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555025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0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96233.2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号:

CN205369074U

公开日:

2016.07.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F8/00

主分类号:

E01F8/00

申请人:

山西军昊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贵军; 安启峰; 汪伟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长风画卷C座2单元11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余晓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中间面板的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分别设有翼缘板,两个托板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于H型钢立柱中间面板的两侧;在H型钢立柱两个侧面板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H型钢立柱底部固定连接在H型钢立柱底座上;两个支架与两个托板一一对应设置,支架由顶板、侧板和底板组成一个整体呈“U”字形状,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加强板的螺栓孔将相互对应的侧板、加强板固定;螺栓穿过底板螺栓孔将底板固定在底部的混凝土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设置在H型钢立柱的底部位置,起支撑声屏障单元板的作用,增强了H型钢立柱在声屏障单元板纵向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腐蚀和在强大脉动风压作用下声屏障板的倒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立柱(9)、H型钢立柱底座(15)、托板(7)和支架(1),所述H型钢立柱(9)由两个侧面板和一个中间面板构成一个整体呈“H”字形状,H型钢立柱(9)中间面板的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分别设有翼缘板;所述托板(7)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板(7)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于H型钢立柱(9)中间面板的两侧;在所述H型钢立柱(9)两个侧面板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8);所述H型钢立柱(9)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H型钢立柱底座(15)上;所述支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1)与两个托板(7)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架(1)由顶板(11)、侧板(12)和底板(13)组成一个整体呈“U”字形状,托板(7)上开有托板预留螺栓孔(16),支架(1)的顶板(11)上对应托板预留螺栓孔(16)开有顶板螺栓孔(2),螺栓穿过托板预留螺栓孔(16)、顶板螺栓孔(2)将相互对应的托板(7)、顶板(11)固定,支架(1)的侧板(12)上开有侧板螺栓孔(3),H型钢立柱(9)侧面板外部的加强板(8)上开有与侧板螺栓孔(3)相对应的螺栓孔,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3)、加强板(8)的螺栓孔将相互对应的侧板(12)、加强板(8)固定;所述支架(1)的底板(13)开有底板螺栓孔(4),螺栓穿过底板螺栓孔(4)将底板(13)固定在底部的混凝土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侧板(12)上设有若干个肋板(6)。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板(11)两端分别开有凹槽(5),凹槽(5)的宽度值等于H型钢立柱(9)侧面板的厚度值与加强板(8)的厚度值之和。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侧板(12)与加强板(8)之间设有侧板胶条(10)。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板(13)与H型钢立柱底座(15)之间设有底板胶条(14)。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胶条(10)、底板胶条(14)均为三元乙丙胶条;侧板胶条(10)的长度为260mm,宽度为85mm,厚度为13mm;底板胶条(14)的长度为1580mm,宽度为75mm,厚度为5mm。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顶板螺栓孔(2)为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长轴为30mm、短轴为14mm。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为矩形板,侧板(12)的圆形螺栓孔(3)数量为三个,三个圆形螺栓孔(3)间距为100mm。9.按照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为矩形板,底板(13)的底板螺栓孔(4)的孔间距为300mm,底板螺栓孔(4)的孔直径为6.5mm。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肋板(6)均由抗拉伸设计强度、抗压设计强度均为215MPa的Q235钢材质制造而成。

说明书

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

背景技术

现在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其经过城市地区时产生了大量的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而声屏障占地少,隔声效果好,制作安装方便快捷,已成为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时速250公里到300公里的动车组驶进声屏障区域时,会产生强大的吸力,驶离时,又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声屏障始终处于一吸一冲的“反复折腾”之中,列车经过时产生的噪音频谱不同于普通列车,其噪音、振动和因高速行驶而带来的风速都很大,对声屏障产生很大的空气压,而声屏障承受的脉动压力最终都施加在声屏障钢立柱上,给声屏障立柱的机械强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倒塌的声屏障若是未及时发现,将给列车运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京沪高铁两边的声屏障,经常发生倒塌到路面上影响通行的情况。

目前,高速铁路一般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钢立柱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声屏障板的稳定性;而声屏障最下端的声屏障单元板一般直接落在混凝土基础上,受长期雨水侵蚀,最下端的金属声屏障单元板易腐蚀,且仅靠声屏障单元板两端与H型钢立柱连接,最下端声屏障单元板的中部易出现挠屈变形,影响隔声效果和整体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支架沿声屏障单元板的H型钢立柱纵向设置,起加强相邻H型钢立柱稳定性的作用,其具有承载能力强、抗腐蚀性强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包括H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底座、托板和支架,所述H型钢立柱由两个侧面板和一个中间面板构成一个整体呈“H”字形状,H型钢立柱中间面板的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分别设有翼缘板。所述托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板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于H型钢立柱中间面板的两侧。在所述H型钢立柱两个侧面板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H型钢立柱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H型钢立柱底座上。所述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与两个托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架由顶板、侧板和底板组成一个整体呈“U”字形状,托板上开有托板预留螺栓孔,支架的顶板上对应托板预留螺栓孔开有顶板螺栓孔,螺栓穿过托板预留螺栓孔、顶板螺栓孔将相互对应的托板、顶板固定,支架的侧板上开有侧板螺栓孔,H型钢立柱侧面板外部的加强板上开有与侧板螺栓孔相对应的螺栓孔,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加强板的螺栓孔将相互对应的侧板、加强板固定。所述支架的底板开有底板螺栓孔,螺栓穿过底板螺栓孔将底板固定在底部的混凝土上。本实用新型的底板长为1580mm,共开有六个孔,六个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最端头的两个孔距底板边缘是40mm,刚好是5*300+40+40=1580mm。侧板和底板折成直角后,右上角位置正好具有个缺口,安装时这个缺口刚好和底座齐平,底板上最端头的两个孔和底座下面的混凝土固定的。底板长度刚好和底板胶条长度是相等的。底板是通过预留的六个孔固定在混凝土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侧板上设有若干个肋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架的顶板两端分别开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值等于H型钢立柱侧面板的厚度值与加强板的厚度值之和。

为了使得侧板与加强板连接更为紧密,所述支架的侧板与加强板之间设有侧板胶条。

为了使得底板与H型钢立柱底座结合更为紧密,所述支架的底板与H型钢立柱底座之间设有底板胶条。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胶条、底板胶条均为三元乙丙胶条;侧板胶条的长度为260mm,宽度为85mm,厚度为13mm;底板胶条的长度为1580mm,宽度为75mm,厚度为5mm。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的顶板螺栓孔为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长轴为30mm、短轴为14mm。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为矩形板,侧板的圆形螺栓孔数量为三个,三个圆形螺栓孔间距为100mm。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为矩形板,底板的底板螺栓孔的孔间距为300mm,底板螺栓孔的孔直径为6.5mm。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侧板、底板和肋板均由抗拉伸设计强度、抗压设计强度均为215MPa的Q235钢材质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设置在H型钢立柱的底部位置,起支撑与H型钢立柱配合插接的声屏障单元板的作用,同时又增强了H型钢立柱在声屏障单元板纵向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底部声屏障板的腐蚀和在强大脉动风压作用下声屏障板的倒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支架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肋板的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支架,11-顶板,12-侧板,13-底板,2-顶板螺栓孔,3-侧板螺栓孔,4-底板螺栓孔,5-凹槽,6-肋板,7-托板,8-加强板,9-H型钢立柱,10-侧板胶条,14-底板胶条,15-H型钢立柱底座,16-托板预留螺栓孔,17-H型钢立柱底座预留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包括H型钢立柱9、H型钢立柱底座15、托板7和支架1,H型钢立柱9由两个侧面板和一个中间面板构成一个整体呈“H”字形状,H型钢立柱9中间面板的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分别设有翼缘板;托板7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板7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于H型钢立柱9中间面板的两侧;在H型钢立柱9两个侧面板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8;H型钢立柱9底部固定连接在H型钢立柱底座15上;支架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1与两个托板7一一对应设置,支架1由顶板11、侧板12和底板13组成一个整体呈“U”字形状,托板7上开有托板预留螺栓孔16,支架1的顶板11上对应托板预留螺栓孔16开有顶板螺栓孔2,螺栓穿过托板预留螺栓孔16、顶板螺栓孔2将相互对应的托板7、顶板11固定,支架1的侧板12上开有侧板螺栓孔3,H型钢立柱9侧面板外部的加强板8上开有与侧板螺栓孔3相对应的螺栓孔,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3、加强板8的螺栓孔将相互对应的侧板12、加强板8固定;支架1的底板13开有底板螺栓孔4,螺栓穿过底板螺栓孔4将底板13固定在底部的混凝土上。本实用新型的底板13长为1580mm,共开有六个孔,六个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最端头的两个孔距底板边缘是40mm,刚好是5*300+40+40=1580mm。侧板12和底板13折成直角后,右上角位置正好具有个缺口,安装时这个缺口刚好和底座15齐平,底板13上最端头的两个孔和底座15下面的混凝土固定的。支架1的底板13与H型钢立柱底座15之间设有底板胶条14,本实施例底板胶条14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优选为1580mm、75mm和5mm,底板13长度刚好和底板胶条14长度是相等的。底板13是通过预留的六个孔固定在混凝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架1的侧板12上设有若干个肋板6,本实用新型的顶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肋板5均由抗拉伸设计强度、抗压设计强度均为215MPa的Q235钢材质制造而成。支架1的顶板11、侧板12、底板13和肋板5相互通过焊接而成,并经热镀锌处理或其他工艺涂装防腐材料。本实施例采用的肋板6厚度为5mm,形状如图3所示,由直角边分别优选为125mm和200mm的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位置切去一个直角边优选为25m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形成。作为优选,肋板6沿着支架1纵向等间距设置,其两侧边分别与支架1的顶板11和侧板12垂直焊接,起加强支架1纵向抗弯强度的作用。

如图2所示,支架1的顶板11两端分别开有凹槽5,凹槽5的宽度值等于H型钢立柱9侧面板的厚度值与加强板8的厚度值之和;凹槽5的深度等于托板7的宽度,本实施例优选的凹槽5宽度为45mm,深度为85mm。

如图5所示,支架1的侧板12与加强板8之间设有侧板胶条10,侧板胶条10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优选为260mm、85mm和13mm。

本实施例的侧板胶条10、底板胶条14均为三元乙丙胶条;其中侧板胶条10的长度为260mm,宽度为85mm,厚度为13mm;其中底板胶条14的长度为1580mm,宽度为75mm,厚度为5mm。

本实施例的顶板11的顶板螺栓孔2优选为椭圆形孔,椭圆形孔的长轴为30mm、短轴为14mm。

本实施例的侧板12优选为矩形板,侧板12的圆形螺栓孔3数量为三个,三个圆形螺栓孔3中相邻两个圆形螺栓孔3之间的间距为100mm,并且最外侧的两个圆形螺栓孔3的中心距离侧板12的两侧优选为30mm和35mm。

本实施例的底板13优选为矩形板,底板13的底板螺栓孔4的孔间距为300mm,底板螺栓孔4的孔直径为6.5mm。最外侧的两个底板螺栓孔4距底板13端板的距离相同,优选为40mm。通过螺栓将底板13固定在底部的混凝土上,该底板螺栓孔4主要起固定底板13的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近似替换,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的H型钢立柱,H型钢立柱中间面板的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分别设有翼缘板,两个托板通过焊接方式对称固定于H型钢立柱中间面板的两侧;在H型钢立柱两个侧面板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板;H型钢立柱底部固定连接在H型钢立柱底座上;两个支架与两个托板一一对应设置,支架由顶板、侧板和底板组成一个整体呈“U”字形状,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加强板的螺栓孔将相互对应的侧板、加强板固定;螺栓穿过底板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