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及其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及其设计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298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9CN103122984A*CN103122984A*(21)申请号 201310046288.1(22)申请日 2013.02.05F16H 55/08(2006.01)F16H 55/17(2006.01)F16H 55/26(2006.01)(71)申请人西安理工大学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72)发明人魏伟锋 张广鹏 王力 王龙(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代理人李娜(54) 发明名称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及其设计方法(57) 摘要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公。
2、共齿条单个齿廓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对应的内齿轮或外齿轮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内齿轮或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本发明通过调整齿廓对称系数,可以得到非对称的齿轮副,这样齿轮的两个齿侧中长边更适合传动,短边更适合在该齿廓作为泵时的密封,有利于传动和密封功能的分离,增强了传动性能和密封功能;本发明设计方法为齿轮副的多元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
3、)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22984 ACN 103122984 A1/2页21.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其特征在于,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对应的内齿轮或外齿轮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内齿轮或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构成公共齿条的单个齿廓且满足一阶连续要求的依次由直线段。
4、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然后将其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中,再由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个公共齿条齿廓按照啮合原理得到与其共轭内齿轮齿廓、外齿轮齿廓;最后将内齿轮、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完整的共轭齿轮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中心在o1点且齿廓在x1o1y1坐标系中的齿轮称为齿轮I,回转中心在o2点且齿廓在x2o2y2坐标系中的齿轮称为齿轮II,回转中心在o3点且齿廓在x3o3y3坐标系中的齿轮称为齿轮III;设计参数包括齿轮I齿数z1、齿轮II齿数z2、齿轮III齿数z3和模数m;齿轮I齿数z1。
5、、齿轮II齿数z2、齿轮III齿数z3均为正整数且满足:z11,z21,z31,z2-z1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参数还包括齿廓半齿高系数k1、直线段I长度系数k2、齿廓对称系数k3、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和直线段II长度系数k5、上齿顶系数ha、下齿顶系数hf;公共齿条在其纵向X的范围为XrangmX5-X1,其中,直线段I的起止点为X1,X2,其方程为:Yrb+H(X1XX2)式中:rb为余弦曲线I的平均值,H为余弦型曲线的幅值;定义齿廓半齿高系数k1为:定义直线段I长度系数k2为:余弦曲线I的起止点点分别为X2、X3,则余弦曲线I的方程。
6、为:称为齿廓对称系数;余弦曲线I平均值和齿条的节线不一定重合,定义:rbri+k4m,称k4为余弦曲线平移系数;余弦曲线I平均值和齿条的节线不一定重合,定义:rbri+k4m,称k4为余弦曲线平移系数,这里符号ri中的下标i可为1、2、3分别代表齿轮I、齿轮II、齿轮III的节圆半径,ri前的正负号取值为当公共齿条位于齿轮中心上方时为正,当位于齿轮下方时为负;直线段II的起止点分别为X3、X4,其方程为:rrb-H(X3XX4)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2984 A2/2页3直线段II的起止点满足:称k5为直线段II长度系数;余弦曲线II的起止点分别为为X4、X5,则余弦曲线II的方程。
7、为:式中:X5满足X5-X1Xrang。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齿廓半齿高系数k1的取值范围为0k11.5;直线段I长度系数k2的取值范围为0k20.8;齿廓对称系数k3的取值范围为0.2k30.8;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的取值范围为0.5k42;直线段II长度系数k5的取值范围为0k50.8;在齿条坐标系中X1可以为任意实数,公共齿条单个齿廓范围满足:X5-X1Xrang,上齿顶系数ha满足:0hak1/2,下齿顶系数hf满足:0hfk1/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传动时,根据上齿顶系数ha和下齿。
8、顶系数hf对齿轮齿顶部分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齿顶用其外圆圆弧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22984 A1/6页4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及其设计方法技术领域0001 该发明属于机械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公共齿条共轭的齿轮副,还涉及这种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背景技术0002 齿轮副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目前齿轮副齿廓主要有渐开线类、摆线类等。其共同的设计方法是在直角坐标系中设计齿廓,这种齿轮副设计方法由于设计参数较少,通常只能采用对称齿廓。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解决现有齿轮副存在的设计参数少,通常只能采用对称齿廓的问题。0004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
9、在于提供上述齿轮副的设计方法。0005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0006 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对应的内齿轮或外齿轮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内齿轮或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0007 上述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是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构成公共齿条的单个齿廓且满足一阶连续要求的依次由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然后将其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中,再由直角坐。
10、标系中的单个公共齿条齿廓按照啮合原理得到与其共轭内齿轮齿廓、外齿轮齿廓;最后将内齿轮、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完整的共轭齿轮副。0008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0009 回转中心在o1点且齿廓在x1o1y1坐标系中的齿轮称为齿轮I,回转中心在o2点且齿廓在x2o2y2坐标系中的齿轮称为齿轮II,回转中心在o3点且齿廓在x3o3y3坐标系中的齿轮称为齿轮III;0010 设计参数包括齿轮I齿数z1、齿轮II齿数z2、齿轮III齿数z3和模数m;齿轮I齿数z1、齿轮II齿数z2、齿轮III齿数z3均为正整数且满足:z11,z21,z31,z2-z11;0011 设计参数还包括齿。
11、廓半齿高系数k1、直线段I长度系数k2、齿廓对称系数k3、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和直线段II长度系数k5、上齿顶系数ha、下齿顶系数hf;0012 公共齿条在其纵向X的范围为XrangmX5-X1,其中,直线段I的起止点为X1,X2,其方程为:0013 Yrb+H(X1XX2)0014 式中:rb为余弦曲线I的平均值,H为余弦型曲线的幅值;说 明 书CN 103122984 A2/6页50015 定义齿廓半齿高系数k1为:0016 定义直线段I长度系数k2为:0017 余弦曲线I的起止点分别为X2、X3,则余弦曲线I的方程为:0018 0019 称为齿廓对称系数;0020 余弦曲线I平均值和齿条。
12、的节线不一定重合,定义:rbr1+k4m,称k4为余弦曲线平移系数,这里符号ri中的下标i可为1、2、3分别代表齿轮I、齿轮II、齿轮III的节圆半径,ri前的正负号取值为当公共齿条位于齿轮中心上方时为正,当位于齿轮下方时为负;0021 直线段II的起止点分别为X3、X4,其方程为:0022 rrb-H(X3XX4)0023 直线段II的起止点满足:称k5为直线段II长度系数;0024 余弦曲线II的起止点分别为为X4、X5,则余弦曲线II的方程为:0025 0026 式中:X5满足X5-X1Xrang。0027 优选地,齿廓半齿高系数k1的取值范围为0k11.5;直线段I长度系数k2的取值范。
13、围为0k20.8;齿廓对称系数k3的取值范围为0.2k30.8;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的取值范围为0.5k42;直线段II长度系数k5的取值范围为0k50.8;在齿条坐标系中X1可以为任意实数,公共齿条单个齿廓范围满足:X5-X1Xrang,上齿顶系数ha满足:0hak1/2,下齿顶系数hf满足:0hfk1/2。0028 用于传动时可根据上齿顶系数ha和下齿顶系数hf对齿轮齿顶部分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齿顶用其外圆圆弧连接。0029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30 1)本发明通过调整齿廓对称系数,可以得到非对称的齿轮副,这样齿轮的两个齿侧中长边更适合传动,短边更适合在该齿廓作为泵时的密封,有利于传。
14、动和密封功能的分离,增强了传动性能和密封功能;0031 2)本发明在模数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改变齿廓半齿高系数及齿数z1、z2、z3改变泵的流量;0032 3)本发明通过齿顶圆弧和齿根圆弧的设置,有益于加工检测;通过调整直线段I长度系数和直线段II长度系数可调整齿轮泵强度;0033 4)本发明齿轮副之间的光顺性达到一阶连续;0034 5)本发明上齿顶系数ha和下齿顶系数hf不等于0时可以用于齿轮传动;0035 6)本发明设计方法为齿轮副的多元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说 明 书CN 103122984 A3/6页6附图说明0036 图1为本发明的公共齿条设计原理图;003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直角。
15、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3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3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3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7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4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8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5 图10为图9的啮合区域局部放大图;0046 图11。
16、为本发明实施例9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7 图12为图11的啮合区域局部放大图;0048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0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49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1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50 图15为图14的啮合区域局部放大图;0051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2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0052 图17为图16的啮合区域局部放大图;0053 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3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5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55 本发明基于公。
17、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在直角坐标系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对应的内、外齿轮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内、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当本发明用于传动时可根据上齿顶系数和下齿顶系数对齿轮齿顶部分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齿顶用其外圆圆弧连接。0056 上述基于公共齿条的共轭齿轮副的设计方法是,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构成公共齿条的单个齿廓的满足一阶连续要求的依次由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然后将其转换到直角坐标。
18、系中,再由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个公共齿条齿廓按照啮合原理得到与其共轭内、外齿轮齿廓;最后将内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进行均布得到完整的共轭齿轮副。0057 当本发明用于传动时可根据上齿顶系数ha和下齿顶系数hf对齿轮齿顶部分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齿顶用其外圆圆弧连接,如图14-17所示。0058 设计参数包括外齿轮I齿数z1、齿轮II齿数z2、齿轮III齿数z3、模数m、齿廓半齿高系数k1、直线段I长度系数k2、齿廓对称系数k3、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和直线段II长度系数k5、上齿顶系数ha、下齿顶系数hf。参见图2所示的3个直角坐标系,回转中心在o1说 明 书CN 103122984 A。
19、4/6页7点且齿廓在x1o1y1坐标系中描述的齿轮称为齿轮I,回转中心在o2点且齿廓在x2o2y2坐标系中描述的齿轮称为齿轮II,回转中心在o3点且齿廓在x3o3y3坐标系中描述的齿轮称为齿轮III,齿轮I的节圆半径r1mz1/2,齿轮II的节圆半径r2mz2/2,齿轮III的节圆半径r3mz3/2;公共齿条的X轴和Y轴分别平行于齿轮I、齿轮II及齿轮III的x轴和y轴。0059 参见图1,公共齿条在其纵向X的范围为XrangmX5-X1,其中,直线段I的起止点为X1,X2,其方程为:0060 Yrb+H(X1XX2)0061 式中:rb为余弦曲线I的平均值,H为余弦型曲线的幅值;0062 定。
20、义齿廓半齿高系数k1为:0063 定义直线段I长度系数k2为:0064 余弦曲线I的起止点点分别为X2、X3,则余弦曲线I的方程为:0065 0066 称为齿廓对称系数;0067 而余弦曲线I平均值和齿条的节线不一定重合,定义:rbri+k4m,称k4为余弦曲线平移系数,这里符号ri中的下标i可为1、2、3分别代表齿轮I、齿轮II、齿轮III的节圆半径,ri前的正负号参见图2,当公共齿条位于齿轮中心上方时为正,当位于齿轮下方时为负;0068 直线段II的起止点分别为X3、X4,其方程为:0069 rrb-H(X3XX4)0070 直线段II的起止点满足:称k5为直线段II长度系数;0071 余。
21、弦曲线II的起止点分别为为X4、X5,则余弦曲线2的方程为:0072 0073 式中:X5满足X5-X1Xrang。0074 至此,参数k1、k2、k3、k4、k5成为控制公共齿条单个齿廓的独立参数,参数X1控制着齿廓的初始位置并不对齿廓的形状产生影响,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使得公共齿条齿廓的共轭齿轮齿廓存在并且不产生任何干涉。0075 通常参数取值范围满足如下约束条件:0076 齿廓半齿高系数k1的取值范围为0k11.5;0077 直线段I长度系数k2的取值范围为0k20.8;0078 齿廓对称系数k3的取值范围为0.2k30.8;0079 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的取值范围为0.5k42;0080。
22、 直线段II长度系数k5的取值范围为0k50.8;说 明 书CN 103122984 A5/6页80081 齿轮I齿数z1、齿轮II齿数z2、齿轮III齿数z3均为正整数且满足:z11,z21,z31,z2-z11;0082 在齿条坐标系中X1可以为任意实数,公共齿条单个齿廓范围满足:X5-X1Xrang;0083 上齿顶系数ha满足:0hak1/2;0084 下齿顶系数hf满足:0hfk1/2。0085 齿轮I上的完整齿廓以其中心o1为中心按照齿数z1对齿轮的单个齿廓进行均布得到。0086 外齿轮II上的完整齿廓可以其中心o2为中心按照齿数z2进行均布得到。0087 外齿轮III上的完整齿廓。
23、可以其中心o3为中心按照齿数z3进行均布得到。0088 当本发明外啮合齿轮副用于传动时,可根据外齿轮I齿顶系数ha对外齿轮I的齿顶部分进行裁剪;根据外齿轮II齿顶系数hf对外齿轮II的齿顶部分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齿顶用其外圆圆弧连接;在此,外齿轮I齿顶系数ha为被裁剪部分的径向长度除以模数,外齿轮II齿顶系数hf为被裁剪部分的径向长度除以模数。0089 上述为外啮合齿轮副的完整设计过程,本发明所提供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由公共齿条齿廓及齿轮I的齿廓、齿轮II齿廓和齿轮III齿廓构成,所有齿廓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0090 通过改变参数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公共齿条及其齿轮副齿廓,由于不同。
24、的参数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设计结果,由于参数的组合有无穷多个不可能全部列举,仅给出不同参数状态下的设计实施例,如下文实施例所示。0091 图2至图18为不同参数组合下的设计实施例,其参数如表1所示。0092 图2中的齿廓I和齿廓II可构成内啮合齿廓副,这时齿廓II为外齿轮,齿廓I为内齿轮;齿廓I和齿廓III可构成外啮合齿廓副,齿廓II和齿廓III可构成外啮合齿廓副。图中的线型说明适用于图2至图18。0093 表1 图2至图10所示实施例的设计参数0094 0095 说 明 书CN 103122984 A6/6页90096 本发明在直角坐标系中提供参数化的原始公共齿条齿廓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啮合原理得到与其共轭的齿轮齿廓。0097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在直角坐标系中公共齿条单个齿廓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公共齿条单个齿廓对应的内、外齿轮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内、外齿轮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0098 当本发明用于传动时可根据上齿顶系数和下齿顶系数对齿轮齿顶部分进行裁剪,裁剪后的齿顶用其外圆圆弧连接。说 明 书CN 103122984 A1/5页10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22984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