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子型材和型材梯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梯子型材和型材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梯子的缺点在于,制造麻烦,需要焊接,因此生产速度慢,由于
存在焊接,所以局部细节不完美,甚至在局部会形成薄弱点。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梯子型材和型材梯子,具体
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梯子型材,其特征在于,型材包含型材左边侧和型材右边侧,型材左边侧和
型材右边侧二者之间包含连接的横向分布的型材连接轴,型材左边侧和/或型材
右边侧的上方或者下方包含突起或者凹槽,该突起或者凹槽能够和邻接的型材的
凹槽或者突起能够构成滑轨和滑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突起或者凹槽的截面均为梯形形
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型材包含多个,多个型材彼此之
间均构成滑轨和滑道。
方案二:
一种型材梯子,其特征在于,型材包含型材左边侧和型材右边侧,型材左边侧和
型材右边侧二者之间包含连接的横向分布的型材连接轴,型材左边侧和/或型材
右边侧的上方或者下方包含突起或者凹槽,该突起或者凹槽能够和邻接的型材的
凹槽或者突起能够构成滑轨和滑道,滑轨和滑道使得邻接的型材能彼此滑动构成
梯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型材包含三组,一组型材同时在
下方或者上方与其他两组型材构成滑轨或者滑道,使得三组型材能够彼此拉开或
者缩短距离。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型
材本身就能够作为梯子用,梯子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型材,因此不存在复杂的组
合工艺,制造迅速,一体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型材左边侧;2.型材连接轴;3.型材上凸起;4.型材右边侧;5.凹槽;6.
邻接型材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制:
方案一:
一种梯子型材,其特征在于,型材包含型材左边侧和型材右边侧,型材左边侧和
型材右边侧二者之间包含连接的横向分布的型材连接轴,型材左边侧和/或型材
右边侧的上方或者下方包含突起或者凹槽,该突起或者凹槽能够和邻接的型材的
凹槽或者突起能够构成滑轨和滑道。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
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通过滑轨和滑道的相对滑动,能改变整体结构的长度,使得
整体的实用新型调整方便,制造方便,不存在复杂的焊接环节,整体稳定性和受
力性能更好。本处的“和/或”是包含了一起或者单个均有的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结合图1和图2,所述突起或者凹槽的截面均为梯形形状。本
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梯形形状造模方
便,且契合紧密,不会出现漏出去的现象。
所述型材包含多个,多个型材彼此之间均构成滑轨和滑道。本处的技术
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多个型材彼此均构成滑轨和
滑道,因此能够实现多个型材之间的相对运动就更加方便,更容易实现长度调整。
方案二:
一种型材梯子,其特征在于,型材包含型材左边侧和型材右边侧,型材左边侧和
型材右边侧二者之间包含连接的横向分布的型材连接轴,型材左边侧和/或型材
右边侧的上方或者下方包含突起或者凹槽,该突起或者凹槽能够和邻接的型材的
凹槽或者突起能够构成滑轨和滑道,滑轨和滑道使得邻接的型材能彼此滑动构成
梯子。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型材嵌套
即可以是梯子,多个型材彼此均构成滑轨和滑道,因此能够实现多个型材之间的
相对运动就更加方便,更容易实现长度调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型材包含三组,一组型材同时在下方或者上方
与其他两组型材构成滑轨或者滑道,使得三组型材能够彼此拉开或者缩短距离。
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即,采用中间的
型材位于上方,两侧的型材位于下方,使得三者可以来开的梯子形状,可以平铺
于栈道上作为基础的承载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型材以及彼此邻接的型材上还可以包含孔,通
过螺栓穿过多个型材上的孔即可实现相对固定。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滑轨和滑道
的接触面上包含花纹,能增大摩擦力。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
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
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可延长机械。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
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
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
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
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
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