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54472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6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03046.2

申请日:

2016.05.06

公开号:

CN205617456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F3/38

主分类号:

E02F3/38

申请人:

卡特彼勒SARL

发明人:

R·K·帕拉尼萨曼; S·H·桑多拉; V·穆特萨曼

地址:

瑞士日内瓦弗龙特纳斯路76号

优先权:

2015.05.06 US 14/704968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代理人:

崔滨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回转架组件包括布置用于选择性旋转的基座组件。回转架组件进一步包括附接到基座组件的旋转马达。旋转马达具有在朝吊臂组件的方向上从基座组件向外突出的壳体部分。回转架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向前附接部分、向后附接部分和界定于其间的铰链部分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的铰链部分被配置为支撑联接到其上的可移动吊臂组件。向前附接部分和铰链部分布置为界定凹口。旋转马达至少部分设置在凹口内。本实用新型可将旋转马达的向外突出壳体部分容纳在安装组件内而不干扰可移动吊臂组件的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其布置用于选择性旋转;旋转马达,其附接到所述基座组件并且具有在朝所述吊臂组件的方向上从所述基座组件向外突出的壳体部分;和安装组件,其具有向前附接部分、向后附接部分和界定在其间的铰链部分,所述安装组件的所述铰链部分被配置为支撑联接到其上的所述可移动吊臂组件;其中,所述向前附接部分和所述铰链部分布置为界定凹口,所述旋转马达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凹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吊臂组件的足构件,其中所述足构件界定凹部使得所述吊臂组件提供相对于所述旋转马达的所述壳体部分的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马达的所述壳体部分完全容纳在由所述足构件以及所述安装组件的所述向前附接部分和铰链部分界定的所述凹口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构件包括被配置为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安装组件的第一支腿构件和第二支腿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足构件的所述第一支腿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足构件的所述第二支腿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构件包括具有上基座部分和与所述上基座部分分隔开的下基座部分的基座部分,且其中所述上和下基座部分被配置为界定其间的第二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上横梁,其在所述上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一支腿构件之间延伸;和第二上横梁,其与所述第一上横梁分隔开并且在所述上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上基座部分、所述第一上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所述第一支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一起界定第一内轮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构件进一步包括:第一下横梁,其在所述下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一支腿构件之间延伸;和第二下横梁,其与所述第一下横梁分隔开并且在所述下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之间延伸;其中所述下基座部分、所述第一下横梁、所述第二下横梁、所述第一支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一起界定第二内轮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轮廓和所述第二内轮廓大于由所述旋转马达的所述壳体部分界定的外轮廓。10.一种机械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足构件为铸件,所述铸件焊接到所述吊臂组件并且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安装组件,以使所述吊臂组件在相对于所述基座组件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足构件远离所述旋转马达,且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足构件紧邻所述旋转马达。

说明书

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支撑机械的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turret)组件。

背景技术

机械(如液压挖掘机)包括用于使用执行机构(如铲斗)执行各种操作(如运土操作)的吊臂。吊臂具有枢转地联接到设置在机械的基座组件上的安装支架的足构件。吊臂由液压致动以相对于基座组件上下移动。该机械还包括设置在底盘系统上的摆动齿轮,所述底盘系统由旋转马达接合以使基座组件相对于底盘系统旋转。基于机械的应用和规范,可将旋转马达设置在基座组件上接近安装支架的不同位置处。旋转马达具有可以突出到基座组件的表面之上的上部分。为了防止吊臂的足部与旋转马达之间的干扰,旋转马达仅仅能被设置在基座组件上的选定位置。这可造成旋转马达的位置受限,从而使其他组件的安装和设计变得复杂。

日本专利JP2006/316536公开了一种一端与作业机械的主体枢转地联接的作业机械的吊臂足构件。吊臂的足构件形成有叉形结构,其与吊臂的主体一体制成。吊臂足构件经由独立的销构件通过设置在主体上的一对安装支架联接到所述主体上。该专利没有说明旋转马达相对于支架或吊臂的可能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吊臂安装布置装置的改进,以便更好地将旋转马达的壳体容纳成紧密接近所述安装布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回转架组件包括被布置用于选择性旋转的基座组件。回转架组件进一步包括附接到基座组件的旋转马达。旋转马达具有在朝吊臂组件的方向上从基座组件向外突出的壳体部分。回转架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向前附接部分、向后附接部分以及限定在其间的铰链部分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的铰链部分被配置成支撑联接到其上的可移动吊臂组件。向前附接部分和铰链部分被布置成界定凹口。旋转马达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凹口内。

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所述吊臂组件的足构件,其中所述足构件界定凹部使得所述吊臂组件提供相对于所述旋转马达的所述壳体部分的空隙。

所述旋转马达的所述壳体部分完全容纳在由所述足构件以及所述安装组件的所述向前附接部分和铰链部分界定的所述凹口内。

所述足构件包括被配置为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安装组件的第一支腿构件和第二支腿构件。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构件,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足构件的所述第一支腿构件;和

第二安装构件,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联接到所述足构件的所述第二支腿构件。

所述足构件包括具有上基座部分和与所述上基座部分分隔开的下基座部分的基座部分,且其中所述上和下基座部分被配置为界定其间的第二空间。

所述足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上横梁,其在所述上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一支腿构件之间延伸;和

第二上横梁,其与所述第一上横梁分隔开并且在所述上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上基座部分、所述第一上横梁、所述第二上横梁、所述第一支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一起界定第一内轮廓。

所述足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下横梁,其在所述下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一支腿构件之间延伸;和

第二下横梁,其与所述第一下横梁分隔开并且在所述下基座部分与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下基座部分、所述第一下横梁、所述第二下横梁、所述第一支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腿构件一起界定第二内轮廓。

所述第一内轮廓和所述第二内轮廓大于由所述旋转马达的所述壳体部分界定的外轮廓。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的机械装置。该机械装置进一步包括被焊接到吊臂组件且枢转地联接到安装组件的铰链部分以在相对于基座组件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铸造足构件。足构件被配置成限定凹部,从而使得吊臂组件提供相对于旋转马达的壳体部分的间隙。在第一位置中,足构件远离所述旋转马达,且在第二位置中,足构件紧邻所述旋转马达。

足构件包括基座部分和从该基座部分延伸的第一支腿构件。第一支腿构件枢转地联接到安装组件的第一安装构件。足构件进一步包括与第一支腿构件间隔开的第二支腿构件。第二支腿构件从基座部分延伸并且枢转地联接到安装组件的第二安装构件。第一支腿构件和第二支腿构件被配置成限定凹部,其中旋转马达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中的每一个的铰链部分与向前附接部分之间。

以上提到的技术方案将旋转马达的向外突出的壳体部分容纳在安装组件内,而不妨碍可移动吊臂组件的操作。该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从以下说明和附图中清晰可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吊臂组件的示例性机械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联接到机械装置回转架组件的吊臂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2的吊臂组件的足构件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置在附接到回转架组件的基座组件的旋转马达附近的吊臂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示出了旋转马达相对于附接到基座组件的安装组件的位置的基座组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示出了旋转马达相对于安装组件的另一个位置的基座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或特征、实例。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的附图中,相应的或相似的参考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

图1示出示例性机械装置100的侧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机械装置100是具有吊臂组件102的挖掘机。吊臂组件102用于进行多种操作,例如运土操作。并且,吊臂组件102相对于机械装置100的底盘系统104是可移动的。机械装置100可以是用于建筑、采矿、采石等的具有吊臂组件的任意机械装置。

机械装置100还包括通过回转架组件110可旋转地支撑在底盘系统104上的上部结构106和操作员驾驶室108。并且,吊臂组件102可移动地支撑在回转架组件110上。操作员驾驶室108包括用于控制吊臂组件102和/或机械装置100的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员界面装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底盘系统104包括一对轨道。在多个实施例中,上部结构106和操作员驾驶室108可旋转地支撑在具有多个轮子的基座结构上。

如图1所示,吊臂组件102可移动地联接到回转架组件110的基座组件114(图2所示)。基座组件114布置用于选择性旋转。基座组件114被配置成支撑上部结构106和操作员驾驶室108。吊臂组件102包括联接到基座组件114的吊臂构件112。利用第一液压致动器116,使吊臂构件112相对于基座组件114移动。使第一液压致动器116联接在基座组件114与吊臂构件112之间。吊臂构件112还通过销构件120可枢转地联接到杆构件118。使第二液压致动器122联接在吊臂构件112与杆构件118之间以相对于吊臂构件112移动杆构件118。诸如铲斗的作业工具124可枢转地联接到杆构件118。使第三液压致动器126联接在杆构件118与作业工具124之间以相对于杆构件118移动作业工具124。机械装置100还包括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液压致动器116、122、126连通的液压系统(未示出)以相对于上部结构106移动吊臂组件102。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联接到机械装置100的基座组件114的吊臂组件102的透视图。底盘系统104包括用于旋转地支撑基座组件114的基座128。回转架组件110包括附接到基座组件114的旋转马达130。旋转马达130可操作地与基座组件114接合以沿着旋转马达130限定的轴线A相对于底盘系统104移动基座组件114。

旋转马达130包括设置在基座组件114的基板134上的壳体部分132。壳体部分132沿着轴线A在向上的方向上从基座组件114朝吊臂组件102向外突出。基板134被联接到基座组件114。旋转马达130还包括底部(未示出),该底部设置在回转架组件110内,并具有用于接合附接到基座128的较大齿轮以相对于基座128移动基座组件114的小齿轮。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限定外轮廓136。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部分132的外轮廓136为圆形。但是,在多个实施例中,壳体部分132的外轮廓136可为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该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形状。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进一步在基座组件114的上表面138上方延伸。基座组件114的上表面138还包括多个加强构件以向基座组件114提供结构刚度。基座组件114也包括多个支撑构件139以安装机械装置100的多个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和燃料箱。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发动机和燃料箱的位置,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被设置在靠近基座组件114的前端137的基板134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可设置在靠近基座组件114的后端或侧面。

回转架组件110还包括联接到基座组件114的安装组件140。安装组件140包括从基座组件114的上表面138延伸的第一安装构件142。安装组件140还包括从基座组件114的上表面138延伸的第二安装构件144。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142、144在横向上彼此相互隔开。第一安装构件142包括向前附接部分142A、向后附接部分142B和界定在其间的铰链部分142C。同样地,第二安装构件144包括向前附接部分144A、向后附接部分(未示出)和界定在其间的铰链部分(未示出)。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142、144的铰链部分被配置成可枢转地联接到吊臂组件102。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142、144的向前附接部分142A、144A和铰链部分布置成界定凹口143。旋转马达130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口143中。

吊臂构件112包括具有第一端148和第二端149的细长构件146。细长构件146的第一端148适于通过杆构件118联接到作业工具124。在一个实施例中,细长构件146由多个金属板制造。但是,在多个实施例中,细长构件146可通过该领域已知的任何已知制造方法制造。

吊臂构件112进一步包括联接到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的足构件150。足构件150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以允许吊臂组件102以在相对于基座组件114的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P1中,足构件150远离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在第二位置P2中,足构件150紧邻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另外,吊臂构件112的第一位置P1可以对应于第一液压致动器116的延长位置,且第二位置P2可以对应于第一液压致动器116的收回位置。参考图2,示出了吊臂构件112相对于基座组件114的第一位置P1。

在一个实施例中,足构件150经由第一销构件152和第二销构件154分别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足构件150可以经由单个销构件枢转地联接到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足构件150的透视图。足构件150包括联接到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的基座部分156。基座部分156可以界定基本上类似于界定在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处的外轮廓(未示出)的外轮廓158。基座部分156包括被配置成被接纳穿过界定在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处的中空空间(未示出)的突部160。突部160可以从基座部分156延伸到其外轮廓158附近。一旦突部160被接纳穿过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基座部分156的外轮廓158可以与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的外轮廓对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座部分156被焊接到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在各个实施例中,基座部分156可以经由诸如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构件联接到细长构件146。还可以想到,基座部分156可以与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一体式形成。

基座部分156进一步包括上基座部分162和远离上基座部分162的下基座部分164。上基座部分162从基座部分156的外轮廓158附近的顶侧166延伸。类似地,下基座部分164从基座部分156的外轮廓158附近的底侧168延伸。上基座部分162和下基座部分164被配置来界定其间的第二空间170。在一个实例中,用于吊臂组件102的致动的一个或多个液压阀可以设置在第二空间170内。

足构件150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枢转地联接到基座组件114的第一安装构件142的第一支腿构件172。第一支腿构件172从基座部分156延伸并且被配置成经由第一销构件152可拆卸地联接到第一安装构件142。足构件150进一步包括与第一支腿构件172分隔开的第二支腿构件174。第二支腿构件174被配置成枢转地联接到基座组件114的第二安装构件144。第二支腿构件174从基座部分156延伸并且被配置成经由第二销构件154可拆卸地联接到第二安装构件144。第一支腿构件172和第二支腿构件174被配置成界定其间的凹部176。吊臂组件102的凹部176被配置成界定相对于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的空隙C(图6中所示)。凹部176适用于在吊臂构件112处于第二位置P2时至少部分将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容纳其中。

第一支腿构件172和第二支腿构件174中的每一个包括被配置成分别可拆卸地与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联接的一对臂178。将对第一支腿构件172的该对臂178进行详细地描述。该对臂178中的每一个包括孔180。孔180适用于接纳穿过其中的第一销构件152。另外,该对臂178中的每一个彼此侧向地分隔开,以界定大于第一安装构件142的厚度的宽度,使得第一安装构件142可以设置在该对臂178之间以将第一安装构件142的孔(未示出)与该对臂178的孔180对准。类似地,第二支腿构件174的该对臂178包括接纳穿过其中的第二销构件154的孔180。

吊臂构件112进一步包括在上基座部分162与第一支腿构件172之间延伸的第一上横梁182和远离第一上横梁182的第二上横梁184。第二上横梁184在上基座部分162与第二支腿构件174之间延伸。上基座部分162、第一上横梁182、第二上横梁184、第一支腿构件172和第二支腿构件174一起界定第一内轮廓186。

吊臂构件进一步包括在下基座部分164与第一支腿构件172之间延伸的第一下横梁188和远离第一下横梁188的第二下横梁190。第二下横梁190在下基座部分164与第二支腿构件174之间延伸。下基座部分164、第一下横梁188、第二下横梁190、第一支腿构件172和第二支腿构件174一起界定第二内轮廓192。第一内轮廓186和第二内轮廓192大于由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界定的外轮廓136以接纳其旋转马达132的壳体部分13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设置在旋转马达130附近的吊臂组件10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当操作者将第一液压致动器116致动到其收回位置时,吊臂组件102移动到第二位置P2。当吊臂组件102移动到第二位置P2,由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界定的外轮廓136容纳在由足构件150界定的凹部176内。另外,足构件150的第一内轮廓186和第二内轮廓192可以连同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的外轮廓136界定空隙C。空隙C以此方式设计使得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可以自由地设置在凹部176内而不干扰旋转马达130的周围表面。

图5和6示出了旋转马达130相对于安装组件140的各个位置。参考图5,旋转马达130完全被接纳在由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分别对应的向前附接部分142A、144A和铰链部分界定的凹口143内。在这种情况中,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可以部分被接纳在由吊臂组件102的第二位置P2处的足构件150界定的凹部176内。参考图6,旋转马达130部分被接纳在凹口143内。在这种情况中,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可以完全容纳在吊臂组件102的第二位置P2处的凹部176内。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架组件110和联接到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的足构件150。足构件150可移动地联接到安装组件140的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以将吊臂组件102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界定在足构件150的第一内轮廓186与第二内轮廓192之间的凹部176可以在吊臂构件112处于第二位置P2时容纳旋转马达130的壳体部分132。

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足构件150是铸造构件。第一支腿构件172和第二支腿构件174中的每一个的该对臂178可以进一步被加工成界定孔180和宽度,以分别与安装组件140的第一安装构件142和第二安装构件144可拆卸地联接。另外,基座部分156还可以被加工成与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联接。上基座部分162、下基座部分164、第一上横梁182、第二上横梁184、第一下横梁188、第二下横梁190、第一支腿构件172和第二支腿构件174优选地是通过单件铸造构件形成以减小足构件150的重量。因此,可以降低足构件150的研发成本。

由于足构件150被单独地铸造并且联接到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在机械装置100的长时间操作之后在第一支腿构件172或第二支腿构件174中将形成磨损或裂纹,因此类损坏而引起的细长构件146的报废可以通过用细长构件146的第二端149处的新足构件150替换来得以最小化,而不必或很少对细长构件146进行更换。

在各个实例中,旋转马达130可设置在基座组件114的前端137、后端或侧面处。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足构件150,基座组件114可以通用于具有相同规格或不同规格的机械装置。因此,可以降低或消除基座组件114的研发成本和库存成本。

虽然上文已特别地示出并且参考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方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修改所公开系统和方法来预期各种另外的实施例。这样的实施例应被理解为落在如基于权利要求书和其任何等同特征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支撑可移动吊臂组件的回转架组件及机械装置。回转架组件包括布置用于选择性旋转的基座组件。回转架组件进一步包括附接到基座组件的旋转马达。旋转马达具有在朝吊臂组件的方向上从基座组件向外突出的壳体部分。回转架组件进一步包括具有向前附接部分、向后附接部分和界定于其间的铰链部分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的铰链部分被配置为支撑联接到其上的可移动吊臂组件。向前附接部分和铰链部分布置为界定凹口。旋转马达至少部分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