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单元.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8018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CN103180187A*CN103180187A*(21)申请号 201180050510.4(22)申请日 2011.10.20102010042747.0 2010.10.21 DEB60T 8/48(2006.01)B60T 8/36(2006.01)F15B 1/04(2006.01)F16L 55/04(2006.01)(71)申请人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地址德国法兰克福(72)发明人 D丁克尔 R克利 G索南夏因(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代理人吴鹏 马。
2、江立(54) 发明名称液压单元(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根据反馈原理操作的机动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单元,为此,低压蓄压器(26)设置在车轮制动器(21)的输出阀(23)与泵(27)之间,并且该低压蓄压器的活塞(3)在基本位置断开压力介质腔室(4)与通往泵(27)的连接部(2)之间的液压连接,使得在低压蓄压器(26)的空状态下,车轮制动器(21)与泵的吸入侧可靠地断开。(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4.1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1/068285 2011.10.20(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052488 DE 2012.。
3、04.26(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80187 ACN 103180187 A1/2页21.一种用于按反馈原理工作的机动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单元,包括:所述液压单元上用于制动压力生成装置的主缸连接部;在一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液压单元中的制动回路中的、实施为输入阀和输出阀的压力调节阀,所述制动回路能经由所述液压单元上的车轮制动器连接部连接到至少一对车轮制动器;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在所述液压单元中在下游连接到输出阀并经由液压的第一连接部通入低。
4、压蓄压器的一由活塞界定出的压力介质腔室中,所述回流通道经由压力介质腔室上的液压的第二连接部既能连接到泵的吸入侧也能经由在基位关闭的换向阀连接到通往制动压力生成装置的主缸连接部;以及朝向压力介质腔室的方向阻断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区域中插入所述回流通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3)的基位中在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液压连接被断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3)的基位中,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液压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3)的基位中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的容积最。
5、小,在所述基位中使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液压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1)但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通过所述活塞(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液压地分隔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3)的基位中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排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的排空的状态下,所述活塞(3)由于活塞弹簧(5)的作用而位于其关闭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基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经由所述第一连接部(1)启动的对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的充填过程开始时,所述第二连接部(2)被所述活塞(3)释放,为此所述活塞(3)抵抗所述活塞弹簧。
6、(5)的作用在一活塞行程后离开所述第二连接部(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之间设有一弹性密封元件(6),所述弹性密封元件在所述活塞(3)的基位中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与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之间起作用地设置的液压连接断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6)与朝向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的方向阻断的止回阀(7)组合成一能被独立操纵的阀组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被力锁合地固定在界定所述压力介质腔室(4)的端壁(9)的阶梯孔口(8)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通入所述端壁中。10.如。
7、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包括基本为管状的阀壳体(10),在所述阀壳体的面对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端部部段上为形成止回阀(7)而设有被接纳在锥形阀座(11)中的阀球(12);而在该管状的阀壳体(10)的背向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端部部段上固定弹性密封元件(6)。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元件(6)力锁合和/或形锁合地优选通过橡胶密封件的硫化而保持在管状的阀壳体(10)上。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球(12)被一软的弹簧(13)朝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80187 A2/2页3向阀座(11)的方向加载,为。
8、此所述弹簧(13)支撑在一壳架(14)中,该壳架借助一接合部(15)沿所述管状的阀壳体(10)的凸缘(28)固定。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的阀壳体(10)连同所述密封元件(6)延伸到设置在活塞(3)的底部中的碗形凹部(16),密封元件(6)以流体密封方式贴靠在该碗形凹部上从而使第二连接部(2)与压力介质腔室(4)分隔开。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的轮廓连同所述碗形凹部(16)的轮廓通过对薄板的深拉产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80187 A1/4页4液压单元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
9、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单元。背景技术0002 从EP0950004B1获知上述类型的用于机动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单元。该液压单元在输出阀的下游具有泵抽吸路径,一低压蓄压器连接到该泵抽吸路径上;该低压蓄压器设置在一弹簧加载的止回阀的下游,经由该止回阀使泵抽吸路径与泵连接。此外,泵抽吸路径借助一在基位关闭的换向阀在常规情况下与通往制动器压力生成装置的压力介质连接部分隔开,需要将止回阀上的弹簧关闭力设计成足够大以可靠地防止制动器压力生成装置的压力介质一旦换向阀打开就流入低压蓄压器中。0003 在一为储存压力介质而设置于低压蓄压器中的储存腔室中流体密封地接纳一可平动的活塞,为了确保低压蓄压器的自清空,需要将。
10、活塞弹簧的致动力设计成足够大以便能够除活塞摩擦外还克服配置在低压蓄压器的下游的止回阀弹簧的相对大的关闭力。在防抱死制动控制期间,被相应较强地弹性加载的止回阀防止了在仅需很小的制动压力的情况下在泵运行期间在车轮制动器中形成负压。0004 刚度大的活塞弹簧的相对大的预加载力具有这样的缺点:在防抱死制动控制期间强制需要很高的液压致动力来占用低压蓄压器容积,其又对车轮制动器的快速减压造成不利影响。如上所述,止回阀的相应较强的弹簧加载又形成了另外的障碍。发明内容0005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如下方式改善上述类型的液压单元:以尽可能低的结构和功能成本实现低压蓄压器和止回阀的更好的响应性能。0。
11、006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实现尽可能快速的车轮制动器压力降低,从而既在常规防抱死制动控制期间的所有状态下防止车轮抱死,又在再生制动回路的输出阀打开的再生制动期间允许由驾驶者产生的制动压力优先到达再生制动回路的低压蓄压器而不是相连的车轮制动器。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在不必依靠高刚度止回阀弹簧的情况下,在输出阀打开并且泵被激活时避免车轮制动器中产生负压。0007 根据本发明,对于上述类型的液压单元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该技术问题。附图说明0008 本发明的更多特征从单独的权利要求以及参考两个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显而易见,在附图中:0009 图1是一制动系统的液压线路图,其中示意性地示出可动。
12、设置在低压蓄压器中的活塞的关闭功能,0010 图2是图1中示意性表示的低压蓄压器的一结构合理的实施方案的纵向剖视图。说 明 书CN 103180187 A2/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1 图1是用于机动车辆制动系统的液压单元17内的线路结构的原理图,该制动系统按照反馈原理工作。所示制动回路的线路布置实施成双回路制动系统。双回路制动系统的主缸连接部18将液压单元17与制动压力生成装置19相连接,主缸连接部18在液压单元17内经由多个设置在一制动回路中的压力调节阀与车轮制动器连接部20相连接,在所述车轮制动器连接部上连接有一对车轮制动器21。为了调节液压单元17内的压力,为每个车轮制动器21配设有输。
13、入阀22和输出阀23,其中在每个输出阀23下游连接有一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经由第一连接部1通向低压蓄压器26的压力介质腔室4。回流通道一方面可经由第二连接部2和在压力介质腔室4的下游设置在第二连接部2中的止回阀7而与泵27连接,而另一方面在自主干预以外经由一在基位中关闭的换向阀24与制动压力生成装置19断开。0012 根据所示的可电磁致动的压力调节阀的阀基位,两个输入阀22以及在主缸连接部18与输入阀22上游之间设置在制动管线中的分隔阀25在基位中无流打开。因此,在泵压力连接部上游安装在制动管线中的分隔阀25使得能够,与输入阀22和输出阀23相结合在实际防抱死制动控制功能外与用于每个制动回路。
14、的可电致动的换向阀24共同作用从而例如为了行驶动力学控制的目的实现驱动防滑控制和自主的制动操作。0013 如上所述,在输出阀23的下游连接的回流通道经由第一液压连接部1通入低压蓄压器26的由活塞3界定的压力介质腔室4中,压力介质腔室4既可以经由第二液压连接部2连接到泵27的吸入侧,也可以经由在基位中关闭的换向阀24连接到通往制动压力生成装置19的主缸连接部18,又一特征是,朝向压力介质腔室4的方向阻断的止回阀7在第二连接部的区域内插入到回流通道中。0014 此时,为了防止当输出阀23打开并且泵27在防抱死制动控制的情形中被激活时车轮制动器21中产生负压,本发明规定,在活塞3的基位中使在压力介质。
15、腔室4与第二连接部2之间的液压连接断开,但不受其影响地压力介质腔室4保持与第一连接部1液压连接,使得压力介质始终可以从车轮制动器21排出到压力介质腔室4中。因此,在图示的活塞3的基位中,低压蓄压器最初是空的,或者说压力介质腔室4的容积(Volumeninhalt)被限制在最低。在压力介质腔室4的空的状态下,活塞3由于活塞弹簧5的作用而处于其使第二连接部2关闭的基位,因此活塞3承担以简单方式将压力介质腔室4与第二连接部2分隔开的功能。因此,在输出阀23打开的情况下,泵27不能从车轮制动器21抽吸压力介质。仅在充足的压力介质从车轮制动器21排出时,经由第一连接部1启动的压力介质腔室4的充填过程才开。
16、始,使得仅在由于活塞弹簧5和活塞摩擦引起的力被液压地克服时第二连接部2才被活塞3释放。结果,仅在达到压力介质腔室4的充分充填程度时活塞3才离开第二连接部2。接着,流体插置在第二连接部2中的止回阀7可以几乎无阻力地被朝向泵27的方向流过,这是因为由于活塞3的分隔作用而使止回阀弹簧的设置原则上不再是必要的。0015 如从图2显而易见,在活塞3与第二连接部2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元件6,该弹性密封元件在活塞3的基位中确保了在第二连接部2与压力介质腔室4之间结构上设置的液压连接的绝对流体密封的分隔。密封元件6以特别紧凑的结构与朝向低压蓄压器26的方说 明 书CN 103180187 A3/4页6向实现阻断。
17、的止回阀7相结合成一可独立操纵的阀组件,该阀组件被力锁合地固定在低压蓄压器26的壳体端壁9的阶梯孔口8中,该孔口8界定出压力介质腔室4并且第二连接部2通入该孔口中。为了合理构造止回阀7,该阀组件具有基本上为管状的阀壳体10,在该阀壳体10的面对第二连接部2的漏斗状扩宽的端部部段上设有被接纳在锥形阀座11中的阀球12,而在该管状的阀壳体10的背向第二连接部2的端部部段上固定弹性密封元件6,该弹性密封元件6力锁合和/或形锁合地优选通过橡胶密封件的硫化而保持在管状壳体10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阀球12还借助特别软的弹簧13被精确地定位在阀座11上,从而在压力介质腔室4中的很小的液压力便足以使阀球1。
18、2在极小的阻力下离开其阀座11。弹簧13的背离阀球12的一侧支撑在一壳架/笼架14中,该壳架借助接合部/卷边部(Verboerdelung)15固定在管状壳体10的凸缘28上。阀壳体10同时沿凸缘28固定在低压蓄压器26的阶梯孔口8中,为此将一填压模(Verstemmstempel)从外部引入压力介质腔室4,该填压模使阶梯孔口8在一凸肩区域中塑性变形出一凸起部,该凸起部越过接合部15延伸到漏斗状扩宽的凸缘28的倾斜的肩部上。因此,仅在阀组件已被插入在阶梯孔口8中并且已填压(Verstemmen)时,活塞3才被引入到压力介质腔室4中。此后,插入活塞弹簧5和将活塞3密封在压力介质腔室4中的O形圈3。
19、0,该O形圈30被嵌入到压力介质腔室4的台阶29中并由封盖31的凸缘覆盖,该封盖31同样通过填压而在低压蓄压器26中固定在液压单元的端面上。0016 如从图2可见,管状的阀壳体10连同密封元件6一直延伸到设置在活塞3的底部中的碗形凹部16,密封元件6贴靠在该碗形凹部上从而在图示的活塞3的基位中使第二连接部2与压力介质腔室4以流体密封方式分隔开。与碗形凹部16相关联地,活塞3的轮廓以及封盖31的轮廓通过薄板的深拉产生,使得特别是对于在低压蓄压器26中的活塞弹簧5、活塞3和阀组件整体上得到一紧凑的结构和高集成密封性。0017 附图标记清单0018 1连接部0019 2连接部0020 3活塞0021。
20、 4压力介质腔室0022 5活塞弹簧0023 6密封元件0024 7止回阀0025 8阶梯孔口0026 9壳体端壁0027 10阀壳体0028 11阀座0029 12阀球0030 13弹簧0031 14壳架0032 15接合部0033 16凹部说 明 书CN 103180187 A4/4页70034 17液压单元0035 18主缸连接部0036 19制动压力生成装置0037 20车轮制动器连接部0038 21车轮制动器0039 22输入阀0040 23输出阀0041 24换向阀0042 25分隔阀0043 26低压蓄压器0044 27泵0045 28凸缘0046 29台阶0047 30O形圈0048 31封盖说 明 书CN 103180187 A1/2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80187 A2/2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18018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