静置或真空脱气。所使用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70%,分子量范围为50KD~600KD。使用的酸性水溶液可以是乙酸或甲酸或盐酸的水溶液,其重量百分浓度为0.5%~5%。

    (2)制膜:取洁净的玻璃平板或不锈钢平板或聚苯乙烯平板,调整水平,将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倒在上述平板上并刮膜,控制溶液用量,使干膜的厚度在30~300μm,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成羧甲基甲壳素干膜。

    (3)干膜的洗涤:将制备的干膜,浸入30%~80%的乙醇水溶液中充分洗涤,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得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

    (4)膜的灭菌:将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裁切成小片,用铝塑膜或聚乙烯膜封装后,经60Co辐照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

    本发明以天然的甲壳素为原料,经羧甲基化反应制成羧甲基甲壳素,经水溶解制成羧甲基甲壳素胶体溶液,与小分子共价键交联剂或大分子的壳聚糖非共价交联剂反应,制备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该防粘连膜柔软且机械强度好,生物相容性好,易被机体降解吸收,于创面粘贴性好,极适合临床术后防粘连操作,防粘连效果好。

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术后防粘连羧甲基甲壳素膜,其特征是它含有羧甲基甲壳素和交联剂或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与交联剂的重量比为1000.10.5;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重量比为100101000。制备时,使甲壳素羧甲基化制出羧甲基甲壳素,然后将它与交联剂或壳聚糖制成羧甲基甲壳素水溶性胶体溶液或酸性溶液,再制成羧甲基甲壳素干膜;洗涤,干燥。本发明的防粘连膜组织相容性好,膜与机体创伤面粘贴性好,且能较快被机体降解,降解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