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支座,属于固定建筑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球形抗震支座结构复杂,不利于抗震装置的生产加工,同时,由于连接装置的连接件非常多,以至于抗震结构装置的抵抗地震的水平和竖向荷载的能力差。同时,当今市面上的球形抗震支座在实现结构自动复位的功能的方面出现很多不足,甚至难以实现结构构件的自动恢复到原本的位置。因此,这些装置安装在房屋的基础构件上,存在很大的安全和功能问题。此外安装于建筑基础部稳定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结构简单、结构稳定的抗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支座,包括支座板、平衡球和支座凹槽;所述支座板为矩形钢板,所述支座凹槽内具有用于放置平衡球的半球形凹进,所述半球形凹进的半径等于平衡球的直径,所述支座板盖设于半球形凹进的上方,所述支座板与支座凹槽之间通过限位环及螺栓连接,所述平衡球是球心与质心偏离的偏心球。
作为优选,所述平衡球由空心球壳和实心钢球组成,所述实心钢球固定连接在空心球壳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座凹槽的外轮廓呈工字形,所述支座凹槽嵌入建筑基础中。增加了没入建筑基础部分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座板与平衡球之间夹设有网格状橡胶垫。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支座包括支座板、平衡球、支座凹槽;所述的支座板为方形钢板,钢板上焊接有四个螺栓和四个螺栓孔,支座板上固连有钢柱,支座板与支座凹槽通过限位环连接并焊接有螺栓,所述平衡球置于所述支座凹槽中,所述支座凹槽放置所述平衡球处为一球形凹进,所述支座凹槽其余部分为钢制实体;房屋建造时,所述支座凹槽没入建筑基础部分整体呈“工”型;所述的平衡球为偏心钢球,所述平衡球的直径等于所述球形凹进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容偏心的复位用平衡球使得在震动时能提供很好的减震效果,并且通过偏心球在内部的阻尼运动使得震动能量被耗散掉;利用“工”型整体结构增加没入建筑基础部分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抗震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座板1、平衡球2、支座凹槽3、钢柱4、建筑基础5、实心钢球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抗震支座如图1所示,包括支座板1、平衡球2和支座凹槽3;支座板1为方形钢板,其上下表面分别用于连接钢柱4和支座凹槽3,支座板1通过焊接的四个螺栓与钢柱4固定连接,支座板1与支座凹槽3通过限位环及螺栓连接,在支座凹槽3中放置有平衡球2,支座凹槽3用于放置平衡球2处为一球形凹进,支座凹槽3其余部分为钢制实体;房屋建造时,支座凹槽3没入建筑基础5的外轮廓呈工字形;平衡球2采用偏心钢球,其直径等于球形凹进的半径。
本实施例的平衡球2由内部空心的球壳,以及焊接固定在球壳内壁的实心钢球6组成。本实施例的支座凹槽3与建筑基础5部分固接。在支座板1与平衡球2球间垫有网格状橡胶垫,以增大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