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桩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孔桩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成熟,各种建筑设备发展迅速,在部分建筑时需
要进行打桩,现有技术的打桩机械大多是采用捶打的方式打孔,其虽然可
以实现打孔的目的,但是其由于需要捶打,从而会影响桩的稳定性,而且
由于在打桩时当打桩设备撤离出孔洞时,容易会使土壤坍塌,从而将孔洞
填埋,从而需要再次打孔,故而大大增加了打桩的成本,适用性和实用性
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且使用稳定性好的打孔桩机械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孔桩机械设备,包括孔桩筒
体和设置在所述孔桩筒体内的钻头,在所述钻头的顶部还设有连接杆,在
所述连接杆的表层设有齿条,在所述孔桩筒体的侧壁内设有控制腔,在所
述控制腔内设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驱动齿盘,所述驱动齿
盘与所述齿条相齿合,在所述孔桩筒体的顶部设有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
有复位缠绕轴和与所述复位缠绕轴相连接的复位电机,在所述复位缠绕轴
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设有复位拉索,在所述孔桩筒体的侧壁内还设有
水泥管道。
在所述控制腔内设有移动气缸和电机座,所述移动气缸与所述电机座
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设
有与盘齿,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移动气缸的作用下实现与驱动齿盘齿合或
分离。
在所述空腔内设有分离座和与所述分离座相连接的分离气缸,所述复
位电机固定在所述分离座上,所述复位电机在所述分离气缸的控制下与所
述复位缠绕轴相分离或连接。
在所述孔桩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材料层。
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使用时通过移动气缸使驱动电机与驱动齿盘
相齿合,此时将复位电机与复位缠绕轴处于分离状态,记动驱动电机,使
钻头在驱动齿盘的作用下加速向下完成打桩孔,当需要复位时同,将驱动
电机与驱动齿盘相分离,使复位电机与所述复位缠绕轴相连接,启动复位
电机将钻头提升复位,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同时可以通过水泥管道对桩孔
进行灌注水泥。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
有效且快速的完成打桩孔的目的,而且可有进行注入水泥,从而可有效的
防止桩孔被泥土填埋,大大提高了打桩的效率,适用性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
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打孔桩机械设备,包括孔桩筒体1和设置在所述孔桩筒体
1内的钻头2,在所述钻头2的顶部还设有连接杆3,在所述连接杆3的表
层设有齿条4,在所述孔桩筒体1的侧壁内设有控制腔5,在所述控制腔5
内设有驱动电机6,在所述驱动电机6上设有驱动齿盘7,所述驱动齿盘7
与所述齿条4相齿合,在所述孔桩筒体1的顶部设有空腔8,在所述空腔8
内设有复位缠绕轴9和与所述复位缠绕轴9相连接的复位电机10,在所述
复位缠绕轴与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之间设有复位拉索11,在所述孔桩筒体的
侧壁内还设有水泥管道12。
在所述控制腔5内设有移动气缸13和电机座14,所述移动气缸与所述
电机座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
轴上设有与盘齿,所述驱动电机在所述移动气缸的作用下实现与驱动齿盘
齿合或分离。
在所述空腔8内设有分离座15和与所述分离座相连接的分离气缸16,
所述复位电机固定在所述分离座上,所述复位电机在所述分离气缸的控制
下与所述复位缠绕轴相分离或连接。
在所述孔桩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耐磨材料层17。
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在使用时通过移动气缸使驱动电机与驱动齿盘
相齿合,此时将复位电机与复位缠绕轴处于分离状态,记动驱动电机,使
钻头在驱动齿盘的作用下加速向下完成打桩孔,当需要复位时同,将驱动
电机与驱动齿盘相分离,使复位电机与所述复位缠绕轴相连接,启动复位
电机将钻头提升复位,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同时可以通过水泥管道对桩孔
进行灌注水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有效且快速的完成打桩孔的目
的,而且可有进行注入水泥,从而可有效的防止桩孔被泥土填埋,大大提
高了打桩的效率,适用性好,实用性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
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
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